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9)科技之谜-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了。
                               生物是否进化
    很多人认为,生物进化的想法,是因为查理·达尔文 (1809~1882年)
写了《物种起源》一书引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罗伯特·胡克(1635~1703
年)、詹·雷伊(1627~1705年)和哥德(1749~1832年)等相当多的人都
论述过物种变化的想法。但是,分类学者林耐(1707~1778年)和生理学家
冯·哈勒这样一些正统的生物学思想家却一再主张,一个物种不会变成另一
个物种,以当初被创造时的形式存在,这种说法成了人们的常识。
    生物进化的想法,是由于布丰 (1707~1788年)、伊拉斯谟·达尔文
 (1731~1802年,查理·达尔文的祖父)而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第一个系
统阐述这种想法的,是法国的拉马克(1744~1829年)。他在研究无脊椎动
物的分类、化石和地层的过程中,发现生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产生
新种,由小而简单的生物进化为大而复杂的生物。而且,为了解释进化的结
构,假设了用者进化不用者退化的法则和获得形质的遗传。比如说,长颈鹿
的脖子长是因为要吃树梢的嫩叶而不断地伸长脖子,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
去,脖子就渐渐变长了。
    但是,那时在生物学界拥有很高权威的乔治·居维叶 (1769~1832年)
坚信物种的固定性和不变性。但是,化石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
物种灭亡了,而出现了很多新的物种。为了解释这个事实,他认为,过去地
球发生过无数次大变动,每当发生大变动时,以前存在的生物灭亡,创造出
新的生物来。这种说法被称为天变地异说或激变说。
     拉马克的年青朋友约弗洛瓦·圣提雷尔(1772~1844年)大力支持他的
学说。圣提雷和居维尔叶终于于 1830年在巴黎科学讨论会上正面展开了论
战。
     圣提雷尔主张,物种不是不变的,在动物躯体的结构中,可以看到设计
的统一性。作为例证之一,他当众宣读了两个年青博物学家合著的论文,这
篇论文指出了脊椎动物和墨斗鱼的躯体是类似和对衬的。
    居维叶站起来,指出两者的器官的结构和位置完全不同。反驳说,认为
动物结构的统一设计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空想。这场争论持续了好
几个月,以致群众和各种刊物都参加进来,轰动一时。
    但是,仅就这场争论而言,通晓科学事实的居维叶获得了胜利。圣提雷
尔在这场争论中失败了,与此同时,进化论本身也被人们遗忘了。
                          微生物是否自然发生
    看上去,雷第对生蛆的实验性研究似乎彻底否定了生物的自然发生说。
但是,就在同一个时候,用显微镜发现了各种微生物后,关于这种更低级的
生物,自然发生的问题又死灰复燃了。
     英国牧师约翰·尼达姆 (1713~1781年)于1745年报告,他把羊肉汤
倒入烧瓶,为了不让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而塞严瓶口。然后加热,几天后,
烧瓶中充满了微生物,从而主张微生物是自然发生的。
     与此相反,拉让罗·斯巴兰让尼(1729~1799年)认为,在尼达姆的实
验中,可能是从活塞的缝隙中进去了微生物,也可能是加热温度不够,没能
把肉汤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于是,他亲自用两个容器作了实验,把一个容
器的颈加热溶化后密封,煮沸三四个小时,另一个容器用活塞封口,煮沸一
两分钟,加以对比。结果是,前者没有产生微生物,而后者却产生了微生物
 (1765年)。尼达姆听了这个报告后,反驳说,由于长时间煮沸,空气变质,
自然发生就不可能了,就这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搁置了近100年。
