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谈那 11年前的事。美国的莱特兄弟 (兄威尔伯,
1867~1912年,弟奥维尔, 1871~1948年)在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沙丘
成功地进行了人类首次机械飞行,这是在1903年12月17日的事。就在这次
飞行前9天,在华盛顿附近的波托马克河由有名的科学家塞缪尔·皮尔庞
特·兰莱(1834~1906年)进行了飞机的飞行实验。但是,这架飞机在飞离
发射台时坠毁,掉进河里。兰莱受到了世人的嘲笑,3年后无声无息地去世
了。
兰莱当时是美国国立的大规模的学术机构斯密森协会的会长,是科学界
的代表人物。不久,莱特兄弟的成功为世人所知,人们热烈欢迎他们发明了
飞机。这时,科学家们心里却不服气,说“荣誉被一个自行车制造者夺走了”。
特别是继兰莱之后担任斯密森协会会长的查理·沃尔科特,早就想设法为上
届会长恢复名誉。
到1914年,莱特兄弟的对手、著名飞行家格伦·柯蒂斯修复了兰莱飞机
的机体,想试验一下是否真不能飞行。
其实,柯蒂斯是有阴谋的。围绕辅助翼的专利权问题,他同莱特兄弟进
行争夺,于不久前败诉。他毫不气馁,稍稍改变设想后,重新向莱特兄弟提
出挑战。同时积极活动,以便影响审判官的看法。他认为,如果能证明兰莱
的飞机确实能飞,表明莱特的功绩和技术并非空前绝后,那么,审判官也就
不会只听莱特的一面之词了。斯密森协会没有料到他的这种企图,于是高兴
地接受了柯蒂斯的要求,并支给他2000美元的试验费。
就这样,柯蒂斯于1914年在古卡湖进行了试验,取得了重大成功。斯密
森协会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在那一年的年度报告中发表声明说:“这
个试验证明,兰莱的飞机是世界上第一架能飞行的飞机。”
兰莱的飞机飞上天
莱特兄弟早就研究过兰莱飞机的外形和结构,得出结论说,那是绝对飞
不起来的。所以,奥维尔·莱特 (其兄威尔伯·莱特已死)对于实验的意外
成功和后来斯密森协会的声明感到十分震惊。他认为其中一定有诈,立即开
始了调查。
他把 1903年兰菜发表的关于机体的数据同斯密森协会发表的数据加以
对照,谜立刻就解开了。他发现,柯蒂斯驾驶的飞机,不是复原的兰莱飞机,
而且是与兰菜飞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飞机。只有外形与原来的飞机一模一
样,但机体的大小和结构都与原来的大不相同;使用了强度很大的材料,而
巨,引擎的马力也很大,螺旋桨改成了去掉尖头部分的合理形状,甚至还令
人吃惊地安上了莱特的专利中所包括的辅助翼。改动的地方实际上多达 35
处。这样,飞机的稳定性和易于驾驶性就空前地提高了,如果这样还飞不起
来,那才怪呢。
奥维尔·莱特向斯密森协会强硬地指出了这些数据,要求取消不久前的
错误声明。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斯密森协会不承认错误。坚持说柯蒂斯的实验没
有假,并辩解说,即使机体有所改动,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不会影响试验结
果。
莱特毫不畏惧,继续提出抗议。斯密森协会也毫不让步,从 1915年到
1918年,每年都在年度报告中反驳莱特。不管怎么说,斯密森协会是全国性
组织,代表着美国科学界,所以,人们往往相信它的话。
而且,斯密森协会还把飞机改装成1903年时的样子,贴上了“这是能够
载人飞行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标签,放进了航空博物馆,大张旗鼓地展
出。照此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认为兰莱飞机是最先发明的,莱特飞机是
随后发明的这种错误的航空历史,真可能固定下来,流传下去。
伦敦科学博物馆向焦急不安的莱特提出请求,希望准许展出莱特的飞
机。莱特飞机的机体被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仓库里,落满了灰尘。莱特想尽
