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39年5月21日,德意两国缔结所谓“钢铁条约”(PactofSteel),这也就无异于确定了希特勒的领导地位。
就理论而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同盟,而且不像一般军事同盟(那几乎都是防御性的),这个“钢铁条约”所代表的是最公开的“攻击同盟”。其主要条文为:“签约双方如有一方与任何国家发生战争,则另一方应使用一切军事力量予以援助。”这样的措辞在近代可以说是非常罕见。'注:一般的条约都是规定如一方受其他国家攻占时,另一方始有援助义务。反而言之,假使主动地发动攻击则同盟国也就并无援助义务。'
墨索里尼之所以肯如此低首下心,其原因有二:(1)他已在4月间出兵入侵阿尔巴尼亚,希望能获德国的援助;(2)他希望利用同盟关系来稳住希特勒,使其不贸然在欧洲发动大战,好让意大利有休息和准备的时间。他向希特勒强调欧洲和平至少应维持到1942年,希特勒也欣然表示同意。
墨索里尼正自以为得计,殊不知希特勒则另有打算。他只是想利用这种同盟条约来虚张声势,以便可以不必使用武力而压迫波兰屈服。等到波兰始终不屈时,于是战争的爆发便就迫在眉睫。此时墨索里尼感到非常矛盾。他一方面想废弃“钢铁条约”,和希特勒翻脸,以免被拖下水,但又感到害怕;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民主国家可能重演一次慕尼黑签约,于是德国又可以再度获得一次廉价胜利,而他也不希望丧失分赃的机会。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之下,墨索里尼的处境非常狼狈。
8月24日,德俄两国签订互不侵略条约,这也就表示希特勒已经下了决心:除非波兰无条件投降,否则他就会发动攻击。德俄条约的公布使墨索里尼和齐亚诺都深感刺激。希特勒事先并未与墨索里尼协商,甚至也不给予通知,所以他们认为至少在这个阶段意大利可以拒绝加入战争。于是墨索里尼便坦白地说明,意大利尚未完成准备,无法采取军事行动,其对德国的支援只能限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同时也提醒希特勒,双方本已同意在1942年以前不发起战争。
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态度并不感到惊讶,他是否有一点惭愧我们则无法知道,不过他却似乎很认真地反问墨索里尼,他需要一些什么东西才能完成准备,希望他开列清单以便看德国能否提供。结果,意大利所开列的项目简直是朝天讨价,把德国人都吓坏了。于是希特勒对于意大利的援助也就仅以下述三项要求为前提:(1)意大利的报纸和无线电广播尽量支持德国;(2)尽可能虚张声势以牵制法英两国兵力;(3)提供德国工业和农业所需的人力。
希特勒对墨索里尼的态度保持着其原有的尊重,但在回信中失望之情却溢于言表,墨索里尼为了挽回颜面,在8月31日(即开战的前夕)又表示他仍愿出面调停,但希特勒婉辞拒绝。他们之间虽然始终不曾出现公开的裂痕,不过所谓“钢铁条约”者却已形同具文,完全没有发挥其理想中的效力。
严格说来,“钢铁条约”的签订已使德意军事同盟具有法律的形式,但两国之间的军事合作几乎可以说是似有实无。不但没有制定联合计划的机构,甚至于两国的参谋本部人员也很少接触。尤其是希特勒的一切决定往往都是神来之笔,甚至其本国的高级军事首长事先都可能毫无所闻。所以他更不会事先告诉墨索里尼,都是在行动之后,才会向他作一个礼貌的“报备”。因为在德国人眼中,意大利人最不能保密,而且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总而言之,德意之间虽有正式盟约的存在,但双方实无真正同盟战略之可言。双方虽勉强合作,但彼此并不信任,在战场上和后方也都时常发生摩擦。根据德国将领所写的回忆录,可以发现他们认为意大利对于德国实在是个包袱。如果意大利能中立到底,则对德国的贡献可能还会远较有利。
德日同盟
