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一卷-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种贵贱等差,客观上显示出古代国民阶级的平等的理想。墨子主张消极
的否定应以积极的肯定为前提;否则,只知击破氏族贵族所依托的贵贱观点, 
而无积极理想以为易天下的指标,必至于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在实践程序
上是欲有“所立”必先有“所破”,或在“破”的进程中实现其“立”;而
在理论上,必于“破”前先有“所立”,或在“立”的前提下以击溃其“所
破”,必如此始能促进历史向高级形态的转进。所以他说: 
“非(反对)人者必有以易(夺取阵地)之;若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
〔救水〕,〔以火〕救火也。”(兼爱下,增字依俞樾校)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
非之,何以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兼爱中) 
按墨子这样以“立”易“破”或“兼以易别”的改革性的社会批判思想, 
和老、庄的有“破”无“立”的消极的社会思想,实有原则性的不同。
墨子树立的学说,还有他所谓的三表法,说详下节。现在首先就其兼、
别之义,更具体地说明于下: 
他从“别”的社会矛盾说起。人类阶级社会的富贵贫贱之所以相贼害, 
他说是因为过去历史上有人类本身的大别(第一次的分裂)。他说: 
“子墨子曰:。。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
(氏族外部战争),大家之乱小家也(大家即巨室,氏族内战),强之劫弱, 
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富之侮贫〕(兼爱中以“富必侮贫,贵必
傲贱”对举,从方授楚补此一句。义指社会的阶级矛盾),此天下之大害也。
人与(“人”,依王念孙校,为“又”之误,“与”读“如”)为人君者之
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又如今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按此申言阶级矛盾的发展)。”(兼爱下)

这些话暴露了春秋到战国的社会的阶级矛盾。墨子描写当时社会的文字
很多,而以此段为最深刻。他在这样阶级矛盾的社会现象中,试探其背后的
本质(这里所谓本质指哲学上低级本质到高级本质的过程,不是指理性认识
的最宏富的本质),提出了“兼”“别”二义以作根本的解答。结论是,这
现象归根于“氏所以别贵贱”之“别”义。他说: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欤?即(则) 
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 
‘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则)之‘交别’(交相别)者,果生
天下之大害与!是故‘别’非也。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无以易
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曰:‘兼
以易别’。”(同上)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则) 
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 
‘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则)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
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同上) 
墨子就是这样地说明了“别非而兼是”、“以兼为正”的道理。在我们
现在看来,他费了这样的大气力,反复其词,还嫌不够,更在兼爱篇原察众
之耳目,引证先王的事实,以佐证其推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以为他的理
论的政治要求是企图得出古代社会的人类之平等义(兼=平等)罢了。无可
否认,这是形式的平等观,而且本质上是另一种不平等观,即墨子所谓的富
之贵之和贫之贱之的对立。然而在氏族贵族的旧制束缚下的当时,他敢于非
“别”(反对旧阶级制度),这却是伟大的发见,可以说是古代社会的光辉
的知识。后来老子于自然法中求出了上下之别而主张卑下,庄子于概念中求
出了齐物而主张放任,于是墨子的创见(人类观点中的阶级思想)被所谓“采
儒、墨之长”的思想家割舍无遗。
墨子在这一问题的前半截的求原论,善于依其无所顾虑的态度来批判现
实,这是科学的;但在问题的后半截的证据论,以为天下的善事都是可能的
而且是现实的,却是勇敢的理想主义。
据他说,“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因此,他不惜把现实社会的
好坏还元为意识上的好坏,如他把坏社会定成“别士”、“别君”这种人物
所支配的社会,把好社会定成“兼士”、“兼君”这种人物所支配的社会。
这里,我们暂不批评墨子这种证据论。值得注意的是,他敢用“别君”的名
词,这和屈原用“壅君”的名词来批判统治阶级,实具有同一的精神,而墨
子更大胆的是:他不但把历史的现实矛盾揭开,而且把当时的人类区别为一
个“别”人阶级和一个“兼”人阶级,主别者客观上就是氏族贵族,主兼者
客观上就是国民阶级,所谓“兼以易别”,就是社会阶级颉颃的表现。李嘉
图在经济学原理中区分人类为三大阶级,曾经马克思承认其有科学的价值, 
墨子在另一时代也有相似的创见。
尤其相类似的是:李嘉图把自由竞争的社会当做理想的天国和永恒而终
极的历史法则,他根据一个特定社会的现象,抽象出一切社会的一般法则。
墨子把“富之贵之”的贤能国民社会当做理想的天国和永恒而终极的历史法
则,他根据一个特定的理想,古代社会的特定现象,抽象出一切社会的一般
法则。他的理想,建立于两种“假定”之上:善的是现实的,善人支配现实
的社会。

