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性的弱点 (全集)-戴尔[1]-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华伯曾这样告诉过我,有许多在他手下做事的,对钢铁的制造方面,比他知道得多。司华伯有这样高的薪金,那是由于他有特殊待人的能力。我问他是怎么做的这里就是他亲口告诉我的情形……这些话应该刻在能永久保留的铜牌上,把这面铜牌悬在全国每个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里。这些话,当在孩子的时候,就应该背诵下来……如果我们真能照着那些话去做,你我的生活方式,跟过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司华伯他这样说:“我认为,我在人群中有激发他们热诚的能力,那是我所具有最大的资源……我充份发展每一个人才能的方法,是用赞赏和鼓励!”
    他又说:“世界上最容易摧毁一个人志向的,那就是上司所给他的批评。我从来不批评任何人,我只给人们工作的激励。我是急于称赞,而迟于寻错,如果说我喜欢什么的话,那就是诚于嘉许,宽于称道。”
    那是司华伯平时所做的,也正跟普通一般人相反的。一般人不喜欢一件事,他会尽量的挑剔错误,如果真的喜欢,他会什么话也不说一句。
    司华伯又这样说:“在我一生的广阔交往,和世界各地知名之士见面中,我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无论他如何伟大,地位如何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形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形下,更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是的,他所说的,就是“思地.卡耐基”惊人成就的一项显著的理由。思地.卡耐基并非私下的,而是公开的称赞他的同仁。
    思地.卡耐基甚至于在他的墓碑上,还称赞他的助手。这是他为自己所写的碑文:“埋葬在这裹的,是个知道如何跟比他自己聪明的人相处的一个人。”

    诚恳的赞赏,是洛克菲勒对待人的一个成功的秘诀。例如有这样一件事……当他的一个伙伴:倍德福,措施失当,在南美做错了一宗买卖,而使公司亏损了一百万元时,洛克菲勒对他并没有任何批评,或指责。
    他知道倍德福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同时这件事已告结束。所以洛氏找些可称赞的事来,他恭贺倍德福,幸而保全了他投资金额的百分之六十。洛克菲勒这样说:“那已经不错了,我们做事不会每一件都是称心如意的。”
    齐格飞,这位闪耀于百老汇,最有惊人成就的歌舞剧家。由于他有使美国女子?赫技巧而出名,他屡次把人们不愿意多看一眼,很不出色的女子,改变成在舞台上一 神秘诱人的尤物。
    齐格飞很实际,他增加歌女们的薪金,从每星期三十元,到一百七十五元。他也重义气,在福利斯歌舞剧开幕之夜,他发出贺电给剧中明星,并且赠予每一个表演的歌女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我曾经有一次为“流行”的绝食所迷,有六个昼夜没有吃东西。那种情形并不困难,到第六天时,似乎比第二天还不感到饥饿。可是你我都知道,如果有人使他的家人,或是雇员,六天内没有东西吃,那就犯了罪。可是他们却会六天,六星期,或是六十年不给家里的人,或是雇员所期盼中得到像食物一样的赞美。
    当年,“爱尔法利特.仑脱”在“维也纳的重合”剧中担任主角的时候,曾经有这样说过:“我最需要的东西,是我自尊的滋养。”
    我们照顾了孩子、朋友,和员工们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可是我们给他们自尊上所需要的营养,却又何等稀少。我们给了他们牛排、马铃薯等的食物,培植他们的体力,可是忽略了给他们赞赏,和那些温和的言语。
    有些读者看到这几句话时,可能会这样说:“这是老套,恭维,阿谀,拍马屁,我都已尝试过那些了,一点也没用………这些对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是没有用的。”
    当然拍马屁那一套,是骗不了明白人的,那是肤浅,自私,虚伪的,那应该失败,而且常要失败。可是,有些人对赞赏,出于内心的赞赏,简直太需要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屡次结婚的狄文尼兄弟俩,为什么在婚姻方面,会有这样炫耀的成功?为什么这两位所谓“公子哥儿”的狄文尼兄弟,能与两位美丽的电影明星,和一位著名的歌剧主角,和另外一位拥有数百万家产的哈顿结婚?那是什么原因?他们是怎么做的?
