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三国文-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故徽鸣。性洁静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矣。是
故怀戚者闻之,莫不赞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咿,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
则句愉欢释,舞踊溢。留连澜漫,温噱终日;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愉,
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身。是以伯夷以之廉,颜回以之仁,比干以之忠,
尾生以之信,惠施以之辩给,万石以之讷慎。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
途,或文或质。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于时也,
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王豹辍讴,狄牙丧味。天吴踊跃于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
舞鸾于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感天地以致和,况支行之众类。嘉斯器之
懿茂,咏兹文以息慰。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乱曰: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良质美手,遇今世兮。
纷纶翕响,冠众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文选》,
《艺文类聚》四十四,本集。)
    ○酒赋
    重酎至清,渊凝冰洁。滋液全备,芬芳□□。(《书钞》一百四十八)
    ○蚕赋
    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後治。(《御览》八百十四)
    ○怀香赋序
    余以太簇之月,登于历山之阳。仰眺崇冈,俯察冈坂,及睹怀香生蒙楚之间。
曾见斯草植于广厦之庭,或被帝王之囿。怪其遐弃,遂迁而树于中堂。华丽则殊
采婀娜,芳实则可以藏之书。又感其弃本高崖,委身阶庭,拟傅说显殷,四叟归
汉,故因事义赋之。(《艺文类聚》八十一)
    ○卜疑
    有弘达先生者,恢廓其度,寂寥疏阔。方而不制,廉而不割。超世独步,怀
玉被褐。交不苟合,仁不期达。常以为忠信笃敬,直道而行之,可以居九夷,游
八蛮。浮沧海,践河源。甲兵不足忌,猛兽不为患。是以机心不存,泊然纯素,
从容纵肆,遗忘好恶,以天道为一指,不识品物之细故也。然而大道既隐,智巧
滋繁。世俗胶加,人情万端。利之所在,若鸟之追鸾。富为积蠹,贵为聚怨。动
者多累,静者鲜患。尔乃思丘中之隐士,乐川上之执竿也。于是远念长想,超然
自失。郢人既没,谁为吾质?圣人吾不得见,冀闻之于数术。乃适太史贞父之庐
而访之,曰:“吾有所疑,愿子卜之。”
    贞父乃危坐操蓍,拂几陈龟,曰:“君何以命之?”先生曰:“吾宁愤陈诚,
谠言帝庭,不屈王公乎?将卑懦委随,承旨倚靡,为面从乎?宁恺悌弘覆,施而
不德乎?将进趣世利,苟容偷合乎?宁隐居行义,推至诚乎?将崇饰矫诬,养虚
名乎?宁斥逐凶佞,守正不倾,明臧否乎?将傲倪滑稽,挟智任术,为智囊乎?
宁与王乔、赤松为侣乎?将进伊挚而友尚父乎?宁隐鳞藏彩,若渊中之龙乎?将
舒翼扬声,若云间之鸿乎?宁外化其形,内隐其情,屈身随时,陆沈无名,虽在
人间,实处冥冥乎?将激昂为清,锐思为精,行与世异,心与俗并,所在必闻,
恒营营乎?宁寥落闲放,无所矜尚,彼我为一,不争不让,游心皓素,忽然坐忘,
追羲农而不及,行中路而惆怅乎?将慷慨以为壮,感慨以为亮,上干万乘,下凌
将相,尊严其容,高自矫抗,常如失职,怀恨怏怏乎?宁聚货千亿,击锺鼎食,
枕藉芬芳,婉娈美色乎?将苦身竭力,翦除荆棘,山居谷饮,倚严而息乎?宁如
伯奋、仲堪,二八为偶,排摈共鲧,令失所乎?将如箕山之夫,颖水之父,轻贱
唐、虞而笑大禹乎?宁如泰伯之隐德潜让而不扬乎?将如季札之显节义,慕为子
臧乎?宁如老聃之清净微妙,守玄抱一乎?将如庄周之齐物,变化洞达而放逸乎?
宁如夷吾之不吝东缚,而终立霸功乎?将如鲁连之轻世肆志,高谈从容乎?宁如
市南子之神勇内固,山渊其志乎?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此
谁得谁失?何凶何吉?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
董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况今千龙并驰,万骥徂征。纷纭交竞,
逝若流星。敢不惟思,谋于老成哉?”太史贞父曰:“吾闻至人不相,达人不卜。
若先生者,文明在中,见素表璞。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鉴乎古今,涤情荡欲。夫如是,吕梁可以游,汤谷可以浴。方将观大鹏于南溟,
又何忧于人间之委曲!”(本集。案:此拟《卜居》)
    ○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颖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
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未行,知足下故
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
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
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
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
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
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
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
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
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
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
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
不涉经学,性复疏嫩。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
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
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
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阮嗣宗
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乃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
法之士所绳,疾之如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驰之阙。
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
欲无患,其可得乎?
    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
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
不堪也;危坐一时,Φ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
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
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
恕者所怨,至欲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
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
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
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
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
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
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
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
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
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
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
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己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
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
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疾,顾此忄良忄良,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
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
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
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
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
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
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
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
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文选》,本集,又见《晋书》本传,《艺文类
聚》二十一,并有删节。又李怀琳《七贤帖》亦有删改。)
    ○与吕长悌绝交书(巽字长悌)
    康白:昔与足下年时相比,以故数面相亲,足下笃意,遂成大好,由是许足
下以至交,虽出处殊途,而欢爱不衰也。及中间少知阿都,志力开悟。(《文选》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注作“志力闲华”。)每喜足下家复有此弟。而阿都去
年向吾有言:诚忿足下,意欲发举。吾深抑之,亦自恃每谓足下不足迫之,故从
吾言。间令足下因其顺亲,盖惜足下门户,欲令彼此无恙也。又足下许吾终不击
都,以子父交为誓,吾乃慨然感足下,重言慰解都,都遂释然,不复兴意。足下
阴自阻疑,密表击都,先首服诬都,此为都故,信吾,又无言。何意足下苞藏祸
心邪?都之含忍足下,实由吾言。今都获罪,吾为负之。吾之负都,由足下之负
吾也。怅然失图,复何言哉!若此,无心复与足下交矣。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
言。从此别矣!临书恨恨。嵇康白。
    ○琴赞
    懿吾雅器,载朴灵山。体具德贞,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
仁,玉润外鲜。昔在黄农,神物以臻。穆穆重华,纪以五弦。闲邪纳正,其
迁。宣和养气。(《初学记》十六作“养素”。)介乃遐年。(《北堂书钞》一
百九)

    ●卷四十八·魏四十八
    ☆嵇康(二)
    ○养生论
    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
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两失其情。请试粗论之: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
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
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
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
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
国乱于下也。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焦烂,必一溉者后枯,
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
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
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
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
相亲,表里俱济也。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余斛,田
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
而不变者也。且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