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们也就丧失了假道挪威的理由。一切行动遂暂时停顿。接着法国内阁又改组,3月18日,法国新总理雷诺(PaulReynaud)前往伦敦出席同盟国最高战争会议,会上决定4月5日开始在挪威水域布雷,登陆部队则定于4月8日出发。但英国又提出丘吉尔的另一项新计划——向莱茵河及其他德国河川空投水雷——并坚持应与挪威计划同时执行,却遭到法国的反对。最后英国虽不再坚持,但挪威作战的发动遂又顺延了三天,即延到4月8日才开始在挪威水域布雷。这样也就断送了一切成功的希望,因为德军恰好赶在联军之前进入挪威。
在德国方面,芬兰的休战仅使希特勒略感犹豫而并未影响其决定,4月2日他批准了代号为WESERüBUNG的作战计划,并定4月9日为W日,上午5时15分为W时。第一批补给船4月3日出发,军舰在4月6日午夜驶出德国港口。
战役的经过
双方的兵力几乎是同时开始行动。希特勒可能不知道对方已经开始行动。假使他知道英国海军已在升火待发,则他也许不敢冒险。事实上,雷德尔是把德国全部海军兵力拿来孤注一掷。如果他运气不佳,碰上英国舰队,则一定会全军覆没。
德军先遣部队大多数都乘军舰,分为6个集团,于4月9日黎明前到达挪威各主要港口,除奥斯陆(Oslo)以外,几乎都未遭遇抵抗。德军成功的关键在于奇袭,其事前的保密非常彻底。其突击兵力极为渺小,任何地点最初登陆人数都不超过两千。同时也曾使用伞兵攻占挪威的两个机场,这是伞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使用,结果证明非常有效。但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还是空军。在挪威战役中德国空军实际使用的兵力为作战飞机800架,运输机250架。他们瘫痪了敌人的抵抗并抵消英国的海权优势。
德国的劣势海军在此次战役中是倾巢而出(只有潜艇例外),其冒险犯难、不惜牺牲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虽然损失颇重,但仍能完成任务。反观英国的海军,虽享有巨大的优势,却既不能阻止德军的行动,歼灭其舰队于海上,又不能在德军登陆之后,切断其补给增援。英国人真是如此的低能吗?抑或另有原因?英国海军行动迟缓而且过分谨慎,其主因是害怕德国的飞机。当不受德国空军威胁时,例如在纳尔维克(那里快要超出德国飞机的作战半径),他们的行动就远较敏捷,并且能发挥以大吃小的威力,所以载运部队前往该港的德国10艘驱逐舰也就全部被击沉。此次战役显示空权对海权已产生重大的限制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德军进占各重要港口及机场之后,挪威战役的胜负就已成定局。挪威由于承平日久,武备废弛,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当德军发动作战时,英国强大海军并未能作有效的制止。等到一星期后,联军才分别在纳尔维克、南苏斯(Namsos)、安达内斯(Andalnes)等地登陆,但到5月初,后述两地的联军都已被逐出,于是德军遂已完全控制挪威南部和中部。
同盟国最后只好集中人力来争夺纳尔维克,这并非真想控制瑞典的铁矿(到此时已明知无此可能),而不过是为了保全一点面子。尽管联军在4月14日即已登陆,但少数德军坚守该城直到5月27日才撤退。此时德军在西欧战场上即将大获全胜,所以在纳尔维克的联军到6月7日也就自动撤回。挪威国王与其政府也同时逃往英国,这样就结束了这次为期不到两个月的战役。
战役的启示
挪威战役对于以后的战争似乎是一次“排演”(Scenario),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和第一次空降突击,它也显示出经济因素对于战略计划的影响。精密的计划和技巧的执行都表现德国“战争机器”的优秀,不过某些弱点也同样暴露出来,那对于其最后的失败是不无关系的。
德国空军在这次作战中表现极为出色,也象征着空权时代的来临。空军在其有效的航程之内能够对陆海军提供密切支援,并限制敌方海军的行动,尤其在狭窄水域更是威力强大。不过德国空军也暴露了其弱点,那就是航程太短,那是一支纯粹战术性的空军,所能执行的任务有很大的限制。
