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宗哲学象征·txt-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晁冢醇抑型蝓洹!本恚常渤ち樽克叹登逵甑紊骸疤八蝮艺撸淳擅┩ぁ!薄  

    二、“舍父逃走”

    禅宗以本心自性为“父”,舍离本心,追逐外物,就是“舍父逃走”。《法华经·信解品》谓,有人年幼无知,舍父逃走,在他乡流浪乞食。其父思子迁居,家道富有。后来其子来到父所,其父欲将家财全部传给其子,其子却不敢相认。其父为了使之心安,采用了种种方便手段。穷子虽受厚遇,仍然以为自己不过是 “客作贱人”,全无高尚之志。禅宗认为,众生正如穷子,因妄想邪念的盖覆而流转于迷界,向外求佛,而远离了自己的本心本性:“己灵独耀,不肯承当。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舍父,衣内忘珠。”《五灯》卷18《希明》  神秀偈云: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传灯》卷4 
    禅宗将世人“抛家日久,流浪年深”的行为“唤作背觉合尘,亦名舍父逃走” 《传灯》卷18《道怤》。 “舍父逃走”的“穷子”,即是“客作汉”。 《古尊宿》卷43《克文》:“众生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如今人多是外求,盖根本自无所悟,一向客作,数他人珍宝,都是虚妄,终不免生死流转。”  《法华经》中的比喻,本意谓须菩提等声闻,虽耳闻大乘之法,尚未发大乘之心,禅宗借以喻悖离自性,不敢承当:“弃本逐末,区区客作,不如归去来,识取自家城郭。”《古尊宿》卷42《克文》禅宗对穷子归家充满着期盼, 《黄龙四家录·晦堂心》:“火云欲卷空,圭月渐成魄。穷子归未归,相将头尽白。”  通过种种机法,引导“穷子”归来,使之成为富足的主人。《黄龙四家录·晦堂心》:“何当诱取穷子归,令渠暗室生光辉。”《庞居士语录》卷下:“珠从藏中现,显赫呈光辉。昔日逃走为穷子,今日还家作富儿。”  百丈涅槃禅师示众说,大家为我开田,我为大家说佛法大义。众人开田之后,请他宣说佛法大义,禅师展开两手,众人罔措。鼎需颂: 
    大义开田创祖基,分明书契示传持。儿孙不肯遗先业,乞食年年役路歧。 《颂古》卷12懒庵需颂 
    众人的迷失,在于不知开田的本身即是“大义”,反而更求“大义”,犹如儿孙不肯继承祖父留下来的田产,反而到外边流浪乞食。只要识得家宝,即可归家稳坐。 
    “舍父逃走”的必然结果,是“反认他乡作故乡”。《楞严经》卷1载憍陈那领悟“客尘”二字而成就佛果。他的领悟是:“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行客投寄旅店,暂时寄居,不会安住。主人则安居不动,不会往来不定。因此憍陈那认识到,变动不住的是客人,安居不动的是主人。《楞严经》卷2亦谓:“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旅客寄住邮亭,暂住即离,不会常住,主人则不会离去。自性真心,也同这个道理一样。禅宗将迷失本心追逐外物的人,比喻为流浪在外的游子。游子作客既久,就会把自己追逐的六尘当作生命的本源,反认他乡作故乡。题为唐代贾岛的《渡桑干》诗云: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全唐诗》卷574 
    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后半写离故乡更远时的心理感受。并州距故乡咸阳已是千里迢迢,如今又要渡过在并州北部的桑干河,到离故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竟希望把并州当作故乡。诗歌抒写了作客他乡者离家乡更远这一特定情形下的普遍心理感受。禅宗截用诗的后二句,用来讽谕反认他乡作故乡的迷失。《楞严经》卷9:“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众生沉迷于有为法,不识本觉真心,堕入生死轮回。虽然经过漫长的时间,仍不能得到彻底的清净,这是因为他们随顺着杀盗淫三业去造作一切。北涧简颂此经文,即引贾岛诗为咏,以说明世人轮回不已,反认他乡作故乡的迷失《颂古》卷4北涧简颂。  
    禅宗在形容迷失时,还用“万里望乡关”、“白云万里”来象征。游子流浪在外,遥望乡关而归去无由,喻学人从语言文字等知见妄想上求禅,则难以归家稳坐:“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望乡关”《祖堂集》卷5《义忠》,  “言锋若差,乡关万里”《五灯》卷13《真禅师》。 禅宗甚至将一切悟道言辞、迅疾机锋也同样看作是“万里望乡关”:“相逢不擎出,举意便知有,也是万里望乡关。”《古尊宿》卷40《文悦》 
    “万里望乡关”之时,白云遮断望乡眼,使得游子生起远离家乡的喟叹,故禅宗以“白云万里”象征学人难以明心见性,距道遥远。禅悟的境界是内证境界,一起心动念,就悖离了本来的家园,故圆悟谓“当阳晓示,只贵知归。才涉思量,白云万里”《圆悟录》卷1。 因为语言文字、棒喝机锋、肯定否定、四句百非,都是成道的障碍:“说佛说法,拈槌竖拂,白云万里;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白云万里;然后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也则白云万里”《五灯》卷19《法演》。  

    三、“抛却家宝”

