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恩卿:我与《信报》董事会已经签了一个“卖身契”,是第一任社长、董事长,而且是法人代表,根据规定,一届三年,我可能一时半会儿离不开。但我确实想“告老还乡”,我回到家中几乎每天都和家人说这句话。我这叫阴错阳差续报缘,因为我现在还是市文联党组副书记,本来是兼社长,分管报纸,现在却成了主办者、操盘手。但是,毕竟是年龄不饶人,事业是青年人的,这是规律。
崔恩卿,男,河北沧县人,1944年2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一年制)进修班,1991年毕业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曾任共青团石景山区区委书记、中共石景山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北京团市委常委。1983年至1996年,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北京青年报业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
2000年开始,任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北京娱乐信报社社长、北京信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红骏马报刊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获“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奖”,事迹收入《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奋斗史》,并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主持编辑“《北京青年报》现象研究丛书”《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研究文集》、《我们尝试了什么》、《新闻周刊三级跳跃》、《产业化:青年报刊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等,出版个人专著《报业经营论——北京青年报发展的轨迹》,主持编辑《北京娱乐信报》系列丛书《老实交代》等。
《北京青年报》开启了中国报业经营化和报纸市场化的先河,而带领大家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崔恩卿。这位“报界奇才”的可书之处还在于,不但没有因“娃哈哈事件”与报界隔绝,而且再燃激情,重续报缘,创造了一个难以拷贝的新闻奇迹。
专业报是追求行业权威,都市报是追求地域社会综合影响力,综合日报是一个规模,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边缘报纸创造了报业经营论、报纸媒介论和大众化、市场化、地域化的经验。任何一种报纸想要靠市场力量运作,就必须符合这“两论”“三化”。
报纸是综合的,必须形成综合的影响力才行。不像盖楼,早晚都能卖出去。报纸不行,早晨上市有人抢,到了下午就成一堆废纸。它的收益只有靠影响力。
我们国家会编报的人多,但会管理报纸和经营报纸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职业经理人。
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媒体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也是一种补充和延伸。两者是帮手,而不是对手,至少五至十年仍然是互补、互助、互动的。
一张现代化的报纸基本构成应该是“A+B”,A是新闻信息,B是服务信息,两者比例是3∶7。
崔恩卿与报界有缘,在北京青年报社一干就是十三年,之后尽管离开了报社,但仍是另一家报纸的分管领导,仅四年光景,他又进入报界,成为《北京娱乐信报》的创办者、首任社长,而且是法人代表。他也格外崇尚“随缘”,在给朋友的诗中写道:“跋涉新闻路,九天云鹤渡;随缘寻胜境,妙在有无处。”他告诉我们,这首诗的题目叫《随缘》。
前后在报界英勇搏杀将近二十年,他一直坚守着“事在人为”、“无为而治”、“团队办报”、“办给大众”的信条,的确随缘找寻到了“胜境”。昔日,他在众说纷纭中和“北青报人”一起制造了“北京青年报现象”,导演了“新闻冲击波”,开辟了一条报纸市场化的新路,为中国报业经营论和媒介论奠定了基础。今天,他又带领“信报人”创造了“一个不可拷贝的新闻奇迹”,将一张周报改造成综合性日报后,仅用两年多的时间,《信报》的社会影响力就飞速提升,总资产达到一亿多元,是创刊时的四十八倍;广告收入成倍增长,2003年6月已“闯过天门”,月广告刊出额超过四千万元;报纸发行量最高达数十万份,新办公地址面积将近四千五百平方米,是原有办公地的四倍多。
首都报业,风起云涌,《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晨报》“三足”鼎立,《信报》、《京华时报》“二马”奔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上,能以这种裂变的速度迅猛发展,谈何容易!
在接受采访时,他称自己是个好激动的人,我们倒觉得他是个很自信而又谦虚的人,无论是说到过去的辉煌,还是谈及今天的灿烂,他都没有显露出丝毫的自满和狂傲。他给自己的画像是:竖子无谋,无以高求;心中有数,有所追求;扬长避短,风雨同舟;立而不折,胸有成竹。他说竖子无谋是真的,有所追求是在做事,胸有成竹比较牵强。他不承认自己有“北青报”情结,但我们从他的言谈中却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他对“北青报”的那份独特感情。
原定一个半小时的采访,持续了三个多小时。采访他,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那诗化的语言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诸如“雨雨风风十度秋,陋船有幸泛中流,游天戏海云为伴,指点江山笑作酬”,“无为闯奇路,意在事业兴,是非处处有,大可不必争”,既朗朗上口,又发人深思。
现实中,传媒往往宣传别人积极,宣传自己不力,常常总结别人热情,总结自己不够。崔恩卿却不一样,他不仅注重而且善于借口传言、借笔立传。临别时,他还送给我们每人两本书,一本是反映“北青报”发展轨迹的《报业经营论》,另一本就是从策划到面市只用二十天、记录《信报》绝处求胜五百天的《老实交代》。
(本书出版时,崔恩卿已从北京娱乐信报社社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据悉,香港某报业集团有意邀请其出任董事局主席)
第二部分 球场小,世界大 第26节 一切为了读者(1)
一切为了读者——
访《职业女性》杂志社副社长段炼文/张晓飞
听到电话那端传来“好吧,我接受你的采访,周六见”,笔者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放下来了。经过四易采访对象,这时的笔者忽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这个新的采访对象——《职业女性》杂志社副社长段炼。
段炼个子不高,瘦瘦黑黑的,他说话不多,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在朋友聚会上,他经常会在讨论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点拨云见日的感觉。一个有思想的人,是笔者对他的印象。
段炼的办公室,位于一座离二环路很近的四层小楼。和笔者想象中的不一样,办公室里并没有挂着名人的书画。一张大书桌,两把扶手椅,一个大书架,这就是全部。正在我们要开始的时候,他的妻子来了,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士,她想在旁边听听。我们欣然同意。笔者的问题不少,段炼一口气说了一个小时,中间一口水也没喝。在说到资金问题阻碍了杂志社的发展时,他不禁握起了拳头轻轻捶到桌上。
结束采访闲聊时,他妻子告诉笔者他一年也没有说过这么多话。因为每天回家都太累了,躺在沙发上一句话也不想说。这时,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走进来,段炼说是他的女儿。看着这幸福的三口之家,笔者想起了他对成功的看法:有一个很幸福、很和睦的家就行了。
采访者:作为《职业女性》杂志社的副社长,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杂志社和你创办的杂志吗?
