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李敖:李敖演语粹-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肉刑外一章

  以上所说墨、劓、刖、宫四种肉刑,只是正统的、依法有据的、代表性的大刑,是刑五刑以内的。在这些以外,夹带的、附送的、巧立名目的、自我作古的、杠上开花的、何足道哉的、推陈出新的种种身体刑,也不知有多少。像鞭、杖、笞、拶、挺棍、夹棍、脑箍、竹签、掌嘴、断舌、背花、烙铁、灌鼻、钉指、一封书、鼠弹筝、拦马棍、燕儿飞、带根板、水杖、生树棍、磨骨钉、寸寸紧、穿耳鼻、割脚筋、立枷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以及叫都叫不出来的无名英刑,当然也都是肉刑的附录、肉刑的外一章、肉刑的第二辑。

  ——“缇萦救父”表示了什么?

  奸妇下场

  用“私刑”来惩罚犯奸的女人,历来的例子太多了!一般中国的英雄好汉们,他们对付自己或别人戴绿帽子的难题,似乎不愿诉诸法律,他们宁愿亲自动手,以达到“一对人头落地,两腔鲜血冲天”的境界!在这个境界的追求中,武大郎是失败者,武松则是成功的英雄。这一类事件在历史、小说和传闻里,简直多得不得了,《元曲选》己集下里的“酷寒亭杂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一种规模较大的私刑是“宗族制裁”,所谓家法、族规是也。族人对“淫妇”的制裁似乎比正式的法律还普遍!单在《刑案汇览》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奸妇”、“淫女”被“活埋”、“勒死”和“砍杀”的例子。

  ——纪翠绫该生在什么时候?

  用刑“科学化”

  有一种叫“身体刑”或“体刑”或“肉刑”的,在摩登的法律条文中是禁止了,虽然事实上,全世界许多极权国家还日新月异的流行着。这里说日新月异,是说极权国家虽然在自由思想上大落其伍,但在专制道具上却超越前进,并且完全合乎最新的“科学方法”。从希特勒式的招供药丸,到史太林式的浑身通电,这是古人们再也发明不出来的科学花样。何况还有现代的内科医生一旁伺候,保证可使任何人死去活来到极限境界而不致暴毙,这比古人修理专家动辄使人死去而不能活来的笨手笨脚,的确高明万分。何况“科学方法”还有不落痕迹的妙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干净利落,证据完全没有,煞是厉害。《孟子》里说“威武不能屈”,《正气歌》里说“鼎甘如饴”,但把孟夫子交给希特勒,文天祥交给史太林,老希老史祭起“科学方法”修理老孟老文,不但文天祥可以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孟夫子还可以把不知道的也都说出来,外加检举文天祥是蒙古间谍!

  ——“缇萦救父”表示了什么?

  中国传统强奸罪

  必须一提的是关于强奸罪。此罪的鉴定非常令人惊异。按唐宋元明清律,都说被强奸的妇人无罪。可是按清律小注,必须合乎下列四条件才能以强奸论:

  一、 有强暴之状。

  二、 妇人有不能推脱之情。

  三、 须有人闻知。

  四、 须损伤肤体,毁裂衣物。

  这是何等荒谬!在左近无人之处,或一点点麻醉剂,就可以强奸女人而以和奸论罪!这是多么不合理!更荒唐的是:清律小注又说,虽具备上面四条件,最后若让强奸者达到了目的,仍以和奸论!这样说来,天下几乎无强奸情况而言了!我们不能想像,在我们这礼义之邦中,有多少可怜的女子在遭受暴行之后,竟又被目为淫妇而加以判刑!

