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皆单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
不见。春末、夏中、初秋三时候,晴明日,兼雌雄采之,烈日曝干,散服,酒下良。采时尽
其根,乘润以布帛拭去泥土,勿损皮,密器贮之。每月再曝。凡服偶日,二、四、六、八日
是。服讫,以衣覆汗出导引。尤忌猪、羊血,其叙颇详,故载之。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五倍子
内容:r五倍子ph295。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以蜀中者为胜。生肤木叶
上,七月结实,无花;
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大者如拳,内多虫。九月采子,曝干,生津液最佳。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金樱子
内容:r金樱子ph296。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南中州郡多有,而以江西、
剑南、岭外者为胜。
丛生郊野中,大类蔷薇,有刺;四月开白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色,形似小石榴。十
一月、十二月采。江南、蜀中人熬作煎,酒服,云补治有殊效。宜州所供,云本草谓之营实
。其注称白花者善,即此也。今校诸郡所述,与营实殊别也。洪州、昌州皆能煮其子作煎,
寄至都下,服食家用和鸡头实作水陆丹,益气补真,甚佳。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续随子
内容:r续随子ph297。bmpr,生蜀郡及处处有之,今南中多有,北土差少。苗如大戟,初
生一茎,茎端生叶,叶
中复出数茎相续;花亦类大戟,自叶中抽秆而出;实青有壳。人家园亭中多种以为饰。秋种
冬长,春秀夏实,故又名拒冬。实入药,采无时。下水最速,然有毒损人,不可过多。崔元
亮《海上方》,治蛇咬、肿毒、闷欲死,用重台六分,续随子七颗去皮,二物捆筛为散。
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傅咬处,立瘥。茎中白汁剥人面去 ,甚效。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预知子
内容:r预知子ph29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淮、蜀、汉、黔、壁诸州有之。作蔓生,
依大木上;叶绿,有
三角,面深背浅;七月、八月有实作房,初生青,至熟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
子,斑褐色,光润如飞蛾。旧说取二枚缀衣领上,遇蛊毒物,则侧侧有声,当便知之,故有
此名。今蜀人极贵重,云亦难得。采无时。其根味苦,性极冷,其效愈于子。山民目为圣无
忧。冬月采阴干。石臼内捣,下筛。凡中蛊毒,则水煎三钱匕,温服,立已。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萱草
内容:r萱草ph299。bmpr,俗谓之鹿葱,处处田野有之。味甘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
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
明目。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云利胸鬲,甚佳。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胡芦巴
内容:r胡芦巴ph300。bmpr,生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蕃,盖其国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
于岭外亦生,然不及蕃
中来者真好。春生苗,夏结子,作荚,至秋采之。今医方治元脏虚冷气为最要。然《本经》
不着,唐以前方亦不见者,盖是出甚近也。与附子、茴香、硫黄、桃仁尤相宜,兼治膀胱冷
气。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海金沙
内容:r海金沙ph301。bmpr,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采
得,日中暴,令干;以
纸衬,击取其沙,落纸上,旋暴旋击,沙尽乃止。主通利小肠,亦入伤寒狂热药。今医治小
便不通,脐下满闷方,海金沙一两,蜡面茶半两,二味捣,碾令细,每服三钱,煎生姜甘草
汤调下服,无时未通,再服。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金星草
内容:r金星草ph302。bmpr,生关陕、川蜀及潭、婺诸州皆有之。又名金钏草。味苦,性
寒,无毒。叶青,多生
背阴石上净处,或竹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多年瓦屋上。初生深绿色,叶长一
、二尺,至深冬背上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以为名;无花实,凌冬叶不凋;其
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之有筋,如猪鬃。五月和根采之,风干。解硫黄及丹石毒,治发背痈
肿结核,用叶半斤,和根锉,以酒五升,银器中煎取二升,五更初顿服,丹石毒悉下,又捣
末,冷水服方寸匕,及涂发背疮上亦效。彼人用之,往往皆验。根又主生毛发,槌碎浸油涂
头良。南人多用此草末,以水一升,煎取半,更入酒半升,再煎数沸,温服,取下毒黑汁。
未下,再服。但是疮毒,皆可服之。然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辄服。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木贼
内容:r木贼ph303。bmpr,生秦陇同华间。味微苦,无毒。主明目,疗风,止痢。所生山
谷近水地有之。独茎苗
如箭 ,无叶;长一、二尺青色,经冬不枯,寸寸有节。采无时。今医用之最多,甚治肠
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方,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一分,四味并锉,一处于铫
子内炒黑色存三分性,捣罗,温粟米饮调,食前服二钱匕,甚效。
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
地锦草
内容:r地锦草ph304。bmpr,生滁州及近道田野中。味辛,无毒,主通流血脉,亦治气。
其苗叶细弱,作蔓遍地
,茎赤,叶青赤,中夏茂盛;六月开红花,结实。今医家取苗子用之。《本经》络石条注中
有地锦,与此同名而别是一类也。
木部上品卷第十
茯苓
内容:r茯苓ph305。bmpr,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
无苗、叶、花、实,作
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似人形、龟形者佳。皮黑,肉有赤、白二种。或云是多年松脂
流入土中变成,或云假松气于本根上生。今东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搓
篝,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
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着根上。其抱根而轻
虚者为茯神。然则假气而生者,其说胜矣。二月、八月采者,良,皆阴干。《史记·龟策传
