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鲁格曼的预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政治问题;这不是马克思与亚当·斯密之争,而是康德的“定言命令说”与詹姆士的实用主义之争。德国人真正想要的是一套清晰的原则,这些原则能明确说明真理的性质、道德的基础、商店什么时候开门以及每德国马克的购买力是多少。而与之相反,美国人则比较达观和松散,他们只要事情多多少少能运转就凑合过去了。如果有人想在深夜11点的时候去买东西,没什么问题;如果1美元有时候能兑80日元,而有时候又能兑150日元,也没有问题。

    现今,美国的这种方式也并非总是更有效的。甚至在今天,底特律不能也不会生产出比德国水平更高的豪华轿车;美国国铁(Amtrak)不能也不会做出德国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精确管理;美国在出口方面仍然十分差劲,而某些德国产品则质量上乘。德国承接的工程技巧精湛,这使德国尽管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劳动成本,仍然是一个出口大国。并且它在抵御七八十年代的通货膨胀方面,做得比美国要好。

    然而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好像变得更加推崇灵活性而不是原则性。由于技术和市场都可以充分流动,因此,并不是每件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花精力把它做好。在一个更有可能发生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的环境里,妄想货币坚挺可能会导致永久的经济衰退。

    就这样,德国陷入了困境,连同整个使欧洲更加统一的规划一起,陷入了困境。德国被看做是新欧洲的经济引擎,那么,如果它成了一个累赘,整列火车就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开去,不是这样吗?

第2章 国外风起云涌 难道我们不像日本?

    2000年12月27日

    当露西1Lucy,漫画《史努比》中的人物,经常捉弄人的小女孩儿。——译者注告诉查理·布朗1CharlieBrown,史努比的主人,经常出错、优柔寡断的男孩儿。——译者注,这次她真的准备允许他踢那个球的时候,你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当荒野狼1WileEyote,卡通人物,十分倒霉的小走鹃的追逐者。——译者注坚持说这次他一定要抓住那只小走鹃1卡通人物,跑得飞快、嘟嘟叫的小走鹃。——译者注的时候,你知道结果会怎样。而当日本官员告诉你,这次他们的国家确实正处于自我复苏的过程中……

    最新的一组经济指标十分肯定地证实,日本经济再一次陷入了泥潭。企业信心低落下来,消费者支出日益减少,失业率攀升,紧缩在加剧。而股市的日经指数也从今年早些时候的20000多点跌落到了14000点左右。

    对于日本来说,这只是旧事重演罢了。然而美国连续几年处于经济最不景气的状态,恐慌的分析家和利己的政客们宣称天就快塌下来了,在这种背景下,可能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两国的情况是如此的不同。

    你瞧,一般的原理是衰退对于庞大的、现代化的经济体来说并非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而日本是一个例外。这并不是说导致衰退的力量得到了控制——尽管每一次长期的通货膨胀都会愚蠢地宣告商业周期的结束,而是说关键在于衰退的趋势常常能够用低廉的、无需处方的疗法就能有效地予以治愈:将利率降低两个百分点,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马上就会见效。

    或者更加确切一点,会在半年或者可能一年内见效。经验告诉我们,美联储通过降低利率,常常都能说服消费者和企业扩大支出,但在降低利率和支出增长之间有一段较长的时滞,这就是我们仍然在衰退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的原因所在了。美联储总是躲在市场曲线后面,无法认识到经济在日益弱化,而当它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场经济滑坡已经无法避免了。这就是1990年发生的事情,并且现在也可能正在发生。

    尤其是,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美联储在运用利率这一方面走得太远了,尽管在1999年末和2000年初的时候,为了抵御经济过热,降低利率是十分明智的,但在今年5月份,将利率又提高了0。5个百分点,则有点过头了。当然,我这样说只是事后聪明,当时看起来那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不久的将来,美联储可以而且很可能将会反向调整利率,但是这一调整对支出的积极影响将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同时,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放缓,并可能收缩1/2,这是衰退本身的含义,但这应该只是暂时的经济后退,这就是我们和日本的区别。

    在日本,天真的快要塌下来了,因为利率已经近乎于零了(之所以还没有到零,是由于日本银行在8月份所做出的将利率回升的愚蠢决定,但我在此不想赘述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说明,日本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失效的,很久以前就应该进行一些根本的改革了。与之不同的是,美国的经济衰退经常会出现但并不严重,它并未说明美国的经济政策有任何基本的缺陷,除了降低利率以外没有必要采取其他的措施。

    那么我们还怕什么呢?无法彻底消除的噩梦是,我们最后可能发现,我们比自己想象的和日本的情况更加接近——我们只是经历了自己那个版本的臭名远扬的“泡沫经济”,并且我们将会发现,这一次降低利率将不会再奏效了。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还并不是这样。

    让我烦恼的并不是我们即将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经历的衰退,而是我们的政客们应对衰退可能采取的措施。他们会以没有大碍的、能简单治愈的经济失调为由,造成整个国家昂贵又危险的误诊吗?当然,我所针对的是税收减让——这一措施不仅对抵御短期的经济衰退没有效果,它甚至会在长期中影响我们财政体系的健康发展。

    我们没有必要惧怕一场经济衰退,如果它发生了,美联储也能轻松应对。我们确实应该畏惧的是畏惧本身,极有可能发生的是,衰退的威胁将会使我们感到惧怕,以致于做出将来会让我们后悔的事情来。

第2章 国外风起云涌 我们只能盲目蛮干

    2001年7月8日

    在某种程度上,我希望能有更多负面的东西来评价前些日子里那些和我交谈的日本企业总经理和官员们。因为要是那些总经理们非常不了解现代商业的现实,要是那些官员们都十分顽固和愚蠢,那就可以简单地认为,日本的经济病症是有着深层次缺陷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产物——而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在美国的。

