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部队离境,并特别强调加拿大部队应迅速撤出。加拿大也曾协助几个大
国解决阿以战争,但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引人注目。
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加拿大曾试图脱离美国确立的轨道,谋求自身利益。
向中国和苏联出售小麦,自然会引来美国人嫉妒的目光,而拒绝对古巴的禁
运政策更招致美国政府的指责。加拿大对美国长期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作法很不以为然,但慑于这个强大邻邦的压力,几届加拿大政府都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一时期,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引起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
的批评和谴责,加拿大人民也在其中。
加拿大涉足越南事务始于
1954年。根据这一年日内瓦会议的安排,圣劳
伦政府派出一个由外交和军事人员组成的使团,力图调解印度支那的冲突,
但由于反对日内瓦协定的美国从中作梗,加拿大的努力收效甚微。当美国直
接卷入越南战争并导致这场地区性冲突不断升级之后,加拿大作为国际控制
委员会成员又被推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心。通过对这场纷争的考察,皮尔逊逐
渐意识到美国是“在世界上一个错误的地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41)皮尔逊
的态度和言论惹恼了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致使这位战争总统将皮尔逊邀
入戴维营而向他大光其火。皮尔逊和其外交部长保罗·马丁为解决冲突作出
的努力,受到冲突双方的冷遇,这使他们深切地意识到,加拿大作为一个中
等国家,要解决由超级大国厕身其中的国际纷争谈何容易!
进入
60年代后,加拿大的外交政策逐步脱离冷战的轨道。这一转变虽然
也可以从加拿大内部找到许多原因,但主要还应归因于美国的世界形象和国
际影响,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大战结束到
50年代末,加拿大一直盲
目地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对“国际共产主义阴谋”的神话和美国在为“民
主和自由的斗争”中的领导地位深信不疑。然而,美国在世界上的专横跋扈,
四处插手,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慨,也引起加拿大方面对美国政策的怀疑。迪
芬贝克摆脱美国控制的努力及其失败,使加拿大国家主义者更深切地感受到
来自美国的巨大威胁。1965年
4月,皮尔逊总理曾一度冲破谨小慎微的约束,
公开提出“停止对北越的空袭”,为此引起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的强烈不
满。(42)
总而言之,百年诞辰时的加拿大,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在联
邦政治、国家地位和世界影响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要冲破和消除
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加拿大政府和人民仍需作出巨大努力。
注释:
(1)(1)
年版,第。。 101页。。。
(2)(3)(5)(6)(7)(10)(14)(23)(24)(28)(30)(33)(34)(35)(36)(37)(38)
(39)Edgar Mclnnis,Canada,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Toronto,
1982),pp。598,599,608,608,610,617,622,668,592,594,594,595,637,646,649,651,651,644。
(4)(8)(12)(13)(16)(21)(29)(31)(42)唐纳德·克莱顿:《加拿大近百
年史》,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第。。 425,428,429,405,396,433,474,460,461,515页。
(9)Desmond Morton,A Short History of Canada(Edmonton,Alberta,
1982),p。211。
(11)Walter Lafeber,America,Russia,and the Cold War(New York,
1976),p。83。
(15)(32)Dominion of the North,pp。574,579。
(17)(18)(19)(20)(22)(40)(41)J。 L。 Granatstein,Canada:1957 —
1967(Toronto,1986),pp。24,111,44,125,137,202,209。
(25)(26)(27)阮西湖:《加拿大民族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83,183,186页。
第十二章从特鲁多时代到马尔罗尼当政
第十二章从特鲁多时代到马尔罗尼当政
皮埃尔·艾利奥特·特鲁多作为一颗新星登上加拿大政治舞台之后,迎
来的却是这个国家的多事之秋。
特鲁多长期以来得到魁北克年轻的自由党知识分子的有力支持。他曾撰
文尖锐批评过魁北克人的狭隘、保守,固步自封,杜普莱西政府的腐败、独
裁,主张在魁北克实行民主改革。他是“温和革命”的支持者,拥护建立有
效的联邦权威。在担任司法部长期间,他一直致力于扩大加拿大的个人自由,
曾提出过一项放宽离婚法和使堕胎、同性恋合法化的法案,更改了有关性侵
犯的刑律。与魁北克总理约翰逊的对抗更奠定了他在法裔加拿大人中充当联
邦主义代言人的地位。他的朝气蓬勃与坚强果断使加拿大的政治气氛为之焕
然一新。然而,历史的重任往往被赋予有才能的政治家,满腹宏论的特鲁多
上台以后遇到了加拿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他执政的十余年间,正
是加拿大社会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的时代。
从
1968年
4月
20日就任加拿大总理开始,特鲁多占居这个职位长达
13
年之久,历经
4次大选,成为加拿大执政最长的联邦总理之一。他毫无疑问
是整个
70年代加拿大政治的统治者。因此,通常把加拿大历史上特鲁多执政
的年代称为“特鲁多时代”。
特鲁多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来自经济方面。百年诞辰之后,加拿大人对经
济问题的担忧超过了
30年代以来历史上的任何时期,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
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经济增长率,加剧了加拿大地区间、联邦与各
省间以及各阶级间长期积压的矛盾。
进入
70年代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造成了经济形势的
长期不稳。从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来建立的一系列世界经济秩序保证了
战后四分之一世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平稳迅速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
元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值固定在每盎斯黄金
35美元。这一安
