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峡,通常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面对三峡,你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视角去接近她。西起重庆奉节的夔门,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这条全长192公里的长江三峡,本身就是一幅笔墨变化多端、意境潇洒自如的山水画廊。
长江三峡之瞿塘峡,西起奉节夔门,全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最窄、最为雄伟、神奇的一段。在瞿塘峡入口处,长江南岸有白岩山,北岸有赤甲山,这白岩、赤甲两处绝壁形成了三峡的西部门户,让人心惊胆战,不知前途如何。
关于夔门的印象,一位当地的老船工曾经平静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常人眼里长江是一条河,而在他眼里长江是两条路,一条生路,一条死路。老船工是用他一生的经验,浓缩了三峡中生存的哲理。
瞿塘峡内依次排列的有夔门、粉壁墙、孟良梯、凤凰饮泉、倒掉和尚、七道门、风箱峡、犀牛望月等著名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依赖瞿塘峡险要的地势,构成了一幅雄奇壮美的图画。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长江出瞿塘峡,在重庆巫山县接纳了号称“小三峡”的大宁河后,便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巫峡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5公里。这一段巫峡,峡谷曲折,重峦叠嶂,素以幽深秀丽著称。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就分别耸立在峡谷的南北两岸,疏密相间,浓淡有致。
船过巫峡,游客如果能在云雾中辨识出神女峰的模样,那恐怕是最惬意的事。很久以前,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神女峰的迷雾》,故事情节早已忘的一干二净,但是电影中“神女峰”的秀丽挺拔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神女峰确实像一位女神,仿佛在位人间播撒雨露,指点迷津。
宜昌是西陵峡的终点,若从这里出发,逆水行舟穿过南津关,就可游览66公里长的西陵峡全貌。西陵峡古时素以滩多水急著称,是船家最提心吊胆的地方。西陵峡著名的景点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黄牛峡、灯影峡等。在葛洲坝建成后,西陵峡虽然险不如昔,但是依然有很多景观呈现出长江切割山体后的豪迈之情。
西陵峡是出人物的地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就来自于秭归县东北的乐平里。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一个榜样。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楷模,老百姓有很多纪念他的方式,最著名的就是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还有在南方许多地方盛行的赛龙舟。据我所知,除了中国大陆以外,香港、台湾、新加坡、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纷纷开展赛龙舟活动,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我第一次参观屈原祠,是在2003年冬天。由于有当地旅游部门领导陪同,所以屈原祠派出最好的导游给我们讲解。这位女导游口齿清楚,发音准确,容貌俏丽,举止大方,无论是相貌还是吐字,居然没有一点点湖北痕迹。当我看到她的翘眉时,我几乎可以断定她不是本地人,而且也不大可能是长江以南的人。出于好奇,我询问了她。她的回答让我更加吃惊,她是新疆人,是远嫁到此地的。望着屈原祠外滚滚的长江,我不禁反问自己:“是什么让一个柔弱女子从万里之外来到这西陵峡的秭归县呢?”
在我看来,这位新疆女子的丈夫,肯定是认真研究过他的老乡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的领悟略有不同而已。
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一个和西陵峡、和秭归县有关系的著名历史人物,她就是王昭君。这位来自西陵峡香溪的美丽女子,为了国家的利益,自愿出塞,远嫁到了万里之外的匈奴部落,同样是可歌可泣。
北宋名相寇准,以刚直足智著称。20岁初出茅庐,第一个职务就是巴东县令,他辉煌的仕途第一步就是从三峡开始的。
我似乎从屈原、王昭君甚至寇准身上找到了一些三峡的性格,刚毅,大气,但是似乎又有些模糊。
望着滚滚波涛,透过历史长河,雄伟的三峡在我眼前闪烁着璀璨的光彩。在这壮丽的山川中,孕育了灿烂的巴楚文化,诞生了伟大的屈原和昭君。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文豪诗圣,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世事数来,令人感慨。
二、神秘的巫文化
在我的心中,三峡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浸淫在楚巫文化神秘氛围中的三峡山水,总像是被一缕缕云雾半遮半演,若隐若现,让人难以看清她的真实面目,也难以捉摸她的性格。
中国有几大文化板块,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和长江上游的巫文化,巫文化的范畴包括荆、楚、滇、黔、巴蜀等。今天,当我们走进以长江三峡为核心的上述巫文化地区时,依然可以隐约地感受到古代巫文化的细碎气息。
讲到巫文化,我突然想到一个著名的旅美音乐家谭盾。谭盾是凭着李安指导的《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大奖的。出生在深受巫文化影响的湖南,谭盾说他从小就经常看到、听到各种红白喜事,以及一些装神弄鬼的乡俗。这些巫文化的东西,长期以来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最后成为了他创作多部获奖作品的灵感源泉,《卧虎藏龙》的音乐也是来自于巫文化的启迪。谭盾作品的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恐怕也来源于巫文化的多神崇拜的特点。
1997年,谭盾围绕在湖北出土的古代乐器编钟,创作了一首大型交响乐作品《天地人》,用来庆祝香港回归。1991年和2001年,谭盾两次到湖南湘西采风,他用摄像机记录下湘西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和风情。后来,这些采风的作品成为了交响乐作品《地图——寻找消失中的根籁》的主要部分。2003年11月21日,谭盾在凤凰古城亲自指挥,并为3000多当地居民上演了可能他们一生中第一次聆听到的交响乐。
为了实现自己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寻根,谭盾至今仍坚持经常回到巫文化沉浸的地区,寻找一种媒介,寻找一种精神,寻找一种既可以把传统留住又可以实现艺术创新的感觉。