  ——纪翠绫该生在什么时候?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拾零篇·话天南地北人生拾零让自然做你的老师

  让自然做你的老师

  自然对人的意义,应该只有两点:第一点,自然本身是变化无穷的壮观,不论是朝晖夕阴,不论是暴雨明霞,不论是飞絮满天或落叶满地……种种奇景,都值得人在恬静中或快乐中赏心悦目。第二点,自然应带给人对宇宙的远大看法,物换星移,时序代谢……都是使人了解宇宙真相的凭藉。西方的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天国;东方的诗人从长江中看逝者如斯,从明月中看盈虚者如彼,……这种种观察都可在赏心悦目以外,别有妙悟:人与自然本是一体。圣经上说:“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但说这话的先知并不了解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现在我们知道了“氮化循环”等化学现象,知道了万物都要复归原始,人生只是过眼云烟,“自己乃是不断的在死亡中”。有了这种达观的心胸,再回过头来看人世,人才会觉悟到这辈子该怎么活才不虚此生,才会觉悟到此生已为错误的安排浪费许多,实在不应该再浪费下去。这时候人会活得更积极起劲,肯定适合自己的,摆脱不适合自己的,使自己的生命愈来愈发光,而不是愈来愈黯淡。这种炉火纯青的人生看法与做法,人都可以从孤独的面对自然中学到。诗人华兹华斯说:“让自然做你的老师。”(Let Nature be your teacher。)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感伤一类的情绪,是对短暂生命的浪费,实在是没有必要的。

  ——对自然要自然

  寻乐

  寻乐哲学里头的第一块绊脚石,不是“该寻何乐”的项目,而是一种“不肯寻乐”的心境。

  这话怎么说呢?

  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派人,他们“天生”恹恹如病,以郁郁不乐为常,甚至更进一步,认为郁郁不乐乃是睿智的标记、超人的象征。最后,他们竟以郁郁不乐自豪,骄傲于他们的苦脸与愁眉。

  ——寻乐哲学

  智慧与烦恼

  任何有点方法训练的新时代人物,都该清醒的觉察到“智慧愈多,烦恼愈多”的理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烦恼愈多”的原因乃在于智慧的不足与不真,并不在于智慧之多;同样的,“娱乐无用”与“人生乏味”之论,也都属于没有开阔心胸的反动,都属于胃口不好却责备食物的愚蠢,而与娱乐等等本身的功能无关。

  ——寻乐哲学

  不快乐的因素

  人在一天生活中,完全在快乐里毕竟极少,人有苦闷的时候,也有完全平静的时候(这时候并不苦闷,但也没什么快乐)。

  有些不快乐的因素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如血型类别、如情绪周期、如生老病死、如天灾人祸,……这些遭遇到头上来,任何人都没法不受影响,只是程度的深浅而已。高人安之若素,或逆来顺受、或鼓盆而歌、或三号而出、或相忘江湖。……低手则寝食俱废,简直无法生活。(低手并非指智慧低的人,而是指无法处理自己情绪问题的人。贝多芬是天才,可是在情绪处理上一塌糊涂。乡下老农是凡夫,可是常常一辈子高高兴兴。)

  有些不快乐的因素虽为人所不能控制,但在“讨价还价”方面,人却有很多的争取余地,这一争取,要依靠智慧和冷静,以及许多技术上的细节。不依靠这些途径,而横冲莽撞,心绪烦躁,所得只是更糟,更不快乐。把自己陷入这一局面,是蠢人,是所学为无用的人,是该惭愧的人。

  ——论“快乐律”

  意志力

  人总该有些意志力,意志力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志力可促使自己有一种豪迈气概,一种殉道气魄,一种“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的浩然胸怀,一种大丈夫的勇敢与从容,一种好汉硬汉的坚苦卓绝(坚忍)。苦其心志是一种男子汉的必要磨练,磨得过的人,愈坚强;磨不过的,愈狼狈。这是男子汉的升等考试,要硬碰硬才成。人不论如何软弱,也得有一些起码的信仰,要维护这些起码的,总得有一些牺牲精神,一些决绝精神。

  ——论“快乐律”

  从容

  苏轼以“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写周瑜,写出了这位大人物一派从容的风度,这种手上有羽毛的从容,我最喜欢。大丈夫立身行事,为什么要那样紧张、那样严重、那样不洒脱呢?国家大事,也可以在女人大腿上办的。

