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妥协,终于达成协议。宪法议案于 
12月 
2日和 
12月 
8日先后在众议院和参
议院获得通过,由司法部长让·克雷蒂安呈送伦敦。经英国议会表决之后,
女王将赴加拿大,作为《英属北美法案》归国进程的最后一步。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仍坚持反对意见的魁北克陷于孤立,徒劳地要求当
初为与其他 
7省总理联合而反对过的否决权。莱维斯克感到魁北克被渥太华
和其他诸省出卖了。在一年一度的魁北克人党大会上,该党决定取消主权联
系目标中的经济联系。此外,魁北克政府还做出了其他反应,使加拿大政治
关系又罩上了一层阴云。

特鲁多时代,联邦与各省之间的关系达到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紧张
程度。金钱与省权是争论的主要焦点。许多省指责渥太华侵犯了宪法赋予各
省的权利,同时,也指责联邦占有本属各省的财政来源,却不履行其应有的
责任。

特鲁多对联邦主义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他 
1968年发表的论文集《联
邦主义与法裔加拿大人》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加拿大联邦主义、对
解决法裔加拿大人民族主义问题所持的态度。在 
1969年的政策辩论中,他又
对自己的一些理论进行了发挥。

特鲁多是一个坚定的联邦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相信国家应该为所有公


民提供平等机会的自由党人。他在 
1968年曾指出,自由主义,就是要维护“国
家财富的公平分配”。他在 
1969年联邦—省会议上阐述道:“在新宪法下,
加拿大议会应该有权重新分配财富,以缩小家庭收入的悬殊差别和减少遍及
加拿大的贫困。。任何政府都能取钱于民,任何政府也应该能够用钱于民”。 


(17)
面对社会福利开支的日益庞大,几乎所有的省总理都感到力不从心。他
们意识到要解决财政问题只有两条道,一条是增加税收,另一条是加强联邦
对各省的财政支持。增加税收自然不会为公众所欢迎,所以各省几乎一致寻
求第二条途径。联邦政府同意给各省增加财政支持的同时,也扩大了社会福
利计划、健康保险、医疗服务以及中等后教育的庞大开支,对各省来说仍是
个沉重负担。一些省要求渥太华继续增加财政支持。但特鲁多及其内阁也为
用于失业保险等福利的开支的不断增加而束手无策。两级政府不能达成一致
意见,只好修改用于中等后教育的分担开支方案。要彻底解决公共开支问题
就有必要调整联邦与各省的财政收支模式。渥太华方面倾向于实行由联邦与
各省分享收入、分担开支,这一计划首先遇到几个富省的反对。

1973年底,围绕石油和天然气展开的争论使联邦与 
3个西部省的关系迅
速恶化。萨斯喀彻温的新民主党总理艾伦·布莱克尼对渥太华分享收入、分
担开支计划表示的异议颇有说服力。他并不拒绝联邦政府重新分配收入的建
议,用他的话说:“我们的财富利益与我们对国家问题的负担应该由所有人
公平分担,不管他住在哪里。”但随后他又问道,为什么只把这一原则用于
石油,为什么不包括铜、锡和其他矿藏?(18)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将石油价格提高了 
2倍,加拿大几个产油省的
石油价格也随之上调,引起其他省的不满。特鲁多政府支持多数省提出的将
石油价格控制在低于国外油价的水平。联邦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直接税和控制
商务贸易等手段迫使产油省就范。1975年达成的石油价格协议允许逐步提高
油价,但不能高出国际价格水平。这一协定得到大多数省的支持。

总的看来,特鲁多政府在西部诸省积怨甚多。1971年的税收改革使采矿
业损失最大,双语政策也在这里激起不满。在渥太华能够长期执政的自由党
在西部却处于失势状态:在不列颠哥伦比亚、萨斯喀彻温和马尼托巴当政的
是新民主党,阿尔伯达则是进步保守党的天下。这 
4个省份在诸如关税、交
通运输政策、农业政策、对采矿业的税收以及联邦能源政策等问题上很容易
联合起来反对渥太华。事实上,到 
1980年,在阿尔伯达、不列颠哥伦比亚,
分离主义运动已经出现。萨斯喀彻温的一个小团体也在谋求同美国合并。尽
管持分离主义的人在西部仍处于少数,但其前景却难以预料。

