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高层新智囊-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两岸发生军事冲突,我们对一切可能性都会考虑到。若有人硬要卷入台海军事冲突,第一,我们不怕;第二,我们会有准备。    
      ——余克礼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主起草人    
      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在国际间引起巨大的反响。白皮书主起草人是有“两岸关系智囊”之称的余克礼。    
      余克礼当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研究员、副所长。他是湖北浠水人,出生于1952年,1982年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进入台湾研究所后,一直主攻台湾政治、两岸关系等问题,曾主编《台湾研究论文集》《台湾问题实录》《海峡两岸关系概论》等著作,发表过若干篇有关台湾问题的论文,观点鲜明地反对“台独”,是大陆台湾问题研究的“北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台湾敌对势力视为“大陆对台强硬派学者”。    
      中国大陆的台湾问题研究所是中国学术领域的奇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和平统一”政策逐步深入人心,对台湾政治、经济的认识与研究日益迫切,于是相继诞生了一批研究台湾问题的专门机构,并形成南北两大“重镇”。“南派”以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为代表,侧重于基础性的学术研究,学术代表人物有李非、陈孔立、刘国深等;“北派”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为代表,2000年后成立的清华大学台研所、北京联合大学台研所也基本属于这一派别,侧重于动态性的应用研究,学术代表人物有姜殿铭、许世铨、余克礼、徐博东、刘振涛、朱显龙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于1980年7月成立,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研究台湾问题的权威性学术机构,20多年来致力于台湾政治、社会、经济、历史、文学、法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以当代台湾政治、经济、两岸关系为研究重点。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社科规划、博士点基金科研项目,成果丰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不仅在大陆,而且在台湾都享有较高的学术声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一直被外界视为大陆台湾问题研究的核心智囊机构,这里聚集了包括许世铨、余克礼在内的近百位学术智囊,专职从事台湾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和平统一与海峡两岸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多年来为决策层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两岸关系对策文案。研究所出版的刊物《台湾研究》可视为中国大陆公开发行的最权威的台湾问题研究阵地,凝聚了各层次的台湾问题研究专家,是中国大陆台湾问题研究的中心地带。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凝聚台研机构“南”“北”两派学者的心血,但由于它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因而其中“北”派学者发挥的作用更大。身为社科院台研所正副所长的许世铨、余克礼责无旁贷地担任了主起草人。早在1993年,余克礼就参与了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台湾问题白皮书《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这份白皮书详细阐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有关政策,明确解释了“一国两制”的定义是“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7年后的这份白皮书,是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政策。明确提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    
      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主张两岸谈判最终目的是实现和平统一;主张以一个中国原则为谈判基础,是为了保证实现谈判的目的。而“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两国论”都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不是谈统一,而是谈分裂,当然不可能被中国政府接受。白皮书重申,只要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方面关心的各种问题。中国政府相信,台湾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对外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等,都可以在这个框架内,通过政治谈判,最终在和平统一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这份在当时被普遍认为“对‘台独’势力具有通牒意义”的政府文告公开后引起了各界的解读。    
      中国内地、香港各社会团体、海外华侨组织纷纷召开座谈会,表示了对白皮书的支持,呼吁台湾当局正视中央政府的声明和警告,停止分裂祖国的活动,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    
      白皮书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三个如果”,即如果出现台湾被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武力来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外电评论指出,从白皮书可以看出,为了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不变,仍然坚持江泽民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不变,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三个如果”,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中国政府的警告,表明台湾海峡局势仍然存在严重危机。    
