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些人的职业,并没有协助这些人发展出这些技能来。
职业全把我们塑造成某种样子有时候塑造得很不好。我们从工作中能发展出高水准的能力,能发展出专长,但是只是在专业的狭窄领域中知道这许多而已。二三十年之后,情况完全改变了,不论是钢铁工厂的工人还是电算机操作员,都会发现当初好不容易学来的技能,已经变得过时,不再有人需要了。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职业伦理〃的没落,是现代工业疾病的症结,但是像德利克这样的人,都是职业伦理的忠实信徒,结果却落到这样的下场,这些人的子女应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自我管理的伦理,应该代替职业伦理的地位了,即使组织借助裁员来解决危机,显然职员就不能再依靠组织的照顾了。工作的时候,一方面还要把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上,要不断精练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方法才行。德利克本来是个聪明而有能力的孩子,却因为三十年呆滞、缺乏动力的工作经验,而变得落落寡欢,连最基本的社交技巧都不会,本来应该有的光明未来也都破灭了。专业人员并不能免于搁浅、坠落的危险,跟其他人一样也都会受到职业的错误塑造。斤斤计较的会计师,精通方法的工程师,热诚的教师都有高超的技能,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因此而困陷在某些固定的运作中,变得无能为力。
〃职业的错误塑造〃是由于组织的需要所造成的,组织发展的第三、第四阶段扩张中的组织和确立的组织阶段,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但是专业的领域很狭窄。组织渡过了这些阶段以后,就会放松严格的分工制度。许多专业人员在过去的环境中获得了成就,但是现在却困陷在高位上,动弹不得,最后被摒弃于组织之外;除非这些人能学习、发展时代需要的东西,否则就没有前途可言。
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你一定要设法努力管理自己,就算是在最贫瘠、敌意最浓的组织的气候中也一样。这是自我保护的问题,继续学习的能力是很珍贵的,一定得保持这种能力才行。
不论处在哪一种状况中,还有第二种驱使你继续努力的压力,这是一种不太一样的压力,要叙述起来也不太容易。说得简单一点,这是一种道德责任的感觉,觉得有责任照顾、保养、发展自己,这不仅是为自己着想,也是为了全体人类的缘故。在〃不可能的状况〃中,仍然要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这样到了情况改善时,还有种子可以散播。即使在继续努力变得很困难时,还是有人勇敢地继续下去,具有生命的种子,就保存在这些人的典型和模范中。从这个观点看来,我们许多人都觉得,有责任尽力发挥自我,向世界人类贡献自己。从宗教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说这就是追寻美好的人生。
尽管我们这个时代中,许多人都把科学当成宗教,但是对于能听得入耳的人而言,精神上的教育仍然有相当作用。佛祖教导我们,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痛苦走向悟道,佛祖描述的道路,是全人类都可以走的,世局的压力和我们在生活里、工作上、组织中感受到的停滞、渺小、荒谬,都是痛苦的根源。要想避免这种痛苦,只有装着不知道。从这个观点看来,自我管理能帮助我们达成较高的目标,尽量发挥自我,这不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其他人,更是为了世界上善良的力量。
这最后一点的意义深远。事实上,如果不援引上苍的力量来推销,做起来的确有困难。但是,我们想要发展,想要知道,想要激发自我管理的热诚,并不只是一件实际、合理的事情,更是由内心深处的动力所推动的。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描述,那就是〃需要知道〃:如果用传统的宗教术语来描述,那就是想要行善的意念。
□ 勿失良机
自我管理有点像是自己做小本生意,若想继续下去,就必须把握机会,保持强烈动机,开创前景。许多年来,我们的工作都是例行公事,结果就会很容易忽略掉自我管理的种种机会,其实,所有组织中本来都有许多这种机会的。怎样才能发觉能帮你生存、保养、发展的东西?这是有技巧可运用的。
那么,组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是不是相信图表中,那简单而自认为真实的组织结构?或者,组织就像个万花筒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来,就会反映出不同的面貌?我们谈到所谓的组织这个东西时,就赋予组织一种明确的身份感,这种感觉之所以会存在,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讨论组织。我们有个特别的字眼来描述这种情情,那就是〃具体化〃。有时候,我们会把抽象的东西当成是真实的东西一样,这就是具体化。有时候我们会相信地图,而不是相信自己所站的地方,这种情形就像是把一群有需要、有目的、有结构、有共同文化的人称为组织一样。当然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起见。但是事实上,有目标、有需要、有动机的是人,不是组织。自我管理的人一定要掌握这个重要的真理,因为我们很轻易地就把各种权力和物质交给组织,结果自己反而变得动辄得咎。其实许多事情都是由个人的行动包括我们自己的行动所支持的,但是我们却常常为此而责怪组织。
从这个观点看来,你并不能和组织或团体合作,只能和其他人合作。每个人对于组织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组织的目标、权力所在,重要的价值观等等,看法都各不相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职位、立足点也都不一样,所以对组织的看法当然就不一样。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对于组织的看法,就像是注视着一个万花筒一样,没有什么固定的图案,只有许多不一样的图形,由各式各样的线连在一起。你对于组织的看法,只不过是许多可能的图画之一,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开始着手寻找机会了。如果你只有一个观点,那就像是创造了一座监狱一样难怪你会抱怨停滞在系统中动弹不得。倘若能以开朗的胸襟接纳其他人的观点,就能创造开放的空间,以及开始进行的起始点。
