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卖桔者言139-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FeeSimpleAbsolute)。香港土地是租用官地;有年期;要补地价;而香港政府收回物业的权力比美加政府的权力大得多。所以香港地产大致上虽然是合乎私产的原则;但在形式上的完整性跟美加的私有地产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距离。其他资源产权界定的形式;也不见得有过人之处。香港人烟稠密;保障产权的费用;也要比美加高。但香港一般市场却要比美加自由。
自由市场只能在私产制度下产生。在形式上;香港的私产是不够美加的完整;但政府的干预在香港比较少。此消彼长;香港的市场便显得较为自由了。香港的租务管制及公屋的供应;跟自由市场是有很大的冲突;而这两个庞大的干预政策都是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因此可见香港政府不仅是在其他的市场活动少有干预;而这不干预政策是能持久不变。
以一个不够民主或甚至被某些人认为是独裁的政制;能历久保持市场及言论自由;是香港之谜。不管香港将来命运如何;这一种不寻常的现象是学者将来决不会置之不理的论题;有些熟知香港的朋友曾经向我提出好几个答案;但我都认为不满意。我不相信仁慈独裁者的存在;不相信有利而不图的行为;亦不相信一个政制能完善到连独裁者也不能将之破坏。我不否认香港历届财政司都是难得的人选;但他们的存在不会单靠他们的才干。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财政司的职位也是如此。他们的存在是经济压力所促成的。但世上有什么经济压力能促成独裁与自由的并存?
可能我们在基本上是想错了。也许独裁与自由是水火不相容。那么在这个假设下;我们只有两个选择——①香港的市场及言论是不自由的;②香港的政制是不独裁的。
若选第一个答案;自由的定义就会大有问题。但政制上的〃独裁〃或〃民主〃的定义;一向都是大有问题。可能香港政府的〃独裁〃只是形式上的事。我们究竟应从那一个角度去衡量〃民主〃;才可解释形式上的〃独裁〃能与自由并存?这是香港的真正之谜。
1984年1月10日
债券的副作用
因为财政收支的困难;香港政府准备发行债券。虽然在1975年香港政府曾发行债券;但在市场公开发售;以我所知;以前是没有试过的。尽管发行量不多;香港政府总可算是进入了〃赤字财政〃(DeficitFinancing)的纪元。
我是不赞同赤字财政的;我担心的是两个不利的副作用——
第一、香港政府的收入与支出的连带关系;一向都是有迹可寻:比起其他国家;香港的财政是简而明;不近于乱。有了赤字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连带关系会较为松弛;这会使压力团体较有可乘之机;而政府拖泥带水的财政行为也会较容易产生。
第二、发行了债券之后;通货膨胀对政府的财政是有利的;这会减少政府要压制通胀的决心。一个有中央银行而又负重债的政府;营私舞弊、乱印钞票是常见的事。香港没有中央银行;而货币的增长率亦因港币与美元挂钩而受美国货币增长及香港政治前景所左右。这使香港政府对通胀的控制失去了大部分的机能。但香港政府仍能以调高港币汇价的方法来减少通胀:政府债券的发行;在某种程度上是会减少政府对牵制通胀的意向。
以上提及的不利副作用;是在赤字财政之下;一个不负责任的政府所能引起的。以我所知的香港财政司及他的几位助手的一向作风;不负责的行为的可能性甚小。我比较担心;就是既然开了〃赤字财政〃之门;将来后继彭励治的人会怎么办?
