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聚变风云-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曾凌风先生”站在台阶上的林亚茹未曾“降阶相迎”,只是朝曾凌风伸出了纤巧的小手。
    曾凌风抬眼望去,本就身材高挑的林亚茹显得更加苗条挺拔,玲珑剔透,夕阳的红霞披洒在她头上肩上,令得她秀美的脸颊平添几许娇艳。
    “你好,林小姐”曾凌风客气的说道。两人并不熟悉,这见面就显得有些程序化。
    其实,林亚茹并不知道曾凌风到底是何方神圣,只是得到朱总理的吩咐,让她出来迎接一下曾凌风。林亚茹就有些犯嘀咕,这个叫曾凌风的人,也忒牛了吧,朱总理竟然会推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专门等着他。
    见面之后,曾凌风一身打扮虽然显得很成熟,但是以林亚茹的眼光,还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眼前的这个年青人,压根就还是一个孩子,林亚茹的心中就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过,身为总理办公室的人员,虽然林亚茹也不过二十四岁,养气功夫还是很到家的,并没有将自己的惊讶表现出来。
    “曾先生,随我来吧”林亚茹引领着曾凌风来到屋里,请他在木质沙发上落座,奉上一杯清茶。
    曾凌风便略略有些诧异。
    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却不知林亚茹何以还要奉茶?
    好像是看出了曾凌风的遗疑惑,林亚茹优雅一笑,说道:“曾先生,总理正在接一个电话,请你稍等几分钟。”
    原来如此。
    也不知道是对曾凌风的身份感兴趣还是为了活跃气氛,林亚茹问道:“曾先生是哪里人啊?现在在哪里高就?”
    曾凌风搞不清楚状况,不过曾凌风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在这样的场合,与林亚茹这个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聊天说话,可真是需要“谨言慎行”。不过人家是总理办公室的人,而且还是一位漂亮的女士,必要的尊敬还是应该的,也就回答道:“林小姐,你就叫我小曾吧,或者就叫我名字凌风也成。我是新直辖市丹兴人,高就谈不上,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
    林亚茹就更是惊讶,看来自己的第一判断还真准。
    “呵呵,那我就叫你小曾吧。对了,你也不要那么客气,叫我林姐就好。”林亚茹见曾凌风如此说,也顺着拉近两人的关系。只是,她心中就更是有些糊涂了,总理怎么就那么看重这个年青人呢,没道理啊。
    时间在两个人的闲聊中渐渐过去,只是林亚茹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减少,甚至是越积越多。只是,她也不可能直接问出来,只好将疑惑憋在心里面。
    “小林,和凌风聊的挺开心的嘛”听到这个带着笑意的声音,曾凌风条件反射般的挺直了腰。这位的声音,他可不陌生,上辈子辈子在电视里听过很多回。这一世也是打过交道的。
    果然,随着脚步声,身材高大,穿着黑色西装的朱总理,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总理好”朱总理在曾凌风面前略一驻足,曾凌风鞠躬问好。
    “凌风,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还有,现在是下班时间,你也别搞得这么正式,还是叫我朱伯伯吧嗯,邓老还好吧?”朱总理爽朗的说道。
    “好的,朱伯伯。谢谢朱伯伯关心,我爷爷身体很好。”曾凌风礼貌的说道。
    “随我来吧”朱总理总理吩咐一声,径直进了办公室。
    朱总理的办公室,也是一间古色古香的房子,空间不是很大,办公桌后头是一个巨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书籍。曾凌风随意瞄了一眼,发现既有大部头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著作,也有一些不大起眼的小,本子书籍。由此可见朱总理的爱好很广泛。
    朱总理并未去办公桌后落座,就在待客的布沙发上坐了,指着斜对面的沙发对曾凌风说道:“坐吧”
    “是”曾凌风依言在沙发上落座,双手抚膝,坐得很端正。
    他是年轻人,该当有这个朝气。
    林亚茹很快给他们奉上茶水,轻轻退了出去。
