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消费贷款是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包括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品,而抵押贷款通常需要由消费者以所购的商品或其他商品作为担保品。
七、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它包括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银行、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一)国际商业信用
1。来料加工。
2。补偿贸易。
(二)国际银行信用
1。出口信贷。
2。进口信贷。
(三)政府间信用
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财政部出面借款的信用形式。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概述
早期的信用是利用口头承诺方式进行的。后来进一步发展为挂账信用形式。
最后,完善的书面信用工具出现了。
票据: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就叫票据。
按是否可以流通,票据可分为流通票据和非流通票据。票据流通的条件是:
1。票据的转让流通必须经过背书。
背书:又称“里书”,是票据上所注明的收款人或持票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
面签署的行为。
2。付出一定代价而取得票据的人,就可以获得对票据的完整的所有权。
最常见的流通票据是汇票、本票和支票。
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本票是由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支票是活期存款人向银行发出的要求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二、短期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以
及信用证、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等。
(一)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在信用买卖商品时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包括商
业本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商品本票又叫期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
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
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
融通票据:是专门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一种特殊票据。
贴现:商业票据的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银行则按市场贴
现利息率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支付给持票人。
(二)银行票据
银行票据有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两种。
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它由银行发出,交由汇款人自带或由银
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此向指定银行兑取款项。
(三)支票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的
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四)信用证
信用证有商业信用证和旅行信用证两种。
商业信用证是商业银行受客户委托开出的证明客户有支付能力并保证支付
的信用凭证。
旅行信用证又称货币信用证,是银行发给客户据以支取现款的一种凭证。
(五)旅行支票
旅行支票是由银行或旅行社为方便旅行者而签发的一种定额支票。
三、长期信用工具
长期信用工具包括股票和各种债券,一般被称为公共有价证券。
公共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的票面金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并能定期
取得一定收入的凭证。
四、不定期的信用工具
不定期的信用工具是指银行券。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
1。银行券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是由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信用方式发行的;而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是由国家强制发行的。
2。银行券是为了代替流通中的商业票据,适应商品交易需要而发行的;而纸币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
3。典型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地与黄金或金币相兑换;而纸币不能自由兑换。
第三节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一、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三、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
四、调节经济结构
案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在我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讯息,2003年中期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74。42%、25。44%;2004年中期,这一比重分别为75。72%、24。18%,就是说,整体上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重有所增加,长期负债比重有所降低。而从流动负债的构成来看,2003年中期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在流动负债中的比重分别为46。18%、44。77%;2004年中期这一比重分别为47。38%、48。58%,即商业信用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当然,这一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比例结构是受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比重上升,与我国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并取得成效息息相关。根据央行2004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统计,今年以来,我国产成品资金占用不断攀升,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9530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9。5个百分点;存货也保持快速增长,截止到2004年6月末,企业存货同比增长22%,达到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存货的增加,企业不得不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相应地增加流动负债。然而,在宏观紧缩的环境下,企业从银行获得短期借款的额度有限,商业信用便成为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4年中期,上市公司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31。26%和37。94%,远高于短期借款的增长。
思考题
1。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
2。信用工具的种类都有哪些?
3。信用在现代经济中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本章小结
1。信用是以偿还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是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后才出现的。
2。信用的古老形式是高利贷。高利贷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现代信用形式所取代。
3。现代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4。商业信用的工具称为商业票据。商业本票(期票)和商业汇票有三个区别。
5。银行信用的工具称为银行票据,银行本票、支票和银行汇票是银行信用最常用的工具。
6。信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现金流通,加快资本集中,调节经济结构。
第二篇货币理论
第四章 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理论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也是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其理论基础也是供求规律,即货币的需求和供给及其相互作用。这是因为,只有在深入分析货币供求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和阐明货币对就业、国民收入和物价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货币经济理论体系。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这同一般经济理论以消费需求理论为起点一样。货币需求理论所要研究和解决的有关问题是:什么是货币需求?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人们的货币需求同实际经济活动有什么关系?等等。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涵义与度量
一、货币需求的涵义
在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货币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形式,若将货币需求简单地解释为经济主体持有货币的意愿或欲望是不准确的。
我国学者认为经济学上的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在此是指既有需求的愿望,又有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货币需求的涵义也可作如下表述:货币需求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如资源约束、经济制度制约等),整个社会要有多少货币来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功能。
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
(一)收入状况
(二)经济体制
(三)营业因素
(四)信用的发达程度
(五)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
三、货币需求的测量
研究货币需求常用的方法是构造货币需求函数,并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以此来确定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一般可分三大类:
规模变量
机会成本变量
其他变量
第二节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现金交易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 Fisher)。一定期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和价值总和。
MV=PT
由于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资料不容易获得,而且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总交易量,所以交易议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
MV=PY
(二)现金余额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 marshall)、庇古(A。 C。Pigou)和罗伯逊。他们认为,人们基于便利和安全动机而保留在手边的现金余额就是货币需求。
庇古:
罗伯逊:M=KPY
剑桥学派:
二、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凯恩斯认为,人人瓣货币需求由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共同决定。
1。交易动机
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取得与支出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差,为了保证日常正常的交易和再生产,他们就必须克服这种收入、支出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造成的困难,因而就需要经常在手边保留一定的货币余额。
2。预防动机
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的情况出现。为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预见的有利进货动机,人们除了在手边持有日常交易所需货币之外,还必须再保留一定量的货币余额。
3。投机动机
这种为投机目的而持有的货币余额为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两个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基本与利率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大小,并且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用函数式表示为:
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的反函数。其函数式表示为:
两种货币需求函数合并: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当利率降至一非常非常低的水平后,货币需求则会变为无限大。
?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通过利率降低诱使投资扩大,进而增加就业,增加产出。但是,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拉动总需求的作用,要受货币需求状况的影响。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多会被增加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很难刺激投资,使总需求扩大。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则完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二)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鲍莫尔模型
持有货币同持有存货一样,也要耗费成本。因为现金(指钞票和活期存款)并无利息收入,持有现金也就意味着负担相当该笔资金可投资于有价证券或其他资产而获得利息收入的机会成本。
设X代表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则有:
最小化X,可得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平均余额为 :
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发展了希克斯和马柯维茨等人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选择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发展。
托宾由此将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风险中性者,二风险厌恶者;三是风险偏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