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淮南子-内篇-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非议现实可又不去改造,这就等于实行自己反对的东西。称颂自己认为正确的,实行的却是自己认为错误的,因此整天冥思苦想却对治国没有好处,劳损身心竭尽心智却对君王没有帮助。现在那些画工总爱画鬼怪而讨厌画狗马,这是什么道理?因为鬼怪实际上不存在,而狗马人们天天见到,画鬼容易画狗马难啊!保存危国,治理乱世,没有聪明长智不能实现;但是称颂古人,即使是愚人的智能也绰绰有余。所以不能实行的法律,圣王不能采用;不符合实际的言论,圣王不能听取。
  天地之气,没有比中和之气更大的。有了中和之气,阴阳调和,昼夜分明,万物生长。万物在春分生长,秋分成熟。万物的生长和成熟,都离不开中和的精微之气。所以圣人的原则,宽松而又坚定,威严而又温和,柔软而又刚直,猛烈而又仁慈。太刚强就会折断,太柔软就会卷曲,圣人处事正好的刚柔之间,得到了道的根本。积聚阴柔之气就低沉,积聚阳刚之气就飞扬;阴阳交融,才能形成中和之气。墨绳作为度量器具,可以卷曲包容;引而伸之,又可用它测直。所以圣人亲身体现墨绳的这种特点。长而不阻塞,短而不穷尽,正直但不刚坚,长久但不被遗忘,这大概就是墨绳的特点吧。所以只靠推行恩德就显得懦弱,懦弱就没有威信;只靠实行严厉的政令就显得猛烈,猛烈就不能和睦;只靠推行仁爱就会放纵,放纵就没人服从;只靠实行刑罚就显得暴虐,暴虐就没人亲附。从前齐简公放弃国家的权力,宠信大臣将相,他们倚恃权力,结私成党,公室的政令不能贯彻,所以才让陈成常、鸱夷子皮得以实现弑君的阴谋,使吕氏的齐国灭绝,陈氏得到了齐国,这就是齐简公懦弱造成的恶果。郑国的子阳刚毅好罚,他实行惩罚时,决不宽赦。他的家臣中有个人折断了一只弓,害怕被杀,就趁疯狗造成动乱之机,杀死了子阳。这就是刚毅酷烈造成的后果。如今那些不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看到柔弱怯懦的人被欺凌,就追求刚毅猛烈;看到刚毅猛烈的人容易招致灭亡,就追求柔弱怯懦。这是没有根本作主心骨,让所见所闻搅乱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一辈子没有努力的目标。好比不懂音乐的人唱歌,低音则浑浊而不悠扬,高音则干涩而不圆润。至于韩娥、秦青、薛谈、侯同、曼声这些人的唱歌,是由于愤激的思想感情积聚充盈于胸中,通过音乐表露出来,因此没有不合音律、不让人心产生共鸣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有根本,就能确定音调的清浊变化,不受外界的干扰,而自成法度。现在的人就好像盲人走在路上,别人叫他往左他就往左走,叫他往右他就往右走。如果碰上的是君子,就会走上正道;遇到小人,就会陷进深沟。为什么?因为眼睛看不见东西。所以魏国任用楼翟、吴起守西河而失去了西河,齐 王宠信淖齿而被杀死在东庙,这都是由于没有权术来驾驭臣子。周文王两次任用姜太公吕望和召公 而天下大治,楚庄王宠信孙叔敖而称霸诸侯,这都是由于有权术驾驭臣子。
  用弹琴唱歌击鼓跳舞来作乐,用盘旋作揖谦让来讲礼,用丰厚的葬物长时间守丧来送别死者,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可是墨子却反对;互相亲看,崇尚贤才,敬重鬼神,不信天命,这是墨子所提倡的,可是杨子却反对;保全天性,不让外物伤累形体,这是杨子所提倡的,可是孟子却反对。人们的取舍不同,都只明白自己的主张。所以是与非都具有一定的环境,在一定的环境下是对的,离开了一定的环境就是错的。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的民众,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各不相同,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都具有互相往来的礼节。这里认为正确的,在那里不一定认为正确;这里认为错误的,在那里不一定认为错误,这就好比斧头椎子凿子各有各的用处。
