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
重美元储备而轻实物储备不仅短视而且危险。中国应该转变思路,从储备货币向储备实
物尤其是稀有资源(包括黄金)转变。
无论是从自身经济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为未来让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打基础的角
度考虑,亦或是从升值的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加大稀缺资源尤其是黄金的储备量。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56。7%,德国为37。6%、法国为
47。1%、意大利为47。8%、瑞士为38。2%、荷兰46。6%,这也凸显了黄金储备的重要作用。
而中国的年黄金产量已经超过了200 吨,2007 年达到了270。49 吨,仅次于南非,居世
界第二位。2008 年中国黄金产量可能达280~300 吨。
但是,这些年来我国的黄金储备仍然是600 吨(相当于美国的1/14),没有增加,在我
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仍然是美元。据悉,这里面有一个潜规则,有关部门储备美元
等货币,一旦升值,就能获得部门利益,如果储备黄金则不能获得部门利益。这个制度漏洞
所造成的中国黄金储备的减少不能不令人痛心。
次贷危机的恶化,使得海外一些资源类企业的市值大幅缩水,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
走出去,积极收购或参股矿产资源,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做好储备。倘若再不抓紧时机,趁着
次贷危机后全球需求下降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机会,积极储备实体资产,在美元霸权
机制下,天赐的良机就可能再次擦肩而过。
中国必须尽快觉醒:以最强烈的紧迫感保护资源(尤其稀缺资源)、储备资源,这是将
来实现民族复兴的最重要保障!
… 页面 50…
4。5、建立技术人才和知识产品资源
高科技是无形资源,却站在财富之巅。尤其是当某种技术仅为少数甚至某个国家独有
的时候,这类资源就显现出珍贵、稀缺的特征,也代表着更强大的购买力。
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储备,与稀缺的自然资源一样,被一些国家置于经济安全的重要位
置,严格限制甚至禁止相关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以美国为例。2001 年,美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当年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总额的
18。3%,而这一比例到2006 年下降到9。1%,原因就在于美国对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的严
格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圣明撰文指出:在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
技产业是优势,而劳动密集的生活必需品产业则是劣势。这就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
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这就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如何解决财政和贸易
双赤字问题?那就是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
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资本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美国生产
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这是多么“美好”的交换啊!8
我们的官员经常十分困惑: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拥有最多高技术产品和专利
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最大的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市场,如果能发挥双方的优势,形成互补,
一定可以对平衡中美贸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即使在次贷危机已经露出端倪的情况下,美国依然更严格地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
口。
2007 年6 月19 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产业安全局发布了三项新规,即《对中华人民共
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进口证明与中
国最终用户说明要求的修改》。管制新规所列产品“黑名单”涉及31 个大类和有关技术、软
件的20 种产品。具体包括飞行器、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光
学感应纤维、数组天线、无线接收设备、认证软件、高性能计算机、电力系统合成器、贫化
铀、水下摄像机和推进系统、某些复合材料、部分电信设备、空间通信和防空设备等。9
美国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原因有三:
其一,确保其技术领先优势,而这种技术领先优势所支撑起来的强大国力,为其通过金
融衍生品的发展套取全世界的财富,创造了条件。
其二,防止其他国家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军事武器研究方面,威胁到美国的军事霸权地位。
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是美国吸引全球资金涌入并让其有安
全保障的重要基础。
其三,牢牢地控制技术发展优势,意在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因技术资源的缺陷
… 页面 51…
而贱卖自然资源换取外汇,从而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颁布限制甚至禁止稀缺
资源出口的法规,坐享中国的稀缺自然资源。同时,使得新兴国家由于研发能力弱、技术落
后而沦为最廉价的加工车间,既帮助美国分担了通货膨胀压力,也使得美国可以用少量的高
科技含量高的成品换取大量的最廉价的商品和服务—中国需要卖掉8 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
架波音飞机,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因此,我们应该限制稀缺资源的出口,同时加大对高科技研发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全力支持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使高校和企业在高科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指出:什么是最大、最重要的美国产业?钢铁业、石油业、
化工业还是汽车业?上述哪个产业都不算。知识产业才算是所有产业中首屈一指的。
这段话是评论弗里茨·马克卢普所著的《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的,该书系统阐
