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子传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汉族女子也是客家人。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星空中闪耀着夺目光彩的客家女,无一不表现出强烈的、高度的自我意识。关于客家女,几乎成了一个神话,而这个神话到今天仍在继续。她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1967年7月5日,家住梅县扶大乡铁炉桥村村民李满云挺着9个月的身孕去5里外的地方参加万人大会,返回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在这天半夜,腹内的胎儿发动了。丈夫安广华看到妻子就要临盆,又是欣喜,又是焦急,马上去请接生婆。接生婆离家还有一段路程,来回需一个多小时。等到接生婆进门时,婴儿早已哇哇坠地,体重不到5斤。人们当然不曾意识到,这个没有足月的婴儿,将会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这一年,婴儿的父亲安广华、母亲李满云均刚满20岁。这个婴儿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安子。安子最初名叫安丽娇。安丽娇这名是安子的阿太(太姥姥,曾祖母)给取的。取这名字是祈盼着自己的小重孙女将来美丽而娇柔,嫁个好人家。这是一个特殊组合的家庭。安子的父亲安广华16岁时失去母亲后,父亲又过早离开人世。安广华一下子成了孤儿。安子的母亲李满云出生后刚满一岁,因家里穷,就被卖给人家,长到11岁,又被卖到安家,也就是卖到收养安广华的奶奶家。李满云成了安家的童养媳。做了安家的童养媳。长大以后,他们顺理成章成了一对,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他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爱之屋,更为安子孕育出良好的成长氛围。坐月子的李满云没有好的营养补充,自然也就没了孩子吃的奶水。
  可他们也没钱给孩子买牛奶这样的高级奶制品。没办法,阿太(收养安广华,李满云的奶奶)只能用麦米糊喂嗷嗷待乳的安子。就这样,又瘦又小的安子竟然挺过风险期,硬生生地活了下来。产假本来有45天,李满云却等不及了,安子刚满月就下地给集体去栽蕃薯苗,为的是去挣那一个工两毛钱的工分。夫妻俩含辛茹苦地在生产队劳动,不仅未能在分红时得到一分钱的报酬,反而年年都成超支户。客家人善于在困境中求生存的传统在安子的父母身上得到了体现。无论怎样艰难,他们总能挣扎着活下去,并且力争活得好一点。安广华想到了搞副业。当时自行车在梅县农村还是一个稀罕物,安广华突发奇想,借了一点钱买回一辆旧自行车,跑起蹬车生意。安家离县城仅5公里,安广华用单车带人往返于村子与县城之间,每趟收取2—3毛的乘车费。蹬单车不用上大集体的工,但每月需向集体交3元管理费。显然,蹬单车要比吃大锅饭累多了,且压力也增大了许多,没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是难吃得消的。好在收入要比拿工分强一些。在那个年代,挣钱的门路很窄,多一分钱也就多了一分的活路。为了这个家,虽然苦,虽然累,安广华认了。大人要干活,便把安子丢在家。安广华做了一个小木框,里面放上稻草和破布,一个简易的摇篮便成了。简易摇篮成了安子的活动天地。阿太担当起了照料安子的责任。生活刚刚开始有起色,安广华夫妇又连续给安子生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安家人一下子陷入新的困境。多了两张嘴,安广华的生活压力更大了。一个人走遍天涯寻觅他所需要的东西,回家后才发现原来就在家里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农民走向了富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此后,中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安子的母亲像大多数客家女一样,贤慧能干。她不忍心把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男人身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母亲干完自家的农活,就到离家不远的扶大农场去打工。