    “自家宝藏”是本心的典型象征之一,侧重本心的珍贵性。禅宗认为,每个人在精神上都圆满自足,都有纯真的人性,这就是“自家宝藏”。禅宗迷失论中,与此相联系的是“抛却家宝”意象系列。 
    《涅槃经》的贫女宝藏喻、力士额珠喻,《法华经》的衣珠喻,都是“自家宝藏”的生动象征,在禅林形成了很多机锋。师祖禅师初参南泉,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南泉说:“与汝往来者是。”又问如何是珠,泉召师祖,师祖应诺,南泉说:“去!汝不会我语。”师祖从此信入 《五灯》卷4《师祖》。 禅林颂云:“往来是藏珠何在,省去方知不外求。罔象得之犹特地,回光返照便甘休。”《颂古》卷16海印信颂意为人人皆有摩尼珠,光华四射。但不可起心外求,即使是无心的罔象在赤水得到它也是有心。回光返照,将外求的意念彻底放下,摩尼宝珠便会顿时放光,照彻六根;慧海参马祖,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慧海问什么是“自家宝藏”,马祖告诫他:“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慧海遂自识本心。《传灯》卷6《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下:“贫道闻江西和尚道:‘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从此一时休去,自己财宝,随身受用,可谓快活。”  学人问如何是地藏手中珠,石臼反问你手中还有没有,学人不解,石臼说不要欺谩大众,并作一颂:“不识自家宝,随他认外尘。日中逃影质,镜里失头人。”《颂古》卷13引清锐说自己孤贫,请师赈济,曹山召之,清锐应喏,曹山说:“泉州白家酒三盏,吃后犹道未沾唇”《曹山元证录》。 百丈拨灰,沩山开悟,顿时点燃起自性之火。而众多未悟之人,仍然求禅问道,役役歧途:“拨动寒灰火便明,晓来山外尚荧荧。堪嗟法眼堂前客,犹向南方问丙丁。”《颂古》卷15上方益颂为了使学人直下承当,禅宗反复强调人人皆有佛性:“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同上卷2无量寿颂 “逆顺短长休要说,谁家屋里灶无烟?”同上卷28虚堂愚颂“君看陌上二三月,那个枝头不带春?”同上卷33惠因净颂“那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五灯》卷13《归仁》 
    奉报往来人,家中原有宝。家内不曾寻,拄棒缘门讨。任使讨过半,辛苦生烦恼。不如归去来,去却门前草。《续传灯录》卷11《和禅师》 
    此诗形象地描绘了抛却家宝沿门乞讨的愚昧。“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泥佛不渡水”,赵州形容三佛,正是为了让人体证“真佛内里坐”,识取“自家宝藏”:“三佛形容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颂古》卷18冶父川颂“自家宝藏”是存在于每个人生命深处的自性佛,一如布袋所咏:“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五灯》卷2《布袋》自性佛不假雕琢,描摹不成,贼窃不得,体相如如,清净本然,通过千百亿化身,发挥出妙用。可世人偏偏不能承当,“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半夜盲人问故乡,不知身在长安道”《颂古》卷28雪窦宗颂, “通身画锦赤骨力,卖扇老婆手遮日”《续古》卷5《空叟印》。 对这种迷失,禅宗生动地形容为: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铒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宫。 《颂古》卷16佛慧泉颂 
    “钓鱼翁”抛铒牵丝,耗尽气力,只知向外索求,了无心思领受现前清景,纵是置身水月交辉澄明剔透的水晶宫殿,却丝毫不能感受到清风明月的美丽。禅宗用一系列的诗学喻象告诫学人:“巨岳不曾乏寸土,四海参寻演若狂”《五灯》卷6《道虔》, “已在含元宫殿里,不须更觅长安道”同上卷4《景岑》, “溪畔披沙徒自困,家中有宝速须还”同上卷8《遇缘》,  “是佛不须更觅佛,只因如此便忘缘”同上卷4《正元》。  
    在“抛却家宝”意象群中,“衣珠”之喻也用来象征对本心的悖离。《法华经·授记品》说,有一位贫苦的人,去拜访显贵的亲戚。亲戚怜悯他的潦倒,热情地款待他,他因此而痛饮美酒,醉后便睡着了。这时正巧衙门通知那个亲戚值班,亲戚一时叫他不起,无法与他告别,在他的衣服里缝了些珍宝就先走了。这个人醒后,并不知道此事,依旧过着飘泊的生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遇到那位亲戚。亲戚把藏珠的事告诉他,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衣服里藏有贵重的珍宝。这个故事在《楞严经》卷4中有大致相同的记载:“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衣珠”象征真如佛性、般若智慧,而富有的亲戚则象征佛。众生佛性被妄念之垢所遮蔽,不自觉知,无从显现,一如贫人不识衣珠。众生如果了知“衣里无价之珠,与王顶上唯有一珠,无二无别”《法华文句》卷3, 就会“获髻中宝,得衣里珠,当坐道场,总愿成佛”《受五戒八戒文》, “迷情不了,背觉合尘。如识衣珠,不从别得”《汾阳录》卷上。 禅宗指出,世人“衣珠历历分明,只管伶俜飘荡”《通玄百问》, 昧却衣珠,是人生极大的迷妄,使原本自足的人生产生了缺憾,因此亟待拯济, 《续古》卷3《月庵果》:“其如智眼朦胧,衣珠尚昧,又且如何?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法的要旨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认识到本有的 “衣珠”:“祖师西来,特唱此事,只要时人知有。如贫子衣珠,不从人得。三世诸佛,只是弄珠底人。十地菩萨,只是求珠底人。”《五灯》卷16《倚遇》 
    与“衣珠”相同的比喻还有“额珠”。据《涅槃经》卷7,一力士“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士较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抵触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良医据情实告,力士不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意谓力士虽迷而额珠不失,众生虽迷而本心恒存。《传心法要》:“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悟道之时,无非是体证到本心。由于“衣珠”、“额珠”形象可感,禅僧诗客每发于吟咏。如遇贤偈: “泥人再三叮嘱,莫教失却衣珠。”《五灯》卷8《遇贤》 德山缘密《褒贬句》:“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祖为何人。”《古尊宿》卷18《缘密》清远偈:“莫于佛祖结冤亲,好看衣珠常离垢。” 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