      为了能使更多的人正确理解白皮书的内容,3月23日晚,余克礼做客人民日报社网络版“强国论坛”,与网友讨论“一个中国的原则与两岸关系的发展”,解释为什么政府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他说,从1979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统一方针以来,就一直为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进行积极的努力。但由于李登辉上台以来一直推行分裂路线,特别是提出“两国论”以后,使和平统一的基础遭到了破坏。当前中国的和平统一面临空前的挑战,两岸最后能否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关键看台湾的领导人能不能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有没有与中国大陆统一的诚意。如果台湾当局破坏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走向台湾独立,就使和平统一变得不可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经济建设,我们需要和平的环境。我们从来不主动去挑起战争。    
      评论认为,余克礼研究员对白皮书的解读是相当准确和理智的,但字里行间仍不失强硬之态。这正代表了中国大陆的台湾问题专家的普遍姿态,也就是在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    
    


第二辑余克礼 (2)

      “我从北京到台湾,没有感觉离开自己家”    
      2000年4月19日,也就是中国政府“台湾问题”白皮书发表一个多月后,余克礼一行6人应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邀请对台湾进行访问,没想到这次学术访问却引爆一场“余克礼风波”。    
      余克礼此次来台前曾于1983年5月和1995年11月两次到台湾考察访问。1999年10月间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向余克礼发出邀请并决定了次年的行程。由于余克礼是《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的主要起草人,又被视为中央政府对台工作的重要智囊,且此行正值台湾领导人交替之际,因此深受瞩目,成为媒体采访的焦点人物。    
      面对台湾记者的穷追不舍,余克礼就两岸关系发表谈话。他说,当前两岸关系的发展,卡在台湾新领导人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上。如果陈水扁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两岸的前途也是光明的,包括“三通”、经贸交流等都可迎刃而解;但如果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余克礼称,大陆的“一个中国”原则很清楚,“台湾问题”白皮书中也有详细阐述,“不管台湾领导人怎么变,大陆方面不会改变这项基本原则;两岸发展方向必须统一,大陆12亿人民和台湾绝大多数民众,也会支持两岸走往统一方向”。    
      他认为,北京在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是基于国民党时期蒋氏父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同时,北京在1978年底与美国建交的公报中,美国也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余克礼对陈水扁的应有表态提出两个期待:一、作为台湾的新领导人应该公开说他是中国人,到目前为止,还不曾听见陈水扁说过;二、即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他强调这两个是“基本点”,都要有一个态度,否则,只谈其他改善两岸关系的言论,却在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前提上予以回避,效果将是有限的。    
      余克礼阐述中央政府的“一个中国”原则被台湾支持“台独”的媒体视为一种强硬态度。谈话第二天,台湾3家晚报的头版头条新闻就登出了余克礼的谈话内容。此后台湾“立法院”、政治人物、报章舆论开始围攻余克礼。    
      “副总统”吕秀莲通过台湾媒体,恶毒咒骂余克礼有关台湾新领导人应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讲话是“放肆”,并坚称,如果中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台湾人当然就不是中国人,而是华人。    
      她指摘大陆中央政府说要对陈水扁“听其言、观其行”,其实是放烟幕弹,情报显示中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加强军力的部署,同时,9位中国重要领导人分别访问20多个国家,把台湾问题变成国际问题。    
      与此同时,国民党发言人胡志强说,余克礼在台湾的发言,完全是一副“天下都是我的家的样子”;“陆委会”副主任委员林中斌竟煞有介事地说,虽然台湾社会是自由开放,但对于“余先生最近在我们这里的所作所为,我们觉得做客人的还是应有做客人之道”。    
      部分支持“台独”的媒体和个人还对余克礼作出猛烈抨击,甚至以他的名字大作文章,指他名为“克礼”,但却是不知“克”己复“礼”,在台湾的行径有如泼妇骂街,建议当局对他下逐客令。    
      一幅刊登在有“台独”倾向的报章上的漫画,以余克礼及吕秀莲间的争论作为题材。画中,满脸怒气的吕秀莲指着被丑化成野兽、张着大口的余克礼说:“中国的‘叫兽’(教授)来了!”    
      余克礼在大陆并非高官,只是一个学者,仅仅在台湾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两岸关系的原则和立场,就遭到如此炮轰和恶毒攻击,许多人深感困惑。    
      但消息人士透露,大陆学者余克礼在台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是跟吕秀莲与大陆结怨有关。    
      吕秀莲是台湾“新女性主义”创始人,1969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比较法学,获硕士学位。回台后,任“行政院法规委员会”科长,后改任《中国时报》《台湾时报》专栏作家,拓荒者出版社社长;曾在高雄、台北设立“保护你”专线,倡言维护妇女权益,塑造“新女性”形象。1979年,她出任《美丽岛》杂志社副社长,成为党外运动后起骨干人物,后因“高雄事件”被捕,被判12年徒刑,1985年假释出狱。1991年9月她自任“台湾加入联合国宣达团”团长,1992年12月当选为“立法委员”。写有《新女性主义》《新女性何去何从》《数一数拓荒者的脚步》《帮他争取阳光》等著作。2000年成为陈水扁的搭档任“副总统”,是一个坚持“台独”主张的顽固分子。    
      吕秀莲在竞选台湾领导人期间在一家香港传媒大放厥词,公然声称: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所谓“远亲与近邻”的关系,“在血缘方 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遭到了大陆及世界华人的炮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章纷纷发表文章,批驳了吕透莲的“台独”言论,她一直怀恨在心,对大陆充满敌意。    
      余克礼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专访时也透露个中细节。事实上林中斌所称的“余克礼隔空与吕秀莲言语争执”,并不是余克礼挑起的,当余克礼还在北京时,吕秀莲就透过台湾电视媒体,要求余克礼就大陆媒体批她一事道歉;余克礼一抵达台湾桃园机场,台湾记者就问他是否要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