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评估,那时候需求怎么做已经知道、由哪位开发工程师来做也知道,所以可以推算
出相对准确的工期,工期和工作量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生一个小孩,需要 1 个女人
10 个月的时间,工作量可以说“10 人月”,但 10 个女人 1 个月的时间,同样“10 人
月”是绝对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不管几个人,工期都只能是 10 个月……这个话题在
第 3 章还有机会慢慢谈。
性价比啊性价比
我们已经做了需求采集,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知道了某个需求的基本属
性、种类、商业价值、开发量,现在似乎应该开始写文档、干活了,但经验告诉我们
不是这样的:
绝对不能因为某个需求的实现难度很小就马上去做,也不能因为另一个需求的实
现难度大就不做。
一个实际的例子:
我做过的某个产品页面的访客,在 2009 年某段时间内使用各种网页浏览器的比例
如图 2…15 所示:第一名是微软的 IE,99。14%(其中 IE6。0 又占 75%);第二名 Firefox,
0。45%……
图 2…15 某产品页面的浏览器使用情况
对应的需求是:“产品页面在 Firefox 下显示有问题,比如……”,而我在注释里写
道“对不起,我们就是不支持 Firefox”。当然,这句话是写给自己人看的,千万别对用
户讲。
这个需求实现难度不大,但一直在功能列表里放着没动,说实话,能在列表里出
现的需求,严格意义上讲,没有任何一个是没有价值的,也没有任何一个是做不了的,
那么到底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就像早在第 2。1。1 节中就谈到的“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一切皆看性价比。
有了那么多的准备,现在我们只要做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就可以回答上面的问
题了。
性价比 = 商业价值÷实现难度(简化为开发量)
现在可以做决定了,我们把产品需求列表按照“性价比”一列从大到小排序,先
做排在上面的就可以了(如表 2…8 所示)。
表 2…8 需求的性价比
需求属性
属性说明
性价比(*)
“商业价值/开发量”,用于决定先做哪个
但是工作中对“性价比”的判断还是会经常有偏差,很实际的一个原因,是自己
经常和哪类人接触。2007 年下半年的工作中,由于一直和工程师直接接触,经常听到
他们抱怨某个需求太麻烦之类的,所以综合考虑时有点倾向于做实现难度小的;而如
果经常和销售、运营的同学一起开会,就会倾向于更多的考虑商业价值,这点与大家
共勉,时刻注意。
道理说完了,对需求的 DNA 检测也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将迎来一场残酷的
“战争”。
2。4 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
2008 年春。
每个月来一次的,除了账单,还有那场“战争”。虽然活下来的永远是少数,但我
越来越觉得,为了我们的产品,有些需求死得其所。
这是一场公司内部的战争,每个产品的产品经理都要上场,打仗总是为了抢点什
么,我们争夺的是下个月的人力资源,即总是不够用的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
战场就是闻之色变的产品会议,而我们手上的武器,则是精心准备的商业需求文档。
这个过程,就是需求筛选,如图 2…16 所示,也有个很传神的说法:需求 PK。
图 2…16 需求筛选
2。4。1 永远忘不掉的那场战争
为什么原来没有这样的战争?
我没找到理论支撑,但就个人经历和与同事的交流来说,下面是一个因素:更早
的时候,公司是按照产品线划分部门的,对于某个产品来说,有自己的产品设计师、
开发与测试等,下一段时间要做哪些需求,完全可以在产品经理的层面上决定,所以
就算有战争也是部门内部的,比较温和,基本上在分析商业价值的需求讨论会上,也
就顺带着确定了下一段时间做哪些。
为什么现在有战争了?
2008 年初,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变成了按职能线划分团队,有了统一的产品中心,
包括所有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研发中心,包括所有的开发工程师、架构师等;质控
中心,包括所有的测试工程师……这样的话,每个产品还是由原来的产品人员做,但
是开发与测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流动的可能。每个产品想做的需求都很多,所
以都想尽可能多地抢到开发与测试的资源,然而人力资源总是严重不足的,所以最终
把资源投给哪个产品,就必须上升到几个中心的大老板层面来决定了,而大老板的决
策依据就是各个产品团队制作的商业需求文档。
其实,后来我们又经历过几次反复,部门总是一会按产品线划分、一会按职能线
划分,这让我忍不住也对这个问题给出点自己的解释。
按产品线划分的团队对产品本身是有利的,产品经理权力更大,可以按照自己的
想法做,资源有保证,产品规划不容易被动改变。此外,各种职能的员工之间沟通顺
畅,单线领导,开发的头、测试的头等都向产品经理负责。
按职能线划分的团队对多个产品间的资源共享有利,可以让资源流向更需要的地
方,保证对核心产品的投入,但是效率不高,由于产品规划的决策需要在更高层面上
敲定,单个产品的发展速度会有所降低。此外,资源战争可以把“鲶鱼效应 18”从产
品内部扩大到公司层面,使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更抓狂地为产品的发展而苦苦思索,
这是一件好事。
18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
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向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两种组织结构,给我“一攻一守”的感觉,产品在创业期的时候,需要全速发展,
必然是产品线结构,产品经理带头往前冲。而当公司里有多个产品慢慢成熟之后,就
多用职能线来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因为在成熟的产品团队中,要做的事情通常比创业
时期少,或者说没那么急,那么各种资源就显得有富裕,可以更加的稳扎稳打,所以
按职能线划分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产品团队之间的互相学习,让员
工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更多有关组织结构的话题,将在第 4。1。3 节“团队之大”与大家讨论,到时候再见。
