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晦无明。无名无相。无强无弱。非净非秽。不在方,不离方。非有为,非无为。无示无说。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进不怠。不定不乱。不智不愚。不诚不欺。不来不去。不出不入。」维摩居士这一路否定下来,我们学佛讲了半天,满嘴的佛法,到了维摩居士统统给否定了。这样不是,那样也不是,把相对的都打破了。无晦,没有黑暗。无明,没有光明。无名,所以你叫他是佛、是道、是上帝,都错了。无相,本来没有形相。不是强,不是弱。也不是清净,也不是脏。不在方位以内,可是他有东南西北上下。不是有为法,也不是无为法。没得可以开示的,无说,《金刚经》讲佛说法四十九年,却没说过一个字。没有布施,不需要布施,但也不是悭吝。不需要持戒,也不犯戒。不需要忍辱,也不起愤怒。不精进,也不懈怠。不求定,也不散乱。没有智慧,可是并不笨。没有什么叫诚实,可是也不骗人。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没有出去,也没有进来。

  「一切言语道断。」总而言之,你怎么说都不对。像我们讲经是混饭吃的,真的佛法是没得讲的,文字言语都无法表达。你说上帝多伟大,佛多伟大,讲得出来有多伟大,这伟大也就有限了。

  「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非取非舍。非有相非无相。」成了佛可以种一切众生福田,是什么田?都不是。因为什么都不是,所以可以种众生福田。佛不是你求他、供养他才理你,如果佛是这样子的,我第一个不信他。佛菩萨不是这样势利的,真正佛菩萨是你求他也度,不求他也度。所以非应供养,非不应供养。不是抓住,也不是空掉。不是有个相,也不是没有相。

  「同真际,等法性。」所以成了佛叫作如来,中文翻译得非常好。你还把他当成真来了吗?是好像来了。释迦牟尼佛来过这个世界没有?来过,也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个人来过,也没有哪一个人去过,只有现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哈哈」。你要是「独怆然而涕下」那就是笨蛋,你能哈哈就成佛,你要泪下就是凡夫。这个世界谁来过了?拿破仑、华盛顿、诸葛亮?都没有来过。

  「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你不能称他,量他。没法比的,超过可以称量的境界。

  「非大非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不是大,不是小。看不见,听不到。悟不到,也不是知道。

  「离众结缚。」不要被一切捆住了,被捆住了就是凡夫,不能解脱。有人说,我现在什么都放下了,就是看看经,打打坐。你说他对了吗?又被一条绳子捆起来了!等于我有个朋友,他说一生除了烟酒嫖赌,别无不良嗜好。说了等于白说,被佛法捆住了,还是被捆住了。

  「等诸智,同众生。」有个智慧就不叫智慧了。什么是佛?佛与众生等同。

  「于诸法无分别,一切无失。」世间法就是佛法,如来就在这里。你怕老,怕生命没有了,有钱又怕钱没有了,这是世间法。「一切无失」告诉你来了也没有来,去了也没有去。这句话很重要。

  「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没有什么五浊恶世,也没有什么烦恼。没有作,没有起,没有生灭,没有什么可怕可忧虑的,没有可喜的,没有厌离心,过去没有,未来没有,现在也没有。

  「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一切言语文字都不能表达。你看维摩居士一路哗啦哗啦讲到底,当着佛的面一路否定,好像在拆佛的房子,一路拆光了。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他说,佛法就是如此,有这样的观点,才是真正的佛法;与这样的观点不同的,都是邪魔外道!这里说的如来身是法身,就是形而上学说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就是如此。光明、黑暗,善恶,来去……等等,都是现象,不是那个能生现象的自性。所以这一切现象境界都不是佛。

  这段话我们是拆开来讲,以文字来讲,文学境界非常的高,后世很多名作的诗词,就是从这些境界出来的。这一品经值得细细的读,如果敲木鱼来念,就没有味道了。

  我们这一品是见阿閦佛品,前面一路都是在讲佛境界,但是什么是佛境界?因为文字简单,反而特别难讲。希望各位不要只以我解释的为准,我只是帮助大家,提起注意而已。上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思想的不是,意识的也不是。到了成佛境界,智慧也没有用。

  本经翻译人鸠摩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他著作的《肇论》,有一篇就写〈般若无知论〉。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却有上上智。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不但佛经如此说,中国儒家道家,乃至西洋许多哲学家,都有差不多相同的道理。这个道理要信,是正信就入门,《华严经》也提到「信为道源功德母」。这个信不是一般宗教的信,宗教的信偏重人的情感,佛法的信是理性的。

  过去禅宗的祖师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来成为通俗的成语,用来鼓励人。但是可能大家没有仔细想过,爬到了顶尖了,更进一步不就跌死吗?这话的道理就是要踏实,就是《中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最高明的人就是最平实的人,所以不要自视高明,没有什么叫作聪明有学问的,都是人类意识上的妄想,但妄想清净就很难了。

  我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往往是乡下的老太太们。他们过的是平凡的生活,但也是我最羡慕的生活。「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这种日子不是你们都市中长大的青年可以想象的。我记得以前常看到乡下的老太太们,在黄昏时搬条板凳坐着看天,非常悠然。如果你去问他们日子如何,他们多半会说日子过得苦啊,为什么苦呢?命嘛!命是不是靠得住不晓得,但老太太们可是承认的,认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命。