     直到19世纪,法国的路易·巴斯德(1822~1895年)才最后解决了这
个问题。从1857年起,着手研究发酵问题。他发现,酒精、乳酸和醋酸等的
发酵,都是酵母和细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引起的。他以这些知识和体验为基础,
以最后作结论的姿态,投入了关于微生物自然发生的论战。
     问题在于要进一步反驳尼达姆的对前面谈到的斯巴兰让尼的实验的反
驳,为此,巴斯德千方百计要搞一次巧妙的实验。
     他把玻璃容器颈拉细拉长,弯曲成各种形状,里面注入植物汤,经多次
煮沸、杀菌后,放在一边,容器口是开着的,和外界空气相通,但过了几个
月,汤也未腐败。
     这是因为,在空气中浮游的微生物,都沾在了容器颈的弯曲部位,进不
到里面去。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把整个颈部打掉,于是,微生物进入容器,
汤在几个小时内,就很快腐败了。他还发现,通过棉花吸收空气,棉花上就
附上很多微生物,一把棉花放进汤里,汤就立刻腐败。而棉花加热后放进去,
就不会腐败。
     1860年到1861年进行的这些试验,给了自然发生说以沉重的打击,但
并没有根除这种学说。争论一直进行到1870年。直到弄清要杀死处于孢子状
态的微生物需要100度以上的温度时,这场辩论才最后结束。
                         喝了霍乱菌会不会得霍乱
     早在巴斯德研究微生物之前很久,就有人认为传染病可能是微生物引起
的。1835年,意大利的阿戈斯蒂诺·帕西就宣布,蚕的某种疾病是微生物引
起的。1840年,德国的亚克普·享利(1809~1885年)详细阐述了传染病是
微生物的引起和传播学说。
     同蚕的病患一样,家畜的炭疽病给工业带来重大损失。1863年,法国的
坎米尔·达维努(1812~1882年)在患有炭疽病的家畜血液中,发现了微小
的棒状物体。他根据试验结果,坚决主张这种物体是微生物,是引起炭疽病
的原因。
     在前辈的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德国的罗伯特·柯赫(1843~1910年)勿
庸置疑地证明,特定的微生物会引起特定的传染病。他和巴斯德一起,奠定
了细菌学的基础。1872年,他也从患有炭疽病的家畜身上发现了微小的棒状
物体,并对这种物体的真面目作了探索。他发现,给老鼠注射这种物体,老
鼠就得了炭疽病。实验变得非常简单。
     接着,他从牛的眼睛中抽出的水样液和血清培养炭疽病菌,他观察到,
棒状物伸长变成丝状,不久便生成了孢子,此后又形成了原来的棒状物。他
把孢子注入老鼠体内,老鼠就患了炭疽病而死亡。他在老鼠的血清中发现了
许多棒状物。他就这样于1876年搞清了炭疽病的病原体。
     柯赫还发明了用染料涂染细菌,使之易于观察的方法和在胶状透明温床
里培养纯细菌的方法。用这些方法,从19世纪末到20十世纪初陆续发现了
很多病原体。柯赫本人也发现了连锁球菌(1881年)、结核菌(1882年)和
霍乱菌 (1884年)。
     但是,关于霍乱,慕尼黑医科大学首任卫生学教授麦克斯·彼登可法
 (1818~1901年)研究了传染的途径,并于1854年提出了一种学说,说霍
乱是一种特殊的病原菌在腐败的有机物污染的土壤中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柯
赫一发现霍乱菌,彼登可法就承认那是他所说的特殊的病原菌。但是,他又
根据自己的学说,主张不介于土壤的霍乱菌,是不会引起霍乱的。
     1892年,当时已74岁高龄的彼登可法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正确,而当
着学生的面喝了培养出来的纯霍乱菌。过了好几天也没有发病,因此,看上
去他似乎战胜了柯赫,但是,后来他的学生恩梅希利希也作了同样的实验,
而他却得了霍乱,彼登可法的学说因此而破产了。
                           接种能否预防传染病
     另一方面,巴斯德把探索病原菌的工作交给了柯赫,而他自己却拼命研
究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他的这种研究导致免疫学的建立,为我们带来
了无可估量的好处。
     1880年,巴斯德着手研究鸡的可怕的传染病——鸡霍乱。他用鸡的血液