日本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我国东北地区,并建立伪满州国之后,就开始受到国际舆论的一再谴责。结果遂使日本在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于是其国际地位也就变得更为孤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就开始企图与在欧洲出现的两个侵略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发展。
希特勒一向是以反共为号召。自1919年以来,他就高谈德国为“反共长城”的理论,而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后,他更指出欧洲诸国应以反共为共同利益。苏俄为世界共产主义的大本营,所以反共必须反俄,也就成为自然之理。这种思想与地理因素的结合,遂进一步构成德日合作的基础。因为日本人始终视俄国为其假想敌之一,而且也一向崇拜德国,对于德国的国力有高估的趋势,所以当德国提出结盟的要求时,也就很容易获得日本的同意。
德国方面负责与日本谈判的是里宾特洛甫(VonRibbentrop),当时他尚未接任外长,而只是德国驻英大使。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德日双方遂在1936年签订所谓“反共公约”。根据原文来解释,所谓“反共”者,实际上足只限于“反共产国际”(Anti-intern)。其所标榜的目标为击败共产党的“世界阴谋”(World-Conspiracy)。这样的说法也就可以冲淡直接以苏俄为敌的意味。其所公开宣布的内容不过只是交换有关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在预防措施方面彼此合作而已。但有一秘密“附约”,其中规定德日双方不得与俄国签订任何政治性的条约。假使有一方受到苏俄的攻击或攻击威胁,则另一方不得采取减轻苏俄负担的任何措施。
此种措辞固然很空泛,更不足以表示此项条约具有军事同盟的意义,不过里宾特洛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时,却已毫无疑问地表示德国对于双方的合作是存有进一步的希望。里宾特洛甫说:“日本将永远不许共产主义在远东流传。德国正在中欧建造反共的长城。而意大利将在南方升起反共的大旗。”(意大利到1937年11月才正式签约,所谓德意日轴心才终于成立。)
自从“反共公约”签订之后,德日双方的合作关系发展很慢,主要原因有二:(1)德日两国在地理上的距离太远,环境不同,而且双方的接触也比较少;(2)两国各忙于其主要的侵略行动(日本在中国,德国在中欧),所以几乎无暇及此。不过里宾特洛甫却颇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其不断努力之下,终于达成了第一步——即所谓“三国公约”(TripartitePact)——时间已是1940年9月。
此项条约中的第三条曾规定“签约国中任何一国若受现未参加欧洲战争及中日冲突的任何他国攻击时,三国应使用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手段互相援助”。所以就形式而言是已具备防御性军事同盟的要件。从文字上来看,这里所谓“任何他国”只有两个可能性,即为苏俄或美国。
日本之所以愿意签订此项公约,从表面上看来,当然是以利用德国牵制苏俄为主要目的。但到1940年9月,世界情况已经变得和1936年“反共公约”签订时大不相同,所以在谈判时,德日双方曾达成下述五点协议:(1)双方都不希望美国介入战争;(2)德国不要求日本对英宣战;(3)德意日对美国态度一致;(4)应设法使苏俄参加三国公约,并由德国斡旋日俄合作;(5)德国避免介入美日在东亚的冲突。
从上述协议看来,似乎签约的目的并非想与美国为敌,最多只是想威慑美国,而对苏俄则更有拉拢之意。然则日本对德国究竟又存有一些什么希望呢?从9月19日日本御前会议的记录中可以找到若干线索,现在就将其节录如下:
参谋总长(杉山元):日德意加强合作对中国事变的处理影响如何?
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缔结同盟时从对日本立场有利起见,曾向德国说明日本能独立解决中国事变,但我方真意为俟同盟成立后,再设法利用德国以促进中日和平交涉,本人相信可获相当效果。
军令部长(永野修身):本同盟对日俄国交的调整能有何种贡献?