    然而,从整体看来,和我交谈的人们看起来都信息灵通且十分理性。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日本人现在比他们经济繁荣的时候更加清醒和理智。15年前,你根本难以举办一次理性的讨论会,甚至连私有部门的经济学家们都不愿去批评政府的政策,不管这一政策是多么荒谬。而现在,则有可能进行一次真正的对话了。

    但我仍然感觉到日本的形势不妙。

    如果良好的意图和热情足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话,经济复苏也就指日可待了。日本内阁总理小泉纯一郎的上台是因为一份空前受到日本民众欢迎的改革报告,他根据这一文件实施了“结构改革”。尽管他明确声明,实施这项改革可能会使日本在收获成效前要经历好几年的痛楚,他的民众支持率仍然居高不下。

    但是,如果你问一问“结构改革”这一引人注目的措辞究竟意味着什么,你就会慢慢地产生怀疑了。

    到目前为止,这一措辞看起来有两方面的含义:迫使银行冲销坏账和逐步减少以前年复一年用来拉动就业的大型公共事业工程。不管哪一方面都是有正当理由的:迟早有一天,日本的银行必须在账务方面做到诚实,而日本的公共事业工程会变成低效率和普遍腐败的来源。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日本经济现在所面临的真正危险不是低效率,而是需求不足。就是说,最紧要的问题不是日本现有资源的配置没有效率,而是它根本无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小泉的改革极有可能使当前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如果银行取消那些永远无法偿还债款的公司的赎取权,如果政府停止修建那些国家并不需要的大坝和公路,直接的后果将是失业率上升。在一个繁荣的经济体中,由于公司倒闭或公共事业被取消而被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将很快在别处找到有前途的工作,而在一个长期萧条的经济体中,这些工人们将会失业,并且由于失业的工人们只能购买少量的商品,经济会变得更加萧条。

    那么经济复苏的希望在哪里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HeizoTakenaka),一位受欢迎的教授和学者。作为小泉政府经济计划的策划者,他因为主张一种为美国所熟知而日本尚未耳闻的综合改革而出名。他并没有试图让事情模糊化,他承认,他的计划是从“供给方面”着手的,就是说,试图使日本的经济更加有效率,而当前经济所面临的紧急问题是“需求方面”的,人们支出的太少了。不过他辩解说,改革最终亦会有利于改善需求方面。他断言,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从长远上将会得到改善,他们就会打开钱夹。他还说,更深层次的结构改革主要是放松管制和实施私有化,这将开拓新的商业机会,从而刺激投资。

    嗯,也许吧。但是这个计划看起来有点儿像盲目蛮干:采取根本的改革措施是因为它们可能奏效,而不是因为有坚实的理由认为它们一定会奏效。

    如果掌管货币政策实施的日本银行方面能以大胆的行动来支持这项改革,改革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然而日本银行官员的看法似乎与小泉相左,他们好像不愿意采取那些可能有效的措施,因为担心那并不会起作用。

    那么小泉会成功吗?我希望是这样,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对它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小泉政府隐含的口号是“改革,或是失败”,但十分危险的是,实际结果很可能将是“改革,然后失败”。

第3章 格林斯潘风格 美联储权限

    2000年8月6日

    表面看来,似乎一切都井然有序,然而,实际上,乔治W。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却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星期三,在《金融时报》对劳伦斯·林赛(LawrenceLindsey)的采访中,这位前美联储的官员声称,他十分重视和艾伦·格林斯潘保持良好关系,并且表示,格林斯潘先生支持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可是,仅过了一天,林赛先生突然对昨天的言论矢口否认,反而声称,实际上他从未与美联储主席讨论过这项(减税)计划,并且进一步表示,我们不应该让格林斯潘来签署这样或那样的税收计划,就连备选方案也不应该由他来签署。

    也许林赛先生的发言过于草率,也许是因为高盛或者其他机构的分析人员警告说布什的减税计划将抬高利率,从而使林赛先生变得有点不知所措。人们希望,共和党从此能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来实施计划,例如,政府对社会安全保障计划进行解释,以此作为实施新计划的开端,而不应该仅仅因为格林斯潘赞成某计划,就向人们保证该计划没有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有比林赛的失言更愚蠢的事情。要我说的话就是,这些天来我们听到太多格林斯潘先生的意见了。

    毕竟,格林斯潘处在一个必须谨言慎行的位置上,因为他掌握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在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下,这种情况是极为特殊的。无论是国会还是总统都不能对格林斯潘发号施令,他只听他自己的。

    这种特殊情形是有原因的。货币政策对政治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比如赶在大选之前给经济打上一针强心剂。为了使政治家们远离这些诱惑,很多国家,比如英国和日本,在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之后,也纷纷设立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然而在这之前,他们的中央银行常常受命于财政部门。

    没有哪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能像美联储一样完全独立。格林斯潘是幸运的,在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美国的经济全面好转,而且这种好运气能使得经济在保持低通胀率的情形下高速增长。不仅如此,在1987年和1998年,金融机构濒于崩溃之际,是他力挽狂澜,稳定了市场。因此,他在很多问题上频频发表看法和评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如果美联储不受政治权力控制,出于自身的考虑,它必然表现出小心谨慎的非政治性。问题就在这儿:我敢打赌,在格林斯潘或是其继任者领导的时期内,美联储肯定会犯一个大错误。如果人们能认识到美联储只是一个机构;而机构必然有其局限性,那么这样的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如果美联储主席被看做是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