在特鲁多时代,西部 
4省的政治命运是与其自然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
相关的。在阿尔伯达,社会信用党的独霸地位始于 
1935年,结束于 
1971年。
嗣后,皮特·拉菲德成为该省第一位进步保守党总理。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
的变动使这个加拿大主要产油省受益匪浅,保守党的统治也因此得以稳固。
省政府利用岁收余额建立了阿尔伯达遗产基金,帮助扩大了该省的工业基
础。阿尔伯达人清醒地意识到,石油和天然气是无法更新的,面对日益减少
的自然资源,有必要为该省的未来作些准备。到 
80年代开始时,遗产基金已
经达到 
100亿元。

社会信用党在 
1972年结束了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长达 
20年之久的统
治,以戴卫·巴雷特为首的新民主党上台执政。新政府在社会福利和控制土


地使用方面的大胆革新使为之震惊的反对力量联合起来。1975年的选举中社
会信用党在许多保守党和自由党人支持下东山再起,重获政权。

地使用方面的大胆革新使为之震惊的反对力量联合起来。1975年的选举中社
会信用党在许多保守党和自由党人支持下东山再起,重获政权。
从 
1971年新民主党当政后,总理艾伦·布莱克尼大胆改
革,其中最激进的步骤是将钾碱工业收归国有(省有)。70年代石油和钾碱方
面的收入,使这个穷省得以致富。

1977年,马尼托巴省一贯支持渥太华政策的爱德华·施赖尔领导的新民
主党政府因经济和财政困难被赶下台,施赖尔在 
1978年被任命为加拿大总
督。这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既非英裔又非法裔血统的总督。新上台的进步
保守党政府在克服马尼托巴省资源不足、财政短缺等经济困难方面并无建
树。在 
1981年选举中,新民主党重新夺回了政权。

东部沿海诸省,70年代一直在贫困中挣扎。纽芬兰政局长期控制在进步
保守党手中,几位领导人都坚决主张由省政府控制近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
发。新的自然资源开发为该省摘掉贫困和高失业率的帽子增加了信心。新斯
科舍也境况不佳,捕鱼业的发展难以补偿制造业的落后。经济困难使自由党
政府在 
1978年倒台,约翰·布坎南的进步保守党政府在 
1981年选举中再次
获胜。与此同时,自由党所控制的最后一个省份爱德华太子岛也于 
1979年落
入保守党之手。在新不伦瑞克,和蔼、精明的政治家理查德·哈特菲尔德,
在 
1970年就从自由党手中夺得总理职位。尽管该省也面临许多经济困境和种
族分歧,但哈特菲尔德总能设法从各个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持。

70年代,魁北克省的状况前文已述。另一个中央省份安大略长期以来为
保守党所控制。尽管该省在 
7O年代失去了人均收入位列榜首的地位,但仍不
失为加拿大的富裕省份。该省所依重的制造业生产在 
70年代很不景气,造成
工厂倒闭,失业率提高。尽管如此,执政的威廉·戴维斯政府仍能连选连任,
并在 
1981年选举中夺回前两次失去的多数席位。到 
1983年,保守党在该行
执政已长达 
40年之久。

经济困境导致自由党政府在各省频频垮台。特鲁多政府在 
1976年以前的
几次大选中勉强支持下来。1976年,魁北克人党在省内的胜利为风雨飘摇的
自由党政府提供了转机。特鲁多在魁北克公决中所持的态度予人以深刻印
象。他在 
1977年 
2月曾对议会两院和电视观众说:“我有充分的把握对你们
说我能驾驭形势,加拿大的统一不会被打破。”(19)人们相信,自由党政府当
政有利于化解魁北克的分裂主义。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保守党迅速失势。
然而,经济问题仍困扰着特鲁多政府。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
慢以及加元对美元的贬值,动摇着人们对自由党政府的信心。随着魁北克分
离问题的淡化,自由党的威信也逐渐下降。

