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管理而言,以往环境相当稳定,凭计量、资讯和科技就可以做出合适的决策。如今环境快速变迁,目标根本不显明,资讯常感不充足,数据也相当不准确,单凭知识,不易明确地判断、正确地抉择。于是管理者的智慧就显得比以前更为重要。智慧对于管理效果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而重大。
变迁环境中的管理,十分注重未来的变化,务求做出合理的因应。不明易理的管理者,为了预测未来的变化,很容易迷信算命、看相、看风水、占卜。近年来易学逐渐被重视,这一类的研究风气,越来越盛,与此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算命、看相、看风水、占卜毕竟不方便用来当做决策的主要依据,因为有很多人不相信它;用这些方式做出的决策也缺乏对众人的说服力。
换一个角度来看,拿易理来推断未来,若是具有正确预测的可能,应该是令人振奋的大好讯息。易理怎样能够预测呢?《说卦传》说:“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从过去推知现在,叫做“顺”;从现在推测未来,就叫做“逆”。《易经》是逆数,可见能够推测未来的变化。用推理来预测未来的变化,表示依据道理来预测,大家比较容易接受。
面对不确定因素的管理者,由易理来掌握未来的变化,达成正确可行的决策,当然是最为有利的途径。
第7节:前言(6)
世界上研究《易经》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也是“21世纪是大易管理的世纪”的另一种证明。管理者要想看清楚时代的潮流、摸清楚管理的趋势,好好地研究一下大易管理,恐怕是当务之急了。
大易管理,主要在知常知变,抓住变化中的常理。管理者研究大易管理,看出变中之常,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而立于不败之地。身处21世纪,大家共同研讨易理,发扬大易管理,应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
二、怎样研究大易管理
大易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象征中国人的管理思想即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我们把“易理”应用在管理上,正是时候。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乐观。
那么,要怎样研究大易管理,才能真正把大易的道理,正确地运用在管理上面呢?我们有几点建议,请大家参考指教。
第一,不要尽信古书,也不要完全怀疑
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大凡优秀的作品,不论如何加以探测,总是探不到底的。”《易》这一本书,自从诞生以来,由于内容博大精深,历代各种层次的探究,可以说十分热烈。然而各有见地,迄今仍然未有定论。
做学问的人,无非“自圆其说”。每个人所提出来的一套理论,无不言之成理。
管理是一种实务,是要在实际情况下能够应用的,不能仅凭空谈。我们拿“合用”做标准,凡合乎理致的自然,而不悖物情事理的理所当然,虽然不是古人所传,或者和古义不合,我们还是可以采用。相反的,就算确实为古人所传,或者合乎古人的说法,却不合现代所用的,也应该予以摒弃。
研究易学的门派有很多,我们不必加入他们之间的争辩。尊重各人的研究成果,合用就好。
譬如《易》在西周初年,原本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东周以后,前两种失传了,只剩下《周易》。这种说法,我们大可姑妄听之,也姑且信之,实在不必过分认真。又如古书并没有标点符号,容易产生误解;后人所加标点,很可能有不同看法,我们不妨多方参考。
第8节:前言(7)
第二,不要专重义理而看轻术数,也不要专门研究术数而轻易放弃易理
综观易学的发展,最主要的不同,不外乎“象数”和“义理”的偏执。这两大派别,各有立场,也各有所偏重。其实,大易具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都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不必偏重任何一种,更不能忽视彼此之间的连贯性。
虽然说易理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一切依易理而行才是真正的大易管理;但是“理不易明”,易理的探求和解说,原本十分困难,有谁敢说自己确实明白道理?
如果能有把握样样依照道理,当然最好。可惜没人有这样的信心。因此,借着术数的推演,彼此互相参悟,只要不迷信,并没有什么害处;何况道理是变动的、灵活运用的结果,这更印证了“条条大路都能走得通”。既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为什么不能够兼重义理、术数,互为发明呢?
