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
俗。。。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世说新
语雅量注引)
钟会在审判嵇康时,有此庭论,可当做“论性才合”的自我介绍,其辞
句之粗野颠倒,显示名族阶级内讧的党同灭异到了何等程度!岂不是早已在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反诘嵇康之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
而去”时,伏下一笔名族间的异同公案么?
三,“四本”、“三理”之外,还有更普遍的“三玄”。三玄指周易老
庄,约之又谓儒道。从名辩上看来,儒道的异同离合也是当时的最大争辩。
(一)论儒道“同”者为何晏。他所作的道德论说:“自儒者论,以老
子非圣人,绝礼弃学;晏说与圣人同,著论行于世也”(文学篇引注)。又
如王夷甫问阮宣子(修):“老庄与圣教,同异?”阮对曰:“将‘无’同”,
世谓之三语掾。(同上,晋书所载问答者人名不同。)
(二)论儒道“合”者为王弼。他好论儒道,裴徽问他:“夫无者诚万
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耶?”弼曰:“圣人体无,
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同上)向
秀(著儒道论)等皆走此路。
(三)论儒道“离”者为裴頠等。頠疾世俗尚虚无之理,著崇有论,他
和著言尽意论的欧阳建是名理中的反对派,含有若干唯物主义的因素。他认
为道家崇虚体无,外形遗制,忽防忘礼,与儒家离而不能相合。他说:“至
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
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
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
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
谓匠非有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
之所能捷也,审投弦饵之用,非无知之所能览也。由此而观,济有者皆有也,
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晋书卷三十
五,并参看世说新语文学)
(四)论儒道“异”者为葛洪等。洪所著抱朴子,其内篇多属道家(自
叙),而外篇则为儒家辩护,如此相异而两可之论,内外并存,自相矛盾。
(详说见专章)
其他如儒道佛三角的同异诘辩,多见于弘明集、广弘明集,应专章研究,
此处从略。
第四节
玄学的社会意义
老庄易三玄与佛教之成为魏晋人的支配思想,尽人皆知,这里要研究的
是它的历史源流及其所以支配学术的社会意义。
关于三玄在汉魏之际从潜滋暗长以至沛然莫之能御的历史流变,前面已
有论述,这里所欲究明的,在于由摚鹑逖е流嫖残裁锤饔兄涫贝
思潮的分野?
在第二卷论两汉学术时,我们已经指出:汉代的支配思想是在朝经学,
而在野的“异端”之学从司马迁经过王充以至仲长统,都在不同的角度高扬
了道家。不但如此,当时农民叛乱所依据的旗号也是黄老道教,张陵张鲁张
角等五斗米教与太平道(皆用粗野的具体象征,如“神君种民”,“米民米
性”之类),以他们的“廉价”宗教对抗汉廷贵族的谶纬宗教,曾起了极大
的作用。及至汉末,社会阶级的斗争,统治阶级的分化(如由党锢到三国割
据),暴露出社会的危机。现实历史的教训,影响了意识的重新编制,即使
经学家如马郑,士大夫如清议人物,也要在自己的正宗的系统内开始修正了。
普列哈诺夫曾从王朝改变最基本的对角线竞走,说明思潮必然有些改变。汉
魏之际的士大夫对于道家和名辩的传统,从形式上接受,而从内容上改变,
正是这样。从为低级的谶纬宗教而服务的摚鹑逖В湮砺刍纳裱Ф
说教的玄学,如王僧虔诫子书说:
“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诵数十家注,自少至
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王弼)
何所道,平叔(何晏)何所说,马(融)郑(玄)何所异,指例何所明,