下面列出了一些资源、程序、架构,都是可以在组织中找得到的。你看一看这些内容,注意一下其中有哪些是你参加了的,或是利用过的,还有哪些是你忽略了的,或者是你不知道的。
资源
1 书籍、目录、书评、资料库
2 杂志、报告、论文
3 时事通讯、手册
4 整套的资料
5 电影等视听设备
6 电脑、程式
7 房间、空间、设备
8
9
10
行动和程序
11 训练课程
12 训练指导、顾问指导
13 改变工作、转换工作地点、轮换工作
14 访问
15 评鉴约谈
16 咨询、访客
17 研讨会
18
19
20
架构
21 工作小组、计划小组
22 团队合作会议
23 委员会,像健康安全委员会、生产委员会、福利委员会等等
24 质量小组
25 工作场所讨论小组
26 商会、成员协会
27 〃思想库〃
28 专业协会
29 午餐俱乐部
30
31
32
这张表中有一些空格,你实行的时候,如果能在组织中发现更多其他的机会,就填写在空格中。也许你会发现,不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机会,如果这样,就得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看看有哪些资源和机会可供运用。组织的气候越糟,能够找到的机会就愈少;不过,如果你彻底地征询一下别人的意见,一定能发现目前没有用到的机会。你不妨这样问其他人:〃你是怎样在这儿找到机会的?〃或者〃这儿有哪些资源是我可以利用,可以学习,可以得到的?〃这都是开始的好方法。
找到了一些机会之后,选出一两个来开始着手进行。你觉得哪些机会最吸引人,就不妨选择那些机会,用不着担心逻辑的问题。自我管理首先需要的是精力或动机,先要有温暖,然后才会有光源。你有了新主意的初步概念之后,就要培育这主意,要思索、谈论这个主意,这样才能带来活力,这样做也许得花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等到你准备妥当了,就可以采取行动公开这个主意,这就是自我管理的过程。创造热力、温暖的焦点,然后就能发展出做事的新方法。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散播到小组、部门、扩张到整个组织中。我们又谈到了庞大、冷淡的抽象事物〃组织〃,其实这并不是我们所关切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叫自己行动起来,然后让其他人跟随着我们,我们若是在组织中等待其他人行动,也许要等上一辈子还等不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呢!
三、自我管理
传统管理会阻碍我们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由实际行动中学习自我思考,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自我管理。
□ 先管理自己
〃管理他人之前,必须先懂得管理自己〃。如果我们能够为人师表,那么我们已经在使周围人走上正轨的路上踏出第一步。因此,我们应学会由内而外的管理,意即由自身而外界。现在让我们从检视你管理自身的角度来开启序幕。
□ 内部外部
平日里你如何管理自身与环境?请择优与择劣各记录四五则。分别就各则回想当时的你,是否一切都在范围之中?是否能为所欲为,言所欲言?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外界所左右?
这些优劣事件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关联。当你能有意识地掌握自我时,事情必然是很顺利地进行。反之,当你自我失控时,也就无法掌握周围状况。
换句话说,由内而外的经营法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上: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反之亦然。它给我们一个启示,扮演正式的经营者角色,是以管理自身与周围为基础。除非能掌握自身的内在世界,否则将无法有效地处理外在世界困扰。
□ 同步思考法
现在,让我们对彼德?福特进行个案研究。
彼德?福特是某大银行的人事主任,现年39岁,晋升得非常快。许多同事羡慕他的成功、他的活力与他给人的信赖感。近两三年来,他在董事会里担任重要的任务。他在某一天当中的活动记录是:
早晨八点半:彼德抵到办公室,比平时早到十五分钟,但比预定计划晚十五分钟。为了清理办公桌,他预计七点起床,可惜昨晚上因有应酬,以致……他几乎来不及吃早点,他很焦急,交通仍然是那么拥挤而且在正式上班之前还有许多杂事等待他处理呢!他冲上楼,在走廊上对外籍上司点头打招呼,但却忽略了向侍者问好。一路上他盼望别遇见同事,以免浪费时间在闲聊上。
下午一点半:用午餐。距离与人事室同仁开会讨论一份奖励办法之前还有半小时可利用。彼德边用午餐,边处理备忘录里的杂事。唉!由于三个临时插入的会谈,上午就这样渡过了。
第一个是发生在九点,为了商议一个职位〃社团计划负责人〃的权责。这个会议仅肯?威灵顿的冗长挑剔就拖了两个小时。会议结束时,彼德已经感到头痛。第二个是与潘?瓦尔顿和约翰?诺瓦拉的会谈,较为有趣、不沉闷。会谈尚未结束,彼德就匆匆忙忙地赶赴老板处做周报。
他停下笔稍作休息,放下电话并按摩颈项左侧。无疑地,他患了血管风湿症。他想到今天的后半段有更多的会谈,至少要花两小时写信、批阅公文,下班后还要搭车至爱登堡买些晚餐及明天会议中的餐点。没多少时间可让他休息,或者补给点营养。下星期在巴黎将更惨成功得付出代价!
彼德突然觉得实在很亏待自己。他何必总是如此过度工作呢?就拿准备明天会议用的餐点来说吧,他可以拒绝呀!事实上,他知道真正的原因他要事事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一切都因他而贵,才能显得自己的重要性。 他的生活大致如此。这不仅仅增加他的工作量与复杂程度,而且无形中,他还要花心思、施手腕以确保地位。事实上,彼德很不喜欢自己的这一面。在总公司的权位争夺战中,他是有足够能力的;但是,难道他喜欢这样过日子吗?他原可活在没有嘲笑、争战、算计、秘密……之中呀!
偶而他停下脚步,思索这个问题时,不禁感到浑身不自在。好在他所做过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那只不过是自我表现罢了。它们究竟实现了自己或别人的哪些成就呢?这世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