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谛(恶风未有不恶寒者),宜解肌法以和之。但中风亦有不汗出者,或湿邪外裹,或荣液内
虚(湿胜则外束其卫,荣虚则无液化汗),当平脉以求知源之治,津液和而汗出解矣(例详于
后,大青龙之不汗出,身重乍有轻时一条,兼湿邪之例也。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一条,中风血虚
无汗之例也)。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
为伤寒。

此寒邪伤荣之脉证也(中风尚有类似证,故曰名曰中风;伤寒无类似证,故曰名为伤寒。曰之
义较为稍活)。中风必先发热,伤寒必先恶寒。恶寒之证,病起即见。发热之证,阳素盛
者,则发热速,阴素盛者,则发热迟,故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也。恶寒为伤寒必具
之候。寒伤太阳,当皮肤致密,腠理闭塞。寒束经络,当血郁气阻,身体疼痛(体痛有表
有里,有寒有热,有风有湿,平脉辨之)。寒邪入胃,必气逆而呕,故曰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谓浮沉尺寸俱紧,盖外感之邪,当六脉一象(即寸口三部大小浮沉迟数同等之谓)。本条亦须
并太阳总纲之内,合之为头项痛,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者,乃为伤寒证谛。下凡
曰伤寒者,皆此例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
为传也。

此辨伤寒传经证也。传经之义,释详序例,寒热相激,其气传行;脉若静者,为里
无热,府阳不盛,故不传也,胃寒则气易逆,故颇欲吐(至此为一段),胃寒欲吐者,必
不传经,若内见躁烦,已征府阳之盛,脉转数急,更形化热之机,外寒与府阳争胜,斯
传经之变作矣(躁烦则热邪内陷,故为传经之变,但躁烦亦有虚实,不可一例)。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传经为伤寒中之一病,其传与不传,亦以见证为断。若寒热相激而传,则必一日一
经,计日不爽,故二日当阳明证见,三日当少阳证见,若二三日不如期见二阳之证,则
决定不为传经病也,传变干移,不在此例。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
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
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此示寒温之辨,非以立温病之纲也。太阳病当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者,谓热浮肤
表,翕翕外发于皮毛之分,盖由阳邪下陷,或寒热相争,乃见真邪胜拒之象。其他燥热
为病,则但有身热而发热,惟温病邪出血分,外泄于经合之间,虽不具恶寒,当亦外为
发热,证象太阳之表,故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寒温之辨,惟在恶寒与
不恶寒之异,即温病初起,亦有微恶寒者,但脉象必不浮紧可辨)。温病有伏气时行之异,所谓
太阳温病者,概时气化温而言,亦可曰外感温病(暍病有中暍与太阳中暍之分,正同此例),
脉象弦急者,宜小柴胡汤加黄连、丹皮、栀子之属治之。脉象浮大者,可用白虎桂枝汤
法,皆双解风热之剂也。假令初起微恶风寒,医家不明杂合轻重之治,妄以辛温发汗,
论伤寒得汗应解,今汗后不解,反加灼热,故推源知为风温。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
风性急而化燥,误汗劫液,遂变温邪,脉当浮弦而数,宜桂枝汤加黄芩、丹皮与之(热甚
者,可用白虎汤加桂枝人参法救之)。此非温之正病也,若伏气成温,复加误汗,必致气血两
燔,大热烦冤,耳聋吐衄,当平脉相体,以权救逆之治。以下演风温坏病,义分三节,
一节为误汗之变,脉阴阳(指寸尺)俱浮者,汗发其阳,而气迸于外也。自汗出者,荣热
迫卫,而津泄于表也;身重者,热气伤脾,多睡者,胆阳乘脑(脾伤于热,则身重不举;胆
伤于热,则神昏多睡);温邪上壅于肺,则痰气逆阻,鼻息必鼾。心脾之液两伤,则舌本不
灵,语言难出。外证当仍发热不解,宜人参白虎汤加生地黄救之,此气血两燔之治例也。
二节为误下之变,若医家不明荣热府实之辨,竟以为阳明内实,而峻攻之,必外热内陷,
直视失溲。盖本非伏气之温,虽邪出血分,仍外连太阳(故曰太阳温病),误下则太阳气
陷,而为直视;膀胱失约,而为失溲。病变当缘体而异,若其人府阳不盛,下后即温已
化寒,脉转下坠而濡涩,宜人参桂枝汤(即理中加桂枝)加龙骨、牡蛎,以升气陷,而固
经气之脱;若其人府阳偏盛,下后必外热内陷,阳邪迸里,脉大而滑,宜人参白虎法,
化热生津,急清燥金之亢。本证与三阳合病之遗尿,由胃燥迫水道下行者,病理正同。
三节为误火之变,以古法多用针灸,若医家不辨血虚禁火,又不辨温邪之在血分,妄施
火攻,欲以救直视失溲之逆,火气内入,邪无从出,热瘀肌里,必成发黄之变,此时脉
当转数而按涩,关上尤甚,气热血枯,宜知母、黄芩、干地黄、茯苓之属,清其荣热。
此与湿热发黄者,病因不同。误火发黄,其逆亦有轻重,轻者但微发黄色,所以微黄者,
必其人府阳不盛,体为寒中,如上举用人参桂枝加龙骨牡蛎证治之例,虽误火亦非大逆,
但血虚禁火,仍不免发黄之变。若其人阳盛误火,则病变加剧,证如惊痫,四肢时作瘈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6—

