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若干争议之后,双方代表遂作出下述三点决议:(1)确定欧洲为主战场;(2)维持英国在地中海的地位;(3)在远东保持防御态势。此项决议对两国并无法定拘束力,只代表双方一致的看法而已。基于以上的叙述,可以断定:(1)美国人对“德国第一”的观念甚至比英国人更重视,在会议之前即已作决定,自无须英国人的说服;(2)英国人对于远东的利益反而比较重视,他们不愿因为在欧洲求速胜遂使其帝国的战后地位受到损失。
在此应进一步指出美英两国在战略思想上的一项基本差异。英国是一个标准的岛国,在其与大陆国家的战争经验中都是以海制陆,惯于打长期战争而不汲汲于一时的得失,他们有一句老话:英国可能输掉一切的会战但最终仍能赢得战争。他们的传统战略是以极小牺牲和极小冒险以追求最后胜利。同时也诚如美国人所痛恶的,他们随时都注意到其殖民帝国的战后利益。
反之,美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众的新兴国家,他们不仅自信有绝对的物质优势,能迅速赢得胜利,而且也厌恶长期战争和英国人的权力观念。简言之,他们只愿意拯救约翰布尔(JohnBull)的老命,而无意保全大英帝国。美国人对于战后的新世界另有一套构想,所以到了1943年以后,美英之间的思想差距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珍珠港事件后,美英两国领袖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正式同盟会议,此时日军在太平洋的攻势正如火如荼,但双方仍迅速决定“德国第一”的原则不变。这种情形曾令若干人感到惊讶,但实际上是理所当然,毫不足怪。因为美国当局早已决定在太平洋方面忍受暂时的挫折,心理上早有准备,自不会因为感情的刺激而改变经过理智考虑的决定;
结论
在美英同盟之间的最大争论焦点是入侵法国的时间及其与地中海作战的关系。很明显,美国人一开始就主张采取直接路线,他们希望赶紧把一切的力量都集中在英国,然后立即渡过海峡进入西欧。至于发动作战的时间是愈早愈好,如果1942年办不到,至迟也不能超过1943年。英国人则主张采取间接路线,先发动地中海方面的作战以削弱德军,然后再向西欧发动决定性的攻击。在1941年12月的华盛顿会议中,由于英国人有较好的准备,遂使美国人同意在北非登陆的计划,但双方仍然决定渡海入侵法国的作战应在1943年发动。
又经过一段时间,“火炬”(Torch)作战终于定案,统帅人选也已决定,但关于登陆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仍然引起很多争论,这可以证明同盟战略的协调的确非常困难。最后D日是在1942年11月18日。在北非的登陆虽然很顺利,但联军登陆之后的行动却异常迟缓。所以到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会议时,英国人遂又主张把入侵法国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美国人虽然无可奈何地同意,但心中却有受骗上当之感。
美国人认为英国人根本上是想逃避渡海入侵的风险,他们认为英国人那套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由西西里、意大利,以达巴尔干——实在是一种欺人的神话。所以在1943年8月的魁北克(Quebec)会议中,以及在1943年底的开罗和德黑兰会议中,都曾因此而一再发生激烈的辩论。平心而论,美国人对英国人的指责并非毫无理由,因为从英国陆军(帝国)参谋总长阿兰布鲁克(Gen。Alanbrooke)的日记中可以发现,他当时的确希望地中海方面的成功可以取消入侵法国的需要。
不过到德黑兰会议时,这个争论也就终于作一了断,渡海入侵法国的时间遂定为1944年夏季。从此次会议开始,由于斯大林的介入,丘吉尔在罗斯福心目中的比重也就急剧降低。于是美英同盟关系开始变质,美国已经据有支配地位,而英国则屈居下风。
从历史记录来看,美英同盟之间的联合机构虽不能算是完全的成功,但仍差强人意,至少比之过去的任何其他企图都要算是较为进步。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各种会议上,其辩论又不一定是以国籍为分界,有时在两国代表团内,军种代表之间也会发生歧见,于是同军种的代表遂又穿越国界而组成联盟。譬如说,在讨论有关反潜作战和轰炸德国的优先顺序时,就形成了英美海军联合对抗英美空军的形势。
