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喜爱的那种类型,查理和我都非常熟悉这个行业的情况,因此我们相信可以对这家公司的未来进行合理的预测。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另一个投资原则:不熟不选。就是说,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股票,他绝对不会投资。道理很简单,只在自己熟悉的股票中投资才能降低风险。
巴菲特常常把选股比喻成选择爱人。巴菲特的妻子叫苏珊,他们两家住得非常近,步行只要10多分钟。巴菲特的父亲跟苏珊的父亲是老朋友。苏珊上大学时曾经跟巴菲特的姐姐住在一个宿舍。巴菲特和苏珊非常熟悉。巴菲特对苏珊越熟悉、越了解,越觉得苏珊就是他的梦中情人,就是最适合他的人生伴侣。后来苏珊嫁给了巴菲特,俩人一生都很幸福。由此,巴菲特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尤其是投资。巴菲特在对自己选的股票反思之后发现,他选择的那些赚了大钱的超级明星股,都是自己从小就非常熟悉的,已经接触、了解很多年的公司股票。巴菲特感叹:“我们在投资选股时必须特别重视内心的怀旧情结。”
巴菲特选股如选妻子,也是只选自己熟悉的公司,这是巴菲特选股的成功之道。熟不选,这正是巴菲特选股的第二条戒律。很多投资者买股票,常常不买自己非常熟悉的公司股票,尤其是自己生活和工作中非常熟悉的公司股票,反而去买自己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陌生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认为,选股和选妻一样,不要先结婚后恋爱,而要先恋爱后结婚,不要一见钟情,而要日久生情。原因很简单:越熟悉的公司,股票赚钱的可能性越大,亏钱的可能性越小。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算得上熟悉的公司呢?我们应该把哪些我们熟悉的公司优先拉入我们的选股能力圈范围呢?
巴菲特说:“你可以选择一些尽管你对其财务状况并非十分了解,但你对其产品非常熟悉的公司。”我们对其产品或服务非常熟悉的公司一般出现在三个圈内,巴菲特所选择的公司股票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这三个圈: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
正文 6。别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51 本章字数:1116
第一,生活圈。选择自己熟悉的公司股票的第一个圈子是生活圈。巴菲特很多大牛股就是从自己的生活圈中找到的。巴菲特赚钱最多的股票是可口可乐,而巴菲特在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消费数量最大的就是可口可乐,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熟悉到了不能再熟悉的程度。1936年,巴菲特只有6岁的时候,他就去他爷爷开的杂货店里批发一捆6瓶的可口可乐,他的进货价是25美分,然后到自己家附近去零卖,一瓶卖5美分,这样一捆6瓶能卖30美分,净赚5美分,毛利率17%,相当高,而且卖得相当快。这样巴菲特从小就了解到了可口可乐的产品有多么畅销,产品有多么赚钱。在生活中,巴菲特天天离不开可口可乐,非常狂热地喜欢喝可口可乐。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他一天要喝5罐。早餐喝,中餐喝,晚餐喝。巴菲特出去参加宴会,人家热情地说,巴菲特先生,这是我们最好的葡萄酒,50年陈酿,请您品尝一下。巴菲特一摆手:“谢谢,我不喝,我只喝可口可乐。”巴菲特每年召开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时,来参加的人有两万多人,巴菲特规定,股东大会官方指定饮料是可口可乐。巴菲特的妻子苏珊说:“每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巴菲特是多么狂热地喜欢喝可口可乐,巴菲特的血管里,流的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红色的可乐。”巴菲特每次都是自己开车去购买可口可乐——以满意的折扣价每次购买50箱,每箱12罐。在他的车库和大门入口处,堆放了许多箱可口可乐,他办公室的冰箱里塞满了可口可乐。巴菲特正是这样喝可口可乐,看可口可乐,一直看了52年,终于找到一个好机会,这个从小卖可口可乐、喝可口可乐的小家伙成了可口可乐第一大股东。巴菲特1988年至1989年,一共买进了12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后来这批股票升值到96亿美元,上涨了8倍,是巴菲特赚钱最多的一只股票。
巴菲特1989年投资买入吉列公司的股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非常熟悉、了解吉列。巴菲特为什么会这么熟悉吉列?他是个男人,他得天天刮胡子,他天天用吉列剃须刀刮胡子,能不熟悉吗?巴菲特越熟悉就越喜欢吉列:“每当我在晚上入睡之前,想到明天早晨会有25亿男人不得不剃须的时候,我的心头会涌起一丝喜悦……吉列刀片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消费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刀片,所以他们对吉列公司产品的消费支出也会不断增加。吉列这家公司的业务正是我们所喜爱的那种类型,查理跟我都非常熟悉这个行业的情况,因此我们相信可以对这家公司的未来进行合理的预测。”1989年巴菲特投资6亿美元买入吉列可转换优先股,后来全部转换为普通股。2005年1月28日,吉列股价因吉列公司被宝洁并购而于每股5.75美元猛涨至51.60美元,这使巴菲特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冲破了51亿美元。
正文 6。别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51 本章字数:1303
第二,工作圈。选择自己熟悉的公司的股票的第二个圈子是工作圈。巴菲特有很多超级明星股就是他在工作中发现的。大家知道巴菲特的第一份工作是送报纸。巴菲特本人13岁时就是《华盛顿邮报》公司一名非常勤快的报童。他一度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递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通常巴菲特下午5点20分出发,坐上开往马萨诸塞大街的公共汽车。聪明的他把春谷区的两条投递《华盛顿邮报》的线路和两条投递《时代先驱者报》的路线结合起来。后来《华盛顿邮报》公司收购了《时代先驱者报》公司。这个聪明的报童后来又把西切斯特公寓大楼的报纸投递工作揽了下来。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送报机会从顾客那里赚取更多的收入,他想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征订优惠有效期的广告页,把它们分门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在近4年的时间内,他同时建立了5条送报路线,总共赚了超过5000美元。巴菲特最初自己当散户做股票,有一半资金来自于送报攒的钱。过了30年,在1973年,原来的小报童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家,43岁的巴菲特大笔投资《华盛顿邮报》,赚到了股票投资中的第一桶金。他投资1000万美元,持有这只股票37年,挣了15亿美元,上涨了150多倍。巴菲特自己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给自己带来了股票投资中的第一桶金。