1979年的大选中,保守党在组织上和财政支持上都胜自由党一筹,该党
得到了 
136席,而自由党则降至 
114席。1976年当上保守党新领袖的乔·克
拉克出任联邦总理,组织起保守党政府,但新政府在议会中仍处于少数派地
位。

克拉克政府上台后,既要适应久已陌生的联邦机器,又要设法赢得公众
的支持,在制定新政策中的分歧从内部削弱了它的力量。克拉克将国有“加
拿大石油公司”转让给私人的企图引起广泛不满。新的能源政策得不到国人
的理解。凡此种种,动摇了新政府的统治地位。在 
1980年 
2月 
18日的选举
中,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奇迹般地卷土重来,获得了 
282个众议院席位中的
147个,达到明显多数。选举的结果反映了保守党短命政府新政策的失败。


支持加拿大石油公司的人和不喜欢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人在选举中都
支持自由党。急于求成和经验不足使得还没来得及一显身手的保守党再次败
北。

支持加拿大石油公司的人和不喜欢较高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人在选举中都
支持自由党。急于求成和经验不足使得还没来得及一显身手的保守党再次败
北。

特鲁多统治末年,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许多加拿大人意识到,特鲁多
时代已经结束,加拿大需要一位具有全新意识的新领袖。尽管特鲁多仍然是
加拿大举足轻重的政治家,但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耗去了他过多的精力,
精神上的挫折使他对政治事务产生了厌倦。1984年 
2月 
29日,特鲁多突然
宣布了辞职的决定。在 
1984年 
6月 
16日的自由党代表大会上,曾担任过皮
尔逊政府内阁部长的约翰·内皮尔·特纳获得了自由党领袖职务,从而也当
上了联邦总理。但特纳在议会中却没有席位,为此他要求在 
1984年 
9月 
4
日举行大选。然而,在这次大选中,保守党新领袖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
一举击败了特纳而荣登总理宝座,从此开始了加拿大历史上又一个新时代。


五、特鲁多时代加拿大对外关系

五、特鲁多时代加拿大对外关系
末 
70年代初,国际政治力量又开始一次大改组,美、苏两国的
争霸也出现新的态势。社会主义中国同众多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了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受美国支配的西欧
和日本现在已羽毛渐丰,不愿再听从美国的摆布,并在国际市场及金融等领
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已走入死胡同,由于身陷印
度支那,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同苏联的竞争中越来越感到力
不从心;苏联则借机发展自己的实力,成为全球性强国,并在世界许多地区
支持侵略战争,制造国际摩擦,成为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面对变化了的世界形势,美国在尼克松政府上台后调整对外关系。意识
到“超级大国的时代行将结束”和“多极化将成为未来的潮流”,尼克松总
统及其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提出了以尼克松主义为标志的新的全球战略,试
图在“均势外交”中发挥美国的领导作用。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也影响到加拿大的外交取向。特鲁多上台后曾提出
要更新加拿大对外政策。1970年 
6月形成的对外关系白皮书包括了 
6个小册
子,分别阐述了加拿大在欧洲、拉丁美洲、太平洋、联合国、国际开发和“加
拿大人对外政策”几个领域的外交方针。这些小册子强调了 
6个主题:主权
与独立,和平与安全,社会公正,生存平等,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将经济
发展放在首位,反映出加拿大政府已不准备继续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
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振兴国内经济上。特鲁多政府认为,
“维护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寻求“经济伙伴更加多样化”,是其“外
交政策的一个主要基石”。(20)在政府部门中,贸易与商务部将在对外关系中
发挥更大影响。

从 
50年代以来,加拿大就积极谋求同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外交和经贸关
系,并从中获益匪浅。但在尖锐冷战时期,中加关系一直受到美国反共反华
政策的掣肘。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