这次战役显示出德国军事组织的杂乱无章以及希特勒在性格上的特殊弱点。自始至终,希特勒对于挪威问题都表示其个人的关切。法尔肯霍斯特直接向他负责,一切计划和指挥都由OKW(统帅部他的直属幕僚)承办,而OKH(陆军总部)则无权过问,这种安排不仅引起内部的摩擦,而且也对以后的情况开一恶例。在波兰战役中,希特勒还是尊重参谋本部的传统,对于作战不曾作任何干涉。挪威战役则完全不同,它变成了他的“私房”战争,好像他是想利用这次机会来试验自己的军事才能;结果一战而胜,于是也就坚定了其信念,并提高了其威望,从此他对于作战的干涉程度日益加深,这对于以后的战局发展实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
严格说来,希特勒的确有相当的军事天才,但却不适宜扮演总司令的角色。诚如拿破仑所云:“统帅的首要素质就是头脑冷静,能接受正确印象,不因消息的好坏而紧张和烦恼。若因天赋所限,对于任何事物都产生幻象,则不适宜指挥部队或指挥战争。”希特勒所犯的毛病正是如此。在危机时他有沉不住气的趋势,而且易于冲动,并喜欢文过饰非,不肯认错。
这次战役显示出德国人准备周详,行动迅速,敢于冒险,所以能充分发挥奇袭之效。反过来看看同盟国方面,表现的则是缺乏准备,行动迟缓,犹豫不决,过分慎重。这也正是兵家之大忌。挪威战役是英法联军第一次与德军交手,即足以充分显示前者实在不是后者的对手,所以战争初期,联军的一再败北,实乃理所当然,毫不足怪。
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挪威战役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这次战役充分表现出英国海权优势,而且也再度认定“小固不足以敌大”的原理。德国海军虽英勇善战,但仍不足以向强敌挑战,此项事实即可暗示大英帝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其次,在海权的掩护之下,部队不仅可以顺利地登陆,而且也可以安全地撤退,挪威战役第一次表现出此种战略弹性。有人讽刺说,英国人最拿手的就是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的确是作了多次“成功”的撤退,而纳尔维克可能就是第一次。
结论
挪威战役的胜利对德国又有一些什么贡献呢?第一,在占领了挪威之后,德国人就可以确实控制瑞典铁矿石的运输线,而不必再害怕有一天补给会被切断。同时有重兵驻在挪威,则瑞典的态度也一定会更合作,而不敢妄存异心。第二,在挪威境内可以建立若干新的海空军基地,足以改善德国对不列颠三岛的战略地位。使其海军比较易于进入大西洋,以后也使德国对同盟国驶往莫曼斯克的运输船队比较易于执行空中和海上的攻击。不过这些攻击都不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德国仍然与公海隔绝,其海军虽然获得较多的基地,但却损失了不少军舰,就数量居劣势的德国海军而言,这也许算是得不偿失。
希特勒当时究竟应否发动对挪威的作战,从战略的观点上看,也值得检讨。希特勒本来认为挪威中立是最为有利的,所以虽雷德尔一再劝说,他都无动于衷。此种态度实在是正确的,但以后却由于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刺激方使他沉不住气而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其主要动机还是害怕同盟国方面抢先下手——而这也的确是事实,并不能说他是过虑。
希特勒作此决定虽然不无理由,但并不一定合理。华里蒙特将军(Gen。Warlimont)是OKW中主管作战的重要人员之一,在其回忆录中曾指出:即令同盟国能在挪威建立一个立足点,但对德国最多只能构成一种暂时的威胁。因为当西线大战发动之后,他们势必非自动撤退不可。假使法国崩溃之后,他们还不退出,德国人要把他们赶走,那真是不必费吹灰之力。这种评论虽多少有点“后见之明”,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战场是法兰西而不是挪威。
在以后的战争中,德军曾以挪威为基地越过芬兰进攻苏俄的莫曼斯克港及铁路线,但受天时地利的限制,这种劳师远征的作战在1941年春季未能达到其目的。此后,这一方面遂平静无事,尽管德国仍继续把超过50万人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资留在挪威。直到战况逆转,德国在兵力上已经感到捉襟见肘时,这支兵力始终都不曾抽调。希特勒仍坚持认为挪威是欧洲的战略锁钥,他到此时头脑已经僵化,对任何已经占有的地盘都不愿意放弃。于是到1945年5月8日,挪威境内的50万德军便不曾放一枪就向联军投降。挪威战役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真可以说是上帝对人类的愚弄。