段炼:我们杂志是1992年创办的,开始叫做《女性研究》。是个理论杂志,办了三年,一直都不死不活。那时候差额拨款,马上就要停刊的时候,原班人马全都不干了。这时我们现任社长调过来做主编兼副社长。我们这帮人就是她招聘过来做经营的。然后,违背办刊宗旨,用《女性研究》的刊名办女性月刊的内容,一直办到1997年10月才正式更名为《女性月刊》。《女性月刊》改名以后大获成功,1998年我们杂志社社会声誉和发行量第一次达到高峰,发行量突破了十五万册。而三年前发行量只有五千册,在这五千册里,二千多册是赠阅。2000年我们就酝酿改刊名,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职业女性》。当时女性类杂志种类繁多,从《时尚》到《瑞丽》,都是女性系列的,办得非常成功,而且打的是高端。那么我们无论从内容到经济实力,在当时来看都赶不上它们,做不了这个行业的老大、老二,所以趁早就别做。后来我们把中国内地所有女性类杂志找来,研究究竟空档在哪里,发现内容没有空档,只能找读者群的定位。于是就定位在职业女性,现在看来,刊名改了肯定没错,定位的思路也肯定没错,惟一错的就是走得还有点早,早了两到三年。
采访者:为什么说早了两到三年?
段炼:就是说如果现在开始定位一本《职业女性》,不论是从办刊、包装还是定价,按照这个做法都不会差。惟有我们那个时候做还有点早,“职业女性”这个观念或者说是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概念。2001年在报刊上包括在电视台上,基本上看不到“职业女性”这个词。好多人都在问这个“职业女性”是谁,代表谁。现在清楚了,电视台有职业女性栏目,所有的报纸上都在提职业女性应该怎么样。概念出来了,自然杂志就好办了。
采访者:《妈咪宝贝》在创办时据说是没有一分钱的前期投入,是第一本细分读者的小众杂志。这无疑是有一定风险的,在当时你为什么有信心或者说敢冒险迈出这一步呢?
段炼:风险的确也想到了,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机遇。1998年5、6月份我们在一次务虚会上提出,目前在内地,从育儿、孕妇到新生儿,妈妈看的杂志几乎没有。当时定位在零至十岁或零至十二岁的杂志全国有几十本,但是他们办的都是给孩子看的。真正给妈妈看,教给妈妈或是帮助妈妈解决孕期的问题,新生儿的各种护理问题的杂志内地一本也没有。而在港台及海外地区,香港有《亲子》,台湾有《妈妈宝宝》、有《妈咪宝贝》,日本有许多育儿类杂志,分得非常细。就觉得一定要办一个这种类型的。后来我们冒险用《女性月刊》的下半月版办了杂志,叫《妈妈宝宝》。1999年6月第一期上市,印了五万,实销率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这在期刊界是相当成功的。1999年中国期刊界有两个奇迹,一个是我们的《妈妈宝宝》一上市就成功,另一个是电影类的杂志。
采访者:《妈妈宝宝》这本杂志后来就更名为《妈咪宝贝》,这是为什么?
段炼:这是挺有意思的事。因为1999年的时候我们知道台湾省有一个杂志叫《妈妈宝宝》,而且特别荒唐的是我们当时去商标局咨询了一下,人家说那个刊名在内地已经注册了商标。按道理我们就不应该再用了,但那时我们想反正不是一个正式刊名,我们先用。用它的名字容易火。但是我们忘了,用它的名字一旦打火以后就退不出去了。现在想起来,这是我们最遗憾的一件事。因为在2001年5月改名叫《妈咪宝贝》的时候,《妈妈宝宝》已经做了近三年,非常成功,在内地育儿类杂志里成为了一个旗帜性杂志。这时我们再改成《妈咪宝贝》的话,《妈妈宝宝》这个品牌已经被我们创好了,台湾省的《妈妈宝宝》只需进入就可以顶着这块牌子闯天下。好在市场还给我们留了空隙,台湾省的《妈妈宝宝》始终没有进入。一个原因是内地的刊号批不到,另一个就是没有找到特别好的合作方。后来它能够进来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去年(2003年)12月它出了第一期试刊号,今年到现在已经出了四五期了。虽然我们的《妈妈宝宝》当时给它打过天下,但是它没有接上。2001年到2002年隔了一年半,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妈咪宝贝》已经重新深入人心了,现在我们应该还算NO。1。
采访者:《职业女性》从内容到包装都很时尚,它和其他时尚类杂志相比有什么特点?最大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段炼:优势说不上,先说劣势吧。首先说《时尚》。《时尚》1995年以前就有。从创刊开始他们就自觉学习国外时尚杂志,走高端路线,瞄准中国高收入职业女性的定位。1996年初通过美国IDG引进了美国《大都会》的版权,搞了版权合作。这样他们把中国内地当时杂志最缺乏的东西补上了,就是图片。另外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引进了美国《大都会》办时尚杂志的理念,所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