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定你未来15年的世界 下一轮全球趋势-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土工人,甚至也比雇佣亚洲新兴国家和拉美国家工人低得出奇,这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全球经济新气象(2)

    到1990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已经举步维艰,国有垄断企业的低薪熟练工人生产不出西方人肯买的产品。随着共产主义在其诞生地轰轰烈烈地失败,市场经济成了这些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唯一选择。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主导全球谈判,建立了新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从技术上说,WTO只是取代了原来的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各国在GATT框架下为削减关税和配额已经谈判了50年。成立之初,WTO就雄心勃勃,目标远大,这是因为美国及克林顿总统坚信全球化潮流不可避免,全球性投资、全球性市场、全球性技术转移必将造福全球。

1995年1月1日,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孟加拉、肯尼亚等几十个发展中国家在内的74国正式成为WTO首批成员。有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参与,WTO成立伊始即开展谈判,签署协定,协定涵盖各国经济生活的主要领域,要求各成员国作为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履行各自义务。各国必须同意逐步取消限制外贸进口和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实现从家具制造到政府采购、从半导体生产到电信运营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开放。各成员国甚至还得同意修改法规,清除壁垒,给予外商国民待遇,确保外资、内资企业公平竞争。WTO要求的底线就是,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必须取消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政府对于国内产业的补贴和保护。

WTO给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他们必须抛弃国有企业的垄断体制,在各个领域全面开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与本国企业的公平竞争。相形之下,中国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印度,结果是中国经济动力强劲,而印度恐怕在二三十年内难以赶上。另外,随着中印两个大国和其他数十个小国国内市场基本放开,新兴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大大强化了这些市场的开放程度,欧美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如今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实现资本及经营的洲际转移,从而使得这些公司的供应商、分包商和消费者遍布所有发展中国家。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既极大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建设现代化工厂和商务机构的能力,又极大提高了西方公司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的移植能力。但是,诸如IBM及全球著名阀门制造商瓦特水利科技公司(Watts Water Technologies)等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投资商,并没有从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早期合资企业获得多少利润,因为在当时的中国,运输手段原始粗放,政府官员任人唯亲,劳动力虽然便宜但很不可靠,本土传统商业习惯与西方现代经营模式冲突不断。不过,渐渐地双方都学会了彼此理解,相互适应。这种现象也不是中国所独有,在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中东部地区也是一样。到2000年,在那些拥有无限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掌握尖端科技和经营方式的西方公司早已合法而高效地运作了,因为他们雇佣的大量劳工已经掌握了基本生产技能,而其期望工资又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鉴于WTO在引发全球经济结构深刻变化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并且考虑到这些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的剧烈程度,WTO每次召开年会时,遭到抗议实在不足为奇,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抗议并没有愈演愈烈。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全球经济新气象(3)

    有了世界所有主要国家的参与,全球经济新态势必将影响到WTO成员国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命运。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重工制造业将会大量消失,不管哪个牌子的汽车、钢铁、电器,其生产都会从西方国家永远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运输成本高的重工产品会在那些临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生产,比如中国之于日本、土耳其之于欧洲、墨西哥之于美国,其他大部分制造业产品会在中国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这样的国家生产。当然,全球制造商仍然会在西方国家保留立足之地。因此,欧美与日本的汽车及计算机工厂并不会从本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彻底消失。然而,到2020年,欧美和日本将会失去那些与中国等低工资发展中国家直接竞争的制造业岗位。

如果你对全球化导致岗位减少的杀伤力有所怀疑,不妨注意这样一个数据:2001~2004三年间,美国丧失的制造业岗位达到2 300 000个,比20世纪7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美国传统重工业地区“产业衰退”(“ rust…belt deindustrialization”)期间减少的岗位数量还要多。2003~2005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电子电气设备制造商、汽车及运输设备制造商和计算机设备制造商却关闭了600多家美国工厂。而今,谁也不会再把汽车轮胎制造厂搬回托莱多,也不会再把重工机械制造厂搬回利物浦。面对资本外流,欧美国家的政客及其政党不管如何夸口,其实都无力回天,他们能做的最多不过就是对这股强大力量妥善应对而已。

从现在到2020年,全球化也将在服务业领域展现神奇魔力。今天,庞大的全球商业金融网络已经从芝加哥、纽约、法兰克福和伦敦拓展到上海、台北、班加罗尔及布达佩斯,这为服务业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进步,各大服务业企业得以像制造业那样将其业务分解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成本低、效率高的外包商。在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以及软件开发本身等服务业领域,这种业务分包模式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在商务、金融及医疗保健等特定行业,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较低的从业者一样能够胜任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软件已经承担了税务申报、财会记账和医学检查等行业的绝大部分技术性工作。到2009年,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将会覆盖库存管理、医学诊断、工程设计及法律分析等更广泛的领域。服务业跨国外包的唯一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因此,美国服务业外包商迄今为止主要集中在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印度,而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各大公司则首选中欧地区。