  ——万古风骚一羽毛

  知识的债务人

  读书而不写书是一种逃避责任,……有学问有见解的人,你以追求知识探讨知识为专业,你不断的读书,已二三十年。你的责任就是要把你二三十年的见解写出来给人类,这样你才不欠人类的。你有责任写出这些见解,你是人类知识上的债务人。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自己,这最重要。“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不能靠别人掌声活,大丈夫自己给自己鼓掌。大丈夫不怕别人封锁他,——人能从容把自己封锁的人,没人封锁得了他。

  中国伟大的特立独行者,大丈夫王安石,曾写过一首七绝小诗“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何等孤高、何等卓绝、何等气魄!我不怕你们浮云挡我,并不因为浮云挡我我就不存在,我好得很,我最高。

  ——大慈大悲李敖菩萨

  功不唐捐

  胡适给人题字,喜欢写“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喜欢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喜欢写“功不唐捐”。

  “唐捐”是佛经里的话,意思就是泡汤了、白费了。功不唐捐就是努力绝不泡汤、绝不白费。一个人的努力,在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会生根发叶、开花结果。

  人间万象,都深受“因果律”的支配,兴亡荣枯、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人们今天所受的苦痛,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人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的善因。种因的时候,要认清成功不必在我,但努力必不唐捐。你可能等不及了,但你无心插的柳,有意栽的花,却迟早一一兑现,给后人“寻花问柳”。

  ——有意栽花,当然要发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拾零篇·话天南地北人生拾零自由的不自由

  自由的不自由

  你心里觉得自由,自由就在;你心里觉得不自由,桎梏就在。

  哲学家斯宾塞说:“没有人能完全自由,除非所有人完全自由;没有人能完全道德,除非所有人完全道德;没有人能完全快乐,除非所有人完全快乐。”这种伟大的透视力、伟大的胸襟,我给它下了一个描绘,这叫“自由的不自由”。

  “自由的不自由”的特色是民胞物与,是把受苦受难的人当兄弟,又使自己有责任感。夏禹感觉天下有淹在水里的人,就好像自己把他们淹在水里一样;后稷感觉天下有没饭吃的人,就好像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有这种抱负的人,后天下之乐而乐,众生不成佛的时候,他自己不要成佛。“新约”哥林多后书第十一章里,为这种心境做了动人的总结:“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有这种心境的人,他自己坚强,却感受兄弟的软弱;他自己站起,却焦急兄弟的跌倒;他自己自由,却念念不忘兄弟的不自由。

  ——由不自由的自由到自由的不自由

  智者随遇而安

  智者深明人生乃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祸福相依等交纵而成,有浮有沉有荣有枯,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故智者只是随遇而安、不徐不疾、不烦不躁,智者爱护朋友、尊重敌人、珍宝女人和小孩。智者是“新约”里对比文字下的人物。智者是甘地、是金格、是吕坤所描写的化身。智者修养功深,喜怒哀乐少激于外而深得于内,智者即是强者,是上通古今伟大人格的榜样。智者善于超以象外,静观万物和自己,智者坐井仍能观天,不出户仍能知天下。

  ——论“快乐律”

  奋笔争自由

  奋笔争自由是争自由的第一步,也是争自由的最后一步。第一步在使今人觉醒,最后一步在使子孙觉醒。这两步都不可缺。顶礼那奋笔争自由的人,他们比起搞政治的,伟大得太多了。

  ——李语录一四八

  沉默的自由

  在马屁阵阵的时代里,想要维持不拍马屁的自由,也大不易。因为不拍马屁的自由,属于沉默的自由之一。没有沉默的自由,就不会有不拍马屁的自由。

  以隋朝的王胄案为例。隋炀帝是喜欢自己舞文弄墨的皇帝,他写了作品,喜欢别人叫好。一天,他写了《燕歌行》,大家都拍,可是王胄不吭气,在没有沉默的自由里,不吭气就是抗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