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文化等情况,而且重点介绍了莫斯科大学的筹备情况。
父亲跟儿子一起回到了家中。
父亲问他,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打算今后怎么办呢?总不能长期这
样在家里呆着呀。
齐奥尔科夫斯基恳切地说,爸爸,我想去读莫斯科大学,那里的人都有
学问,有知识,他们肯定会给我许多帮助的。
父亲说,孩子,你别犯傻了,你到那里去,人生地不熟的,怎么生活下
去呢?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爸爸,你就放心地让我去吧,我到了那里以后,随
便找个什么事做,保证不会饿死的。然后我再到莫斯科大学去听课,我不会
成为一个废物的。
父亲知道儿子去意已定,也就没有再劝阻他,便给在莫斯科工作的一位
同乡写了一封信,托他帮着照管一下自己的儿子,然后便把儿子送上了前往
莫斯科的漫漫旅途。
到了莫斯科以后,找到那个同乡,但同乡过得也不是太好。齐奥尔科夫
斯基便决定自己去租一间房子住。
费了好大劲儿,才租到了一间小阁楼,房东是个贫穷的洗衣妇。
在阴暗潮湿,四面没有窗户的小阁楼里,他主要靠凉水和黑面包来充饥,
但是,他还是从书里找到了巨大的乐趣,他比在家乡的时候更加刻苦更加勤
奋了。
齐奥尔科夫斯基靠着刻苦钻研和顽强自学的精神,自学完了中学和大学
的全部物理课程。在他23岁的时候,他通过招聘考试,成了伯洛夫公立中学
的一名物理教师和几何教师。
大胆的空想家
当教师的时候,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忽然迷上星际飞行的研究。
一天黄昏时分,齐奥尔科夫斯基看到天空中有四五只麻雀在雷雨来临之
前,快速地飞着,无数的幻想在他的脑中沸腾起来,他在想,人类一定要比
麻雀飞得更快。
忽然,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奇怪的图画,画面上是像带鱼形状的飞艇。
他已经至少超出了正常的人类思维好几十年了。
在此后的长达4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除了努力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以外,还尽量挤出时间自学天文学、生物学等,特别是航空学。
他每天都起得很早,跑完步以后,便在家抓紧时间工作两三个小时,然
后又风风火火地走很远的路,到学校去上课;
下班以后,一分钟也不愿在学校里多呆,急急忙忙又赶回家,进行研究
或潜心写作。大家都称他为“大胆的幻想家”。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外部包裹了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因此,星际飞行器要
想飞向宇宙太空,必须先得克服这个大气层的阻碍。
那么,什么样形状的飞行器才更适合于在大气中飞行?飞行器的形状究
竟跟阻力有什么关系呢?大气流动同飞行器的速度又有什么关系?齐奥尔科
夫斯基头脑里整天所想的都是这样一些关于星际飞行的问题。
他曾经考虑到利用离心力就有可能飞出地球。当他猛然意识到这个重大
的发现可能产生的伟大结果的时候,他激动得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
那时候,没有办法利用风洞进行科学实验,他只好充分利用自然风,用
风筝、竹蜻蜒等进行实验,不久,经过苦心经营,他终于写成了一篇关于空
气动力学的论文,后来,又写成了一篇全金属飞船的论文。
他带着这两篇论文,直接找到了当时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托切诺夫。托
切诺夫读完这两篇文章后拍案叫绝,对他在没有任何专家指导和完备仪器条
件下,能够写成如此高水平的论文,而大为赞叹。
他又把齐奥尔科夫斯基极力推荐给当时俄国航空界的泰斗茹科夫斯基,
茹科夫斯基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齐奥尔科夫斯基经这两位科学家的推
荐,成为物理化学协会的会员。
正当齐奥尔科夫斯基带着愉快的心情,准备在科学道路上全速前进的时
候,一场大火把他的家烧了个精光,过去所留存的大量书籍、笔记、论文初
稿全都付之一炬。这个打击太大了,他因此而病倒了。
但是,他没有一病不起,他仍然牵挂着他的航空航天事业。稍微能吃点
饭的时候,他便找来大量关于在星际空间开辟一条空中大道的书籍,认真地
阅读,并进行实验。
执着的信念,使他迅速战胜了天灾人祸,他很快就完成了全金属的飞艇
和星际火箭等的设计工作,提出了开辟宇宙通道的独特见解。
当时,他周围好多人都不理解他,说他是个疯子,是个彻头彻尾的空想
家。
齐奥尔科夫斯基对这些议论却毫不理会,他认准了自己所制定好的目
标,一如既往地朝前走着。
成为“星际航行之父”
1895年,经过多年研究,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个来自俄国梁赞省的穷人
的孩子,终于提出了征服宇宙空间的具体主张,还发表了人造卫星的图样,
提出以人造卫星作为星际航行的“驿站”,再从这个“驿站”向月球和其他
星球发射火箭的主张。
这个大胆而又执着的幻想家,为了进行空气动力学的试验,又东挪西借,
凑了一些钱,自行设计安装制造了一个风洞。
风洞的发明,奠定了实验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其后,风洞便成为现代制
造各种飞行器,如火箭、卫星等不可缺少的实验装置,它使从事飞行器研究
的科学工作者有可能用实验米检查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所谓的风洞,其实就是一个大动力的送风机,把飞行器的模型送入风洞,
再通入压强很大的气流,测定飞行器受力等综合因素。它是以气流流动,飞
行器模型静止来模拟飞行器飞行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得各种飞行情况的各种
数据。
齐奥尔科夫斯基利用他自行发明的风洞装置共研究了一百多个宇航飞行
器的模型,取得了不少关于空气动力学实验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通过大量的实验,他深深地认识到,人类要想飞向天空,成为宇宙的主
人,就必须首先征服万有引力这个拦路虎。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出版了一本《可驾驶的金属飞船》,在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火箭飞行理论。
在这本书里,他指出,火箭是克服地球引力,飞出地球的最理想可靠的
工具。他还精心构想出了火箭的外观及内在构造情况。
根据他的构想,未来火箭的外壳应该是用钢构成的,里面有着蛋形的椭
圆舱室,头部可以容纳乘客、仪表、给养储备等。同时,舱内大部分空间分
为两个部分,分装液体燃料和氧化剂,燃料和氧化剂经由唧筒排入火箭中央
的燃烧室,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由尾部喷口喷出,产生一股又一股强
大的推动能力,并推动火箭高速飞行。而尾部则装在喷口边,用以控制飞行