  夏禹之时,用五音来处理政事,悬挂钟、鼓、磬、铎,设置 ,用来接待四方之士。发出号令:“用道理来教导我的击鼓,用大义劝告我的敲钟,告诉我事情的摇铎,告诉我忧愁的击磬,有官司要诉讼的摇 。”在这种时候,夏禹吃一顿饭要中断十次,洗一回头要中断三次,就是这样为天下的百姓操劳。像这样圣明的君王,还不能向他献策尽忠,只怕是才能不够。秦始皇的时候,建筑高大的台榭,修造很大的苑囿,驰马之道通向远方,铸成十二个铜人,调派囚徒 守边防,征收粮草,按人头征收赋税,运进皇帝的私库。被征守连的壮年男子,西到临洮、狄道,东到会稽、浮石,南到豫章、桂林,北到飞狐、阳原,在路上死去的人填满沟壑。在这时,尽忠进谏的人被认为不吉利,讲仁义的人被当成狂人。到了汉高祖时,保存要灭亡的,延续绝嗣的,高举义旗,心怀愤激之情,亲自手持兵器,为百姓向皇天请命。在这时,天下英雄豪杰,在荒野之泽风餐露宿,向前冲杀时冒着利箭滚石,往后撤退时落进山谷,冒着百次死亡的危险,才得到一次生存机会,这样来争夺天下的大权。奋发勇武,激励忠诚,来决定一时的命运。在这时,穿上宽衣系着博带谈论儒墨之道的人,被认为无才之人。等到平定暴乱,天下安定,高帝继承周文王的事业,建立周武王那样的功勋,登上天子之位,制造刘氏之冠,集中邹、鲁之地儒墨的精华,贯彻先圣的遗教,树立天子之旗,乘坐天子的大车,造出九 旌旗,撞击大钟,敲打响鼓,演奏《咸池》之乐,挥着干戚起舞。在这里,谁提倡武力便会被怀疑。一世之间,或崇尚文治,或崇尚武功,这是由于时世的需要。现在尚武的人非议文治,崇文的人非议武功,崇文尚武互相非议,不懂得文武之道各适用于不同的时世。这是只看到小角落里的一指之地,而不知宇宙的广大。所以朝东望,看不见西墙;朝南看,看不见北方;只有那些没有固定方向的人,才能无所不通。
  国家之所以能存在,是由于得道;国家之所以灭亡,是由于悖理。尧没有百户人家的城郭,舜没有立锥之地,可是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个人的势力,汤没有七里大的封地,可是称王于诸侯。周文王据有岐周一带的地方,方圆不过百里,可是立为天子,因为他实行王道;夏桀、殷纣王本来很强盛,人迹所到、车船通行的地方,都是他们的属地,可是最终死在别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是因为他们不行仁政。所以圣人是通过对隐微迹象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变化的。德政的兴盛和衰落,从风气上早就显露出来了。所以实行王道的人,虽然弱小,但终究会强大起来;有亡图征兆的人,虽然一时成功,到头来必定失败。当夏朝将要灭亡的时候,太史令终古事先就投奔了商汤,三年后夏桀果然灭亡了;殷朝将要破败的时候,太史令向艺事先就归附了周文王,一年后殷纣王果真灭亡了。所以圣人总是在成败转化的时候发现败亡的迹象,而不是像夏桀和殷纣王那样,等到发生了鸣条被擒、甲子日身陷绝境时才知道大祸临头。现在有人以为强大的人就会胜利,于是一心想着扩大地盘,富有的人就会得好处,于是一心积聚钱粮。如果像这样,千乘小国的君王是不能称霸的,而万乘之国是不会灭亡的。存亡的规律,如果这样容易知道,那么笨男蠢妇也能大发宏论。赵襄子凭借晋阳孤城称霸,智伯拥有三晋的地盘却被消灭;齐 王拥有强大的齐国而死于非命,田单只靠一座即墨城却立下了重振齐国的大功。所以一个国家将要灭亡,国土再大也不可倚仗;实行王道,国家小也不可轻视。由此看来,国家的生存取决于得道,而不取决于地方大;国家的灭亡决定于失道,而不取决于土地小。《诗经》上说:“天帝顾视西方,把这块土地交给周人居住。”这是说要抛弃殷王朝而转向周朝。所以乱国的君王,只知扩大土地而不行仁政,追逐权位而不注重修养道德,这是抛弃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走向灭亡之路。所以夏桀被囚禁在焦门,不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殷纣王被围困在宣室,不去反省自己的罪过,而后悔没有把周文王杀死在 里。