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
    今天这堂课,基本上不涉及讲义的内容,主要谈谈方剂、
方剂学的概念,探讨一下这门学问是怎么形成、如何发展的,    蕾
今后它会向哪个方向迈进。另外,还想谈谈学习方剂学有什幺    一
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这些内容准备结合教学大纲进    ,
行说明。还有其他一些相关事情,饲如参考书的选择等。今天    ^
两个小时这样安排。如果大家有什幺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讨论。    剂
    现在开始谈什么叫方剂。方剂这个名词大家可能都接触    掌
过,就是在一张处方纸上,有许多药名和用量。从形式上来看    翌
是这样,所以一般来说,方剂都是由多昧药组合成的,一昧药    菇
组成的单方一般不包括在内。但是方剂也有它的具体要求,在    轴
这个多味药组成的结构之中有它自身的学问。因此,如果用完    蛋
整概念加以解释的话,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洽法的基础    一
上t选择切台病情的药物,酌定台适的用量,通过一定的规矩
配伍组合,规定剂型.是用汤剂、丸剂,还是其他什么剂型,
这个剂型怎么服用等一系列过程。明确了这样一个概念之后,
对于我们今后临床用药治病是很有帮助的。脑子里应首先有这
样一个概念,而这个概念是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提出来
的。它是辨证论治,不是对病用药,更不是对症用药,而是辨
病、辨证。
  接下来耍谈一谈方剂学的问题。在剐才提到的方剂概念以
外,还有一个概念应加以讨论,即治法,选也是方剂学当中应


自#

诗’




上篇总  论一
该讨论的内容。所以方剂学不仅仅等同于方剂,而是要研究和
阐明方剂与治法的基本知识及其临床运用的规律。之所以说它
是规律,就是说要研究这一类的治法、这一类的方剂,它的共
同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之下运用,如何来运用,违背了这些
原则,就要犯医疗错误。这就是方剂学所要讲解的一些内容及
需要讨论的一些问题。
二、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周时期
    方剂形或的历史很早,但是具体是在什么时候,由哪个人
或哪些人创立,这些资料在历史上很难查到。从历史发展的情
况以及可以了解到的史料文物来看,方剂的形成,至少是在周
以前。因为药物的发现与农业有一定的关系,其时间更早于
周。发现并应用药物治病,逐渐积累了经验,由单味药发展到
用多味药治病,在多味药治病当中,逐渐摸索其中的规律,知
道r如何更好地配合使用,这是方剂形成的一个前提。
    方剂形成的第二个前提。是它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具备一定的知识,发明了一定的工具,才可能有方剂产生。所
以,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有从石器到青铜器的过程.不管
它是新石器时代遂是旧石器时代。还有一点,就是由生食发展
到熟食。这样的一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所以尽
管过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历史都知道了。
所谓神采氏也好,黄帝也好,都是一个假借的名词,不是一个
具体的人,而是一个时期、一部分人,或者说是一个时代的代
表。所以今天我们讲这个问盾,不想讲是哪一个人,因为选是
违背事宴的。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中来做出一些分析。
    另外,刚才分析的内容当中,得到了一些文物的证实。出
L上篇总  论
土文物很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另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到文献的根据昵?例如,在周
代,有一部书叫《礼记》t书中提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当然这个问题关系到封建传统,找
们先不予深究。但在此可以证明,那个时候已经可以把药熬成
汤剂来服用。这里还反映了男一个问题,它说明当时对于药物
的认识还有局限性,是否有毒,不完全放心,所以在吃药以前
用人先来试一试。过去的封建传统是讲究患和孝,所以皇帝有
了病,叫臣子先服用.以示他的忠心;父母有病,做子女的先
服用,以示孝心。当然,仅从这里还不足以说明是否已经有了    t
方剂,但可“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及后米出土的文物    一
《流沙坠简》中得到证实。当时的确已经产生了方。扁鹊的老    窜
师长桑君教他禁方。所谓禁方,就是自己积累的东西,这些东    ★
西不轻易传人。他教给了扁鹊r而扁鹊在治疗一个病人假死的    甜
时候,也用了八减之剂。虽然方子具体是什么,今天已经不可    掌
能了解,但从文字记载上看,《流沙坠简》中,不但有治人的,    要
还有治马的方,是治疗伤了水的马。这些都说明方剂已经具备    =
r一定的形式。而且,从今天来看,特别是执马伤水的这个方    和
于来看,已有它一定的道理。其中可以看到药物有辛温的、散    苎
寒的、化馄的、祛痰的等等。这是有它的意义的。从中可以证    吒
实,这些方已经不是一种草率的药物的堆砌、药物的凑集,而
是有日的的、有规矩的相互配合。
  (=)先辜时期
  更主要证明上述问题的理论.是在《内经》这部书中。美
于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方剂配伍组合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
的记载。从这点来看,说明到了《内经》戚书的时候,方剂的
理论已经成熟了。这里所讲的成熟不是完美,而是说从开始到
定形,已经把蕴含在经验当中的东西抽取了出来。总结成了比
较系统的理论,所以我用了成熟这个诃。在《内经》中,虽然

