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斯的投资智慧(经典版)-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人是怎样坠入这种心理陷阱的,然后再学习克服之道。新兴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经常出现行为认知偏差的人。他们在股票投资决策时,常常会因为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出现大量的认知、行为偏差。通俗地说,这些人炒股票可以称之为“聪明人办傻事”。
    平心而论,每一位投资者的理性都是相对的、有限的,所以出现这种认知、行为偏差不足为怪。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也就是说,他们买卖股票时非常容易受股市波动的影响。从这一点看,股市中投资者亏损比例过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行为金融学研究发现,证券市场投资者中的常见愚蠢错误有以下几种:
    第一,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投资行为中,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外部环境的作用。研究还表明,各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也是如此。过度自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心理学基础,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研究最多的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非理性行为都是由投资者过度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损失。





    正文 5。要战胜市场先战胜自己(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4 本章字数:1022


    第二,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自归因指的是人们总是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心理特性。这样,投资者的自信心将随着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的一致而不断加强;但一旦公开信息与自有信息相反时,其自信心并不等量地削弱。
    第三,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个概念被金融学家借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从众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第四,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过多的权重,导致对近期趋势的推断过度偏离长期平均值。投资者过于重视新出现的信息,而忽略长期的历史信息,而后者更具有长期趋势的代表意义。因此,投资者经常在坏消息下过度悲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下跌过度,在好消息下经常过度乐观而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过度。
    根据过度反应的内涵不难看出,在过度反应现象下市场上会出现以下两种等价现象:第一,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将会伴随随后的价格反方向运动,即超涨的股票在修正中补跌,而同时超跌的股票则会补涨;第二,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幅度越大,在以后的反向修正中其调整幅度也越大。这两点已被许多实证结果所证实。同时,也是验证过度反应是否存在的依据。
    反应不足则是指投资者对新的信息了解不足,尤其是证券分析师等专业投资者,他们往往对曾经处于困境的公司抱有成见,不能根据公司最近出现的增长对原来的赢利预期进行足够的修正,导致低估其价值,而错过大好投资机会。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理论提出了挑战,它意味着在不同的市场中,专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这些现象获取超额利润,却并不承担额外风险。
    第五,损失厌恶。损失厌恶是指面对同样数量的赢利和损失时,损失比赢利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情绪影响。研究发现,同等数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等数量的赢利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损失厌恶导致投资者放弃一项资产的厌恶程度大于得到一项资产的喜悦程度,使决策者更愿意维持现状而不愿意放弃现状下的资产,在投资中表现为买价与卖价的不合理价差。损失厌恶还会导致投资者过于强调短期的投资亏损,而不愿长期持有股票,更愿意投向稳定的债券,使其错失长期的巨大赢利机会。





    正文 5。要战胜市场先战胜自己(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5 本章字数:1071


    第六,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是指这样一种认知倾向:人们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顾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大多数投资者坚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这就是一种选择性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于“好股票”。其实,当好公司的股票价格过高时就成了“坏股票”,坏公司的股票价格过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当然,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现象很少单独出现,而是紧密地联系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偏差出现的原因,在于人脑的本质功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进行统计计算,大脑处理视觉形象远胜于处理数字逻辑。在许多情况下,认知偏差是我们用以简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说,认知偏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证券投资中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如果投资者要想战胜市场,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可能经常会犯的错误,并尽可能保持理性,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尽可能减少行为认知偏差导致的愚蠢投资决策,才能战胜市场。
    巴菲特认为,对待价格波动的正确态度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者的试金石。实际上“与市场博弈”就等于与自己博弈,因为每个交易者与其他交易者共同形成了市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一个独立的参与市场投机的一般或典型的投资者都不可能比公众更加成功。
    格雷厄姆认为,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务、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巴菲特将导师格雷厄姆的精华总结为:“合适的性格与合适的才智相结合,才会产生理性的投资行为。”巴菲特指出:“一个投资者必须既具备良好的公司分析能力,同时又必须具备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市场中肆虐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绝开来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我与市场情绪保持隔绝的努力中,我发现将格雷厄姆的‘市场先生’的故事牢记在心非常有用。”巴菲特还说:“如果你遵从格雷厄姆所倡导的行为与商业原则,你的投资将不会出现拙劣的结果,你的杰出绩效将取决于运用在投资的努力与智力以及在你的投资生涯中股票市场所展现的愚蠢程度。市场的表现越是愚蠢,善于捕捉机会的投资者胜率就越大。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话去做,你就能够从别人的愚蠢行为中获益,否则,你自己也会干出蠢事。”





