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移民的到来很容易打破加拿大在民族问题上脆弱的平衡。许多英裔加
拿大人对大批罗马天主教徒的迁入感到担忧;一些法裔加拿大人则担心新移
民多数汇入英裔集团,甚至进入蒙特利尔的移民也乐于学习英语而非法语。
从。。 1975年初开始,加拿大政府发表了绿皮书,对移民政策予以指导。议会两
院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每年增加10万名新移民,可以弥补加拿大的低出生
率。但如果每年的移民数额超。。 10万人,就可能引起麻烦。。。 (5)70年代末,加
拿大移民人数逐渐减少,甚至达不到。。 10万人的定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和印第安人的人口增长很
快。根据。。 1971年的人口统计,因纽特人有。。 1。8万人,印第安人则达到。。 30万
人。这些土著居民的出生率高于加拿大人口的平均出生率,尽管在整个人口
中仍处于少数,但其人口比重一直处于不断增长之中。特鲁多标榜要建立“公
平社会”,首先着手解决土著居民问题。1969年的“印第安人政策白皮书”,
答应取消限制印第安人生存权利的印第安人法,允许印第安人“充分、自由
和不受歧视地参与加拿大社会”。(6)
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并不满足于这些形式上的承诺,开始自觉地站起来
捍卫自己的权利,开创自己的未来。1968年成立的全国印第安人兄弟会和
1971年成立的“因纽特貘”,都是这些土著居民自发组织的保护自身权益的
组织,表明他们决心在行动中自己解放自己。
加拿大政府为开发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地侵犯了土著居民的利益。在富
藏自然资源的一些地区,土著居民的领地要求一直得不到解决。 1975年溪
谷印第安族提出了对西北地区 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求和在加拿大内部
实行民族自决。1974年因纽特人也提出将西北地区一分为二,由因纽特人控
制北半部。1979年“因纽特貘”正式将这一要求写入其纲领。联邦政府对土
著居民的上述要求一概置之不理,特鲁多在。。 1977年宣布说,正如不能给魁北
克以特殊地位一样,对其他土著居民也一视同仁。(7)
1978年,原始居民权利委员会代表班克斯岛的因纽特人同联邦政府印第
安人事务和北方开发部成功达成协议,部分解决了因纽特人的土地要求。但
数年以后,因纽特领地内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再次侵犯了因纽特人的利益。
土著居民争取自己权利的道路仍很漫长。
加拿大人口增长在全国分布上是不平衡的。除了新移民多半定居在城市
外,为数甚多的加拿大乡村人口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这一情况在。。 3个西
部省份表现尤为突出。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兴旺发达,阿尔伯达省的人
口从
1971年到
1981年增长了
36%;历来缺少人口的萨斯喀彻温省人口增长
也很迅速;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因其地理优势和工业化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在
全国居于前列。两大中心省份,安大略和魁北克仍然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1981年两省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62%。人口分布在地区间的不平衡使联邦政
府与靠资源发展起来的西部各省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西部人总担心渥太华
政府的政策为选民人数众多的中央省份所左右,由不信任产生的对联邦政府
政策的抵触情绪加剧了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国民收入在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之间都表现出巨大的差异。1980年,处
于底层的
20%的家庭只得到国民收入的
4%,而高层的
20%则得到国民总收
入的
42%,贫富悬殊一目了然。各地区之间也长期存在着收入上的不平衡。
魁北克、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大西洋沿岸各省在整个
70年代人均收入低
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不列颠哥伦比亚则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
70年代
末成为全国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安大略则处于下降趋势。阿尔伯达的人均
收入,由于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在
1973年后迅速增加。
1969—1979年人均收入的地区分布情况
(8)
地区1969年1974年
(加元时价)
1979年1969
—
1979年
增长率
%
不列颠哥伦比亚
阿尔伯达
安大略
加拿大
育空和西北地区
魁北克
萨斯喀彻温
马尼托巴
新斯科舍
新不伦瑞克
爱德华太子岛
纽芬兰
3226。
2944
3470
2943
2596
2601
2368
2762
2279
2062
1847
1796
5761
5238
5843
5226
4883
4733
5021
4950
4156
3882
3478
3518
9821
9717
9608
8902
8569
8341
8335
8198
7088
6472
64057
5862
204230177202230221252197211214228226
1979年,加拿大劳工人数达到
1100万,其中妇女人数增长很快,许多
已婚妇女仍旧谋取职业,还有一些妇女在子女长大后重返工作岗位。他们之
所以如此,既是出于经济上的需要,也是妇女运动推动的结果。1967年,皮
尔逊政府任命了一个妇女状况皇家委员会,由佛罗伦斯·波德任主席。该委
员会在
3年后提交的报告罗列了
167条建议,内容涉及教育,妇女的经济地
位和家庭地位等几个方面。其中属联邦职权范围内的
122条,有
42条在
1974
年之前得到解决,37条得到部分解决。但报告中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一直没
有成为现实,10年后仍然还是妇女运动奋斗的目标。尽管在劳工队伍中妇女
人数已达三分之一,但主要集中在白领阶层。70年代末,妇女进入法律、医
疗卫生、会计和商业管理等行业的人数大大超过了以往。
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职业结构,公共管理、贸易、金融、商业、通讯
和私人服务等行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到
1980年为止,将近三分之二的加拿大