而便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南齐书卷三三)
然而学术的形成并不是自流自变的,也要看执行学术任务的人物,有没
有受了社会风尚和政治意图的影响。如果汉魏之际学术仍然被那些以家法师
法号召的宿儒所支配,则摚鸲宋翟谕鸦怀鲆焖道础C髅ぶ阅
走向学术,在我们看来,有一点确为不可忽视的变化,即汉末魏晋以来的人
物,大体上都是被当时反对者指斥的所谓“高门子弟”,“浮华少年”,“当
今年少”,“荒教废业”而“轻毁礼法”的后起之秀。其所以有这样的变化,
曹魏政权的奖励那种权变起家的人物以及九品中正制的高下任意品题的风
尚,是有作用的。而党派朋比的清议正是这种人物起家的先奏。下面就是这
种早熟夙悟的代表人物的简表:
人 名早 熟才 性
马 融少而好问,学无师。美辞貌,有俊才。
郑 玄少好学书数,十三诵五经。鬚眉美秀,威容甚伟,身长八尺。
孔 融四岁有识,十岁知名。幼有异才。
徐 穉九岁知名。清妙高踔,超世绝俗。
祢 衡未满二十与孔融(五十)交逸才飙举。
何 晏少以才秀知名,七岁明惠若神。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以神自况。
夏侯玄少知名,弱冠即官。尚玄远,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傅 嘏弱冠知名。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
管 辂号神童。好天文地理。
刘 廙年十岁知名。好论刑礼。
嵇 康 少有乏才。旷迈不群。
阮 籍少能论道。旷远不羁。
王 弼幼察而惠,十岁通辩能言。事物雅非所长。
钟 会少敏慧夙成,五岁即知名。有才数技艺,博学好辩。
向 秀少为人所知。有拔俗之韵。
郭 象年少有才理。 薄行有乏才。
谢仁祖八岁神悟。有颜回之誉。
山 涛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王 戎幼而颖悟,七岁神童。神彩秀彻。
王 衍幼年知名,辩谈不屈。神清明秀,风姿详雅。
乐 广八岁被认为名士。神姿朗彻。
卫 玠五岁知名。明识清允。
谢 万早知名。才气高浚
杜 育神童。美风姿、有才藻。
王右军
王安期
王长豫以上王氏三子,称王家三年少。
由上面不完全的表看来,人物大都是少年显名的,甚至很多是被称为“神
童”的。他们少不更事的幻想,的确可以跳出了皓首穷经的圈子,别寻玄远
的抽象概念世界,在中世纪时代,翻云复雨,再没有比此时厉害;但因了他
们的早熟,也就容易早衰,异常娇弱,敌不住残酷的现实。在他们的思想体
系里,有追求天道的一套唯心主义的系统,代表着中世纪形而上学对于事物
片面或断片加以夸大的烦琐形式,所谓“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非渊静者
不能与之闲止”。玄学感于汉代统治阶级的旧思想武器的破产,修正了汉代
庸俗的宗教世界观,从唯心主义的解释上,更把宗教世界观唯理地夸大,以
适应封建统治者的要求。玄学家所谓“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
不仅魏晋社会人物的出身年龄与汉不同(其出身世家相同),即社会仪
式也与汉代有异。这样的豪族名门之间的风习和教养的改变,并非从性质上
变革,反而是期在兴宗,所谓“吾家麒麟,必兴吾宗”,“不意衰宗复生此
宝”,“大宗虽衰,魏氏已复有人”,“小者才名皆胜,然保卿家终当在兄”
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八王之乱衣冠南渡的名族的权变想法。离乱的客观条件
打破了豪族一向所依仗的礼法,因而脱离了经学权变起来,“学之所益者浅,
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式,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若
仍拘执过去的礼法,则如支道林批评王坦之说:
“箸腻颜帢,■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
(世说新语轻诋)
社会风俗习惯的变移,抱朴子讥惑篇说:
“安逸触情,丧乱日久,风颓教沮,抑断之仪废,简脱之俗成,近
人值政化之蚩役,庸民遭道网之绝紊。。。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