联合参谋组织的优点是能够经常集会,对于许多真正棘手的问题可以平心静气地作有系统和有秩序的研究和讨论。虽然在融洽友好的气氛之下,仍然不免隐藏着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暗斗,但对于同盟国之间的合作总还是贡献良多。
当然真正重大问题的决定仍出于最高阶层,联合参谋组织固然对国家领袖有相当影响作用,但有时也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因为在政策领域中决定之权毕竟还是操在“人”的手中,任何制度都不能代替“人”。尤其是在同盟关系中,“人”的因素尤其重要。
当然,最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家之间的权力平衡,在任何同盟组织中,总是强国扮演主角,弱国扮演配角,甚至于只够资格跑龙套。所以欲求立国于世,必须发奋自强。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四章1940年挪威战役的检讨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引言
战役的原因
计划的决定
战役的经过
战役的启示
结论
引言
1940年4月的挪威战役,对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只能算是一段极短的插曲。但在战略家和战史家的眼中看来,又是一个很值得作较深入分析的课题。这个近似孤立的战役,对于以后的战争发展能提供很多的暗示。有许多教训是当时交战双方都不曾认清的,这也难怪,因为在那种紧急动荡的环境中,冷静的思考应该说是几乎不可能。不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旧账,把它结算一下,也仍然有其新的意义,而并非徒然浪费笔墨。
本文拟根据德英双方的资料,来对挪威战役作一个概括的检讨,重点是放在战略方面,至于作战经过及战术细则只准备作简要的叙述。首先将说明此次战役的起因,其次分析作战计划及战役经过,然后再指明这次战役的特点及其教训。
战役的原因
挪威是一个北欧国家,一向与世无争,对于英德双方都维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至少是无所偏袒。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后,该国立即与瑞典、丹麦、芬兰等国一同宣布中立,这也正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自19世纪中叶以来所坚持的传统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们也是如此,并平安地度过了那一次浩劫,所以也就更坚定了恪守中立的决心。德国于9月2日宣称绝对尊重挪威的领土完整,不过绝不容许第三国家侵犯该国的中立。
事实上,在战争开始时,挪威的中立的确对德国有利。德国在平时也要从瑞典输入600万吨铁矿石,其中有一半要经由挪威西部的不冻港纳尔维克(Narvik)。只要挪威维持中立,则运输铁矿石的德国船只就可以自由地出入该港,并沿着该国西岸航行。那条航线外侧有许多小岛的保护,极为安全。而且该航线也使英国难以封锁德国,因为德国船只可以一直沿着挪威绵长的海岸北驶,直到超过北极圈后再进入英国海军无法作最严密巡逻的水域。所以挪威的中立对德国有利,当然,这种事实也不会不为英国人所注意。
然则德国为什么又终于自毁诺言而侵占挪威呢?这种发展的因果关系是非常的曲折微妙,对于后世可以提供很多的启示,很值得加以追溯。概括地说,挪威战役的起因有两个来源:(1)是德国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AdmRaeder)'cdhyy注:原文为雷德,按惯例改为“雷德尔”,后同。';(2)是英国的丘吉尔。
战争在1939年爆发后,德国陆空军都有辉煌的战果,而海军却无所表现。照雷德尔的计划,德国海军要到1944年才能一战。在1939年,德国海军既无足够的水面军舰,又无足够的潜艇,根本不够资格向英国的海权优势挑战。所以雷德尔不仅深感失望而且还必须另觅途径以增强德国海军的威望,甚至可以说是挽回面子。