  反而是知识愈高的愈不认命,即使信佛也是功利主义挂帅,一信佛就想得利益,假使得不到利益,就会埋怨宗教不灵。

  为什么我讲这些?我希望你们再读一读上次讲的那一段。维摩居士讲了半天什么是佛,空的不是,有的也不是;高的不是,低的不是;总归都不对。你说我有个对的,你那个对的还是不对。那么就是都不对了?嘿,都不对还是不对。四面八方都把你堵住了,最后,原来我还是我,也不增也不减,很平常的,就接近如来境界了。说境界其实也不正确,因为又着了相,他其实是无境界又非无境界的,一切境界都是,又都不是。你要了解这一点,才可以继续读下文。


维摩居士从哪里来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这时,舍利弗问维摩居士,你是从哪一个世界隐没,而投胎到这个世界来的?「没」(读如「末」)就是灭,死去的意思。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维摩居士问舍利弗,你所学的佛法道理中,有生有灭吗?「没生」就是生灭。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舍利弗答,真正佛法没有所谓生或灭。各位要注意,真正佛法不在打坐参禅这些空事上面。你体会一下现在的心境,思想就叫作生灭心,有生没的。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很快的,念头过去就没有了吗?再想还是有的,所以没有「没」。真没有「没」吗?它又没有生过。每一个念头都停留不住,所以勿以有无当成真有真无。《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都是不可得的。要能在这个境界上看清楚了,这就是学佛的根本道理。

  你们不论年纪,这个心用了这么久了,有损害吗?没有。现在用还是它。过去的过去了,抓不回来的;未来的还没来;现在的,刚一觉得又即刻成为过去了。所以要明白了根本什么都不能把握,心境自然平静下来了,这就是学佛的正路。作如此观者为正观,非如此观者为邪观。因此你想求个咒子,找个什么稀奇的法门,那都是在妄想,因为你求的都是生灭法。佛法是非生灭法,言语道断还有个什么咒?还有个什么法门?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佛法中的「法」代表着一切物、事、理,是个综合的代名词。维摩居士说,如果诸法没有生灭,为什么你要问我是从哪个世界灭了,才生到这个世界?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维摩居士又说,我问你,譬如魔术师变出来的男人或女人,是有生灭的吗?我们看电影,银幕上的人物是假的吗?不是,是拍摄真人而来,相貌动作都是真的。你说是真的吗?它只是映在银幕上,放映机一关掉就没影子了。所以佛说我们的所作所为皆如昨梦。我们作了几十年的人,都像昨天的梦。昨天的梦都抓不住了,如梦如幻。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舍利弗答,魔术变出的人是没有生灭的。

  「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维摩居士问,你岂没有听佛说过,一切法如幻,像魔术一样的幻相吗?

  「答曰:如是。」舍利弗答:是的,佛是这么说过的。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维摩居士追着说,既然晓得一切法如梦如幻,那为什么你还要问我是从哪个世界灭了,才生到这个世界?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菩萨虽没,不尽善本。虽生,不长诸恶。」这一段话很重要。从物理学来讲,你把一张纸烧成灰,就没有了吗?那只是纸的形态没有了,质能是可以互变的,烧了纸产生了热、光、烟、灰烬。僧肇写过《物不迁论》,世界上这些物质没有动过,时间也没有流动过,过去、未来几千万亿年都没有的,只是现在,现在也不可得。

  所以维摩居士再说,舍利弗,你认为有「没」,以为有什么事或物灭亡了,那是骗人的,只是物理败坏的现象而已。相反的,你认为有「生」,以为有什么事或物生出来了,也是骗人的,只是物理相续的现象而已。那个能思有没有生的才是道,就是佛,是不属于生灭的。所以,维摩居士讲,菩萨虽然肉体败坏了,他的法身仍然在此为善。菩萨虽然肉体生出来了,也决不做任何一点小恶。


维摩居士为什么来

  「是时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这时候,佛看见舍利弗被维摩居士教训了,就岔进来告诉舍利弗,有一个世界叫作妙喜世界(就是阿閦佛国),那边教主的名号是无动(就是不动如来)。维摩居士是由那个世界灭了,而生在这个世界:也就是说,维摩居士原本是妙喜世界的大菩萨,到了我们这个世界,成为一位在家居士。别的经典也说过,维摩居士早已成佛,他的前身是金粟如来。由于发愿要利益众生,所以化身来到这个世界。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舍清净土,而来乐此多怒害处。」舍利弗听了就叹道,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像维摩居士这样的人,能抛弃清净庄严的世界不住,而喜欢来到我们这个多怒害的世界。前几天有学生来找我,他说自己现在把名利看得很淡,已无求于人了。我说,不见得吧,你现在正在名利之中,说看得很淡容易,等你名利都没有了,看你还淡泊不淡泊?再说,你无求于人,来找我干什么?这不是有求于我吗?要求佛法也是有所求,这都是对自己的心理观察不清楚。所以这个世界众生多怒害,怒害从哪里来?都是贪嗔痴生出来的。

  「维摩诘语舍利弗:于意云何,日光出时,与冥合乎?」维摩居士再问舍利弗,我问你,日出时,日光会和黑暗结合吗?

  「答曰:不也。日光出时,则无众冥。」舍利弗说:不会的,太阳出来时,一切黑暗都没有了。

  「维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阎浮提?」维摩居士间,太阳为什么会走到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是南赡部洲,都是佛学上的名词,前面讨论过了。

  「答曰:欲以明照,为之除冥。」舍利弗答,因为太阳要为这个世界照明,消除黑暗。

  「维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