外务大臣:日俄国交的调整对德国也有利,它也希望介入,所以我们想请德国从中斡旋。……
军令部长:关于石油问题,想从苏俄获得补给希望甚微,结果只有向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尼)去争取……海军希望使用和平方式。
外务大臣:在交涉时我曾询问德国特使,现在占领荷兰的德国能否帮助日本解决石油问题,他已面允设法……德国在法国所获石油超过其一年的消费量,苏俄也对德输出大量石油,另外在罗马尼亚也可获大量石油……所以我曾向德国特使要求德国将其石油让一半给日本,他也答称将尽量努力。关于北库页岛石油,也曾委托德国向苏俄斡旋……他的答复为日俄调整国交之后,问题自可迎刃而解。(以上资料来源为服部卓四郎所著《大东亚战争全史》,军事译粹社印行。)
根据这些原始资料可以判断日本所希望者为:(1)结束中日战争;(2)缓和日俄冲突;(3)解决石油问题。今日看来,实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过有一点值得重视,那就是暗示日本对德国的评价极高,所以它不惜冒与美国冲突的危险来附和德国,甚至于它之所以敢于发动战争,也与这种心理因素有很微妙的关系。德国为什么要拉拢日本呢?希特勒在1940年的秋天正在做瓜分大英帝国、重划世界地图的美梦,他的确很愿与苏俄合作,他当时可能有两种想法:(1)利用日本做榜样以引诱苏俄入伙;(2)与日本结盟以威胁苏俄使其就范。所以在三国公约签订之后,里宾特洛甫就立即开始对苏俄的交涉。
里宾特洛甫力劝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接受德国的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对德意日俄四强的势力范围作出的下述概括划分:(1)德国除欧洲外,其所要求的领土以中非洲为中心;(2)意大利所要求者为北非和东北非;(3)日本所要求者为其帝国南面的东亚地区;(4)苏俄所要求者为其国土以南朝印度洋方向的地区。
如果此种计划能实现,则可以使俄国放弃其趋向欧洲、巴尔干、地中海的传统扩张路线,而改向波斯湾和印度洋前进。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与德意冲突,另一方面又可以促成其与英国的冲突。这不愧为一石二鸟的妙计。为了加强说服力,里宾特洛甫又用空泛的措辞表示德国将帮助促成日俄互不侵略条约,说服日本承认苏俄在蒙古和中国新疆的势力范围,并完成库页岛的交易。
对于德国而言,可以说是很不幸,苏俄拒绝合作,于是希特勒始决定发动侵俄战役。1941年2月,里宾特洛甫约见日本大使大岛,长谈两国合作的前途。3月底日本外相松冈访问柏林,又与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作了几次会淡。希特勒希望日本尽快参加战争,但那却是对英而非对俄。他们告诉松冈,欧洲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英国承认失败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日本若此时攻击新加坡,则一方面可以发挥使英国人相信不必再战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日本在东亚雄心的实现大有裨益。
希特勒始终不告诉松冈德国已准备侵俄。其原因可能有二:(1)像对意大利人一样,他害怕日本人不能保密;(2)他深信德军能迅速击败俄军,根本无须日本的协助,所以只想利用日本牵制英国。当德军于1941年6月22日对苏俄开战时,日本政府不但未接获通知,甚至还是根据同盟社的电报才知道。这对于日本而言可以算是奇耻大辱。其后果有二:(1)就近程而言,一向亲德的松冈外相只好引咎辞职;(2)就远程而言,日本人从此也对德国采取报复行动,所以当他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事先也没有通知德国。
从这里即可看出德日同盟是有名无实。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接着德意日三国于12月11日签订了一项不单独媾和协定,到1942年1月18日,三国军事统帅又签订了一项军事协定,其内容为划分战区范围,及规定作战行动大纲。但前者不过是承认地理的现实,而后者则内容空泛,殊少实质意义。
总而言之,德日之间也像德意之间一样,虽有军事同盟之存在,但并无同盟战略之可言。双方只是互相利用,各有用心,诚如《大东亚战争全史》所评论的:“虽为军事同盟,但旨在获致政略效果,就实质而言,仅为一种政治协定而已。”
英法同盟
概括地说,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同盟关系又可分为两大阶段:(1)是法英同盟的阶段;(2)是美英同盟的阶段。前者时间很短,即自1939年到1940年,而且通常很少为人所注意。后者则从1941年起直到战争结束时为止,可以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战略关系的主体,也是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杂的阶段。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9月爆发之后,法英两国立即开始建立同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