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是与非 得与失-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洼里,伴随着溅起的水花,一群小海蟹纷纷窜动起来。它们或爬入石缝中,或钻进沙子里,我随手抓了一    
    只。回到住地,当地人告诉我,这种蟹叫寄居蟹,大多生活在岸边的浅水里,但是,如果它们能爬进大海,也会长得如盘子那么大。我非常不解,问:“它为什么不爬进大海里?”当地人摇了摇头。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蟹有一种安贫乐道的习性,它们之所以寄居在远离大海的浅水洼里,是因为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儿可怜的食物,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都会赖着不返回大海。由于浅水洼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    
    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这种蟹很难长大。但是一遇到枯水期或一连几个星期潮水涨不到它们寄居的水洼,它们也会不辞辛苦地爬向大海,最终长成一只盘子大小的螃蟹。    
    这种蟹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决定不再去救济我故乡的索里曼人。就在我做出决定的时候,恰好接到要授予我勋章的王室来函。大家都知道,最后我没有接受。    
    1997年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摩洛哥《先知报》全文刊登了对布迪兹的采访,一场误会消除了,但一个引人思索的话题却产生了——救济是不是真的能帮助穷人?最后的结论是,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给他们造成永久的贫穷。    
    


处事篇20、妥协的“真正”含义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不明白,觉得自知之明不就是知道自己姓什么一顿吃几碗干饭吗?有什么难的?后来才知道,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是很难客观准确地对待自己的。大抵男的都以为自己是未来的毕加    
    索,成名以前的比尔·盖茨;但凡女的都以为自己是貂蝉转世或者是倾国倾城的罗敷妹妹。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困难有谁肯妥协?于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对待粪土的态度,对待领导的态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然,他们对待爱情和朋友也不会太珍惜——“天涯何处无芳草”!    
    在招聘广告上,很多公司都会列出一条“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这是什么意思?你以为他只是单纯地在强调工作经验吗?一个经营装修公司老板说,其实装修做一年的经验和做五年的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五年工作经验,他就会明白他不能在我的公司实现他做贝聿铭的理想。他要是贝聿铭,他早就找到成为贝聿铭的方法,还等着我来发现他、挖掘他?他不会在我的公司抱怨我没有给他条件,我凭什么给他条件?我给我自己条件好不好?一般工作五年以上的人,会懂得把那些梦想藏在心中,而且一般比较清楚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他会算得清清楚楚,自己几年之后可以买车,几年之后可以买房。    
    为什么西方一些企业在提拔主管的时候会考虑一个人的婚姻状况?因为企业一般认为结婚的人比未婚的人更有责任感。而事实上,是结婚的人比未婚的人更懂得妥协。想一想,工作不是和婚姻有很类似的地方吗?一桩婚姻要持久,难    
    道能不学会自己给自己搬梯子,找台阶?要不,真僵住了,一个说“离”,一个说“好”,怎么办?真离了?那还过什么日子呀?工作也是一样,除非是你不想干了,否则老板说你两句,你脖子一梗,说“老子不干了”,然后呢?不    
    能图一时痛快呀!    
    孟小楠是广东人,从北京的一所财经学校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设在北京的办事处工作。刚来公司时,她努力和公司里的每一个员工搞好关系,但是,独在异乡的小楠却常常觉得很孤独。大学四年里她和同宿舍的好姐妹几乎无话不谈    
    ,虽然女孩子之间也会有矛盾,但在毕业分别时,大家都怀着深深的眷恋痛哭不已。彼此也只记得对方的好处了。虽然前辈们都告诫过小楠,有工作关系在,就不要太强求和同事亲密无间。但常常和同事们一起去吃饭的小楠,还是忍不住不说心里话。坦率的她向同事们说起过对老板某些方面的不满及对公司某些规章制度的不理解。同事们当然也有附和。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不久,小楠的勤奋努力及语言天赋就发挥了作用,她一连成功地谈成了好几笔大业务,在公司里名利双收,老板也开始拿她作为同事们的榜样。同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老板喜欢和小楠用家乡话聊天。同事们大都是北方人,听到老板和    
    她之间的“鸟语”对话就互相偷偷做鬼脸。    
    一天老板把小楠叫进办公室,态度不像平时那么友好。“有什么意见你可以直接跟我说,随便散布谣言不是我们公司员工的作风。”老板冷冷地说。他知道了小楠说过的很多话,只是这些话已经变了味,也完全不是小楠的初衷。为此    
    ,小楠和一个女同事大吵了一架,这样的举动让很多同事看了笑话,也让老板很不满意。痛苦的小楠设想过很多种辞职的方式。她哭着给父母打电话,但父母并不赞成她辞职,“在任何单位都有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仅仅因为这个就    
    辞职,不值得。”    
     小楠决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好在香港老板是个明事理的人,知道小楠不过是一身的学生气,不成熟,况且又有业绩放在那里。他的支持给了小楠很大帮助,要不然,小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那段四面楚歌的日子。    
    今天的小楠已经学会了怎样和同事们打交道。“走上社会后的人际关系和学校里不同,仅有真诚是不够的。职场的风云变幻教会我不害人但会防人,这是工作压力之下的自我保护。”工作之余,小楠在网上交了很多朋友,常常和网友    
    一起出去玩。收入不低的她还捐助了几个失学儿童,利用假期她背上行装去看看那些孩子们。“要学会找到自己的空间,不要老想着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或温暖,这样才能既和同事之间找到默契、友谊,又能保留自己的私人隐秘。”    
    这是外企白领孟小楠的经验之谈。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好日子是怎么出来的?是过出来的。知道什么叫“过”吗?“过”就是“错”的意思,一点一点地错,最后就错出一个好日子来了!“好日子”不是耍大牌,是妥协出来的。什么叫“妥协”?妥协    
    不是简单的让步、放弃,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达成一种共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妥协不仅是为了“安定团结”、“家和万事兴”,而且潜藏着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坚定的决心——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事情做成;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把日子过好。我可以妥协,直到达成协    
    议。    
    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妥协,像贝多芬那样,像布鲁诺那样,像许许多多的英雄那样,即使被五马分尸、被绑在火刑架上也不妥协,但是那和好日子没有关系。好日子讲究的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若想拥有它,只能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如今,我们却逐渐意识到,我们与他人的和睦相处是可以创造快乐的。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别人更加喜欢自己。一种方式就是不要自私,不要期望任何事情都符合我们自己的方式,不要奢求拥有太多,包括朋友的注意力。另一种方式是在别人身上寻找优点而不是缺点。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样会给你带来多么大的成功。    
    