那时的工价相当低,干一天活顶多值一块钱,安子偶尔也去帮妈妈干过几次活。母亲挣下的钱一个子也舍不得花,全存了下来。有好几次,串乡的货郎来到村里,孩子们哭着要妈妈到货郎那儿给他们买糖块吃,母亲狠下心一次也不松口。她是要把这些血汗钱攒起来留着急用。多年下来,李满云打工的钱达到了600多元。这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安家的一笔“巨额资金”。这么大笔钱放在哪儿好呢?母亲左思右想,最后把钱藏进一个旧箱子里的一件破衣服的口袋里。当时她还暗自得意,万一小偷进了屋,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破衣服里放着钱吧!安子的家在梅县城郊的一片开阔的平原上,附近有一条河绕过家门口。寒假的一天,11岁的安子和弟妹们正在河边玩游戏,一个挑着担子串乡的卖糖老头来到了村子上。“破铜烂铁旧衣裳,娃儿来换麦芽糖。”卖糖老头的叫卖声极富诱惑力。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使安子在没经大人同意的情况下,自个地到屋子里翻箱倒柜地找起破衣服来。终于,她找了一件自认为最破的衣服拿出来,向卖糖老头换了3块麦芽糖。这一次,安子与弟妹们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没几天,快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神色凝重地问安子三姐弟,谁动了那箱子里的衣服,安子说是她拿了一件旧衣服去换糖了。母亲一听脸色霎时变了,拿着碗筷的手就剧烈地抖起来!“怎么啦?”安子问妈妈。母亲回答说,她拼死拼活多年打工挣下的那600多块钱就藏在那件破衣服里。这钱是留着给阿太治病用的。阿太80多岁,瘫痪在床上都五六年了,吃饭、穿衣、洗澡、拉屎、拉尿全是母亲一人伺候。可怜安子为吃这一块糖,让妈妈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安子在同学家偷偷地哭了起来,不是因为怕挨父亲的打,而是因为对自己的过失有一种深深的自责。她无法原谅自己。也许就是从这时起,懵懵懂懂的安子开始有了心事。她给自己发誓: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挣上双倍的钱偿还给老妈。小小的安子哪能明白,孩子欠父母的账和情是永生也还不清的。少年时代的很多事都记不清楚了,惟有这件事,安子一直记忆犹新。她不知这件事对妈妈的伤害有多深,因为妈妈从不对人言,只把这份苦涩埋于心间。
  童年,是那个长大之后才拥有的美丽回忆给安子的童年带来快乐的,是那些美妙的故事,这些故事曾让安子产生过无边的遐想。安子的村里,有一位很有学问的老人,安子的爸爸很敬重她,把她当母亲一样孝顺,安子也亲热地叫她“奶奶”,奶奶有一肚子的故事。从安子开始懂事起,奶奶便给安子讲《聊斋》、《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说,安子的童年是在奶奶的故事中长大的。等安子有了阅读能力后,奶奶干脆把她心爱的藏书全交给了安子,让安子读个够。奶奶和书店里的营业员很熟,见安子没书看了,就自个到书店去给安子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书,安子看完了就还,还了再借。安子还把听到的、看到的故事尝试着讲给弟妹及小伙伴们听,这让他们对安子崇拜不已。大概是在安子六七岁的时候,安子在一本连环画上看到一则童话,说勤劳的人散步时拿根小棍去点触各种东西,它们都会变成金子,于是小安子邀了几个伙伴,大清早就到树林里去折新鲜的树枝做成小棍。小伙伴们照着书上说的方法小心翼翼地点触石头,但却没有一块变成金子,这让小安子十分失望。安子回家把这件事告诉阿太,阿太就说: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点石成金。安子想了想:“大概我还不是勤劳的人吧!”安子看书都是在空闲的时候。与村子里的其他小孩相比,安子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勤快。每天放学回家,不是放牛、带弟妹,就是给父母亲当帮手,还经常给老人端茶送水。小时候的安子胆儿特别小。有一次,安子跟妈妈到田里去割草,不小心被草把手指划破了,流出血来。安子见到出血,吓得大哭大叫起来:“坏了!坏了!”妈妈走过来,见安子的手指头只划了一个小口,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就用口把安子出血的指头放在口中吮吸了一下,止住血后,再用布条包扎好。