    圣约翰在自由杂志中,曾这样说:“狄文尼对女人的魅力,这许多年来,是人们心里的一个谜……”
    他又说:“妮格雷这女人能识别男人,也是一位艺术家,有一次她向我解释说:”他们了解恭维、谄媚的艺术,比我所看到其它所有人的都成功。这恭维的艺术,在这真实幽默的时代中,几乎是一件给人忘了的东西,狄文尼对女人的魅力,或许就在这上面了。“”
    赞赏和谄媚的区别在……那很容易识别出来,赞赏是出于真诚,而谄媚是虚伪的。一个出于由衷,一个出于嘴裹 ——一个是不自私的,一个是自私的。一个是为人们所钦佩的,一个是令人不耻而扬弃的。
    最近我去墨西哥城的“吉伯尔铁匹克”官,看到“奥伯利根”将军的半身人像。半身像的下面,刻着奥伯利根将军的名言:“别怕攻击你的敌人,提防谄媚你的朋友。”
    不!不!我不是叫人去谄媚、恭维,那相差远了,我是在讲一种生活的方法,一种新的方法。
    英皇乔治五世他有一套格言,共有六条,悬在白金汉宫书房的墙上。其中有一条是说,“教我不要奉承或接受卑贱的赞美”。“卑贱的赞美”,就是“谄媚”的解释了。我曾经看到一句关于谄媚的话,很值得写在这里,那是“谄媚是明白的告诉别人,他想到他自己的种种”。
    利夫华尔特.爱默逊说:“你用任何的言语,而所要说的,总离不开自己的种种。”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恭维、谄媚,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学会,都可以成为“人类关系学”的专家了。
    当我们不在思考某种确定的问题时,常用我们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去思考自己。而现在如果停止一刻不去想我们自己,开始想想别人的优点;我们就不必措辞卑贱、虚伪,在话未说出口时,已可以发觉是错误的谄媚了。
    爱默逊又说:“凡我所遇到的人,都有胜过我的地方,我就学他那些好地方。”
    爱默逊这样的见解,是非常正确,是值得我们所重视的。停止思考我们自己的成就和需要,让我们去研究别人的优点,把对人的恭维、谄媚忘掉,给予人由哀、诚恳的赞赏。人们对你所讲的,将会重视和珍惜,终生藏之背诵……即使你已把这件事忘了很久;可是他还牢牢记着你所说的话。
    ◆ ◆ ◆ ◆ ◆ ◆ ◆ ◆
    第三章 左右逢源的方法
    一年的夏天,我都去梅恩钓鱼。以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杨梅和奶油,可是我看出由于若干特殊的理由,水里的鱼爱吃小虫。所以当我去钓鱼的时候,我不想我所要的,而想牠们所需要的。我不以杨梅,或奶油作引子,钓鱼钩扣上一条小虫或是一只蚱蜢,放下水里,向鱼儿说:“你要吃那个吗?”
    你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常识,去“钓”一个人呢?