且让我转谈债券——尤其是政府债券——的一些有利的副作用。债券及市场利率结构(TheTermsStructureofInterestRates)是经济学上一个很复杂的专题;在报章上我只能向读者作比较肤浅的解释。
债券有很多种。最普通的是债券票面利率在所定年期之内固定不变;而这借款年期通常是起码几年的。年期满了;发行债券的公司或政府就要照债券票面值还债;假若发行的债券的票面价(FaceValue)是10000元;年息是11厘;那么发行债券者就要每年派息1100元。但当发行者将债券公开拍卖时;或买了债券的人再将债券在市场出售;债券的市价就可能高过或低过10000元。假若票面10000元的债券市价只是8000元;那么债券的现时孳息率(CurrentYield)是13.75厘。这是因为债券的发行者每年仍要照票面价派息1100元。债券价下跌;其孳息率就升了——这两者是同一回事。债券的市价往往波动频繁;反映了市场的利率也在频密地波动。
以上提及的孳息是〃长线利率〃;虽然这长线(债券的定期)利率每天可以改变很多次。这个孳息率可不是全部的利率。以8000元购入了债券的人;到期满时;债券的发行者是要照票面还债10000元的。所以真正的市场长线利率;是要加上(或减去)债券面价与市价之别、用颇为复杂的方法计算;去修改那所谓孳息率。这修改后的市场利率是叫作〃期满利率〃(YieldtoMaturity)。
虽然香港的某些公司有发行债券;但债券的成交量不多;其孳息率更是少有人注意的。这些公司债券跟政府债券有两个颇为重要的分别——
甲、政府的债券通常是风险最低的——若政府连借钱都言而无信;经济还有甚么苗头?政府倒闭的机会总要比私营公司小。因此之故;政府债券市价所表达着的市场利率;通常是最可靠的。乙、因为政府债券风险较小(人们不用像调查私营公司的可靠性般调查政府);交易费用通常也是最低的。市场成交容易;市价的高低(利率的高低)也就容易认同。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见政府债券的发行可以在财务市场增加两个有利的副作用;能够帮助投资者作决策。
第一、市场可从债券的市价而得到长线利率的讯息。到目前;这个重要的讯息资料香港是差不多没有的——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没有一个可靠而不断变动的长线利率给投资者作指引;实在是美中不足。银行的长期固定存款利率;或现有的私营公司债券市价所表达着的利率;给我们的讯息都不可靠。换言之;在讯息方面;我们要的是风险少;成交易;市价不断波动而容易认同的债券。债券期长短不一当然更好——虽然香港政府提议发行的数量不大;因此不应有太多的分类。
第二、虽然债券的市场利率是不断波动;但因为券面利率固定不变;这波动的利率是长线的。若债券的成交能做到成行成市;这特征可使投资者选择一个长期的固定利率——这选择目前在香港是很难有的。
例如在香港要买房子;借钱的利率会跟着优惠利率变动;借钱时的利率低;买了房子后利率急升怎么办?某些要买房子的人;就会因利率变动的风险而却步。银行不愿意以固定利率借钱;当然也是因不想冒险之故;若长期债券市场交投活跃;交易费用低;投资者若要减少风险;大可以〃卖空〃债券——利率若上升;他就得可偿失。在实际上;有了好的债券市场;银行及财务公司可以用各种买卖债券的安排;先保障自己;然后向投资者以长期固定利率借款。当然;投资者可能以为可变动的利率比固定的利率为优;但有两个选择;对投资的鼓励总要比没有选择好。尤其是香港在政治动荡、港币与美元挂钩的情况下;短期利率的波动很大;这对投资者是肯定有不良的影响。
我以为在这第二个有利的副作用上;香港政府打算发行的债券量是不够的。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债券的自由买卖;可能助长其他债券的交易。至于第一个有利的副作用——增加市场的长期利率讯息——却是不难办到!
