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的官僚士绅还蒙在鼓里,满怀希望地迎接“报君父之仇”的吴三桂,西江米巷的富商合资为吴襄家买了三十多口棺材,为吴家殡葬。他们正在伸长脖子盼望太子的到来。
五月三日,一干人等准备了法驾、卤簿,在朝阳门外迎候。忽然,远处尘埃飞扬,大家匍匐在地,呼喊着:迎接太子驾临!殊不知,进入北京的不是太子,而是穿着异样服装的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乘坐豪华的銮舆,由骑兵护卫,进入朝阳门,直奔紫禁城。顷刻之间,紫禁城又由“大顺”易主为“大清”。
吴三桂在这几十天里的行动,后来受到极大的非议,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人们必须追问的是,当时人们对此也是非议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南明小朝廷和遗老遗少对他是赞扬备至的。
五月十五日在南京匆忙建立的南明小朝廷,以明朝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对吴三桂的“借夷破贼”,大为赞赏,因为此举赶跑了李自成,报了“君父之仇”。弘光皇帝(即福王)专门为此发布诏书,嘉奖吴三桂“借夷破贼”的功劳,封他为蓟国公,赏赐五万两银子、十万担大米,由海路运往天津,向吴三桂讨好。到了七月份,南明小朝廷更加深信“借夷破贼”的方针十分可取,打算和进入北京的清朝当局联手,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于是,派遣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左懋第为正使,太子太傅陈洪范、太仆寺少卿兼兵部郎中马绍愉为副使,打着“经理河北,联络关东军务”的幌子,前往北京谈判。使节们带去了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作为感谢清朝的礼品。
为了配合谈判,刘泽清、陈洪范、马绍愉分别写信给吴三桂,希望他能够从中斡旋。刘泽清在七月三十日发出的信件,除了向他报告已经封他为蓟国公的消息,还对他“借夷破贼”表示支持,说:本人早已有联合清朝剿灭李自成的想法,你的举动与我不谋而合。透露了南明小朝廷与吴三桂持有完全相同的立场,因而建议吴三桂与清朝联合的同时,与南明联合,继续追剿李自成。陈洪范、马绍愉八月初一在北上途中发出的信件,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感谢清朝“助兵之义”,嘉奖吴三桂“破贼之忠”;并且提出,南明愿意与清朝签订友好条约,互通贸易,“两家”成为“一家”,目标是“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
甚至连史可法这样具有民族气节的高官,也持有相同的观点。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对于南明小朝廷的建立,非常不满,写信给在扬州的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明确表示:清朝入主北京,是从李自成手中夺取的,并不是从明朝手中取得的,南明必须取消国号,臣服于清朝。史可法在给多尔衮的复信中,免不了要为南明辩护一番,接着就对清朝表示感谢:我大将吴三桂向贵国借兵,赶走李自成;贵国又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扫清宫阙,安抚黎民,这些举动震动历史,光耀现代,所有大明臣子无不感恩戴德,长跪地下,向北顶礼膜拜。他希望多尔衮继续抱着同仇敌忾的精神,与南明联手,“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忿”。如果能够这样,那么贵国的道义将照耀千秋,“从此两国世同盟好,传之无穷”。
当然这是南明小朝廷一厢情愿的幻想,后来事情的发展大家都已经看到了。但是,由此一端可以看出,在南明和遗老遗少心目中的吴三桂形象,和以后历史学家的评论,是大相径庭的。
清初,吴三桂以平西王头衔驻扎于云南昆明,与陈圆圆依然伉俪情深。后来吴三桂纳妾,性情恬淡的陈圆圆主动让步,出家为尼,法号寂静。
皇太子生死之谜
与明朝国祚休戚相关,皇太子和他的两个弟弟的下落,成为明清鼎革之际引人注目的焦点。在兵荒马乱的改朝换代之际,缺乏顺畅的信息来源,关于太子等三人的下落,都是道听途说的小道新闻,被野史记录下来,矛盾和歧异是在所难免的。以下是笔者从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的一些传闻,未必一定是信史。
