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级待遇的通知》。至于被省、地区等转发过的内容,则在批转、转发意见中予以交代。
③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如果通知发文范围很小,内容简单,甚至张贴都可以,这样的通知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有文种“通知”二字。
(2)正文
通知的正文包括原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
①转发性通知。可以把批转通知称为“批语”,把被发布、批转的文件看作是通知的主体内容,批语表明发文机关的态度,提出贯彻执行的要求,一般起提示、按语的作用。
②事项性通知。这类通知多数用于布置工作。事项性通知正文的写作,要使受文单位了解通知的内容,即事项,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要求。正文一般分三部分。开头部分,一般是通知的原由和目的,说明为什么要发此通知。正文的主体部分,即事项部分,把通知的具体内容一项一项列出来,把布置的工作需周知的事项,阐述清楚,讲清目的、要求、措施、办法等。第三部分是结尾,提出贯彻执行要求,如“请遵照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贯彻”,等等,也有的通知结尾没有习惯用语。
③会议通知。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报到时间、地点,需带材料、文件等。会议通知的格式比较固定,只要把上述内容写清楚就行。
④任免通知。一般有固定的格式。
XXXX关于XXX等同志的任免通知
XXX:
根据XXXX年XX月XX日XXX会议研究决定,任命:
XXX同志为XX局长,同时免去其副局长职务。
XXX同志为XX处处长,同时免去其XXXX职务。
(六)通报
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文。通报作为一种宣传教育、通报信息的工具,有着表彰、惩戒、知照等作用。
1、通报的特点
一是内容的真实性。通报任何情况、事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有差错,更不能编造假情况,否则会起反作用,严重损害制发文单位的威信。
二是目的性晓谕性。表彰先进的通报,对被表彰单位是一种鼓舞、激励,对其他单位是一种教育,对后进单位是一种鞭策。批评性的通报的目的则是让人们知道错误,认识错误,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引以为戒。交流情况的通报,是让人们了解通报的事项。
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1)内容范围不同
通知可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和转发公文,告知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通报只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情况、信息。两者虽然都有告知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
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内容具体,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处理,不能怎样办理,有严格的约束力。通报的目的是通过正反面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
(3)表现方法不同
通知的写作主要是直叙式,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具体明白,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则常常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根据需要陈述事实,分析意义,做出评价,使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受到教育。
3、通报的写作
(1)通报的结构和写法
通报包括标题和正文两大部分。
①标题
通报的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比较重要的通报则不省略。在拟通报 标题时,特别要注意准确、简明地概括出事由。如《关于必须严肃处理党员干部中的违法乱纪案件的通报》,就省略了发文单位;而《国务院关于一份国务院文件周转情况的通报》则写明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
通报的署时可以在标题下方,这时,通报不需要写抬头和落款;通报也可以有抬头、落款,时间在发文机关下面。
②正文
通报根据使用情况,一般分为三种: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
一是表彰性通报。表彰性通报的内容一般包括介绍事迹,分析评价事迹意义,概括主要经验,做出表彰决定,提出希望等。表彰性通报的正文大致包括三个部分:
叙述事迹。事迹要典型,叙述时尽可能简明扼要。把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主要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根据篇幅,抓住主要特征和梗概来写,不必叙述全过程,只要概括介绍就行。通报还常常在介绍事迹的基础上再加上简要评价和意义分析,节省笔墨,点到即止。
表彰决定。凡表彰性通报都有表彰的具体决定。这部分一般是略写,写清楚给予什么奖励即可。
希望和要求。发通报的目的是表彰先进,号召人们向先进单位和个人学习。通报的结尾一般有希望和号召的内容。
二是批评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将典型的不良行为、倾向、或重大事故公布出来,旨在使大家从中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其写法与表扬性通报在致相同,正文内容主要包括错误事实、根源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
三是情况通报。情况通报是为使下级机关单位了解某阶段的工作情况,或某重大事件、活动情况,指导工作,往往用通报将有关情况予以公布。这种情况通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通报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时效性。发通报必须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抓住时机,及时将先进典型和经验向社会宣传推广,对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引起警戒,或对某些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及时予以通报,以起到交流情况、信息,指导工作的作用。
②注意指导性。不是事无巨细都要发通报,要选择对面上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项来发通报。