瘲,其色状若火薰。瘈瘲者,筋脉之乍弛乍张,时缓时急,较挚习为甚(挚习者,微动,不
如瘈瘲之甚),乃血枯风动,病连厥阴,热注于筋,故瘈瘲不宁,热陷于血,故色黄且黑,
此时脉当转弦急按之细涩,弦急者风发,细涩者,血枯也,宜人参、芍药、丹皮、阿胶、
防风、干地黄、黄芩之属,以救血枯风动之变。一逆尚可引日,再逆则促命期,逆者谓
误治之差。凡病变脉变,皆难预拟,三部九候,稍有差池,便当消息进退,兹亦聊示法
度云尔。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
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者,指其人府阳盛;阴者,指其人藏阴盛。六府皆有阳,而胃阳为诸阳之本。五
藏皆有阴,而肾阴为诸阴之本。胃阳盛,则二阳之气,决不内陷;肾阴盛,则二阴之精,
决不内竭。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病而发热恶寒者,由于府阳之盛,发于阳经者也;
病而无热恶寒者,山于藏阴之盛,发于阴经者也。但病有先发热而后恶寒者,有先恶寒
而后发热者,以发热之迟速,决阴阳之盛衰,若恶寒而终不发热者(即无热恶寒,终不变热),
此纯阴之证也,其热伏于内,而外寒者,不在此例(热伏脉亦伏,必沉实可辨)。本条所重,
在辨阳盛阴盛,或在阳经,或在阴经。在阳经者,虽无热,恶寒,必头痛项强;在阴经
者,无头痛,必恶寒踡卧。在阳经虽有脉沉之例,为经气内郁,脉必沉而仍欲外鼓,入
阴经则经气内陷,脉必不能出强,多细而紧也,尚须综脉证消息为断(旧说以发于阳为中风,
发于阴为伤寒,或指定阴经阳经,皆不可泥)。阴阳家言,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故有天一,
地二,天二,地四之说。天地之气,五日一候,人身之气,七日来复。阳道太过,故病
发于阳者,七日愈;阴道不及,故病发于阴者,六日愈。七数奇,故为阳数;六数偶,
故为阴数。又经气六日行尽六经,阳有余,故越一日乃愈;阴不足,故六日经尽即愈,
义亦可通。但六日、七日云者,皆指传经病而言,其不传经之证,则解期愈期(解者病解,
愈者全愈)非日数所能拘矣。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
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此言传经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至七日止,则六经行尽,当渐自愈者。曰头痛
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言七日六经已尽,若欲再传经,必仍从太阳始,再传太阳者,必头
痛更作,不能愈也。既由太阳再传,以次必更传阳明,刺阳明以绝其再传之路,则府热
泄而病解,故曰: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六经各以经气王时而解。巳午未为太阳气王之时,故太阳病至此时而解,以人气得
大气之助故也。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7—