的方向。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一大胆的构想和设计,为现代火箭的产生,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把自己命名为“宇宙的公民”,他坚信,经过几代人的
共同努力,“星际和星球之间的旅行是可能实现的”。
然而,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当时,他所设计的火箭,速度不超过每秒2。5
公里,这个速度根本不能摆脱地球的引力,也就是说他所设计的火箭,根本
不可能飞到宇宙空间去。
又经过无数次的废寝忘食,送走无数个日出日落,经过严格细致的计算,
齐奥尔科夫斯基得出结论,要想摆脱地球引力,必须具有每秒11。2公里的速
度。这就是所谓的“逃逸速度”。
而火箭只有具备了“逃逸速度”,才能够沿着抛物线轨道飞离地球,飞
向茫茫的星际空间。
齐奥尔科夫斯基经过长期的观察,终于认识到,火箭的速度决定于排气
速度,而排气速度又跟所选用的燃料和氧化剂有关,以液态氧作氧化剂,用
液态氢作燃料的比用汽油所得排气速度大。
同时,他由研究火箭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得出结论:要使火箭达到较高的
速度,必须提高火箭满载燃料时的质量和火箭躯壳的质量之比。
然而,用1吨的外壳要装下30吨左右的燃料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外
壳的质量还要包括火箭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的质量,同时还得考虑外壳的坚固
性。
齐奥尔科夫斯基又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但是,他没有走入思想的死
胡同,而是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929年,已达72岁高龄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宇宙火箭列车》一
文,在这篇迅速引起了广泛轰动效应的论文中,他提出了多级火箭的伟大设
想。
齐奥尔科夫斯基把这种火箭叫做“火箭列车”,因为它是一节连一节接
起来的,就像一列火车一样。
这种多级火箭之所以能够取得逃逸速度,使火箭飞离地球,是由于每一
级火箭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便自动脱落,减轻了负荷,上面各级火箭在下面
各级火箭已经取得的速度的基础上增加速度,所以一级比一级飞得快,客舱
和科学仪器设在最顶上的一级火箭内。
“火箭列车”这一设想的实施最终解决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吸引力所需
速度的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时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对于星际航行的研究越
来越深入,关于飞出地球的思想也越来越成熟。
他又提出了人造卫星的设计图,在这份设计图中,人造卫星呈圆柱形,
以 8公里/秒的速度绕地球运行,他称为“星际航行的驿站,设置在地球外
的火箭码头”。
按照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计,星际航船可以停泊在码头上,而且在这里
添加燃料和食物,再飞向更为遥远的星际空间。
人造卫星上有街道,有综合科学研究站,有住宅,有温室,还有燃料库
和工厂。同时,考虑到人在人造卫星上失重的情况下难以生活,他提出必须
使人造卫星绕轴自转,以离心力来代替重力。
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指出,在卫星上,应该充分利用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太阳能,或者通过光电装置作为卫星上的动力来源。
1932年9月,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接受了政府的任命,担任了建造同温层
高空气球的总指挥。经过他和同事们近一年时间的紧张工作,圆满地完成了
任务。
同温层高空气球一次试飞成功,高度达到19000米,为研究同温层大气、
宇宙辐射、气温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齐奥尔科夫斯基被后世誉为“星际航行之父”,从30年代始,他又致力
于研究火箭和飞船如何返回地球的重大课题,这项研究最终导致了返回式卫
星和航天飞机的诞生。
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怀着对星际航行的无限向往,永远
地离开了这个星球,他的一缕亡魂,晃晃悠悠,一直飘向了宇宙深处。
此后,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继承了他航行星际的遗志,制造出了飞向
太空的喷气式飞机、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等,人类已经超越大
气层的包围,而且正在逐步征服整个太阳系。
因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那一句话: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永远不会停留在地球上!”
“飞行者号”的冲击
当俄国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仍在做着飞天梦的时候,美国的莱
特兄弟已经为人类插上了翅膀,他们终于发明了飞机,使人类梦想成真,飞
向了湛蓝而又广大的天空。
1903年12月17日,池塘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刺骨的寒风直往人肉里
面钻。
这天,来自俄亥俄州的莱特兄弟,共做了四次成功的飞行。
第一次在空中只飞行了12秒,飞行距离大约是37米。最后一次飞了59
秒,飞行距离大约是260米。这四次成功的飞行,在人类航空史上,写下了
辉煌的一笔。
因为它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实行了动力飞行,打破了比空气重的机器不
能在空中飞行的断言,从而开辟了人类航空科学技术的崭新的通途。
莱特兄弟是修理和制造自行车的技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机械知识。从少
年时代起,他们就对飞螺旋玩具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自己亲自动手进行
制作。
他们还非常喜爱放风筝,他们自己制作的风筝,在天空飞得又高又稳。
由于家里非常贫穷,常常是入不敷出,没有钱供他们去上大学,只能靠
帮人家修理自行车来维持生计。但是,他们毫无怨言。在修自行车的时候,
总是琢磨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