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
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放效,所谓京辇
贵大眉,远方皆半额也。”
按冠带衣服与肤发修饰,从古就有一定的礼制,古代的式瞻或威仪,是
贵族君子的标志,甚至孔子还以披发左衽来区别社会制度。清阮元有周人尚
威仪之说,可以参考。汉代袭古春秋,故博士儒者的服饰,即采春秋的端委
摚穑航ヂ遥酥滞牵蚱几∧媳倍匀环羌蛲迅囊撞豢桑鸷樗
的确是实事。代替礼法遗言的,就是魏晋人士的辞色,如何晏粉白美仪,卫
玠号为璧人,庾亮风姿神貌,杜弘治清标最美,甚有以骑马回策的妙姿、蒲
博下棋的容止来定人格的,这即是章炳麟所说的“以貌举人”。葛洪所以愤
愤不平,似因他貌丑形粗,不足以方大雅。因了当时“所饰无常”,朝夕改
易,在威仪方面须有一定的象征,以为威仪之式瞻、音旨之表符,于是“玉
柄麈尾”与名流理致,成为不可分离的风习。上面我们曾说,两汉之“端委
摚稹弊湮航坝癖嫖病保椭复艘濉
按麈为麋之一种,体大尾长。相传,麈与群鹿并行,摇尾左右,可指导
群鹿的行向,有群伦领袖之概。麈尾用为拂尘,犹是后起之义,麈尾之所以
重要在于引人入胜,清谈家执之,足为仪瞻之表率。端饰玉柄,别于寒微,
以表示“上品无寒门”。我们且把当时握此仪物的风尚,列述于下:
“王衍善玄言,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衍传)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
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世说新语言语)
“客问乐令‘指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
‘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世
说新语文学)
“孙盛与殷浩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煗者
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饭中。”(世说新语文学)
“蔡充诋王澄曰:‘不闻余物,唯闻有短辕犊车,是柄麈尾。’”
(世说新语轻诋)
“王蒙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世说新语赏誉)
“王蒙病笃,灯下视麈尾而叹。既殁,刘惔从犀把麈尾纳之棺中。”
(蒙传)
“王浚从麈尾遗石勒,勒伪为不敢执,悬于壁而拜之。”(勒载记)
“何充诣王导,导以麈尾指其床,曰:‘此是君坐也。’”(充传)
“王僧虔戒子:‘。。便盛于麈尾,自呼谈士,此最险事。’”(南
齐书王僧虔传)
“戴容著三宗论,智林道人曰:‘贫道捉麈尾三十年,此一涂无人
能解,今始遇之。’”(齐书容传)
“卢广发讲时,谢举屡折之,广愧服,以所执麈尾荐之,以况重席。”
(梁书举传)
“张孝秀谈义,尝手执栟榈皮麈尾。”(秀传)
“陈后主所造玉柄麈尾新成,曰:‘当今堪捉此者,惟张讥耳。’
即以赐讥。后主幸开善寺,使讥竖义,时麈尾未至,命取松枝代之。”
(陈书讥传)
由上面史实看来,我们知道,玉柄麈尾是优闲之士的代表仪式,指导思
想向“虚处开刀”,远处着墨。玄家引津,如此其神秘,上品执符,如此其
高深,粗看之,似如颜氏家训所评:“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
旅,。。未有力田。。。未尝目观起一墢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
月当收,。。皆优闲之过也”;然而“虚价”是崇,也有其他原因。世说新
语轻诋篇注对谢安虚伪之评:“所好生羽毛,所恶成疮痏。谢相一言,挫成
美于千载,及其所与,崇虚价于百金。上之爱憎与夺,可不慎哉!”虚之对
面为实,远之对面为近,深之对面为浅,清之对面为浊。汉末以来,在统治
阶级看来,最“下流”的是黄巾五斗米的现实道教,其浅近秽杂,为“风德
雅重,深达危乱”者(周伯仁之例)所鄙弃,故麈尾引津,实有理论教条化
的社会意义。不管这种思想和仪貌有厌世的不利因素,但明白“天地四时之
消息”者,并不是完全空想,正有诱骗愚民同化之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