巫在巴蜀文化的语境中是人与神的中介。
《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神鬼,重淫事。这里的淫事是指铺陈过分的祭祀风俗。古代三峡地区在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的自然时节的交替更迭之中,渐渐形成了以敬鬼神为核心内容的繁复冗累而细密绵长的巫文化体系。
巫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神崇拜。我们在频繁活动的巫师祭祀现象背后,看到的也许是人类对大自然神秘的一种想象力。巫文化不仅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三峡地区的文化底色。
丰都鬼城,就是巫文化培育出的绚丽奇葩。在古代,三峡地区是一个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它很快就会借用文化发达地区的成果,然后附加到自己的某个事情上去。从鬼城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历史的惯例。很多汉朝时中原地区的神话故事、道教、佛教等各式各样的东西,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大杂烩式的丰都鬼城。民间传说作为一种联系普罗大众和巫文化的媒介,丰富和完善了这种鬼神文化体系。
有一种说法在三峡地区流传甚广:人死后都要到丰都鬼城的阴曹地府报到,判官会对每个亡灵在世间的功过是非进行评判,好人升入天堂,坏人打入地狱。相对于发达的中原文化而言,这种通俗的神秘文化其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气候里的较为原始的宗教形态。
尽管缺乏理性,但它张扬了个性,滋养了浪漫;尽管不够高雅,但它信众基础扎实,胜在通俗务实。由于中原文化并不关注或推崇死亡的概念,所以很少有类似鬼城这样的文化载体和文化体系;只有崇尚巫术,崇尚飞升成仙,崇尚驱病降魔的巫文化,才能造就出中国独一无二的丰都鬼城。
巫的活动仪式,既是祭神的自然崇拜,又是人类福祉的祷告,是对未来的预言,又是对现实的超越,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宣泄。伟大的诗人屈原,应该是深受巫文化的影响,所以才开创出浪漫主义的先河。美丽的昭君姑娘,应该也是受巫文化的影响,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一个柔弱女子表现出来的对危险和死亡的蔑视,对君主和国家的拯救情结,都归结于巫文化对个人信仰的潜移默化。
尽管随着长江三峡大坝的崛起,很多三峡库区的百姓要迁徙到其他地方,很多人文物质载体将被淹没和搬迁,也许巫文化的影响会越来越弱。但是巫术信仰和巫术活动的存在,至少表明了人类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浪漫的三峡情怀。
三、逝去的巴人
每次想起三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充满崇敬的心情。我一直非常好奇,这个长达192公里的神秘大峡谷中,到底曾经有过什么类型的文化,有过什么程度的文明,有过什么种族的部落,有过什么独特的民俗……。这些问题挥之不去,久久萦绕在我脑际,直到我开始一次次地走进三峡。
一直生活在平原都市的我,对于三峡的了解,仅限于地理课本和一些电视介绍。最早形象地看到三峡,应该是上个世纪80年代,CCTV录制的大型电视片《长江之歌》。这部波澜壮阔的电视片,第一次向全世界敞开了长江的胸怀。也正是这部片子的巨大成功,长江三峡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随后入境游客像潮水般涌入三峡。
我没有想到,就是在那个青涩的年代,三峡在我心中打了一个结。
5年前的夏季,我第一次走进三峡。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我是逆流而上,先穿过宜昌的南津关,再走进西陵峡。
来到宜昌,才知道原来三峡的西陵峡是巴楚交界的地方,过去楚的西塞就设在南津关出江口不远处。据说那神秘的巴人就是三峡地区的先人,但巴人又发源于什么地方呢?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谭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这段关于巴人的珍贵记载,清楚说明了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的重要发源地。于是,宜昌的长阳县境内的武落钟离山就被认定为“巴人故里”。
虽然有“西南有巴国”的记载,但巴国到底建立于何时,国土面积多大,有多少人,什么人种,为什么灭亡等等,我们都一概不知。目前也只能大概知道,巴人的活动范围大概和战国时楚国范围差不多,即包括今天的湖北、北到陕西汉中、南到四川东部、贵州东北和湖南西北等地。
巴是一个很强悍的民族,他们以白虎为图腾,崇尚武力,战争贯穿了巴人的历史。为什么巴人这么好战呢?首先,巴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好,他们个个体型比较大。1993年,考古发掘的云阳李家坝巴人墓群中,就发现了最大的一具骨骼有一米九以上。其次,巴人生活的三峡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他们不仅要抵御野兽的侵犯,还要在崇山峻岭中寻找食物和定居点,他们必须在和大自然的对抗中才能生存。第三,当时的巴国处在几个大国包围之间,他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必须勇敢地和大国周旋甚至作战。有文献记载巴国的首都不断迁移,原因是楚国不断进逼,楚国的西南边境最大延伸到巫峡东段的香溪河流域。正是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了巴人的骁勇好战。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时就是用的巴人作前锋,他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结果把殷人士兵吓得抱头鼠窜。汉高祖统一天下时,也用了巴人的队伍。
如果,巴人只是一个生活在三峡地区的小小的部落,我们是可以相信他凭借他们的人种优势、凭借勇敢好斗可以生存。但是,它不仅在那么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还成立了国家,后来更成为几个大国需要仰仗的重要力量,这并不仅仅靠身体和性格能够决定的,一定必需要有雄厚的经济支撑。
那么巴人又是靠什么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呢?
盐。
根据三峡地区流传的一些传说,巴人的强盛和盐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在古代,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过去巴人控制的地区都产盐,而盐也肯定是巴人重要的用来交换的战略物资。有趣的是,现今中国许多深受巴楚文化影响的地方,还称盐为“盐巴”,是不是“盐”和“巴”确实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