却说亲信太监接受崇祯皇帝嘱托,藏匿了太子等三人。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发布悬赏令,寻找这三个重要人物的下落。太监见利忘义,为重赏所利诱,很快交出了这三个人,邀功请赏。李自成鉴于他们还未成年,没有处死他们。太子乘机向李自成提出三条建议:第一,不可惊动祖宗陵寝;第二,迅速安葬父皇、母后;第三,不可杀害百姓。从以后的事态发展来推断,李自成似乎接受了这些建议。
李自成出征山海关兵败后,把太子等三人,交给了吴三桂。多尔衮命令吴三桂不得进入北京,向西追击李自成,吴三桂不得不把太子等送到太监高起潜处暂时落脚。
随着政权的迅速更迭,兵荒马乱之中,太子等三人便不知下落了。野史传闻多种多样,有的说,他们后来到了外公周奎家中,还和长平公主见过一面,大家抱头痛哭。皇亲周奎害怕引来祸水,把他们逐出家门,被巡逻的士兵逮捕。有关部门以为这是假冒的,刑部主事钱凤来奉命审问这三个假冒太子的犯人,非常顶真,叫来太监辨认,都说是真太子;又把他们送入宫中,考察他们对宫廷的熟悉情况,都对答如流。另一些投靠清朝的前明官员为了避免麻烦,极力证明太子是假的。一时间众说纷纭,真假莫辨。
摄政王多尔衮的态度很明确,不必继续争论,真假都无妨。随后处死了主张太子是真的官员,又在次年四月初四,公开布告天下,说太子是假的,然后把他们秘密处死。从清朝的立场考虑,这当然是最佳的处理方式,他们不愿意承认前明的太子,果断处死,是为了避免改朝换代之际引起民心动摇,以及政治上的连锁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被处死的太子究竟是真是假?还很难说。因为后来太子在南方出现了,引起了南明政坛的极大震动。皇太子生死之谜,愈来愈复杂。南明当局非常不欢迎这个太子,宣称是假的。
南明小朝廷既然打着继承明朝正统的旗号,理应欢迎太子的出现,为何千方百计要证明他是假的,似乎令人费解。
其实稍加分析就可以明白,关键是权力的争夺,或者说是权力的归属问题。福王朱由崧已经登上皇帝宝座,把明年改为弘光元年,崇祯皇帝的嫡亲太子出现,势必威胁到朱由崧的帝位,引起权力再分配的一系列问题。
他登上皇位不久,就考虑到这个棘手的问题,制造舆论,证实太子已经死亡。消息的直接炮制者就是淮扬巡按御史王燮。据黄宗羲《弘光实录钞》说,这是掌握南明小朝廷实权的内阁大学士马士英密谋策划的。由于南京的南明政权建立之初,人心都希望先帝的血脉——太子继位,马士英密令王燮假造太子已死的消息,断绝人们的希望。他已经把朱由崧捧上皇帝宝座,由自己牢牢地控制了朝廷大权,当然不愿意太子真的出现,打乱现有的政治格局,所以很快给朱由检追加谥号为“烈皇帝”,庙号为“思宗”,与此同时,追加太子的谥号为“献愍”,永王的谥号为“悼”,定王的谥号为“哀”,正式宣布他们已经死亡,杜绝了太子再度出现的可能性。
然而,太子还是出现了。弘光元年(即顺治二年,1645)三月初一,太子从金华抵达南京,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由于这是当权者忌讳的话题,故而正史语焉不详,只有野史有所涉猎,比方许重熙《明季甲乙两年汇略》、计六奇《明季南略》、顾炎武《圣安本纪》、戴名世《弘光朝伪东宫伪后及党祸纪略》等。把他们的叙述加以综合,来龙去脉大致是以下描述的样子。
慑于多尔衮的命令,吴三桂不得进京,他在途中释放太子,在皇姑寺把他交给太监高起潜。高起潜和太子前往天津,由海路抵达扬州。他发现南明当局并不欢迎太子的出现,想杀死了事。他的儿子高梦箕(原任鸿胪寺少卿)极力反对,挟带太子渡江,辗转来到苏州、杭州。当时正好是元宵佳节,太子不堪旅途劳顿,在街上观灯时浩然长叹,被路人发现了身份。高梦箕害怕太子身份暴露会连累自己,便向马士英告密。马士英派太监李继周前往杭州跟踪,太子已到金华。李继周赶到金华,在观音寺中见到了太子。李继周原先在宫中当差,见过太子,有些面熟,下跪叩头。太子说:我认得你,姓名记不起了。李继周告诉他,奉新皇帝旨意,迎接小爷进京(南京)。
三月初一,李继周护送太子来到南京,首先报告马士英,然后报告弘光帝。弘光帝一面把太子安排在兴善寺暂住,一面派遣从北京南下的太监暗中察看真伪。不料两位太监一见太子,就抱头痛哭,见他衣服单薄,脱下衣服给他穿上。弘光帝听说后大为光火,说道:真假还没有搞清,怎么可以如此草率?即使是真的,让位与否,还要我点头,这厮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立即下令把两个太监处死,知道内幕的李继周也被毒死。
这种杀人灭口的做法,反映了弘光帝对太子到来的心虚,因为牵涉到“让位与否”的问题。他暗示臣下,不得轻率承认太子的身份。这就为太子事件定下了基调。此后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点而展开的。
朱由崧派遣原先的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前往探察虚实。卢九德知道皇帝的心意,见了太子不敢表明态度。
太子大声喝道:卢九德,你为何不叩头?