》云∶伏灵在菟丝之下,状如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或作烧)兔丝去之,
即篝烛此地(篝音沟,笼也,盖然火而笼罩其上也),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
明
乃掘取,入地四尺至七尺得矣,此类今固不闻有之。神仙方多单饵之。其法∶取白茯苓五斤
,
去黑皮,捣筛,以熟绢囊盛,于二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干又蒸,如此三过,乃取牛乳
二斗和合,着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取,随性任饱服之,则不饥。如欲
食,先煮葵菜汁饮之,任食无碍。又茯苓酥法云∶取白茯苓三十斤,山之阳者甘美,山之阴
者味苦,去皮薄切,曝干蒸之。以汤淋去苦味,淋之不止,其汁当甜。乃曝干筛末,用酒三
石,蜜三升相和,内末其中,并置大瓮,搅之百匝,封之,勿泄气。冬五十日,夏二十五日
,酥自乳出酒上。掠取之,其味极甘美。以作饼大如手掌,空室中阴干,色赤如枣。饥时食
一枚,酒送之,终日不须食,自饱,此名神仙度世之法。又服食法∶以合白菊花,或合桂心
,或合术,丸、散自任,皆可常服,补益殊胜。或云茯苓中有赤筋,最能损目。若久服者,
当先杵末,水中飞澄熟 ,去尽赤滓,方可服。若合他药,则不须尔。凡药有茯苓,皆忌米
醋。旧说琥珀,是千年茯苓所化,一名江珠。张茂先云∶今益州永昌出琥珀,而无茯苓。又
云∶烧蜂窠所作。三说张皆不能辨。按《南蛮地志》云∶林邑多琥珀,云是松脂所化,又云
枫脂为之。彼人亦不复知。地中有琥珀,则旁无草木,入土浅者五尺,深者或八、九尺,
大者如斛,削去皮,初如桃胶,
久乃坚凝。其方人以为枕,然古今相传是松类,故附于茯苓耳。
木部上品卷第十
琥珀
内容:琥珀,文具茯苓条下。
木部上品卷第十
松脂
内容:r松脂ph306。bmpr,生泰山山谷,今处处有之。其用以通明如薰陆香颗者为胜。道
人服饵,或合茯苓、松
、柏实、菊花作丸,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甄,用白茅藉甄底,又加黄砂于茅上,
浓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
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亦可单服。其实及根白皮,古
亦有服食法,但今松实,多作果品,余不闻堪入药。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
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烧其枝上,下承取汁液,名松 (音 ),主
牛
马疮。皮上绿衣,名艾纳香,用合诸香,烧之,其烟不散。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
音之误也。言每五 为一叶,或有两 七 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
好也。中品有墨条,不载所出州郡,然亦出于松,故附见于此。
木部上品卷第十
墨
内容:墨,文具松脂条下。
木部上品卷第十
柏实
内容:r柏实ph307。bmpr,生泰山山谷,今处处有之,而干州者最佳。三月开花,九月结
子,候成熟收采,蒸曝
干,舂擂取熟人子用。其叶名侧柏,密州出者,尤佳。虽与他柏相类,而其叶皆侧向而生,
功效殊别。采无时。张仲景方疗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青柏叶一把,干姜三片,阿胶一
挺炙,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别绞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绵滤,一服尽之
。山东医工亦多用侧柏,然云性寒,止痛,其方采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
膏,以治大人及小儿汤烫火烧,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两日疮当敛,仍灭瘢。又取叶
焙干为末,与川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以疗男子、妇人、小儿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
脓血如淀色,所谓蛊痢者,治之有殊效。又能杀五脏虫。道家多作柏叶汤,常点益人。古柏
叶尤奇。今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大柏木,相传是蜀世所植,故人多采收入作药。其味甘,
香于常柏也。
木部上品卷第十
桂
内容:r桂ph308。bmpr∶菌桂生交址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旧经载此三种之
异,性味功用亦别。而
《尔雅》但言“ ,木桂”一种。郭璞云∶南人呼桂,浓皮者,为木桂。苏恭以谓牡桂,即
木
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今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
,罕有分别者。旧说菌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筒、菌字近,或传写
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
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今观宾、宜、韶、钦诸
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参考旧注,谓菌桂,叶似柿叶,中有
三道纹,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与今宾州所出者相类。牡桂,叶狭于菌
桂而长数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与今宜州、韶州者相类。彼土人谓其皮为木兰皮,肉为桂
心。此又有黄、紫两色,益可验也。桂,叶如柏叶而泽黑,皮黄心赤;今钦州所出者,叶密
而细,亦恐是其类,但不作柏叶形为疑耳。皮浓者名木桂,即板桂是也。苏恭以牡桂与单名
桂为一物,亦未可据。其木俱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蛮洞中,人家园圃亦有种者,移植于岭
北,则气味殊少辛辣,固不堪入药也。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九月结实,今人多以装
缀花果作筵具。其叶甚香,可用作饮香尤佳。二月、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
火
。中品又有天竺桂,云生西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故但附于此。张仲景治伤
寒用桂枝汤。《甲乙经》治阴受病发痹内熨方,用醇酒二十斗,蜀椒一斗,干姜一斗,桂一
斗,凡四物 咀,着清酒中,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皆并内酒中,置马矢 中,善封涂,
勿使泄气,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复渍之,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布绵,干
之;并用滓与絮复布为巾,其布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即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
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