    “你说要代你老爸来汇报工作,说说吧,都准备汇报些什么。”朱总理望着曾凌风,也不拐弯抹角。其实,他心中也很好奇,很想知道曾凌风会说些什么。
    “嗯,是这样的,总理,我父亲让我代他向你介绍一下新直辖市的农村现状。既然是汇报,曾凌风也就用上了正式的称呼。
    “那你说说,新直辖市如今的农村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朱总理看着曾凌风。
    那个时候,尚未有正式的“三农”提法。
    “总体来说,是向上的但是就局部来说,问题也不少。”曾凌风没有多少犹豫就答道。
    朱总理望着他,目光炯炯,显然是想要听进一步的解释。
    曾凌风就开始介绍起他所知道的情况来。既然是来为自己老子拉赞助的,曾凌风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在他的介绍里面,甚至直接将“三农问题”明确的提了出来。当然,这一切都是冠以他老爹的名义。
    “照你这么来说,‘三农问题’的确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你父亲的认识,很有战略性,那么,以他的观念来看,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彻底的解决贫困问题,共同富裕?”朱总理稍作肯定,继续出题。
    “扶持农业扶持农村扶持农民从政策层面上出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与民修养,恢复元气”曾凌风毫不迟疑地答道。
    朱总理炯炯有神的双眼微微的眯缝了一下。
    曾凌风无奈,在心中先是腹诽了一番自己老爹,再腹诽了一番眼前的老人,最后才说道:“朱伯伯,您这是考校我了,那么多的东西,我怎么记得住?不过不要急,我这里有个东西,您可以看一看。”说着,曾凌风从口袋里掏出了几页稿子,递给了朱总理。这些就是曾垂普在听了曾凌风的建议之后,鼓捣出来的解决新直辖市“三农问题”以及整个直辖市民生问题也就是建设“五个重庆”的方案。
    “你父亲的计划很不错,只是以如今直辖市的状况,他的这些计划,想要实施恐怕还不行吧?”朱总理看过曾凌风递给他的材料之后说道。
    “朱伯伯慧眼如炬,小子佩服。诚如朱伯伯所言,以如今新直辖市的财政状况,很难撑起如此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来找朱伯伯帮忙了。”曾凌风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看了一下,你父亲的方案都是一些远景规划,我很高兴。我关注过他的发展历程,以前在丹兴县在丹兴地区都能立足于长远展目光远大。现在听你说起,他对直辖市的展规划规划做到了十年之后,心甘情愿为后来者打基础。这就说明,他确实是以地方建设的长远利益为主的,眼光并不局限于自己的任期。这很好,非常好。就像邓老说的格局上来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一个治世能人,这种胸襟这种格局必不可少。现在很多地方官员特别是一把手。缺少的就是这种眼界和胸襟啊”朱总理感慨地说道。
    曾凌风十分理解朱总理的感触。自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协助李老总主持全国经济建设工作以来,朱总理遭遇到了太多的“急功近利”的事例。一些地方上的主要负责干部,急于在自己的任期内出政绩,不顾现实情况涸泽而渔拔苗助长,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形比比皆是。逼得中央政府不住的进行宏观调控,令得整个国民经济总是在螺旋式前进,进两步就要退一步。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增长的单位能耗居高不下,是发达国家的几倍乃是十几倍。如此“疯狂透支”后续展就很成问题了。
    “感谢朱伯伯对家父的赞誉每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我们的体制注定会产生大量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官员。这是大环境造成的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曾凌风说道。
    朱总理说道:“这不是赞誉,这是实话。按理说,对这样的长远规划,我是应该大力支持的。但是,这两年政府财政并不宽裕,恐怕我也是有心无力啊”
第一零九章与总理的商谈
    第一零九章与总理的商谈
    曾凌风笑道:“朱伯伯,您放心,我父亲知道这两年政府财政不宽裕,也没有将目光放在这上面。”
    朱总理问道:“那他将主意打在哪里了?”