风家者,谓素易伤风之体,必其人肺气弱,腠理疏,卫阳不能外捍,常多感冒,犹
淋家汗家之称也。素喜伤风,则邪气乘虚入客,气弱不足御邪,每外解而仍不了了。不
了了者,谓余邪缠绵,不能全愈,必待经气再周,十二日始复其常。凡体秉有偏虚者,
外内合邪,引发宿恙,愈期多延时日,皆同此例。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此据病家苦喜之情,以审寒热之外内,即以决寒热之真假,而阴阳之盛衰,病气之
虚实,皆于此判。假令病人身大热,大热似为阳盛,阳盛则当不恶寒而反恶热,乃其人
反欲得近衣者,此病象大热,而病情仍喜就温,虽外无振寒之候,知其人热在皮肤之表,
而寒在骨髓之里,外热而内寒也。外热内寒,即假热而真寒(凡病情之真假,皆以内为主)。
此证约有数例:一为表热里寒,脉浮而迟;一为胃阳外泄,脉大而虚;一为命火不藏,
脉数且硬。盖外热内寒,总为阳气不敛。浮而迟者在肺,虚在上焦;大而虚者在胃,虚
在中焦;数而硬者在肾,虚在下焦。亡中上之阳者病浅,亡下焦之阳者病深。又少阴寒
证,亦寒入骨髓,惟不得外有大热,虽发热必仍时厥,其外热内寒则一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假令病人身大寒,大寒似为阴盛,阴盛则当恶寒而喜就温,乃其人反不欲近衣者,
此病象大寒,而病情反更恶热,虽外无身热之候,知其人寒在皮肤之表,而热在骨髓之
里,外寒而内热也。外寒内热,即假寒而真热。此证也有数例:一为热伏于内,脉伏而
实(于法宜下,用三承气汤之类);一为热陷于里,脉沉而数(于法宜清,用黄连阿胶汤之类);
一为血虚,荣气内阻,脉弦急而按之涩、于法宜润,用百合地黄汤之类)。盖外寒内热,
总为阳迸于里,亦有三焦之辨,脉伏而实者在胃,脉沉而数者在肾,脉弦而涩者在心(与
百合证脉同),或下、或清、或润,治其源而表里之气通矣。大虚反见实候,大热反见寒
象,阴阳一差,死生反掌。本论但示活法一贯之旨,其先贤辨证之心得,学者皆当博观
而约取也(昔贤论证,多可参究,如戴元礼辨三阳三阴寒热,乃阴证阳证之分,曰:病在太阳,则热
在皮肤之分,翕翕然,怫怫然而热,便有头疼恶寒体痛,脉必浮紧。病在阳明,则热在肌肉之分,熇熇
而热,蒸蒸而热,便有头额痛,潮热自汗,脉必大而且长。病在少阳,则必热在半表半里,或往来寒热,
便有头角痛胁痛,脉弦而数。病在太阴,则手足渐冷,脉息渐沉,自利腹满,呕吐不渴。病在少阴,虽
发热手足自冷,脉必沉细。病在厥阴,则手足厥冷,脉弦而微,甚则唇青舌卷囊缩。又辨阴证阳证,曰:
阳证面光彩,唇红口干舌燥,能饮水浆,其人身轻易转动,常欲开目见人,目睛了了,喜语言,其声响
亮,口鼻之气,能往而能来,小便赤黄,大便秘硬,手足温暖,爪甲红活;阴证面青黑,或虚阳上泛,
虽赤色而不红活光彩,其人身重难以转侧.或喜向壁卧,或转卧欲寐,或闭目不欲见人,懒言少气,鼻
息不利,口鼻气冷,不欲饮水,面恶寒有如刀刮,唇口或青或紫,舌色或青或紫,或白苔满滑不见红色
舌底,手足自冷,爪甲青紫,色不红活,小便青白或淡黄,大便不实或泻,虽肌表有热,以手按之,则
不甚热,阴甚者则冷透手也。又吴绶辨阴证似阳,阳证似阴,曰:夫阴证似阳者,乃水极似火也。盖伤
寒传变,误服凉剂,攻火太速,其素本肾气虚寒,遂变阴证,冷甚于内,逼其浮阳之火发于外,其人面
赤烦燥,身有微热,渴欲饮水,复不能饮,大便秘结不通,小便淡黄,或呕逆,或气促,或难言,或咽


伤寒杂病论义疏 
—178—

喉痛,所以状似阳证,或见面赤烦渴,大便秘结,作阳证妄投寒凉之药,下咽遂毙,切其脉沉细迟微者,
急以通脉四逆汤,倍加人参、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