展望未来15年,可以预见,服务业的全球化会比此前发生的制造业的全球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不论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全球化都会导致许多个人服务和商务服务价格全面下降,正如全球化已经导致汽车、DVD、电视机、计算机等工业产品价格大幅降低一样。这种变化所蕴含的经济意义是异常深远的。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到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强,对比鲜明的是,制造业的平均份额只有五分之一。世界各地市场已经为服务业的腾飞做好了充分准备:今后15年内,中国、印度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将会急剧增长,而经济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服务业消费比重会不断提高。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全球经济新气象(4)

    软件开发业暂时还没有卷入这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浪潮,这会极大增强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终究应该归功于IT产业的推动。IT技术迅猛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计算机及相关存储设备和传输设备等硬件产品已经转移到低工资的亚洲国家生产,从而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但在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领域,由于人力成本节省而导致的降价现象还没出现,因为这些业务目前仍然依靠发达国家的高薪雇员完成,这些雇员主要集中在美国东西海岸及爱尔兰、芬兰和德国,近来也可以加上几个印度城市。

但是,且慢。今后十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这些工作岗位一样也会转移。由此带给美国人的好消息是,新开发的软件产品价格将会降低,欧洲人与日本人多少也能分享这一利好。但是,这也同时会对西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计算机造价降低,导致西方国家信息技术普及,相形之下,有些行业却是远远落后了,医疗和教育两个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软件价格降低,这些落后行业就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例如,在所有发达国家举足轻重的医疗和教育行业,如果能够像金融业和制造业一样利用IT技术提高效率,对于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是极其有利的。利用IT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也可以提高国民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正如美国著名医药销售商Medco公司资深执行官约翰·迪瑞斯科尔(John Driscoll)所说:“对于那些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真正患者来说,往往是初诊医生对病情了解最多但能施与的治疗甚少,而那些专家虽然知之甚少却不得不倾力救治。”

借由计算机普及的早期经验,可以预见,医院、大学、培训结构以及千千万万小型服务公司将来一定会因为计算机应用的深入而加强竞争、提高效率,这将迫使从业者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起码,在那些竞争不够充分的领域,竞争激烈程度必然会大大加强。这样一来,从门诊部到干洗店,从快餐馆到观光团,所有这些服务行业的既有业务将会继续降价,新型业务也会不断推出。结果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数以百万计的从业人员势必因此丢掉饭碗。

制造业的全球化极大地改变了整个世界,随之而来的服务业全球化必将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加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就像这个半球的一只蝴蝶拍拍翅膀,另一个半球就会刮起飓风一样。我们今天正经历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庞大的中国完成了出口工业的现代化,给世界各国的就业和薪酬带来了新的压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放松了服装生产和家具制造等许多领域的行业管制,外资随之大量涌入这些行业,中国服装和家具制造业生产力由此大幅提高,韩国和泰国的竞争对手随即遭遇惨烈竞争。面对竞争压力,韩国与泰国的相关公司有的能够奋发图强,立于不败,有的则一筹莫展,束手缴械。那些无利可图的资本和技术随之转移到电子和医疗设备等其他行业。有了更加雄厚的资本和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韩国和泰国一流电子及医疗设备厂商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新产品不断推出,与德国和美国同行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过去10年来,在许多国家、许多行业,这种情形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上演,不管在地球上哪个角落,几乎人人都能感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市场竞争。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全球经济新气象(5)

    未来10年,同样的进程必将扩展到许多服务行业。

服务业的全球化进程也会遇到阻力,那就是竞争日趋白热化带来的就业和薪酬变化。今后,很多企业将会发现,即使医疗费用和能源成本不断上升,他们也很难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为了压缩成本,只能想方设法减少工作岗位,降低工资待遇。这恰恰就是过去5年来欧美许多企业的实际经历。应该说,这些国家近几年经济增长相当不错。然而,即使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过去5年,欧美国家无论是工人工资收入,还是新增就业机会,不是原地踏步,就是每况愈下。随着服务业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未来10年左右时间内,工资收入停滞不前、工作岗位增长缓慢的趋势会越发明显。在欧美发达国家,数千万缺乏专门技能的从业人员再也不能依靠经济增长来保证自己的高薪岗位了。

面对如此压力,一个国家依然可以像个人那样有所选择,对于全球新环境完全可以准确把握,努力适应。在应对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和英国做出了不同于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选择。许多欧洲国家往往对全球化抱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的强度从去年(2006)法国爆发的骚乱中可见一斑,法国政府只是发布了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法案,允许企业解雇工作不满两年的新员工,结果法国青年就发动了暴力骚乱。很多欧洲国家对于全球化视而不见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欧盟内部或者是和美国、日本之间。而美英两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份额则要大得多。说是殖民时代文化偏见的历史遗留也好,说是习惯使然也好,反正许多欧洲人依然认为世界其他地方都是穷乡僻壤,根本不屑一顾,发达国家海外投资结构恰好印证了这一点。2004年,整个欧洲只持有7%的发展中国家公司股票,其中3%在德国人手里,而美国和英国持有的发展中国家股票比例分别达到23%和20%。这些国家对华投资规模对比尤其鲜明,日本和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