再说到同盟国方面,挪威的不幸事件丘吉尔要负极大的责任,其结果断送了张伯伦的政治生命,而丘吉尔却因祸得福,于1940年5月10日继任英国首相。所以功过是非真是很难定论。丘吉尔这个人虽然确是一位伟大的战时领袖,但作为一位战略家却是瑜不掩瑕。他的个性与希特勒很相似,但天赋却不免稍逊。他好大喜功,注意力不集中,敢于幻想,有时简直是想入菲菲。所幸民主国家在制度上比较健全,所以他不能像希特勒那样为所欲为,至少他不曾亲自指挥作战(干涉还是难免),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战略的观点来看,丘吉尔的思想代表了海权国家的传统,即所谓周边战略(PeripheralStrategy)。但在1940年,这种战略真可以说是文不对题。英国既已与法国缔结同盟,则决战战场当然是在西欧,此乃常识。而丘吉尔竟计不及此,诚属怪事。至于甘末林想把战火移向北欧的想法则更属荒谬。德国在挪威所用的兵力极为有限(不到5个师),对于西战场的作战可谓毫无影响。
再总结之,挪威战役还有两点教训应特别指出:(1)有人说历史比小说更神奇,因为写小说的人在思想上不会越出理性的范围,而制造历史的人却往往会采取不合理的行动。因为人毕竟是人,他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会受到感情的刺激,他会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这都是非常自然而无可避免的。所以战略家和政策决定者必须了解人性因素的重要。(2)立国于世必须重视国防。挪威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国,与世无争,但却惨遭蹂躏,足以证明天下无公理可言。假使挪威能像瑞士或瑞典那样重视国防,则其中立也许不至于遭到破坏。所以当国政者若不重视国家安全,而一心以和平繁荣为务,实乃历史的罪人。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五章曼施泰因及其计划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引言
曼施泰因生平简介
西线的攻势计划
曼施泰因的意见
镰割计划的形成
分析与教训
引言
从战史的观点来看,所谓“曼施泰因计划”至少是像“施利芬计划”一样的伟大和著名。事实上,后者的故事要比前者还要曲折,其所产生的战略后果,以及其对后世所能提供的教训可能也要比前者更为重大。尤其是有关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名词的来源更曾引起若干误解,所以应予以澄清。尽管这已经是50余年前的往事,但其经过还是很值得深入分析,并且也的确能对从事战略研究者提供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内容是依据原始资料来对“曼施泰因计划”的形成经过作系统的分析,并对若干误解和疑问加以澄清解释。最后,再综合说明这场公案对于后世所能提供的重要教训。
曼施泰因生平简介
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是50多年前的旧事,现代的青年军官们可能对于当时的风云人物已有陌生之感。所以在尚未进入本题之前,必须对于那一代名将的生平略作简单的介绍。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要了解一位战略家的思想和事业,必须先了解其个人的时代和生活背景。
曼施泰因(ErichvonManstein)元帅生于1887年,他的父亲是一位二级上将,他的姑母为兴登堡(vonHindenberg)元帅的夫人,所以,可以说是系出名门,家学渊源。他从小就接受普鲁士贵族式的传统军事教育。1906年加入德皇的御林军步兵第三团充任见习官。照当时的惯例,凡是分配在这个团中服务的青年军官,都是被预定将来要升到显要地位的。
1913年,他在战争学院(WarAcademy)求学,次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立即参加作战。1914年曾负重伤,1915年再次返回前线。1916年被派接掌军团级的参谋职务,尽管他尚未取得参谋本部参谋军官的资格,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已经是资深的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