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通货膨胀是在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可分为以下几种:
1.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3.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
4.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论者认为有四大要素决定着一国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
(1)组成整个经济的两个部门有着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2)各部门的货币工资以同一比率增长;(3)对不同部门的产品的需求有着不同的价格弱性和收人弹性,即对生产率水平较低部门的产品的需求有着较小的价格弹性和较大的收入弹性;(4)工资与物价存在着向下的刚性。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一)促进论
(1)在通货膨胀中,政府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可以减轻一定的债务负担。
(2)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一般总是快于名义工资的提高速度,因此,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
(3)通货膨胀通常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富裕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促退论
(1)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持有货币会遭受购买力下降的损失。
(2)在持续性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严惩破坏。
(3)许多国家实行累计税。在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和个人将因为名义收入的提高而承担较高的税赋,这会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4)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时间,企业和居民便会产生预期,造成物价与生产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形成恶性通货膨胀,并可能导致经济的崩溃。
(三)中性论
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作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各种疚的作用就相互抵消,因此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增长既不会促进,也不会损害。
二、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用来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
第一阶段,作率为负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稳定的此增彼减、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第二阶段,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菲利普斯曲线被提出后的近十年中。长期中,人们会不断调整其预期通货膨胀率,使之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从而不管通货膨胀水平有多高,与之相对应的失业率都只是自然失业率。
第三阶段,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1973年以来,西方大多数发达国有都出现了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同时并存的现象,即滞胀现象。
三、通货膨胀对财富和收再分配的影响
一般来讲,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任何有固定支付合同的双方如果不能对通货膨胀作出理性预期,那么支付双方之间就会发生这种财富和收的再分配;如果双方能对通货膨胀作出理性预期,那么这种再分配就不再存在。
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现象。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与此相伴随的经济衰退。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①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②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③经济全面衰退。
二、通货紧缩的影响
(一)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
由于通货紧缩会增加货币购买力,因此在通货紧缩时期,人们会推迟购买,增加储蓄,以等待将业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样通货紧缩使个人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同时也造成商业活动的萎缩。
(二)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影响
通货紧缩可能导致银行业的危机,这是因为:
(1)通货紧缩加重了贷款者的实际负担。
(2)资产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会产生负面的财富效应,降低资产的抵押或担保价值,银行被迫要求客户尽快偿还货款余额。
(3)如果人们预期通货紧缩还将继续,在任何名义利率下他们都不会愿意借款,否则他们最终偿还货款的价值要高于现在的价格。
三、通货紧缩的原因
(一)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
(二)通货紧缩与财政政策有关
(三)通货紧缩与科技创新有关
(四)通货紧缩与汇率制度有关
(五)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二是提高利率。
运用财政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
二是削减政府的财政支出,以消除财政赤字、平衡预算,从而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
三是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二) 收入政策
(1)工资、价格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
(2)自愿的工资一价格指导线。政府当局要求各个部门将其工资一物价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这一限度之内。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物价的增长。
(三)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是以及其他收益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
(四)非适应性政策
货币学派是总需求曲线波动的唯一原因。因此中央银行应当始终以一个不变的比率保持供应增长,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压力而增加货币供应,从而使供众相信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是坚决对通货膨胀进行斗争的。这样就会降低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从而降低成本推动的可能性,有助于防止通货膨胀和潜在失业的增加。
二、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意味着扩大财政支出,而且还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以增大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
(二)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及时做好货币政策的微调,适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实行利率。
本章小结
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在有关通货膨胀的成因上,经济学家提出了需求拉上论、成本推动论、供求混合推进论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论等不同理论。
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对产出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对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3。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但是这种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在长期内,物价的上涨并不能换来失业率的下降。
4。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它的影响可以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银行业的影响两个角度来分析。
5。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包括:抑制总需求的政策、收政策、收指数化政策及非适应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主要政策包括: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本章案例
日本的通货紧缩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后不久,在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就开始出现出一系列通货紧缩性征象。在1991年至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综合批发物价指数有8年呈下跌态势。尤其是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在1999和2000年也出现了战后从未有过的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不仅综合批发物价指数分别比上年下跌了3。3个和0。1个百分点,而且综合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分别比上年下跌了0。3个和0。7个百分点。进入2001年,日本物价总水平的下降趋势更加强烈,前6个月无论是批发物价还是消费者物价,月月都是负增长,其中消费者物价在5月份还创了单月下跌的最高纪录。到2001年年3月16日讨论2001年3月《月例经济报告》的阁僚会议上,前森喜朗政府才公开认定“现在的日本经济正处在缓慢的通货紧缩之中”。。
思考题
1。简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2。思考我国汇率体制对我国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