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决定你未来15年的世界 下一轮全球趋势-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技术有时也会成为一个令人沮丧的变数,因为要准确预测其发展轨道无异于猜谜。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保罗·阿利维萨托斯(Paul Alivisatos)和日本先进科技研究所的饭岛澄男(Sumio Iijima)这些一流纳米科学家,的确成功预见了纳米技术将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阿利维萨托斯开创了纳米半导体晶体研究领域,饭岛首次发现了碳纳米管),由此可以开发、生产丰富的清洁能源。但是,在其他科技领域,10年前预期取得的重大突破却没有实现。目前,许多卓越的科学家正致力于生物技术研究,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Human Genome Sciences)首席执行官威廉·哈兹尔廷(William Haseltine)博士、牛津大学苏珊·格林菲尔德(Susan Greenfield)教授等人都预期,通过基因筛查、干细胞6技术进步及广泛应用“神经芯片”(植入人体内部的集成电路,含有经过筛选或改变基因的细胞组织)等技术手段,在10年之内最终治愈囊肿性纤维化、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综合症等疑难疾病。但是,20年前,这个领域的先驱就希望在10年内找到癌症的治疗办法,不过迄今尚未成功。没有人可以自信满满地描绘出哪怕是5年后的科技发展图景,准确展望科技进步将会对世界各国和全球经济产生怎样影响,实在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见和想象能力。尽管我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详细特征和潜在影响几乎全然无知,但是,科学技术一定会取得重大进步,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根本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人口变迁、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变化的汇聚效应(…

    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些变化因素的单独作用,而是它们的综合效应,这也导致政府对各种变化因素很难分头应对。先说人口变迁,从现在到2020年,享受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欧洲老龄人口数量每年都会增长近3%,而工作人口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日本也一样面临此消彼长的夹击压力。这些国家的人口变迁风暴来得如此迅猛,以至于到2020年,日本和欧洲的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工作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此带来的问题远未结束,在欧洲和日本,将于2025~2035年期间长大成人的少年儿童规模萎缩速度甚至比工作人口还要快,他们可是日后从事生产、纳税养老的依靠力量。

在人口变迁和全球化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与多数欧洲国家将会陷入恶性循环,国民生活水平必然会逐步降低。除非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路线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变化,否则难免出现连年经济增长缓慢、生产收益匮乏的局面,这就使得政府通过发展经济来减轻负担的做法成为不可能。更可能的结果是,养老支出与医疗花销在全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重不断攀升,自然就会造成税收提高、投资减缓,这又会反过来进一步阻碍经济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2020年法国的经济增长仅能达到1。5%,这还是假定未来10年法国在竞争力和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不会因为全球化推进而继续升高的结果。无独有偶,德国最优秀的预测专家也告诫说,2020年德国的经济增长也就刚刚能够达到1%多点,届时德国的公共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支出将占到GDP的18%,这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目前财政收入的80%。

越来越快的全球化进程会给千千万万的欧洲人和日本人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大量制造业和服务业岗位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稳步转移,留给发达国家两个选择:一是提高国内那些不能转移、无法交易的服务业的生产力;二是力争成为技术创新基地,进而发展新产业。二者都需要大量社会资源和政治变革作为支持,这看起来已经超出了当今日本和大多欧洲国家正常的经济、政治承受能力。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必须具备改变传统工商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自发动力,还要有更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倒是不成问题:尽管总是要比美国晚一两年,但在上世纪90年代,欧洲和日本在IT技术领域的投资跟美国不相上下。然而,他们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生产力回报,因为他们的传统文化和强势工会不能接受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工人大规模解聘下岗、职位重组。对欧洲和日本而言,实现高储蓄、高投资也是个棘手问题,经济增长日趋缓慢,再加上税收负担不断提高,因而导致多数居民的收入与储蓄不断萎缩,而35~55岁年龄段上储蓄能力最强的那部分人口数量又在慢慢减少。

欧洲和日本看起来也不具备推动创新的政治、经济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不仅依靠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要素,还要依靠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直接支持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态度。在今天的日本及大多欧洲国家,一如几十年来的情形,既有企业受到地位不断下降的传统上层社会以及规章制度和非正式关系网的继续保护,而创建新企业几乎仍然会被看作离经叛道之举。在英国,不允许新的临街店面开张,因为会破坏方圆半英里的绿色环境空间。在法国,新雇员即使技术娴熟,工资收入也不及平均水平的一半,并且18个月内不能被解雇。长期以来,欧洲各国一直把资本市场当作解决财政赤字的融资平台,而不是为创立新企业服务。在日本与欧洲的文化观念之中,充斥着对既有企业的偏爱。在美国,崇尚的是比尔·盖茨、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而在日本和欧洲,人们似乎更敬重那些祖辈创建工商业帝国的世家望族,诸如法国的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家族、意大利的阿涅利(Agnelli)家族以及日本的丰田家族。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人口变迁、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变化的汇聚效应(…

    现在依然看不到变化的迹象。就在距今不足五年之前,法国应对失业问题的办法不是放松管制,鼓励创业以增加就业机会,而是把法定退休年龄降低5岁。想想看,这会给养老金的长期成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啊,而且由于推行35小时工作周制度,法国人的工作时间又比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缩短了14%。1997年,法国通过了允许私人揽储法案,但其遭到的抵制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一直无法实施,不得不于2002年宣告废止。类似地,技术不熟练的年轻德国人如果参加工作就会丧失很多好处,他们失业时的税后收入反而比上班要高。德国最近也通过了一项新法案,禁止企业非因“个人原因”解雇工人,而这些个人原因自然不包括企业技术升级之后的工人重组计划。