述了知识生产的相关理论、重要性和生产过程,美国对知识生产的高度重视跃然纸上。
比如,在高科技研发投入方面,该书写道:“研究费用增长到了可观的程度,其中绝大
部分是由联邦政府支付的。在1930 年,用于‘有组织的研究’的费用达到‘居民教学’费
用的约8%,1956 年达到了44%,1958 年几乎达到了50%。”
不仅政府重视对高科技研究的投入,企业同样非常重视。美国的大公司集团早已养成
通过同其他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自己的科研工作的习惯,动辄数亿美元的科研投入,
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例如,IBM 公司2001 年的专利特许权收入就将近20 亿美
元。
而这两点现在都是中国的软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
0。56%,在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11
原科技部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曾经指出:“在政府科研经费投资方面,仅公共卫生
研究而言,2001 年美国的政府科研投资为240 亿美元,而我国为12 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
约160 倍。”12
200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指出:中国在教育投入方面与世界平均水
平的差距隐含着巨大隐患。现阶段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远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大约各占GDP
的2。5%和30%,而在美国,它们是5。4%和17%,在韩国,它们分别是3。7%和30%。这样
的现状如果持续下去,会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使国家发展必需的人才储备出现供
给安全。13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但是许多资金并未用到刀刃上,科研经费浪费严重。
据新华社记者调查: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
的“圈钱”工具。为争取科研经费,必须得开展公关活动,这项花费占去科研经费的很大一
块。由于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得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
题申请环节。“争取项目有很多‘潜规则’,要看关系。有关系的,项目设计得不好也能上;
… 页面 52…
没有关系,课题再好,也不容易上”。“一般做项目预算时,需要100 万元就报120 万元,上
浮20%。资金只要拨下来,就能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买车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
反正钱是剩不下的”。在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中期审核,
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如审核不过关,就不再拨付下一批的资金了。因此,
每逢检查时,研究机构一般都要请前来考评的专家吃喝玩乐,每人再送点纪念品,更有甚者
直接送“辛苦费”。“评审组”被哄高兴了,审核自然就一路顺风。另外,科研行政部门掌管
大量科研经费,资金分配不透明,也引发众多非议。14
必须认识到,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倘若不全力以
赴追赶,差距可能越拉越大。“在18 世纪时,知识每50 年翻一番,现在不到10 年就翻一番。”
15
面对已经到来的资源为王的时代,中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造出
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核心的珍贵的资源体系,唯有此,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到了该觉醒和有强烈紧迫感的时候了。
4。6、注释
1。 世界石油当真还够用40 年?—科学家警告枯竭将提前来临。 中国日报,2007 年6 月
15 日。
2。 日本人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官民共担战略储备。 环球时报(第3 版),2004 年6 月18
日。
3。 李中海。 普京八年:俄罗斯复兴之路(经济卷)。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 中国需要怎样的矿产资源战略。 中国矿业报,2004 年4 月14 日。
5。 国内钢企蓄力“铁矿石定价权”。 中国矿业报,2008 年4 月2 日。
6。 外资圈占中国世界级金矿储量巨大令人心跳。 中央电视台,2008 年4 月11 日。
7。 我国稀土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出口价十年下降46%。 中华工商时报,2006 年3 月30 日。
8。 杨圣明。 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与根源。 人民日报,2008 年11 月21 日。
9。 美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升级。 科技中国,2007 年7 月12 日。
10。 弗里茨·马克卢普。 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孙耀君,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1。 全国两万多家大中型国企仅25%有研发机构。 中国青年报,2006 年6 月29 日。
12。 徐冠华力陈科研三种“病”科学资源浪费严重。 京华时报,2003 年12 月5 日。
… 页面 53…
13。 时寒冰。 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为何连年下降?上海证券报,2006 年3 月7 日。
14。 科研项目成“圈钱”工具浪费黑洞触目惊心。 新华社,2006 年5 月29 日。
15。 同第10 条。
第五部分 民富国强启动内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日本,像谜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
展起来,其国力增长速度之快,令世界震惊。解开这个谜团,不仅对我国解决目前的现实问
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我国构思长期的发展规划、实现民族复兴亦具有重要价值。
5。1、内需不振的巨大风险
内需萎靡不振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头号障碍。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我国政府开
始把启动内需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2008 年11 月9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
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 项措施,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激活内需。
拉动内需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