虽然赤字财政有其害处;但为时势所迫;不得已而求其次;政府要让市场发挥债券的有利副作用。既然发行的数量不多;政府应尽量在市场公开发售;尽量减少买卖的管制。鼓励银行收购债券作为储备金;不是明智之举。
1984年3月13日
卖桔者言三、产权与交易费用(7篇)
三、产权与交易费用(7篇)
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仅一条
在任何经济制度下;决定一个人生活的境况;富贵贫贱的因素;始终脱离不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原则。无论在甚么主义下——不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这原则是不变的。
在未开化、弱肉强食、人吃人的地方;这原则固然适用;在以盈利高低论英雄的资本主义下;这原则依然适用。但重要的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衡量〃适〃与〃不适〃的准则;却有所不同。详细一点来说;在任何的一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定会为生存而竞争。以竞争定成败、分贵富;必定有一个或多个衡量的准则或规格来决定胜负;或分别出〃适者〃与〃不适者〃。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便会有不同的衡量规格。进而言之;产权制度是衡量胜负、贫富准则的决定因素;衡量的准则是随着产权制度而改变;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便产生不同的衡量准则。
每个人的天赋条件、后天本领;甚至运程都各有不同。亦因为这个原因;随着每个人条件的不同;他们便喜欢以不同的准则来衡量成败、贫富。身体健硕的人;可能喜欢以暴力为准则;年老的人;则喜欢以年岁为准则;更有些人则喜欢以容貌、圆滑的交际手腕;或金钱为准则。
甚么是好的准则?甚么是坏的准则?这是个主观、伦理的问题。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可能以为应该以智力商数的高低作为分配资源的准则。同样;有些人可能认为政治、交际手腕;或甚至是武力;都是理想的准则。这个伦理上的好、坏问题;辩论了一万年亦不会达一致同意的结论。但经济学分析却可以断言;在千百万种的准则、规格中;只有一种是有益于社会;能够最有效地引致经济繁荣。其原因是因为只有一个准则是没有经济浪费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美国的石油价格是受到政府管制;要买汽油便得要在街上轮候;时间是得油的准则。有多余时间的人;便成为〃适者〃。政府若不准以钱雇人代轮;没有时间轮候的人便会被淘汰出来。以轮候准则来定胜负;不是资本主义;亦不可以说是共产主义;虽然在共产或社会主义下;这种情形极为普遍。重要的问题是;花了一个小时去轮购汽油;除了轮购者本人之外;便没有其他人得到好处。倘若这个人可以利用花在排队上的一小时去工作;赚取三元的工资;那么他这一小时对社会的贡献;起码是值得三元。但花了一小时的代价去轮购汽油;这一小时便在排队中荒废掉;社会没有人因此得益。
再举另一个例子。香港的廉租屋只是符合了某些资格的人才可以获得;这些资格便是赢得廉租屋的准则。许多人会想尽千方百计以求符合这些资格——化时间劳力填表格、弄证明书、假做文件甚至搞人事关系和跑后门等。倘若符合资格是包括了收入少或其他类似的准则;有些人便可能会因而放弃一份较高薪的工作;或工作较少时间;以期获得一层廉租屋宇。以整个社会而言;办文件、跑关系的劳力是浪费;放弃较高薪金的工作或怠工也是浪费。
每个人为了适者生存的缘故;都会设法适应生存的衡量准则。倘若经济制度改变了;断定适者生存的准则亦会改变;每个人的行为亦会随之而改变。那一类人更能适应新的准则;其经济效果亦会跟着改变;这是千古不易之理。
在伦理;或一般人的道德观念上;可能以为某些准则或规律并不合理。弱肉强食——如越南、柬埔寨及阿敏时代的乌干达;很多人以为在伦理上说不通;而在经济上亦是浪费的行为。但有些在表面上看来是非常理想和合理的衡量准则;其实却是非常浪费的。譬如;我们可能以为〃先到先得〃是很合理;但如上文指出;排队和争先恐后是一回浪费的事。有些人认为应该敬老;但若以年岁论成败;许多年青人便不会发展所长;只是不耐烦地等待年老;或浪费资源去扮老;虚报年岁。
〃千规律、万规律〃这句话是容易置信的;单就我们确知文革时期的一条规律——以所谓〃正确〃的政治思想为衡量准则;其浪费程度;可谓史无前例。全国天天搞政治、读红皮书、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十年不断。这些劳力资源;可以兴建数以万计的工厂和房屋。此中一失一得的原因;就是基于衡量胜负的准则不同;竞争生活的人都为了按着适者生存的原则办事。
我们不要以为在某些理想的经济制度下;便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生存。事实上仍然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以文革为例;会搞政治手腕、会跑后门的人便是〃适者〃;善于生产的人;多遭淘汰。换了任何一个制度;〃适者〃与〃不适者〃仍然是会有所区别。因为人的条件各有不同;在同样的衡量准则下便必定有胜负之分。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情况现在我们无从臆测。但可以断言;一日不实行私有产权制度;就没有可能用市场价值作为衡量准则。
有一个断定适者生存的准则;许多人都以为是不合理;但这准则所造成的浪费是最少——这便是以市场价值作为衡量的准则。假如某甲生产某种式样的服装;畅销而致富;致富的原因是因为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