可能给自己的飞机加上正确的说明在美国展出,所以,没有接受这一要求。
但是,斯密森协会依然顽固地听不进莱特的意见,因此,他不得不含泪于1928
年把自己心爱的飞机送到了英国。
但是,前往欧洲参观的美国人意外地看到本国引为自豪的莱特飞机都惊
呆了。
“这是国耻!运回美国去”的呼声高涨起来。在了解情况的人中,甚至
有人向议会提出了进行调查以便确定是莱特飞机早还是兰莱飞机早的议案。
继沃尔科特之后担任斯密森协会会长的查理·阿博特想设法改善同莱特的恶
化到极点的关系,因而重新组织委员会,调查1914年的试验真相。结果证明,
和莱特的说法一样,兰莱飞机复原时作了大幅度修改。
1942年,斯密森协会发表了这项调查结果,撤销了28年前的声明,同
时发表声明向莱特表示道歉。
莱特这才表示谅解,许诺把心爱的飞机运回美国。但是,由于世界大战
而迟迟未能运回,到1948年好不容易把飞机运回美国时,莱特已经不在人世
了。
永动机发明者骗人的鬼把戏
骗人往往是要露馅的,但是,永动机这种一开始就不大为人所相信的“发
明”却巧妙地骗了很多人。“发明者”让人出了很多钱,一直到死也未被人
识破,在他死后几乎所有的人也没有感到受了骗。应该说“发明者”有惊人
的诈骗天才。据说美国的约翰·维勒尔·基利(1837~1898年)就是这样一
个骗子。
不过,基利的发明比单纯的永动机精巧得多。他吹嘘,他不是凭空造出
能量,而是使用水这种常见的物质,通过“共震”使其重新结合起来,从而
取得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基利没受过教育,但他能说善辩,使用令人
难以理解的用词,竭力宣扬自己的想法,使人们迷惑,最后入迷。
1872年,十来名工程师和资本家合计筹款一万美元,成立了基利永动机
公司。基利用这笔钱买下部件,他把金属管、金属球、金属阀和仪表组合起
来,装成了看上去非常精巧的机械。试验是1874年在费城有影响的人物面前
进行的。一名出席者报告说:“仪表指示了每平方时五万磅以上的压力。粗
粗的绳子被拉断,铁棒被压弯,打出的子弹穿透了十二时的厚板。”基利夸
口说:“我能够用一夸脱(约一公升)的水使一列火车从费城开到纽约。”
由于公开试验取得重大成功,出资者的劲头提高了。基利开始生产商业
性的实用机械,并要求投资者增加投资,以充当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但是,
研究迟迟未取得进展。
不知不觉过了20多年,1898年他死去了。出资者们一调查,发现连机
械设计图也没有,基利永动机的秘密,和基利一起消失了。合计多达数十万
美元的投资,都被基利在穷奢极欲的生活中挥霍掉了,出资者们连一文钱的
利润也没有得到。出资者们惊呆了,但他们还没有感到自己受了骗。
最热心的投资者之一穆尔夫人的儿子克拉伦斯·B·穆尔早就对基利的行
径有怀疑。基利死后,他把基利试验所使用的房子租下来,进行了彻底检查。
结果发现,在试验所的地板下藏着高压气箱,用管道连通每个必要的部位,
用高压空气的力量推动机械运转。基利永动机并不是永动的。
将军上了炼金士的圈套
德国的鲁登道夫将军(1865~1937年)是一位很难对付的人。他在第一
次世界大战塔内贝格会战中取得重大胜利,成为人民英雄,后来当上陆军副
总参谋长,指挥全军。战败后,继续作为右派的泰斗,同民主派和社会主义
者对立。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竟然轻易地上了炼金士的当,令人吃惊。1925
年,一个名叫弗朗茨·陶森特的德国人,宣称他发现了能使普通金属变成金
子的方法,通过人向鲁登道夫兜售。鲁登道夫起先半信半疑,于是叫他的义
子调查,结果他终于相信了陶森特。陶森特称炼金过程的最重要的最后一道
工序要绝对保密,从不让别人看。他说,做过四、五十次实验,炼出了别针
头大小的金粒。
鲁登道夫动员过去相好的军人和贵族,筹措资金,于 1927年成立了以陶
森特为经理的炼金公司。在陶森特的骗人把戏败露后,他还辩解说,我们搞
这个事业,并不是为了个人赚钱,而是为了降低黄金的价格,使世界资本主
义发生混乱,克服德国的经济困难,使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在多大程