霸If






上篇总  论一
仅记载了13个方(一说12个方…小金丹是后人朴人的),而
且这13个方还相当原始,有些还是单昧药,其他一些方用药
也很简单。由此可能会产生疑问,就是说理论发展到这样的水
平,为什么没有方?因为从古代著作,即《设书…艺文志》可
以看出,它是分开的。《内经》的内容属于医经。那时候医经
有7家,有7种书。而医方、经方呢,反而比它多,有11家。
可以说已经有不少丁。因为《内经》是经书,所以载方很少,
而另外有专门记载方剂的书籍,即有11家。虽然这些方没有
传下来,但是书目已经有了记载,其中还有《汤液经法》,应
该是方剂学理论方面的专著。所以从这些方面可以证实,到了
那个时候,就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资料,形成了它自身的理论。
  f三】两汉时期
  当然在此以后更进一步,就有现在可以看到的张仲景的著
作,那属于东攫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盒匮要略》
中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我统计了一下,两本书有314十。这是
把重复的方去掉后的结果。因为《金匮要略》中有一些后世的
跗方,我没算进去。还有一些是《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
要》记载的方。所以从方的数字、用药的数字以厦剂型的情
况,都说明在这样的时期中,又有很大的发展。那么,其中特
别值得指出的就是仲景方的特点:它的立法、用药,都非常精
练。非常严谨,针对性非常强。换一味药,就成为另一个方
名;加减一些分量,就变成了另一个方名。因为证有所不同.
它的治和方就有了改变。而经过后人研究,这些方的配伍当
中,有相当多的经验,相当多的道理。这些内容为我们后人学
习和研究方剂提供了租宝贵的参考,因此后人不仅尊称仲景为
“医圣”,而且把他的书称为“方书之祖”。此所谓的“圣”就
是学问{&大,很有道理,所从事的专业有极深厚的造诣。因为
从现代来看,那些书已经没有了,经方十一家已经没有了,但
是通过仲景的著作有所得以保存、流传下来。所以现在最早的
k上篇总  论
选十书称之为“方书之祖”
一个时期。
  (四)隋唐时期
也就是说力剂的更成熟是在这样
    由此以后,逐渐卫有所发展。是从发病的原因推理、分析
探讨,也就是说对于病因、病机的探讨。我们知道有一本书是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就倒重谈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特
殊症状。这样的结果,当然就促进了临床吾科的发展,也就促
进了用药物治病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更加多
丁。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这些方书中,有一些可    t
咀明显地看出来是来自海外的。例如婆罗门,它不是中国的文    一
字。还有所谓龙树菩萨(《隋书》有《龙树菩萨药方》4卷)    覃
很明显是源于宗教。我们知道宗教是从哪垦来的,是从天竺,    一
是从印度。此处的亲教是指佛教。由于历史上变通的发达,中    删
外交流的展开,各种各样的文化以及其他各种物产,都进行了    掌
交流。所以中国也开始吸取了外来医学中的药方。当然我们也    竺
知道,药物当中也有许多是卦来的。提出这个问题.就是想说    茹
明,在祖国医学遗产中,包括了一个部分,这就是吸收丁外来    和
的内容。但是.这些外束蚋东西,并不仅仅是拿过来,而是把    §
它融合进来,将它融台在枫国医学理论的系统内。有许多药,    一
通过多年的使用之后,也用中医中药的理论加以说明,讲述它
的性味、归经、功用,跟我们中国车土历来所有的药物进行配
伍组合.已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不仅仅要善于吸收,
更要善于把它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
    中医就有这样一个传统。从《隋书·经籍志》字里也可以
看到,关于医方的书很多,其中还可见到吸收外来东西的印
迹。另外,从唐代孙恩遗的著作中,如《备急千金耍方》和
《千金翼方》中可以看到,方剂的数量很多,其中也有来自于
佛教中的内容。如有一个专治跟睛的就是例证。另外,有些药



毋。




上篇总  论一
方也是从卦边传来的,如祈福万应丸等等,有租当。例如现在
讲的苏台香丸,原名吃力伽丸,而“吃力伽”皿4是国外对白术
的处方名,这个名字显然是译音,一听就不是咱们中国的,而
且其中用的许多香药,在过去来说是所谓的舶来品,是从海运
而来。
    唐代先有《备急千金要方》、《干金翼方》,后又有《外台
秘要》。把历代所能收集到的一些方子。经过作者的选择,加
以分粪整理,编辑在其中。另外在方书前面,还引用了过去历
代的理论性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
咯》、《诸病源候论》等,对其加以论述。其中还有我们现在可
以看到的、正式的、专九的方剂书籍。从《伤寒论》来说,它
是讲六经辨证、辨证论治,由理到法,从法到方、到药,理法
方药惧全。而《隋书·经籍志》中着重说的是张仲景的方,这
是主要的方书,是最早的。关于《尉后备急方》,虽然比较简
单,但从其书中大致也可看到,在用药方面,基本与《伤寒
论》的耩神没有太大变化。那么《伤寒论》的特点是什么?
《伤寒沦》的特点就是寒为阴耶,伤人之阳,所以它的特点是
保护用气,侧重于用辛盘、用温热。在《肘后备急方》中也主
要是用这样的药,特别明显的是治外感表证。但是,《肘后备
急方》已经开始用清热药和辛温药相配合.也出现有一些清热
解毒的方子。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用药的发展过程。由于治疗经
验的积累,药物的不断发现,使用的药物增多了,使用药物的
方法、使用药物的理论也就更加丰富。
  I五)宋、金、元、婀、清时期
  用药风格的变化,更明显的是从宋开始。宋代有几个内
容,习惯上辨,包括有金元四大家学说,另外还有一个对药物
理论的研究。从宋开始,就比较注意对中药药理问题的研究。
从张元煮(张洁古)就开始着手研究这些内容。以前主要都是
阐述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但是为什么产生这些功用,为
k上篇总  论
什么能够出现归经。从理论E加以阐发,是从宋开始的。
    另外,由于末代战乱比较多,特别是朱王朝后期,战乱频
发.生活不稳定,对人体的影响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所以病
的情况更加复杂。还有一方面.从宋开始,封建统治阶级对医
学问题也比轻重视,他们关心人民的疾病,关心人民的健康,
实际上是为了政权的昌盛。那时统治者们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