在全球化进程中,法、德等国将会发现自己步步失利,因为人口变迁已经给他们的财政预算造成巨大冲击。为满足老龄人口期望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的财政需要,欧洲各国和日本政府不得不削减其他福利。如果削减其他福利不具有政治可行性——事实已经如此——他们只好提高税收。但是,由于工作人口不断减少,再加上全欧洲高达45%的平均税率已经令人痛苦不堪,税收如果再提高,还有谁会乖乖缴纳?这些国家的最终选择只能是年复一年越筑越高的财政债台,而高额财政赤字必将挤压投资、减少流通,最终导致提供财源的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更加延后。

未来10年,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欧洲福利国家将会发现,他们再也无法兑现对于亿万人民的基本社会承诺,就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共产主义国家,对其臣民的经济承诺难以为继一样。这是严肃的政治冲突和社会分化的必然法则,也是欧洲和日本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最糟糕的社会、政治环境。很多欧洲国家对于穆斯林移民充满敌意,激烈排斥,法、德两国因为反对放松管制、改革福利,爆发了暴力示威,这些已经清楚表明了这种环境的恶劣。

大概只有依靠温斯顿·丘吉尔的政治天才,加上罗纳德·里根的游说技巧,才能说服欧洲和日本选民,让他们相信减少政府福利、牺牲经济安全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不二途径。随着欧盟东扩,数千万中东欧地区的低薪工人得以在欧盟内部自由迁徙,这一危机只会因此加深。在这种社会发展的危急时刻,伟大的领导人有时就会应运而生,但是,伟大的领导人顶多会在一两个国家出现,而不能指望每个国家都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社会、政治稳定,在这种压力下,欧洲和日本很可能会进入左右摇摆的极端政治时代。

如果只是面临人口变迁的挑战,欧洲和日本完全可以尽力保护国内产业,人为刺激经济增长,而不必担心外国投资者和制造业者的反应。如果挑战只是来自全球化压力,他们可以降低税收,发展教育,加大投资,而无需顾虑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成本上升。现实情况恰恰是,这两种无法改变的强大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结果让民主政府简直无法应付。如果日本和大多欧洲国家政府不能说服人民接受他们必定会认为激进的改革措施,那么到2020年,这些国家必将陷入长期衰退。

在日本和欧洲,仍然会出现局部的经济成功。如果有好的领导,能够制定正确的投资战略,及时把生产经营转移到税负轻、成本低的地区,个体企业就可以避开整个国家所承受的压力。对于放松管制、实施改革,日本的抵制比任何国家都来得厉害,特别是当改革措施会对国内乱七八糟、毫无章法的服务业造成影响时,抵制尤其严重。在发达国家中,日本服务业的生产力水平恰恰是最低的。但是,索尼、尼桑等日本一流出口制造商早已接受了全球竞争的事实。日本很多大公司甫一成立,就开始年复一年地制定新的产品和经营战略,同时也将大部分生产工厂转移至中国及其他亚洲低工资国家。

第一章 全球大蓝图 人口变迁、全球化及地缘政治变化的汇聚效应(…

    爱尔兰、瑞典和芬兰已经成功找到更大规模地实现局部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开发几项全球大量需求的世界一流技术,或培育几家产品行销全球的世界一流企业,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小国的兴旺繁荣。瑞典通过大力削减法人税,举国支持工程制造,催生了爱立信(Erikson)、利乐拉伐(Tetra Laval)及宜家(IKEA)等世界一流企业,向全世界提供移动通信、廉价包装及家具定制等产品和服务。芬兰的诺基亚(Nokia)原本生产橡胶靴,当发现橡胶靴需求激增但利润微薄时,迅速转型,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手机生产商。“凯尔特之虎”爱尔兰仅用15年时间,就从发展最慢、最为贫穷的欧盟成员一跃而起,成为欧洲第一富国,诀窍就是尽其所能,实行一切能够吸引外资、外企的政策,包括降低税负、削减政府总支出(包括公共养老金和工资税)、增加教育和培训支出、废除劳工招聘解聘和外商投资的种种限制。爱尔兰也是幸运地赶上了特别好的发展时机:当时,随着全球化进程步伐加快,美、英及欧盟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拓展。

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甚至还有西班牙、波兰等国,都派出政策专家和商界领袖,到都柏林(爱尔兰首都——译者注)而不是欧盟大国取经,学习如何在自己国家创造经济奇迹。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可以在某个领域借鉴小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成功经验,但是没有办法把这种经验推广到正在与人口变迁和全球化压力苦苦作战、内部环境又极不相同的经济大国。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这些国家就得设法达成启动改革的政治意愿,主要就是改革税收、管制和养老等方面政策。如此以来,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契约看起来就很难继续保持不变。

就大多数方面而言,面对全球化、人口变迁及其综合影响,中国和美国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今后15年,中美两国老龄人口会比欧洲和日本增长得更快,但是,其工作人口同时也在增长,各国发展前景将会因此而大相径庭。到2020年,美国不事生产的老年人仍然会比工作人口少28%,而在中国,老年人数量不会超过工作人口的20%。看看欧洲和日本,老龄人口将超过工作人口的50%。而且,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福利待遇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英国明显例外),而大部分中国人干脆就没有退休和医疗保险待遇。由于存在这种差异,欧洲各国自然更加公平,政府也必定显得更为慷慨大方。但是,中美两国的现行制度在下一代人身上依然会行之有效,而日本和欧洲就无法做到。

当今时代,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积极信奉实用主义的两个主要国家。两国大致都能接受世界现状,尽管美国的国际野心和中国的国内战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