    曾凌风道:“这么大的工程,自然只有银行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了。”
    朱总理就不搭话。
    曾凌风不以为意,自顾自的说道:“我父亲说,直辖市的财政,在这几年里面能够抽出八百亿元左右,要是国家财政方面能够支援个两三百亿,就只需要向银行贷款一千亿左右了。”
    朱总理就说道:“嗯,一千亿也就一百多亿美元,不算很多嘛,我记得,你不是有个银行吗,这一百多亿美元应该就小菜一碟了。这又是支援国家建设,又是帮助你家乡父老,还是支援你父亲的事业,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我想凌风你是很愿意的吧。”
    曾凌风被朱总理的一番话噎的直翻白眼。
    “朱伯伯,不带这样欺负老实人的吧?”曾凌风叫道。
    朱总理一脸严肃。
    “朱伯伯,你这也太过分了。我前前后后的在国内投资了那么多,就是我再有钱,也是有限的,怎么还可能有这么多的闲钱?我想,朱伯伯也应该很清楚,这也是很犯忌讳的事情,要知道,这可是关系到新直辖市三千万老百姓的利益,真正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真的能够让我参与?”曾凌风说道。
    朱总理说道:“也是,这好像真的不太合适。不过,也没什么,你不是说了吗,这是关系到三千万老百姓的利益的大事,在大义面前,什么忌讳都无足重轻了,我想大家都会同意的。”
    曾凌风叫道:“不行,这没得商量。再说了,国家四大银行那么有钱,而直辖市又有抵押,不会少国家一分钱利息,信誉卓著。这样的客户,国家不贷款,那款子,打算贷给谁啊?怎么,想要留下来去买美国的国债啊?朱伯伯,我劝你还是省省吧,这生意不合算。”
    “凌风,这话不能乱说”朱总理很认真的说道。
    “我知道,既定政策嘛”曾凌风很不以为然的一挥手。
    曾凌风谈论的,是眼下国内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拼命的鼓励出口创汇。为此制定了许多的优惠政策,譬如出口退税之类的。甚至在沿海某些经济大省,出口创汇与招商引资,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指标。凡是出口创汇成绩斐然的地方,党政一把手都受到大力表彰,因此被提拔到更加重要岗位上去的不在少数。而一旦出口创汇出现滑坡,党政一把手就会被问责,或者遭受批评。
    这种刚性的行政措施,导致了各地争相搞出口,年年贸易顺差。
    应该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都少得可怜,本国货币又不能进入世界流通领域,严重限制了我们对国外急需物资和设备的进口。国家制定这样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很是正确。总要手头有了硬通货,才好去人家那里买需要的东西。
    这个出口创汇的政策,对于改革之初的国内经济建设,起到了非常良性的作用。
    但是国内经济,一直都有一个弊端,就是始终带着计划经济的影子,哪怕如今国家计委已经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纯经济领域的事情,一旦以行政手段干预进去,往往就会畸形发展。
    另外,国内很多人,包括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都深受数千年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对于存储财富,情有独钟。最形象的一句形容词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纯粹从备战的角度来看,这个话是很对的,非常富有哲理。但是应用到经济领域,却就未必见得是最佳的策略。
    国家拼命的储备外汇,孜孜以求的追求债权国地位。报纸上经常会出现欢欣鼓舞的消息,我国又超越了某某传统强国,成为世界上第几大债权国。似乎如此一来,就有了当“阔佬”的良好心态。想到后世中国那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曾凌风的后背就是一阵冷汗直冒,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国家损失的财富就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啊,实在是让曾凌风心痛无比。
    “小农意识,要不得啊”曾凌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忧形于色地摇了摇头。
    朱总理的神情更加郑重起来,沉吟稍顷,缓缓说道:“理由何在?”
    朱总理深通经济,可谓顶级精英人物,对于曾凌风所言“小农意识”,自是明白曾凌风所指为何。
    “这有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曾凌风选择着措辞,谨慎地说道。倒不是担心朱总理误会,而是朱总理身为国家总理,曾凌风和他谈到这些,必须尽量表述清楚。不能令他产生歧义。
    “以国内的城市作为例子来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