    有人问“路依特.乔琪”,如何能在别的战时领袖们都退休不闻事后,他还身居权位?他作这样的回答:如果他官居高位,可以归功于一件事的话,那就是由于他已知道钓鱼时,必需放对了鱼饵的那件事。
    为什么我们只谈自己所要的呢?那是孩子气的,不近情理的?当然,你注意你的需要,你永远在注意。但别人对你却漠不关心。要知道,其它的人都像你一样,他们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
    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谈论他所要的,而且还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
    明天你要别人替你做些什么时,你要把那句话记住!就作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不愿意你的孩子吸烟,你不需要教训他,只需告诉他,吸烟可能使他不能参加棒球队,或是不能在百码竞赛中获得胜利。
    不论你是应付孩子,或是一头小牛、一只猿猴,这是值得你所注意的一件事。
    例如:有一次,爱默逊和他的儿子,要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犯了一般人所有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没有想到那头小牛身上……爱默逊推,他儿子拉。而那头小牛正跟他们一样,也只想牠自己所想要的,所以挺起牠的腿,坚持拒绝离开那块草地。
    旁边那个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他们这情形,她虽然不会写书做文章,可是至少在这次,她懂得牛马牲口官能的感受和习性,她想到这头小牛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女佣人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小牛吮吸她的拇指,一面温和的引牠进入牛棚。
    从你来到世界上这一天开始,你所有的每一种举动,出发点都是为了你自己,都是因为你需要些什么。
    假如你捐助红十宇会一百元的时候,又怎么样呢?是的,那也不会是例外,你捐给红十字会一百元,是因为你要行一桩善举,因为你要做一件神圣的事……可是,或许是你不好意思拒绝,所以才捐助的。或许因为一位主顾,请你捐款之故。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你捐款,是因为你需要些什么的缘故。
    哈雷.欧弗斯屈脱教授,在他一部“影响人类行为”的书中说:“行动是由我们基本欲望所产生的……对于未来想要说服人家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在商业中、家庭中、学校中、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到处碰壁。”
    “恩地.卡耐基”早年是个贫苦的苏格兰儿童,当时他工作的酬劳,每小时只有两分钱,可是后来布赐给人家的钱,有三亿六千五百万元。他早年就已知道了影响人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对方需要的来讲。他只受过四年的学校教育,可是他学会了如何应付人。
    “恩地.卡耐基”有过一椿启发人的事:他嫂嫂为她两个儿子忧急成病,这两个孩子在耶鲁大学唸书,可能由于他们自己事情很忙,而把家信给疏忽了,却没有想到家里忧急挂念的母亲。
    “思地.卡耐基”知道这件事后,他给两个侄儿写了封闲谈的信。他在信后附上一句,说是给他们每人寄上五元钞票一张。
    可是,他并没有把钱装入信封。
    很快的回信来了,两个侄儿谢谢他们的叔父,而他们也在信中带上这样一句“钱没有收到” 。明天你要劝说某人去做某件事,在你尚未开口前,不妨自己先问:“我如何能使他要做这件事?”那问题可以阻止我们,在匆忙不小心之下去见人,和毫无结果的谈论我们的欲望。
    我租用纽约一家饭店里的大舞厅,每一季需要二十个晚上,是为举行一项演讲研究会。
    在有一季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那家饭店的通知,要我付三倍于过去的租金。可是我接到这项消息时,通告已经公布,入场券已经印发。
    我自然不愿意付出增加的租金,可是,和饭店谈到我所要的有什么用呢?他们所注意的只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过了两天,我去见那家大饭店的经理。
    我向那位经理说:“我接到你的信时,感到有点惶恐……当然我不会怪你,如果我们易地而处,我也会写出这样类似的信。你做经理的职司,是如何使这家饭店盈利。若是你不这样做;你就会被撤去这个职务,而且也应该被革职的。现在我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有关你的利和害……如果你是坚持要加租的话。”
    我拿了一张纸,经过纸上的中心点,划出一条线,上端写上“利”,另一端是“害”。
    我在“利”的那一行写着:“舞厅空着”几个字,然后接着说:“你可以自由的出租舞厅,作跳舞诸类聚会之用,那是一项很大的收入。像那种情形,显然你的收入,要比租给一个以演讲集会为用的收入更多。如果我在这一季中,占用了你舞厅二十个晚上,你一定会失去了那些有更多盈利的收入。”
    我又说:“现在我们来谈谈另一方面……由于我无法接受你的要求,减少了你的收入。在我来讲,因为我不能付出你所需要的租金,不得已祗有在别处举行演讲。可是,另外有一项事实,我相信你该想到的。我这个演讲研究会,使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群众,到你这家饭店来,对你来请,是不是做了一次极成功的广告?事实上,如果你付出五千元的广告费,不会有我研究会演讲班里的那么多人来你这家饭店,这对你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是不是?”
    我说这话时,把这两种情形写在纸上,然后把那张纸交给了经理,又说:“这两种情形,希望你仔细考虑一下,当你作最后决定时,给我一个通知。”
    第二天,我接到那家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