卢九德嘴上不承认,腿却软了下来,下意识地叩头,口中轻轻地说:奴才无礼。
太子接着说:多日不见,肥胖成这样,可见在南京享受了。
卢九德不敢分辩,叩头说:小爷保重。说罢,立即告辞。他对在场的人自我表白:我没有服侍过太子,太子为何这样说?看来有些相象,却认不准。
得到卢九德的报告,弘光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禁止文武官员谒见太子。随后把他转移到锦衣卫都督冯可宗的官邸,秘密拘禁。他和马士英商量对策,马士英极力主张太子是假冒的,有三个疑点:第一,太子脱离虎口,应当直奔南京,为何前往杭州?第二,听说太子为人凝重,很少言语,此人能言善辩;第三,日前左懋第从北京写来密信,说北京也有一个假太子。基于这样的分析,他向弘光帝献计:派卢九德等太监和曾经为太子讲课的官员,盘问他关于先帝、永王、定王的生辰,以及宫中制度,所学功课,如果露出破绽,立即公开处决,以正视听。如果是真的,可以让他住进宫内,但不要让他出头露面,惑乱人心。
在这些人准备辨别真伪之前,弘光帝召见他们,先定下调子:太监审视后报告,都说面貌不对,语言闪烁。言外之意,这个太子是假的。因此一干人等审视的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他们在向皇帝汇报时,异口同声地说,太子根本不认识这些官员,回答也文不对题。在场的大学士王铎大声喊道:是假的!结论得出来了,弘光帝喜形于色,嘉奖道:由此可见各位忠诚大节。
于是乎,太子被押入监狱。官方正式宣布:太子是驸马都尉王昺的侄子王之明假冒的。
于是乎,对假冒太子的王之明进行会审。会审之前,弘光帝亲自召见会审官员,向他们交代:如果太子是真的,朕的地位怎么安排?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意思是会审结果必须证明他是假的。因此所谓会审,便成了一场提线木偶的表演。
三月初六,第一次会审。官员们故意出一些难题,如指认紫禁城地图,背诵讲课内容等。太子不耐烦地说:你们以为假就假,我原本不打算与皇伯(按:指弘光帝)争夺帝位。
三月初八,第二次会审。官员们指证太子是王之明假冒的。太子说:你们不承认也就罢了,何必为我更改姓名?又说,是李继周拿了皇伯的手谕来找我,不是我自己要来的。驳得审问官哑口无言。大学士王铎见情况不妙,赶紧下结论:千假万假总是一假,不必再审。
刑部尚书高倬、锦衣卫都督冯可宗匆匆草拟了一份审讯结论,这样写道:据王之明供认,此人十八岁,保定府高阳县人,买一头驴,与仆人出走,受人威胁利诱,假冒皇太子。
都察院随即在大街上张贴布告——“王之明假冒太子”。
如此荒唐的结论一公布,舆论顿时哗然。
江北四总兵之一、靖南侯黄得功首先发难,在奏疏中声称,太子未必假冒,先帝之子就是陛下之子,怎么可以不明不白就关进监狱?大臣中谄媚的人多,敢讲真话的人少,即使明白认识,谁敢出头证实而招来灾祸?他还警告,如果恣意妄为,本镇将带兵赶到南京,处死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