准备出发:把需求打个包
上战场之前,就像战士要把自己的物品打包一样,需求也要打包。我们现在来解
决这个包有多大的问题,即某个将来的潜在项目里,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需求的问题。
这里不得不提前谈一点项目管理的内容了。
做项目,终极目标就是:多快好省 19,即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19 “多快好省”对比经典的项目 TRQ:项目时间(Time)、项目资源(Resource)、项目质量(品质 Quality 和数量
Quantity),大同小异。
20 敏捷方法,一种项目管理方法,在本书第 3。5。3 节“敏捷更是手段”里有相关描述。
但又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事情是没有的,所以我们通常是在上述 4 个要求
中做平衡。我经历的互联网、软件项目,比较推崇敏捷方法 20,所以有比较固定的项
目时间,专业点叫“迭代周期”,一般是 2~4 周。然后有一个人员相对固定的团队,
意味着项目资源确定,此外任何时候都要保证项目品质,最后能变的只能是量——项
目范围。
继续,我们有了项目时间长短,也就意味着可以按经验的比例估计出留给开发的
时间有几天,然后团队里有多少开发工程师也是知道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算出有多
少“可用工作量”,同样以“人天”为单位。还记得我们把产品需求列表按照“性价
比”从大到小排序过了么?从上往下看,每一行后面都还对应着一个“工作量”,现
在我们只要做一个简单的加法,一行又一行地从上到下依次纳入项目,能做多少,一
目了然,我们把这个动作叫“需求打包”,而对这些需求的整体描述,也就是商业需
求文档里的功能说明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准,可变因素很多。我们每次产品会议都要准备好几个项目
让大老板们选,每个项目也有可能在产品会议上被砍掉部分需求,所以可以先相对随
意地超出“可用工作量”。
这个过程完全定量地回答了“做多少”的问题。但,真实情况哪会这么简单明了,
就像课本里总是给出一个简单到不真实的例子,然后再告诉你还有很多特例,而到了
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又要复杂很多,没办法,大家都尽力吧,让每个项目的大小相
对靠谱,下面说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需求打包”最好打包类似的功能点。是否类似取决于需求的基本属性,
这是“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那一节里做的事情。一般来说业务上逻辑关系密切的需
求才会包含在一个项目里,这也很好理解,否则就是一个纯粹修修补补的“小需求项
目”了。实际操作中打包多大,更多的是取决于这一点。更好的方式是,需求在打包
以后,通过业务逻辑图的方式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给别人讲解
如图 2…17 所示,是我在 2009 年春做的一个项目的业务逻辑图,因为涉及一些商
业问题,所以图中有些关键词隐去了。
图 2…17 魔方计划的业务逻辑图
第二,需求依赖,功能互相之间有依赖关系。那些只能先做的功能,应该在产品
需求列表里注明;功能与人力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会经常存在,比如有些功能只能
由团队里的特定成员来做。在这里评估工作量的时候不会考虑“谁来做”的问题,在
正式立项以后,组建团队的时候会重点考虑,当然长期来说,为了避免这类风险,提
升与平衡团队成员的能力是王道。
第三,需求的粒度大小问题。商业价值很高的功能,如果细分的话,我们会发现
其中也有价值相对低的部分,所以需求的粒度应该尽量细,前提是细化引起的管理成
本上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给个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大开间办公区域里的灯,不
可能用一个开关控制,也不可能每一个开关只控制一盏灯。具体细到多少,要根据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的经验是,在需求列表里出现的任意一行,工作量最好不要超
过“5 人天”。
战场:产品会议
需求打包完成了,战争就要打响了。
某天,各个部门的老板们都聚集到一个大会议室,准备待上一整天。各个产品的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们等着被轮流召唤,当然如果你有空且愿意,也可以旁听一整天。
其实对资源的争夺,在部门内讨论商业价值的时候已经预演过了,通常来说每个人都
会尽力为自己提出的需求说好话,毕竟实现自己想法的感觉总是好过帮别人实现想法。
一般来说产品会议一个月一次,当然这和产品性质有关,如果你们公司的产品周
期比较长,那也可以两三个月一次。
当某个产品团队开始登场亮相的时候,一般要先回顾上一次产品会议通过的项目,
现在进展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时间进度、是否需要追加资源、是否有重大需求变更,
已经发布的项目有什么问题,等等。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让大老板们更新对各个项目的
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积累经验,让今后产品会议上的决策越来越合理。
回顾之后,就是最关键的部分了,我们会拿出准备好的商业需求文档,每个产品
都会拿出三五个,占满 2~3 倍的潜在资源。这里说的潜在资源,是指相对固定的开发、
测试人员,因为技术人员有对产品的熟悉问题,所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太多的人同
时转去做其他产品,这也就意味着潜在的人力资源数量是在一个值附近做微小浮动的,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资源的争夺是以产品间的争夺为辅,产品内多
个项目的争夺为主。很有意思的是,这三五个商业需求文档通常是产品团队里不同的
人做出来的,所以内部也会争夺得你死我活。
接下来的重头戏是一直提到的商业需求文档。
武器:商业需求文档
我们刚刚把需求打好包,接下来就要描述一下这个包了,这就是商业需求文档,
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简称 BRD,它也是我们参加资源争夺战的武器。
先看一下几个长得很像的词:BRD、MR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