当然义理的探究,应该重于术数。因为明理之后,自然能够达到“不占而已矣”的地步。
然而,不占不占,有时候还是免不了要占。因为管理者所面对的情况,经常是信息不足,而数据也不够充分。请问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不要做决策呢?答案当然是要。再问如何做决策呢?是不是占卜也有一定的功能,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在这种情况不明的状态下做决策?何况大易哲学,从历史渊源来考察,最早都有明显的卜筮作用,不宜完全忽视。
第三,不要死背文字,也不要不读卦文
古时候字汇很少,而且竹简刻字和保管也都十分困难,用字必须尽量精简。《易经》的文字,和现代通用的文字相去很远,以致很不容易了解。当时并没有黄金,所说的金,实际上是铜。有些地方语句含混,例如“八月有凶”到底是八个月还是八月份,并不容易分辨。
孔子要我们抱着“乐而玩之”的态度,来学习《易经》。因为死背文字,不但辛苦乏味,而且多半不知应用。而不读卦文,也不能理解六十四卦的真义。
第9节:前言(8)
我们可以每天试着占卜一卦,然后把这一卦从头看到尾,思索它的含义、玩赏它的用意。这样做,既充满兴趣,又能够增进自己的认识,日积月累,成绩必定可观。
也可以拿六十四颗玻璃弹珠,每个珠子上面用胶纸贴上一卦。每天顺手抓出一个弹珠,看看上面胶贴住的是哪一卦,然后查明它的卦辞,省思它的爻辞,再用来对应实际的事务。久而久之,自然贯通易理。
总之,不要心急,不可以稍有心得便认为自己懂得易理。抱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心态,以渐进的方式,偶有所得,便拿来应用;行得通,更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应该是研究大易管理的最佳原则。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商周三代以前,人们便十分注重实际的行动。这种重行的思想,到大禹治水时,已经达到最高峰:整整八个年头,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入内探望。我们研究大易哲学,基本上也是希望对实际的行动,具有帮助。
详读六十四卦,不难发现大易本身,就十分重视力行。从乾卦开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告诉我们应该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发愤自强,小心谨慎,才能够处于险境而不生危害。到第六十四卦未济,也告诉我们事业尚未完成的时候,应该坚持中正、审慎进取、尽力而为,逐步促使一切恢复正常,而达于完成的地步。
研读这本书,相信不是一次就能够看得明白的。特别是从来没有接触过《易经》的人,更会觉得有很多地方根本摸不着头脑。我们建议先从头到尾,整个看一遍,有一个概略的印象,然后才重新仔细地分章阅读,用心思考,必然有所领悟。
有时候会觉得,看了后面的说明,才更了解前面所说的事理。在本书中,我们并不采取解说《易经》的顺序,却是以说明管理的思路为依据;前后有些重复,无非在强调这一部分应用在管理上的重要性。
第10节:大易与管理(1)
【第一章】大易与管理
大易管理的时代,从1984年(甲子)已经开始。现在,大易管理已经微露它的威力,相信它必将成为21世纪管理的主流。中国式管理是否应运而起,决定于中国人能不能及时重视大易,把它的道理从根救起,重新应用在实际的管理措施当中,以增强实力、提升效益。惟有如此,才能顺应人性的需求,符合大家的心愿。
大易管理,其实就是“按照《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来实施管理”。
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大易的影响。大家遵循大易的道理,用以为人处事,形成“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特质。所以管理离不开伦理,做事不能不兼顾做人。
中国式管理,是原本已经存在的,并不是有了西方的管理,我们才标新立异,故意把它说出来的。西方人的管理,也是很早就存在的事实,同样不是近代的产物。管理是一门新学问,但是管理的实务,老早就在进行。我们的管理,一直在运用《易经》的道理,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把它从根救起而已!
一、大易的演变及发展的主轴
要认识《易经》,最好“从易史着手”。看看易的历史,依据易学的演进,来寻觅其中的道理。
我们所采取的角度,是站在管理的立场,来认识大易,不做“考据”、“训诂”的工作,只探究“道理”是不是真正行得通。
1?伏羲画八卦
大约六千七百年前,我国还停留在畜牧为生的时期。当时的领袖,后世尊称他为“伏羲氏”。班固在《汉书》中指称他“为百王先”,认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称王的第一人。
伏羲画八卦,主要是依据当时的自然景象。将宇宙永恒存在的哲理,通过简单的符号象征来表示。现代的景象,当然和伏羲氏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读《易经》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当时的景象中来体会。伏羲氏首先怀疑“宇宙万象,为什么如此有秩序”,他观察昼夜四时,依序代换。白天之后是晚上、晚上之后又是白天;春、夏、秋、冬,也都依照次序在更替。到底是谁在管理,使得宇宙万物,这样有规律地变动着?他不停地思索,一直深入地追问,寻找管理宇宙的真相。?
第11节:大易与管理(2)
管理者的第1课 ?
要养成勤动脑筋的良好习惯。遇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轻易放过。抱着正常的好奇心,合理地怀疑:“为什么会这样?”连续问五个为什么,才能够找出真相。追根究底,绝不半途而废,是管理者成功的第一步。
伏羲氏体会到:万物变动不居。宇宙万有无一物不在变动,大概有一种强大的动能,在驱使万物变动不息吧!那个时侯并没有文字,他无法使用文字来记载这种“有一种巨大的动能促使万物变动”的念头,于是他用一个最简单的符号“”,来代表他的想法。
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为枝繁叶茂的易学。他说:“伏羲氏当时如何称呼这个符号‘’,我们不敢妄言。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符号的重要性后,便称呼它为‘太极’。”?
管理者的第2课 ?
管理者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好记住:真正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那一个。我们不可以一有答案,就沾沾自喜,认为已经找到了。这种一相情愿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可怕的主见,一旦坚定下来,就叫做成见。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来思索,不断地否定已经找出来的答案,继续寻找还没有被发现的那一个。只要时间许可,多多设想,从许多可以互相代替的方案中,寻找出最为合理的那一个,才是合乎理性的思考方式。
不过,伏羲氏很快就看出单靠“”这个大动能,并不足以说明宇宙万物变动的道理。
3?孔子集大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晚年读易,把用柔皮编连的竹简翻来复去,读到韦编三绝,深有体会,为《易经》写了传,分别是《文言》、《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除《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有一篇外,其余《彖传》、《象传》、《系辞传》均分成上、下篇合计六篇,合起来称为《十翼》,相当于《易经》的十只翅膀,帮助《易经》顺利飞行。
第12节:大易与管理(3)
管理者的第4课 ?
管理应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