度上是真心话不得而知,只是,他们决定,公司为这种“爱国目的”赚取的
利润的 75/100归鲁登道夫,20/100归其他出资者,5/100归陶森特。
陶森特随意自称男爵,流水般地使用公司的资金,住着宫殿般的住宅,
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是,美梦不长。对黄金迟迟生产不出来感到奇怪的一位
出资者终于对他提出了指控,1929年底,陶森特以诈骗犯的罪名被捕。
审判是1931年1月在慕尼黑进行的。被传出庭的证人的作证,有的有利
于陶森特,有的不利于陶森特,分成两派。不懂科学的人大体上都相信陶森
特真能炼出黄金来。但是,冶金和造币方面的专家们都谴责他是骗人。
造币局的一个理事说:“在我在场的一次实验中,我偷偷地把陶森特炼
出的金粒带回去作了分析,结果证明是和金笔尖完全相同的14K金。陶森特
是不是在拿自己的钢笔巧妙地变魔术,造出了笔尖大的金粒?”事情的真相
很像是这样。
结果,陶森特被认为有罪,判处三年零八个月的监禁。审判长在宣判时
说:“想利用三寸不烂之舌骗取重金,这样判是过轻了。”
N射线的幻影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世界被科学的新发现弄得眼花绦乱。本来认为
原子是天衣无缝、牢不可破的那种观念,被X射线 (1895年,伦琴)、a射
线 (1897年,卢瑟福)、B射线(1897年,卢瑟福)、γ射线(1900年,维
拉德)之类噼噼啪啪地一阵猛“射”而散了架子。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
道那些“射手”们的业迹,都好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不过,却很少有人
知道,在当初那一阵连射之中,还有一个虚幻的“N射线”。
N射线的“发现”者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南锡大学教授R。布伦德洛(1849~
1930)。他的研究领域是在电磁辐射物理方面。在历史进入20世纪的时候,
这位科学家正在研究X射线是粒子还是波的问题。他推想,如果X射线是波,
那末,它从放电管中出来时会受到偏振。在X射线的路径上以各种取向放置
检测器 (由两根削尖的金属线组成,有短促的电火花呈直线跳动),当调整
电火花跳动所沿的直线方向时,电火花就会由于电磁波的电分量的作用而增
加亮度。这个设想得到了实验证实。
布伦德洛在实验中又发现:作用在电火花上的辐射,在通过一个石英棱
镜时发生了折射。当时人们认为X射线通过这种棱镜是不会折射的,所以他
由此推想使火花亮度有明显增加的是某种新的辐射形式。布伦德洛后来用自
己所在学校的名字(Nancy)来命名新射线,称为N射线。
布伦德洛不断改进他的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照相设备来记录火花强
度,接连对N射线的性能和射线源做了广泛的研究。1903年初,法国科学院
的年刊上公布了他对 N射线的发现。随后就很快吸引了许多物理学家、生理
学家和心理学家投入了新射线的研究工作。新的研究报告不断涌现出来。大
量报告表明,几乎所有可被N射线穿透的物质,都不透可见光,如木头、纸、
薄铁、云母、石英、石腊等等。而水和岩盐能阻挡这种射线,所以可用来屏
蔽这种射线。
在N射线源方面也有不少发现,除了放电管外,还有当时用作家庭照明
的威尔斯巴赫煤气灯,用一种稀土元素氧化物细棒通电加热到白炽的能斯特
灯,小块银片和铁片在加热后也能发出N射线,据说太阳也发出N射线。1903
年末,南锡大学的医学物理学教授A。萨尔庞契耶断定人体的肌肉、神经和脑
都可发射很强的N射线。一位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还著文予以证实。
对这种新射线的研究,一下子成了科学的热点,甚至像其他重大新发现一样,
还围绕优先权的问题发生了争议。
1904年法国科学院向布伦德洛颁发了5万法郎的拉兰德奖金,授奖原因
中包括他对N射线的发现和研究。这一鼓励更使N射线的研究活跃起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