第三,朋友圈。巴菲特好几次都是从朋友圈里找到了大牛股。美国运通、维萨、万事达是美国三大信用卡发行人。1991年,巴菲特购买了3亿美元的美国运通公司可转换优先股。巴菲特买入美国运通公司的股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运通公司CEO哈维·格鲁伯非常能干,他有能力领导这家公司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但是,这家公司的发展潜力究竟有多大让巴菲特感到怀疑。美国运通公司的竞争对手是维萨领导的众多信用卡发行人,竞争非常激烈残酷。权衡来权衡去,巴菲特总觉得美国运通公司难以胜出,他倾向于卖出。在已经做出卖出决策但还没有到真正卖出的那个月,巴菲特碰巧与赫兹公司的CEO弗兰克·奥尔森一起打高尔夫。弗兰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经理人,精通信用卡业务。因此,从第一杆开球区开始,巴菲特就不停地问他,对信用卡行业怎么看,对这三家发卡公司怎么看。当他们走到第二块草坪的时候,一路上听了弗兰克的话,巴菲特就已经明白,美国运通公司卡相对于竞争对手有一种惊人的垄断经营权。因此,巴菲特决定继续持股。等到后面的第9洞时,巴菲特对美国运通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变得非常看好,以至于巴菲特从最初的准备全部卖出转变成了准备大量买入。巴菲特马上将这部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成了1400万普通股,在短短几个月内巴菲特又投资4.24亿美元继续买入。1995年巴菲特再次增持,投资6.69亿买入2.17亿股普通股。1998年巴菲特又小幅增持108万股,总持股达到5053.69万股。至2004年年底,巴菲特所持股份占美国运通公司总股票的11.3%,买入成本为14.70亿美元,总市值为85.46亿美元。巴菲特投资11年总赢利70.76亿美元,投资收益率高达4.81倍以上。
正文 6。别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4)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52 本章字数:377
巴菲特从美国运通股票上赚了70亿美元,他自然非常感激他的朋友弗兰克。但是,他们俩共同的朋友乔治一听,有意见了。他说:“巴菲特,你真正需要感谢的人是我,因为是我安排了这场高尔夫球比赛,而且是我把你分到了弗兰克所在的四人小组中。”巴菲特绝对不是一个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天天看年报、看资料的书呆子,相反,他的朋友圈子很广,这些朋友的建议给他选股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这三种圈各有不同,也各有交叉,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巴菲特最熟悉的股票能力圈。同样,投资者如果把自己选股的公司范围限制在我们熟悉的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内,照样可以像巴菲特一样赚大钱。所以,投资者一定要谨记:即便是表面上升值且疯狂的股票,如果你一点也不熟悉它,最好控制住你的贪婪,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因为表面现象可能就是一个陷阱。
正文 7。决不选自己不懂的股票(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53 本章字数:1074
当我读完一家公司的这些材料之后,会问我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打听、询问有关情况。
——沃伦·巴菲特
对于投资巴菲特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自己不懂的股票坚决不选。巴菲特正是坚持不懂不选的原则,才避开了1999年网络股泡沫引起的股市暴跌。
很多投资者都会说:“我能。”而巴菲特却经常说:“我不能。”在1998年股市正处于对高科技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的狂热中,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些股东问巴菲特,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巴菲特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的公司,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微软和英特尔的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优秀专家,第100位、第1000位、第10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能。”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得到查理·芒格的响应。查理·芒格说:“我们没有涉及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我们买进低价传统行业股票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而其他股票我们不了解,所以我们宁愿与那些我们了解的公司打交道。我们为什么要在那些我们没有优势而只有劣势的领域进行竞争游戏,而不在我们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本领呢?”
巴菲特并不因为自己不懂很多行业而沮丧,他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只投资那些自己真正懂的公司:“我们应该再次说明,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对于许许多多行业,我和查理并没有特别的资本分配技巧。举个例子,每当评估专利、制造工艺、地区前景时,我们就一筹莫展。如果说我们具备某种优势的话,那么优势应该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并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公司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是固守于我们所能理解的行业。如果我们偏离这些行业,我们一定是不小心走神了,而决不会是因为我们急躁不安而用幻想代替了理智。幸运的是,几乎可以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