处事篇21、信任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位于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木屋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打开了门。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    
    大兵。接着,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因为她很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否则的话,门上的那道插销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虽然有用    
    却不堪一击的装饰品而已。在她的身后,美国大兵们则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架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女主人忙着布置餐桌的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不是送来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    
    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大家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    
    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然后顺从地把枪放到墙角。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    
    然后向自己的上司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和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    
    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自己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    
    在充斥着腥风血雨的欧洲战场的一隅,七个原本追逐死亡游戏,并且互相把对方的血肉之躯当作靶子的士兵用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的手势共同指挥、演绎了一首美妙绝伦的战地波尔卡,跳跃的旋律上流淌着一个永恒的信任。它与语言    
    无关,只需要心灵的感应和默契,而它的极致,就是把来之不易的生命无条件地托付给值得信赖的对方。    
    把生命无条件地托付给曾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当作靶子的对方,不但共同远离了死亡,而且成为特殊的朋友,这就是信任的伟大力量。    
    可惜,当今社会最缺的就是这种信任。有人曾不无愤慨地说:我们能够信任谁?三十多年前,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仇恨与践踏达到空前的程度,连夫妻枕边的细语也能成为告密的内容;人们被告知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民众在等待我们的解救,到头来却发现人家已经用上了洗衣机、电冰箱,出入还有小汽车。    
    如今,一切都已发生巨变,惟一没变的是信任的匮乏:满口大道理的廉政典型被查出是个贪污犯;工人即将下岗,厂长竟还在用公款报销嫖娼的小费;纳税人的钱垒出的是豆腐渣工程;高价买来的冬令补品是用旧鞋底熬成的;好不容    
    易下决心做点小买卖,第一个坑了自己的竟是老朋友。    
    信任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信任的崩溃,一句谎言就够了。恐怕没有比信任危机更可怕的了。它是社会的毒素,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足以销蚀人的勇气和友善,更会使一个国家、民族丧失团队精神。所以无论面临    
    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重建信任。    
    


处事篇22、算计者永不快乐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对金钱利益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    
    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威廉根据多年的研究,列出了500道测试题,测试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者”。这些题很有意思,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你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你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你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你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你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你跑的冤枉路太多了……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