这样,他就想到挪威的头上。10月3日雷德尔要求海军参谋本部研究挪威问题,10月10日在希特勒主持的海军汇报中,雷德尔首次提出在挪威建立基地以攻击英国海路的观念,但希特勒不感兴趣。此时,希特勒一心想在11月发动西线大攻势并乘胜结束战争,所以当然无暇及此。于是直到12月中旬,也就不再有人提到挪威问题。
12月苏俄进攻芬兰遂又引起新的发展。英法两国开始讨论援芬问题,而德国则害怕联军有假道挪威,甚至于占领挪威的可能。在德国战时经济中,最脆弱的一环即为铁矿石的供应。以1940年而言,总消费量为1500万吨,其中有1100万吨都是来自瑞典。西方国家若占领挪威,则此种来源就有被切断的危险。所以雷德尔也就利用此种情况来加强他的辩论。
雷德尔虽然是危言耸听,但并非捕风捉影。因为自丘吉尔出任英国海军部长以来,他一直都想对挪威采取行动。9月19日,丘吉尔曾要求内阁批准在挪威水域布雷的计划,但英国外交部却指出应考虑其破坏挪威中立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其事遂不果行,使他深感失望。芬兰战争爆发,丘吉尔又大感兴奋,立即主张以援助芬兰为伪装而进兵北欧。不过英国内阁中的多数仍反对破坏挪威中立,仅授权参谋本部拟定派兵登陆纳尔维克的计划。这一计划虽以援助芬兰为借口,但真正目的却是想支配瑞典的铁矿。
法国人也很希望在北欧开辟新战场,因为那也许可以牵制德军并使战火远离法国。1月15日,法国统帅甘末林(Gen。Gamelin)也拟定一项在芬兰北部登陆的计划送交联军,其中指出必须首先占领挪威西部一切港口机场,此外他也想到把战争扩大到瑞典和占领铁矿区的可能。
1月20日,丘吉尔在一次广播中呼吁中立国基于对国际联盟公约的义务,自动与英法合作以对抗侵略。结果引起强烈的国际反感,比利时、荷兰、挪威、丹麦、瑞典、瑞士等国舆论都为之大哗。英国政府十分尴尬,只好宣布那仅代表丘吉尔先生私人的意见。总而言之,同盟国给予德国的暗示实在是太多了。
计划的决定
在同一时间,挪威民族统一党(即挪威的纳粹党)领袖吉斯林(VidkumQuisling)也秘密来到德国,通过雷德尔的关系,晋谒希特勒。他表示若有德国的支持,他能发动政变。希特勒对政变颇感兴趣,不过他还是强调仍希望挪威维持中立。这是12月中旬的事情。
由于天气的影响和德国陆军总部的故意拖延,希特勒所盼望的西线大攻势在1939年内始终不曾发动。到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还是决定在1月17日发动攻击,非常巧合,就是在那一天,一架载有联络军官、携带作战计划的德国飞机迫降在比利时领土上,这使那些机密文件都落入比利时人手中。这一意外事件使德国不得不重新拟定计划,那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希特勒也感到无可奈何。于是他才考虑利用这个空档去解决挪威问题。1月27日,他命令成立一个联合作业小组去拟定“必要时入侵挪威”的计划。这个小组在2月5日开始工作。
同一天,英法两国也在巴黎召开最高战争会议,通过两国合组“志愿军”援救芬兰的计划。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丘吉尔的建议,特别强调在纳尔维克登陆的必要,结果是英国的意见被采纳,并决定这支兵力在3月初出发。
2月16日,又发生了一件决定命运的意外事件。一艘德国商船“老马克”(Altmark)号,从南大西洋运回一批英国战俘,受到英国驱逐舰的追逐,驶入挪威水域避难。丘吉尔直接命令那艘驱逐舰进人挪威水域,派兵登上“老马克”号将战俘救出。事后挪威虽提抗议,但英国置之不理。希特勒深信挪威与英国有默契,抗议不过是一种姿态。所以激发了他的怒火,遂不再犹豫。
希特勒认为他必须先发制人,2月20日,遂命令曾在中国任总顾问的法尔肯霍斯特将军(VonFalkenhorst,当时在中国正式译名为法根豪森)为远征军司令,积极准备行动。但事实上,他仍未作最后决定,其原因有二:(1)挪威中立对德国实最有利;(2)此种作战所冒危险极大。诚如雷德尔在3月9日所云:“没有制海权而作如此企图实违反一切海军作战原则。”所以,一切的关键在于奇袭。
德国方面此时最着急的就是西方国家可能会比他们行动更快。但事实又是怎样呢?英法本已决定3月20日发动作战,但3月13日,芬兰已向苏俄要求休战,于是他们也就丧失了假道挪威的理由。一切行动遂暂时停顿。接着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