夏桀、殷纣王处在势力强大的时候,如果实行仁政,商汤、周武王纠正罪过都来不及,还能有什么图谋呢!如果上乱日月星辰的光辉,下失万民之心,即使没有商汤、周武王,谁不能夺走他们的天下呢?如今不反省自己的罪过,却反而防范别人,要知道天下不是只有一个商汤和一个周武王,杀了他们,一定还有其他的人继起。况且商汤、周武王之所以能处在弱小的地位最后称王,是因为他们手中有道义;夏桀、殷纣王之所以处在强大的地位终于被压走手下,是因为他们无道。如果现在有人不采用前人称王天下的经验,反而增加自己的王位被剥夺的可能,这是走向灭亡的道路。武王战胜了殷王朝,想在太行山上修建宫殿。周公说:“不可!那太行之山,是闭塞险阻的地方。如果我们的德泽能遍及天下,那么天下前来朝拜进贡的使者的路就会迂回曲折;如果我们实行暴政,那么天下讨伐我们的人就很困难。”这就是周朝延续三十六代而没让人夺走江山的原因,周公称得上能够守成了。
  从前,《周书》有这样的话:“明智的言论,臣下采用;不明智的言论,君王采用。明智的言论,就是正常的道理;不明智的言论,就是变化道理。”这是决定国家存亡的方法,只有圣人才懂得变化的道理。说话一定要守信用,约定的事一定要付诸行动,这是天下高尚的品行。直躬的父亲偷了羊,直躬为父亲的偷盗行为作证;尾生和一位女子约定在桥下会面,为了践约而被暴涨的洪水淹死。直躬正直,可是证明的是父亲;尾生守信,为那位女子白送命。虽然他们一个正直,一个守信,谁能看重他们的高贵品行呢?作战中假传军令,是一种大过错。秦穆公发兵偷袭郑国,经过东周国境向东进发,郑国商人弦高正好要到西边去贩牛,在东周和郑国交界的地方碰上了秦军,于是假借郑国国君的命令,用十二头牛犒劳秦军,因为礼待秦军而使秦军不敢前进,撤退回国,从而保存了郑国。所以当紧急事件突然来临时,死守信用反而会酿成过失,而欺诈反而能立下功勋。什么叫做失礼而有大功劳呢?从前楚恭王和晋国在 陵交战,被晋军射伤左眼而被擒获。楚国大夫潘、养由基、黄衰微,公孙丙冲入晋军救回恭王。恭王吓得瘫坐在地上不能站立,黄衰微抬腿踢了恭王一脚,恭王清醒过来,被黄大夫的失礼举动激怒,挣脱众人的搀扶站立起来。四位大夫陪他上兵车逃回。从前苍吾绕聚了个美丽的妻子,让给了兄长。这种忠爱的做法是不可行的。所以圣人分析事情的曲直,随事情的曲直而伸缩俯仰,没有固定的法式,有时弯腰屈背,有时昂道挺胸。当柔弱得像蒲苇的时候,并不是畏于权势而抛弃志向;当刚强坚毅气冲霄汉的时候,并不是狂妄自大,这是为了应付时世的变化。君臣相见,臣要屈膝下拜,为是是遵守君臣之礼;当祸患来临,臣子抬腿猛踢君王,天下人也不能非议。因此真正有忠心的人,礼法是不能为难他的。孝子侍奉父亲,和颜悦色,卑躬屈膝,捧着衣带,扶正鞋子;当父亲溺水的时候,揪住头发拉他上岸,不是敢于骄横地侮辱父亲,而是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所以父亲溺水时揪他的头发往上拉,祭奠亡父祝祀时不称父亲的名讳而称“君”,形热不得不这样。权变就是为这种特殊情况而设的。所以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不一定能和他一起走上正道;可以一起走上正道的人,不一定能够和他一起依礼行事;可以一起依礼行事的人,不一定能够和他一起运用权变。”权变,是圣人独到的见识。所以先违反而后依顺,叫做懂得权变;先依顺而后违反,叫做不懂得权变。不懂得权变,好意反而会转变成恶果。所以礼仪就好像果实的花,是虚伪的修饰。当人们处在紧急窘迫之中时,它没有用处。因此圣人用礼仪形式和世人交际,而用实用的办法把否情做得合乎时宜,不拘泥于一种途径,凝滞不变。因此失败少,成功多,号令通行天下,没有人能非议。
  猩猩知道过去但不知道未来,乾鹄能预见未来但不记得过去,这是各有所长。过去苌弘是周王室执掌历数的官员,天地之气,日月运行,风雨变化,律历规律,无所不通,却不能预知自己的命运,后来死于非命。苏秦本来是平民百姓,脚蹬草鞋,腿缠裹带,周旋在万乘之国中间,使六国诸侯信服他而采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