安子这才止住哭。在这期间,安子的父亲由于年纪越来越大,不久便放弃了蹬车生意而改开小餐馆,取名“长光饭店”做些肉丸、猪头肉卖。餐馆就设在自己家里。父亲算得上是当地的一个能人,他不仅为人厚道、朴实,深得邻里敬重,而且干一行精一行,开上几年餐馆后,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厨师。安子的妈妈干活是一把好手,还被群众推举为生产队副队长,一干就是3年,直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当上生产队副队长的妈妈每天一大早就会通过村头龙眼树上的喇叭喊大家出工。这时候也是安子起床的时候。安子放学回家,有时间就主动帮餐馆搞卫生、洗碗、招待客人,常常天不亮就去买菜。勤劳的安子很得父母的赞赏宠爱,安子买菜后有剩下的零碎钱,父母就把这些找头作为奖赏给了安子。安子把每次的小费都买了小人书。一个才有十几岁、刚刚步入初中的农村小女孩,个人藏书数目竟达500余册,这在当地也算一件稀奇事。忽然有一天,妈妈停止了在大喇叭上喊工,一下子没适应过来的安子竟然一觉睡到了大天亮。此后,安子发觉乡邻们仍然自觉地在农田里忙乎,并没有因为没喊工而怠慢。只是,他们忙乎的是各自承包下来的责任田。这以后,妈妈不再出门上工,就和父亲一起共同经营起小餐馆来。1981年,安子14岁,正上初二。年初的一个傍晚,安子敬爱的阿太溘然长逝。阿太依然如平常一样默默坐在床头,突然头一歪倒在床上,突然得让安子的心一时无法承受。阿太是安子的第一个人生启蒙老师。事实上,安子后来的发展与阿太对她的影响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又过了半年,班里有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因家里贫困辍学在家,使安子一下子变得孤单起来。安子不喜欢“数理化”,一提就头痛,只喜欢阅读那些引人入胜的武打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等。她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班风不好对安子也产生了影响。安子的班上有几位淘气的男同学,下课后不是去偷人家的龙眼,就是跑到别人的甘蔗林里,要不就是去挖红薯,老师们经常罚他们站着上课,一罚完又淘气起来。这些男生还不时地欺负女同学,女同学都怕他们。安子不想再在这样的环境下继续上学。安子作出这一决定也很可能与当地的风气有关。那时村子里的小朋友似乎都不爱读书,整个一个村庄,连个读到高中的学生都很少。有一天晚上,安子跟爸妈说她不念书了,妈一听就急:“不念书,将来怎么办?难道想和你爸一样拿一辈子大马勺?”无论怎样劝,安子就是不同意上学。安子的话也刺痛了爸爸的心。爸爸在一旁沉默不语。这多年来,他在楼下做生意,3个小孩在楼上读书,那种感觉让他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大人们拼命地做活,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条件,让他们有点出息吗?邻村曾出了个大学生,被周围人羡慕了好多年。他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争气考上大学。
  可爸爸也了解安子的脾气,个性特强。一旦决定了的事,就一定坚持到底。刚上初一那年,安子的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班主任家访后,爸爸沉着脸训斥了安子一顿。那天晚上安子气得饭也不吃。从此安子暗下功夫潜心研究数学,期中考试竟破天荒考了满分。现在安子说不读了,爸爸也就不再劝,只是对着天花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安子辍学在家,接替了父亲早起的采购任务,回来后就专心专意地做爸妈的帮手,餐厅、厨房颠来跑去,全身弄得油腻腻的,很脏也很累,但她毫无怨言,似乎还过得十分充实。不过在夜深人静时,她还是翻她买的书来看。那时她并不知道日后自己也能写出一本书来。安子家的前门正对着广梅公路,因餐馆开在自家祖屋,免去了房租的负担。餐馆的来客大多是熟客,生意不是很景气,只能说比纯粹盘农活稍强一点。接受并珍惜生活赐予你的一切16年后,当记者采访坐在大班椅中的安子时,问她:“当年,你有过什么样的梦想,有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