排奠定了其他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的基础。这类经济合作形式包括国际货币基
金(IMF)、世界银行和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通过这类合作,消除或减少了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从而促进了这些合作体系参与国贸易的发展和经济
的增长。
然而,由于
60年代后美国侵越战争的升级,增加了其国内的财政负担,
进而导致危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通货膨胀。贸易赤字和美国人在国外抢购
财产造成大量美元外流,以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不得不在
1971年关闭布雷
顿森林体系。此后世界实行“浮动”汇率,黄金价格猛增。
除此之外,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是导致世界性通
货膨胀的重要原因。70年代许多国家农作物歉收,致使粮价迅速上升。1973
年底,阿拉伯产油国将石油价格提高
4倍,油价的上涨使得严重依赖进口石
油的西方工业机器脱离了高速发展的轨道。1973年至
1974年世界范围的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了较长时期的经济衰退。
经济危机暴露出加拿大经济对外依附性所带来的危害。摆脱外来控制的
努力一次又一次遭到失败,成千上万的加拿大人靠捧外国公司的饭碗谋生,
大部分加拿大商业领袖都强烈保护外来投资,认为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产品市
场。经济学家也可毫不费力地证明加拿大的繁荣,靠的是“固定”的外来资
本。
大部分加拿大商业领袖都强烈保护外来投资,认为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产品市
场。经济学家也可毫不费力地证明加拿大的繁荣,靠的是“固定”的外来资
本。
在加拿大,采用何种经济理论医治加拿大经济的争议贯穿了整个
70年
代。这种争议主要存在于新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学派之间。新凯恩斯主义者
认为,石油价格上涨是导致消费增加和通货膨胀的根源;而货币学派则认为,
通货膨胀从其根本上说,总是一种货币现象,石油价格的上涨可以通过降低
石油之外的商品价格予以调节。他们认为,加拿大联邦政府与中央银行不要
试图干预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而应将注意力放在稳定国内货币供应,逐步
降低其增长率上。
加拿大政府基本上采纳了主张较少国家干预的货币学派的主张,并取得
了一定成效。如同在英国和美国一样,货币学派的理论几乎成为
70年代加拿
大官方经济学。加拿大政府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使通货膨胀
受到暂时抑制,但到
1979年又出现了其程度超过以往的回潮,并因石油输出
国组织(OPEC)再次将海湾石油提价而达到几乎难以控制的地步。特鲁多总理
“将通货膨胀按倒在地”的乐观目标并未达到,控制货币的结果仍然是高利
率、衰退、失业、银行破产。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增长缓慢和实际生活水平降
低困扰着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在英国,保守党政府运
用了货币学派理论,得到的结果是
1981年的失业率超过了劳工人数的
10%。
美国也在这一年年中经历了两年来第二次经济衰退。美国增加利率的措施殃
及其他国家,1981年夏末,加拿大利率超过了
20%。
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滞胀”,特鲁多政府进退维谷,摇摆不定。70年
代初,联邦政府曾采取了一些失业保障和财政向各省转移之类的措施,结果
造成联邦财政赤字的急剧增加。1975年
10月,特鲁多采取了一个他曾经反
对过的举动,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引起许多加拿大人的不满。面对世界
范围的危机,特鲁多认为自由企业制度已经失败,只有通过国家干预才能挽
救经济,稳定社会。这使他疏远了多年来支持自由党人的商业界。从
1975
年到
1978年,在联邦反通货膨胀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了直接的反通
货膨胀控制。根据货币学派的理论,1975年加拿大银行减少了货币供应量,
导致利率的急剧增加。尽管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都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通货
膨胀率和失业率仍居高不下。80年代初,几乎整个加拿大都处于经济失调状
态。
经济指数:生产、通货膨胀、失业(2)
年度年度
消费价格指数
(增长百分比)
年失业率。。
1961—1965(平均)。。
1966—1970(平均)。。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5。6
4。8
6。9
6。1
7。5
3。6
1。2
5。5
2。2
3。4
2。7
0。1
3。0
1。6
3。8
2。9
4。8
7。6
10。9
10。8
7。5
8。0
8。9
9。1
10。5
12。5
5。4
4。4
6。2
6。2
5。5
5。3
6。9
7。1
8。1
8。4
7。5
7。5
7。6
从
1981年第三季度到
1982年第三季度,加拿大经济经历了
30年代以来
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下降
5%左右,有
41003家企
业和个体经营行业破产。1982年平均失业率为
11%,12月份失业人数达到
149。4万人。1982年
6月,加元贬值到历史最低点,1加元只等于
77。45美
分。为防止资金外流,银行实行高利率。1982年
6月,国家银行利率为
16。59%,商业银行利率为
18。25%。
(3)这些金融措施直接危及人民生活,引起广
泛不满。1981年
11月,8万名加拿大市民在议会大厦示威,反对高利率。组
织这次行动的劳工大会还把矛头指向其他社会问题。当时失业率已经超过了
8%的高峰,年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达到
12%。如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
通货膨胀、高利率、高失业率和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缓慢等一系列经济问题一
直困扰着特鲁多时代的加拿大,构成这个时代众多矛盾纠葛的大背景。
二、特鲁多时代的社会问题
二、特鲁多时代的社会问题
(4)移
民中的主要成份是为寻求较好的生活条件而来加拿大的。也有一部分是不同
时期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智利、乌干达和印度支那的政治难民。在美国侵越
战争期间,许多美国人为逃避兵役而移民加拿大。从区域分布上看,新移民
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和亚洲。来到加拿大以后,大多数进入各大
中城市,安大略、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阿尔伯达和马尼托巴等工业化
程度较高的省份吸收的移民也较多。
新移民的到来很容易打破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脆弱的平衡。许多英裔加
拿大人对大批罗马天主教徒的迁入感到担忧;一些法裔加拿大人则担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