    正文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6 本章字数:900


    在股市冷清之时买入,当股价上涨之后,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再加码,先试探一下,确信还能持续上涨几天时才可买进,但数量上在开始时一定要小。
    ——沃伦·巴菲特
    在那些专业人士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眼光总是透着怪异,当他们认为一只股极有发展潜力时,巴菲特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而他们认准一只“垃圾股”时,巴菲特却又大手一挥,将其揽入怀中。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巴菲特所有的财富都是从那些投资家不看好的“垃圾股”中赚来的。所以,巴菲特每次收购都会引来大量争议,其中收购富国银行就是一例。
    1990年,富国银行以每股86美元上市,由于投资者担心经济不景气会蔓延到西海岸,导致对商业区和住宅区的不动产市场的大量贷款损失,而富国银行正是加州地区银行业中拥有商业不动产最多的一家,因而人们纷纷抛售,并有人清空该股,导致股价迅速下跌,股票在当年10月的卖空收益高达77%。在这种情势下,巴菲特见时机成熟,开始陆续购进该股。以后几个月间,伯克希尔公司逐渐掌握富国银行流通在外10%的股份,成为该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的介入,导致了围绕富国银行股票走势的一场争议。在巴菲特一方,其介入持股是看好该股,投入2.89亿美元,为的是它日后的成长。而另一方则看空该股,如当时美国最大的卖空者费西哈巴兄弟投机该股,是预料该股将进一步下跌。费西哈巴兄弟的达拉斯财务主管表示:“威尔法斯哥是死定了。”并且还说:“我不认为声称它们为破产大王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它们离破产已不远了。”摩根斯坦利公司一位有影响的分析师巴顿认为,富国银行股价最终会跌到只剩百分之十几的价格。也是在这个时候,保德信证券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乔治·沙劳表示:“巴菲特是出了名的讨价还价者,也是长期投资者,但是德州由于能源价格下滑而导致银行倒闭的事也可能发生在加州。”言外之意富国银行的情形不容乐观。在贝伦的一位名叫约翰·利西欧的业内人士也表示:“巴菲特不需担心谁在长期挥霍他的金钱,只要他不要一直试着去买谷底价位的银行股。”所有的舆论都看淡富国银行,甚至有人开始教巴菲特如何在他最熟悉的行业——银行投资了。





    正文 6。选在股市低迷时进入(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0:46 本章字数:1290


    然而,巴菲特之所以选中富国银行投资,是有他的道理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家银行的情况。1983年,深具理性和睿智的卡尔·理查德出任富国银行董事长,他走马上任后,决心要把死气沉沉的银行来个根本转变,使之变成能赚钱的大企业。在他的努力下,1983年到1990年的7年间,富国银行的平均获利是1.3%,而且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是15.2%。1990年,富国银行以560亿美元的资产,排名为美国的第十大银行,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了卡尔·理查德的管理水平。尽管他尚未着手股票回购或发放特别股利的计划,就已经使股东们获利了。在卡尔·理查德领导下,富国银行也专注于控制成本,分析师们从比较公司和非利息支出占公司净利息收入的比例中,可以了解到银行的营运费用占净利息收入的百分比。据测算富国银行的营业效率是20%至30%,这个数据表明,它的营运成本比第一洲际银行或美国银行还要好,而卡尔·理查德的一个特别应该指出的管理本领是,一旦成本被控制住以后,他就不让成本再度增加,从而能持续地改善富国银行的盈利状况。按理查德自己的说法是:“我们试着像是经营一家企业来管理这个公司,2+2=4,而不是7或8。”
    巴菲特在1990年买进富国银行的股权时,该银行是国内任何主要银行中对商业不动产放款最高的银行,高达145亿美元,相当于其股东权益的5倍。由于当时加州的经济不景气状况正在恶化,因此分析师推算银行的商业放款中,有一大部分将成为呆账。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富国银行股价在1990年和1991年的下跌。当时,由于美国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倒闭,震动了金融界,金融检查人员认真地分析了富国银行的贷款投资组合,迫使银行在1991年拨出13亿美元作为呆账准备,1992年度再提12亿美元做呆账准备。因为准备金是每月拨出,投资者开始对每次的提列金额感到紧张。按规定,银行并非一次足额提到放款损失准备金,而是在两年内慢慢提到,但投资者对于富国银行是否能撑到它的放款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表示质疑。
    1990年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宣布它拥有富国银行股权,其股价在1991年年初明显上扬,达到98美元一股。这为巴菲特赚取了2亿美元的利润。但正如巴菲特事后承认的那样:“我低估了加州的不景气,和那些公司的不动产问题。”果真在1991年6月,当银行宣布另外一笔放款损失准备的提列时,又造成了股价两天之内下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