③注意真实性。通报所涉及的事例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七)议案
《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叫议案。议案是一种上行文,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1、议案的特点
一是内容的法规性和政策性。凡纳入法律程序,人民政府无权决定,须提请国家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事项,一般是关于国家主权、权力和利益、重要法律法规,国家机关主要领导人任免事项等,须经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有的可以立法,形成法律性文件,要求全社会遵守执行。
二是行文的定向性。议案不是普发性公文,在行政机关只能由人民政府行行文时,发文机关可以署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的工作部门不能使用议案。同时议案只能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文,不能向别的任何部门和单位行文。
2、议案的类型
根据议案内容及适用范围,议案一般有三种类型:
(1)立法议案。指用于提请审议法律和法规的议案。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但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立法权,党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都没有立法权。有许多法律法规(草案)首先由政府提出,提交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予以确立。这样的议案就称为立法议案,简称法案。
(2)政治议案。指用于提请审议办理重大政治事项和重大问题方案或意见的议案。例如外交方面的重大原则问题、民族问题,国家主权问题,民主、法制问题等。
(3)任免议案。指用于提请审议决定政府和国家机关主要领导人,国家驻外机构主要负责人任免的议案。
3、议案的写作
(1)议案的结构。一般包括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签署、日期、主题词、印刷版记等部分。发文字号可以在标题的右上方,也可以在标题的右下方,甚至可以省略。其样式如下:
X X X X X关于提请审议
《X X X X X X X X X X 》的议案
X X'2005'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签署)
XX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XX XXX
XXXX(制发机关) XXXX年XX月XX日印
(共印XXX份)
(2)议案的写法
①标题。议案的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能省略其中的任何一项。例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草案)的议案》”,提请国家权力机构审议的事项,都是重大事项,涉及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的事项,标题必须写明发文机关,事由也要概括得清楚明确。
②正文。正文议案内容的主体,包括三部分:
一是原由。议案的原由是提请审议批准事项的理由和依据,即为什么提出议案。
二是事项。议案的事项是在议案中提出要求审议的具体事项。行文时,把需要审议的草案随文附上。
三是结语。议案的结语,主要是提出请求,一般有:“现提请审议”、“现提请审议,并请做出批准的决定”、“请审议决定”等。
(3)议案的签署
议案的签署,与别的公文有所不同。其他行政公文一般用单位名称签署,议案则多要用行政机关负责人名义签署。如以国务院名义提交的,署国务院总理的姓名。
(4)写作要求
一是要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由于议案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涉及立法事项及重大方针政策,议案必须以法律、政策为依据。
二是语言要求准确、精练、庄重。议案篇幅不宜过长,原由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言简意赅,不必展开论述、说理,事项是什么就说什么,有几项就说几项。
(八)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它是一种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上行文。
1、报告的类型
报告的种类很多。根据内容划分,报告可以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送报告。
粤华XXX字'200X'X号
关于XXXXX的报告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正文)。
特此报告
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XXXXX
二○○X年X月X日
上报:广州粤华物业有限公司
XXXXX 二○○六年X月X日印
共印X份
(1)工作报告。是指汇报工作的报告。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某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如汇报工作的进展、成绩、经验、存在问题及打算,汇报上级交办事项的结果,汇报对某一指示传达贯彻的情况,等等。
'例'
关于我省清理整顿公司工作的报告
国务院:
我省于1988年10月清理整顿公司以来,坚持既坚决又稳妥的方针,抓紧清理整顿方案的拟订和实施,积极查处公司违法违纪案件,努力加强公司的建设和管理,基本完成了常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这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撤并了一批流通领域的公司,解决了公司过多过滥的问题。(略)
二、查处了公司违法违纪案件,整顿了公司的经营秩序。(略)
三、认真做好撤并公司的各项善后工作。(略)
四、加强了公司管理和法规、制度建设。(略)
XX省人民政府
XXXX年XX月XX日
(2)情况报告。是指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即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包括会议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工作的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或突然发生的情况;工作报告则要报告某项工作或某阶段的工作情况,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都属于情况报告。这类报告特点是,时效性强,对发的事情,要非常及时地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再书面报告。
'例'
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