培养了这种病的病原菌。把浸过这种病原菌的面包扔给鸡吃,鸡就得了鸡霍
乱,很快就死去了。但是,把几周前培养出来的细菌给鸡吃,鸡却没有死。
再把新分离出来的剧毒细菌给那只鸡吃,鸡还是没有得病。他就这样发现了
毒性变小的细菌 (菌苗)使鸡有了免疫力,不会再得同样的疾病。
     他接着研究羊的炭疽病,培养了菌苗。但是,很多医生和兽医都对他的
理论持否定态度,反对使用菌苗。最后,终于在1881由默伦农业会主持,举
行了公开实验,以便确定两者中谁的说法正确。实验场所选在默伦附近的一
个牧场。5月5日,实验的准备工作完全就绪,很多农业家、化学家、医生
和兽医都赶来作证。其中大部分人都相信、盼望以至公开扬言巴斯德的实验
将失败。
     50头羊分成两群。巴斯德和他的学生给25头羊注射了炭疽病的菌苗。
两周后的 5月 17日第二次注射了菌苗。又过了两周,5月31日巴斯德和他
的助手们把50头羊全部逮住,注射了新鲜的、剧毒的炭疽病菌。巴斯德预言,
没有接种菌苗的25头羊在6月2日以前将全部死掉,而接种过菌苗的25头
羊一头也不会死。
     6月2日,除见证人外,还有很多看热闹的人、新闻记者赶来。展现在
他们面前的情景,和巴斯德所预言的完全一样。地上躺着22头羊的尸体,旁
边有两头在垂死挣扎,不到一个小时也死掉了。唯一剩下的一头羊,也于当
天死掉。而接种菌苗的25头羊,却安然无事,自由自在地吃着草。
     这种戏剧性的公开实验,勿庸置疑地证明了菌亩具有卓越的效力,证明
了巴斯德的免疫理论的正确性。实验后的两年内,近十万头家畜接受了菌苗,
其中因炭疽病而死亡的只有650头。而在此以前,每十万头家畜中,每年都
有大约9000头死于这种病。
     免疫理论立刻被应用到预防人的传染病上来,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免于
死亡。
                          热气球好还是氢气球好
     像鸟一样在高空飞翔,是人类多年来的愿望。这种愿望,由于1783年出
现气球而如愿以偿。而且,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出现了两种气球,彼此展开了
激烈的竞赛。
     第一个把气球放上天的,是居住在法国里昂附近的昂诺内的造纸业者蒙
格雷维尔兄弟:兄约瑟夫(1740~1810年),弟雅克(1745~1799年)。他
们两人用纸和亚麻制造了直径5米的气球,于1783年6月5日用燃烧麦秆的
热气把气球升上大约2000米的高空。这就是热气球。
     消息传到巴黎,法国科学院把蒙格雷维尔兄弟请到巴黎,让他们做实验,
但是,准备工作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性急的巴黎人等不得。因此,当时刚刚
出名的实验科学教授雅克·夏尔(1746~1824年)他提出了关于气体温度和
体积关系的夏尔法则,一举成名,决定自己作气球实验。
     与蒙格雷维尔兄弟的做法不同,他是利用比空气轻的氢气作浮力的。在
罗贝尔兄弟的协助下,他用涂胶的不透气的丝绸制成了直径约四米的球,内
充用铁和硫酸制造的氢气。实验是在8月27日进行的。他在涌到圣德马克广
场来的据说达30万人的观众面前,割断了系气球的绳子,气球迅速上升,两
分钟后,便消失在云雾中了。这个气球大约飞了45分钟,落在了距巴黎24
公里的格内斯村。老百姓见从天上飞来个怪物,十分吃惊和恐怖,用步枪、
耙子、连枷等把气球打了个粉碎。
     在夏尔制造新气球的时候,蒙格雷维尔兄弟出现在巴黎,于9月19日进
行了热气球实验。这次实验是在凡尔赛宫的院子里进行的,国王路易十六和
皇后也出席观看。在黑压压的人群面前,五彩缤纷的直径达15米的热气球载
着羊、鸡和鸭子飞上了天空。上升到大约500米的高度,于8分钟后落在三
公里外的森林里。
     蒙格雷维尔兄弟还作了一个直径16米、高25米的大气球,于11月21
日载着皮拉特尔·德罗齐埃和达尔朗德飞上天,进行了第一次载人飞行。他
们两人从布洛涅森林起飞,点燃携带的麦秆以维持浮力,以 1000米的高度横
越巴黎上空。约25分钟后在八公里外的野外着陆。
     十天后,12月1日,夏尔和罗贝尔兄弟中的一个人一起坐进新制造的氢
气球,在40万观众的注视下,从图伊勒里宫的院子起飞。以大约600米的高
度,在空中飞行了两个小时,降落在40公里外的内斯尔。夏尔曾一个人乘气
球达到过3500米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