工资收入者是白领工人,受雇于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数占十分
之三,从事农业的人数占二十分之一,从事森林业、采矿业、捕鱼和狩猎的
人数占劳工总数的五十分之一。
工资收入者是白领工人,受雇于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人数占十分
之三,从事农业的人数占二十分之一,从事森林业、采矿业、捕鱼和狩猎的
人数占劳工总数的五十分之一。
1961—1980年加拿大罢工与空厂(Lockouts)情况。。 (9)
年度罢工、空厂次数参加工人人数
1961
—
1965(平均)
1966
—
1970(平均)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355
572
569
598
724
1218
1171
1039
803
1058
1050
1028
105625291109
239631
706474
348470
580912
506443
1570940
217557
401668
462504
441025
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增加实际收入。70年代,工人要求
的高工资有时甚至超过了生产所得,雇主则通过提高物价将负担转移给消费
者,这是构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通货膨胀反过来又刺激了工人对工资的
要求,而这些要求又受到高失业率和反通货膨胀委员会活动的抑制。70年代
初期和中期,工人实际收入曾有所增长,但到后期又开始下降。工人为避免
失业往往不得不忍受低工资待遇。
妇女劳工人数的增多,增加了工人运动的女权色彩。白领阶层和公共服
务业的工会给予妇女更多的重视。1981年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Union ofPostal Workers)举行罢工,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全部补发女职工在产假期间
的工资,得到满足后,其他工会也纷纷效尤。然而,尽管妇女已经争取到许
多工作权利,但大多数在职妇女回到家中后仍要承担起繁重的家务。要达到
妇女运动所争取的目标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为解决资本主义经济无节制地发展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就有必要增加
社会福利,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进而缓和阶级矛盾。尽管广泛的社会福利
计划常常被认为是造成国家财政赤字的重要原因,但是,从长远来说,资本
主义制度要存在下去,就不得不从结构上作出某些调整。要防止资本主义制
度造成的种种弊端,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是不可缺少的。
皮尔逊政府为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曾采取过许多重要步骤,其中
最有影响的立法是。。 1966年通过的《医疗服务保障法》和“加拿大援助计划”。
但直到特鲁多上任以后,这些计划仍未真正实施。联邦政府从
1968年
7月
1
日起,对于各省负责执行的医疗服务计划支付一半的费用,但另一半开支对
各省来说仍是一项不小的负担。只有财力较为雄厚的萨斯喀彻温和不列颠哥
伦比亚打算从指定的时间承担费用。阿尔伯达、马尼托巴、纽芬兰、新斯科
舍和安大略在
1969年接受了该计划。到
1969年底,只有爱德华太子岛还无
采纳这项计划的近期打算。加拿大援助计划在
1965年的众议院辩论中曾被誉
为“充分利用人类资源和消灭贫困”的有效之举,但也没有马上付诸实施。
1971年参议院反贫困委员会承认,要筹集到解决贫困问题的
20亿元并非易
事。加拿大社会贫困现象主要存在于土著居民、妇女和法裔加拿大人当中,
从而加深了这个社会的许多固有矛盾。1969年至
1970年,加拿大各级政府
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达到
85亿元,然而,贫困问题仍未解决。为削减开
支,有关部门决定,缩小各种福利计划的受益面,集中解决那些真正需要援
助的人。1970年发表的题为《加拿大人收入保障》的联邦白皮书,强烈主张
建立对老年人补贴和家庭援助的收入考察制,理由是要确认那些收入最低的
个人或家庭,并予以援助,以便有限和有效地使用政府开支。联邦政府的所
谓“经过收入考察的家庭收入保障计划”因
1972年议会解散而被搁置,新议
会中反对收入考察制的新民主党力量增加,使这一计划受阻。1973年
4月,
全国健康与福利部部长马克·拉朗德提交的报告和随后通过的新的家庭补助
法案,将原来的计划开支增加了近
3倍。两年后,老年补助金也相应地作了
提高。然而,实行充分的社会保险计划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使加拿大政府仍感
力不从心。1975年联邦政府为减少财政赤字,取消了一些就业计划,随后又
撤消了社会服务法。尽管阻力重重并出现了一些倒退,加拿大援助计划仍在
艰难曲折中获得普及。
三、特鲁多时代的魁北克问题
三、特鲁多时代的魁北克问题
70年代,加拿大争议最多的政策当属双语制。事实上,关于语言问题的
争论在
60年代就成为加拿大两大民族之间关系的焦点。根据
1961年的统计,
有
12284762名加拿大人说英语,3489866名加拿大人说法语,有
2231172人
操双重语言,另有
232447人既不说英语也不说法语。而溯其母语,英语和法
语分别为
10660534人和
5123151人。
(10)讲法语的人与母语是法语的人之间
的差额说明,操双重语言的人多半来自法语集团。这就不免引起法裔加拿大
人对法语在加拿大地位的担忧。围绕如何在加拿大推行双语制问题,有识之
士们提出许多方案,也引起一些持久的争论,并因此导致分离主义的崛起。
特鲁多认为,如果法裔加拿大人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平等地位得到保障,
就可以解决魁北克分离主义问题。1969年通过的官方语言法规定,在联邦文
官服务系统,皇家机构和联邦法院,英语和法语将被同时平等地使用。根据
该法设立的委员会,将在那些英语和法语居于少数但却达到当地人口
10%的
地方建立“双语区”。在“双语区”内将以两种语言实行充分的联邦服务。
由一名直接向议会报告的联邦语言专员监督这一立法的执行。特鲁多在
1969
年
7月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解释说:“要建立和保持一个团结有力的国家,
就有必要使讲法语和讲英语的加拿大人在这个国家的所有地方都能惬意如
归。作为我们大语言团体中的一员,他们的权利应该得到联邦政府的尊重。
这就是官方语言法和我们双语制政策的目的所在。”(11)政治学教授基思·斯
派塞担任了官方语言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在此之前成立的双重语言二元文
化皇家委员会,在
1969年和
1970年先后完成其报告的第三卷和第四卷,题
目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