第一、他假定善的是现实的(“择即取兼”)。有人问:兼“善矣,虽
然,岂可用哉?”墨子说:“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
者?”(兼爱下)在这里,他很有趣地假定着孤立的人类社会,和亚丹·斯
密士从所假定的鲁滨逊孤岛出发有近似处,但斯密士假定的是同着“礼拜五” 
的一个人,墨子假定的是两个人或两个君:一个是兼者,另一个是别者。
好像小说体裁,他在兼爱下篇“假设”起来: 
“设(原作“谁”,从王引之校改)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
一士者执兼(注意,既设而又使)。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
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馈),寒即不
衣(赠),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
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
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高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 
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假设了两
个相反性格的鲁滨逊到了战国的“孤岛”上,墨子请来一个想要寄托其家室
妻子的远游之人,问他是取兼士寄托呢?还是取别士寄托呢?自然这个人一
定“择即取兼”。
同理,他假设了二君,使一君执“别”,使一君执“兼”。别君是只顾
己身,睹万民之饥寒病死而不顾;兼君先万民而后其身,睹万民之饥寒病死, 
一心想施惠他们。
他在两个君的“孤岛”上,忽然招来了一群疠疾痛苦的万民,令他们择
而从之,自然这一群人一定选择了兼君。(详见兼爱下篇) 
从这个假定的“孤岛”,墨子证实了“择即取兼”的好事是合理的,进
而断定了善的是现实的。
第二、他假定善人可支配现实的社会。这是他的“兼以易别”的方法。
他说: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
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何
以易之?子墨子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
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
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兼爱中)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不慈者乎?。。 
犹有盗贼手?故视人之室若其室(室义见前),谁窃?。。谁贼?故盗贼无
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
之国若其国,谁攻?。。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兼爱上) 
按照墨子的假定,“若使”人是善人,则社会也就变易成为现实的善的
社会。他的“兼以易别”的理想,既然假定在“别而不兼”的现实上,于是
墨子的劝人的教育思想便产生了。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兼相爱、交相利, 
为什么社会仍然这样和你的想法相反?岂不是徒劳么?他说,我这样做总比
没有一个人这样做是好些的。他又说:圣人禁恶而劝爱,所以“不可不劝爱
人者此也。” 
他劝人的教育学和孔子诲人的教育学是不同的。孔子重在德操、动机, 
墨子重在志功。前者是从爱有差等出发;后者是从兼相爱、交相利出发,无
利之爱,在墨子看来是空虚的。鲁阳文君问,一个儿子好学,一个儿子好分

人的财货,那一个应当做太子?墨子答道:“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 
(鲁问) 
荀子对于墨子人类观点的批评,说他“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天论), 
“僈(无)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悬)君臣。”(非十二子)这颇近
于事实。因为畸差、等级的不变关系正是墨子所反对的,正是他要以另一种
阶级关系来代替的。
(二)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墨子的社会思想,有原则与方法,其原则在于以下二语: 
“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散见各篇)其方法可分为五项、十
事,鲁问篇说: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憙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
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陵,则语之兼爱、非攻。” 
墨子的社会思想,是针对了旧贵族统治的社会。这里,生产力受着生产
关系的束缚,因而生产停顿,阶级斗争因国民阶级的抬头而趋于尖锐化。因
此,墨子一方面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方面主张生产资料的所
有应该时常变异。和他的人类观点或阶级论一样,他的社会思想也左袒了人
民。这里所谓人民,即墨子三表中“观其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人民,在前
面著者常译为古代的“国民”,在显族出生的当时,客观上指“显族”的贵
族阶级,然而我们不要拿机械的脸谱涂抹墨子的思想。我们知道,在十七世
纪伟大思想家迎接新人类降生时,客观的人类历史,都不是他们所能知道的, 
他们仅以一种绝对的自私心(人类性类概念)来迎接资产阶级。相似地讲来, 
墨子所迎接的人类也是进步的阶级,他的理想主义不可能了解将来,他在客
观上是以一般的人类同情爱,左袒了所谓“万民”,希望了“众贤”,推进
了历史。因此,研究墨子的社会思想应从他所同情的人民讲起。散见于墨子
各篇所说的人民利害,警语颇多,现仅摘要例举并作解释如下: 
“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民人,取其牛
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问) 
大都即“偶国”之大夫城市壁垒,大家即占有奴隶最多的巨室。上文是
指氏族贵族的内战,然而在反动的战争中,墨子首先指出被杀的“民人”。
“差论蚤(爪)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伍),以攻伐无罪之国。入
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御(抑)其沟池,焚烧其祖庙, 
攘杀其牺牲,民之格者则刭拔(杀)之,不格者则系操(系累)而归,丈夫
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天志下) 
这里讲的是西周以来俘获劳动力的战争。把“民”之格者径予杀戮,不
格者俘掳为集体族奴与家内奴隶。墨子以这样的攻国,谓之“不仁义”。他
对于人民是寄与了何等同情!因此,他把贱人和贵人的行为平等比较,而得
出一个结论:当时社会是不仁不义的社会。例如: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
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
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