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的损失就达到9,000万美元。利普舒茨赶紧向总裁汇报。总裁在问明情况后鼓励他沉着冷静,按计划去做。周一日本盘开市,美元果然开始下跌,他耐心等到欧洲盘平单出场,最后死里逃生,只损失1,800万美元。事后,利普舒茨深刻反省,认为自己错误地估计了纽约市场的流动性,使局势失控。幸好后来处理得当,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利普舒茨自己还有过一个私人帐户,是他祖母留下的一笔遗产,共12,000美元。他做期权4年内赚到25万,但一次不小心全部赔光。那是1982年9月,他利用股市下跌倒垒金字塔本来赚了很多,但赶上9月23日股市见底,接着便大幅反弹。由于进单量过大,3天之内他便全军覆没。那次教训第一使他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第二使他分清公私,集中精力为公司赚钱,因而有了后来的成就。
关于银行同业市场(外汇现货),利普舒茨有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银行主要靠吃买卖差价赚钱。美国花旗银行做外汇最成功,每年大约赢利3、4亿美元。如果只吃差价,自己不进单,那么可以赚6亿美元。花旗银行自己不承认这一估计。银行还有一个赚钱的途径:每次有大客户进单,它跟在后面尾随,立刻就能赢利。这在期货业是违法的,但在现货市场却是允许的。
利普舒茨认为,交易高手既要聪明,又要勤奋。干别的行当,聪明人或许可以投机取巧,笨人可以以勤藏拙,但做外汇既要有天赋,又要加倍努力,有人到公司常问他应该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利普舒茨家里连床头都安有电视显示器,以便随时观测价位,了解行情,另外直觉也非常重要,利普舒茨梦中都不忘外汇市常有一次他梦见第二天公布的贸易赤字数字对美元有利,美元大幅上涨。他先梦见新的外贸数字,又梦见上月的修订数,接着又梦见自己进场买美元,价格连续上涨,上了一个台阶后他又买一批,再上一个台阶他又买了一批,破了第三道关后他本来要出场,结果决定又买了一批。第二天外贸数字出来与他梦中的数字一模一样,后来汇市的走势也跟他梦见的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一张单都没进。事后他解释,真正的感觉是要以市场分析为依据,凭梦做单是靠不住的。
兰迪·麦克
兰迪·麦克在华尔街鲜为人知,但他20年来在外汇期货市场的战绩却很少有人能匹敌。他以2,000美元起家,第一年就赚到7万,以后每年的利润都超过头一年。80年代麦克年收益均在100万美元以上。麦克除了自己赚钱外还代家人、朋友做外汇,最早的两个帐户,1982年从1万美元做起,10年后已超过百万。
大学二年级,麦克迷上桥牌,白天黑夜地玩牌,结果6门功课不及格。麦克辍学从军,被送往越南战常在那里,麦克经受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并学会了生存保护。他同时还成为和平主义者。1970年回国后,麦克继续求学,他哥哥为他在芝加哥交易所找到一份临时工,他开始接触期货。麦克本来是要当心理学家的,但临毕业前正赶上芝加哥交易所新开一个交易所,从事外汇期货交易业务。当时芝加哥交易所的一个席位值10万美元,但为吸引投资者,外汇交易厅的席位只卖1万美元,并且免费赠送每个现有交易所会员一个席位。
麦克的哥哥把他的免费席位转送给了弟弟,还借给他5,000美元。麦克将3,000美元存进银行作生活费,另外2,000美元拿来做外汇期货。当时麦克对外汇的知识非常有限,看到别人买马克,他就跟着去买瑞士法郎,没事时就下棋玩,就这样第一年居然赚了7万美元。
麦克1976年迈出了一大步。当年英国政府担心英镑升值增加进口过多,因而宣布不允许英镑涨到1.72美元之上。当时英镑本来在1.6美元之间徘徊,在听到消息后却出人意料地一下子猛涨到1.72美元。以后每到这个点都反弹,但越弹越少。大部分人都在盘算,英国政府不让英镑超过1.72美元,所以在这一点做空头应该是没有风险的。麦克却另有打算:既然英国政府态度如何明确都压不住英镑的涨势,那么说明内在需求很旺,市场实际上是涨停板。这可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此之前,麦克最多只做三、四十张单,这一次却一下子进了两百张买单。尽管心里很自信,但他也怕得要死,因为这么多单子稍一反走就会完蛋。麦克连着几天夜不安寝,早上5点钟起床向银行询问报价。一天早上,他听到银行报价:英镑1.7250美元。他以为对方报错了,等再一次核实后欣喜若狂。他不光自己又买了些英镑合约,还鼓动亲友一起去买,然后舒舒服服地看着英镑涨到1.90美元。三个月后他平单出场,顺手在1.90又抛了几百张合约,结果也赚了钱。这一次交易麦克净赚130万美元。
麦克另一次得意之作是80年代初抛空加拿大元,从85美分一路抛到67美元,前后达5年之久,进单量1,500张,赢利数百万美元。这几年期间,加拿大政府虽然多次干预支撑加元,但总是半心半意,直到有一天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气愤地说:我们不能任凭芝加哥的投机商决定我们的币值。市场自此逆转,麦克也及时出常麦克也有走麦城的时候。1978年11月卡特宣布挽救美元计划时,麦克正好手头有大量外币买单。但头两天他从市场的力道看出涨势在衰退,所以平掉了所有马克买单,只剩下英镑。得知消息后第2天,一开市外币就大跌,期货很快便到跌停板。麦克赶紧到现货市场平单,亏损1800点,损失150万美元。另外还有一次更大的损失也是做加元。80年代末加元一路上扬,麦克追势进单,一共吃进2,500张买单,本来是赚了200万美元。时值加拿大大选,在一次辩论会上,本来遥遥领先的现任总理吃了大亏,民意测验突然大跌16点,结果加元大幅下跌,等麦克受不了压力砍单出场时整整赔了700万美元。
麦克分析市场有独到的见解。一方面他是技术分析派,相信最好的赚钱方法就是跟势,特别是中间那一段。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基本分析非常管用,是战略决策的基矗他认为一个势头的开端很难做,因为你对势的方向没有把握。结尾也很难做,因为许多人开始获利回吐,市场来回波动很大。他认为中间这一段最好抓,兜底和找顶都是徒劳。对于基本分析,麦克不迷信经济理论,他主要靠观察市场对各种消息的反应来判断市场走向。比如坏消息出来不跌反涨,说明市场内在因素非常看好。
麦克觉得市场本身也在变化。70年代的市场比较好做,破关跟进百试不爽,每一波涨或跌也比较明显,中间周折比较少。麦克认为这跟当时大众投资者较多有关。如今的市场是越来越专业化,假破关现象越来越多,狂热过度的现象比从前少,所以赚钱难度加大了。过去只要方向判断对了,具体怎样做单无关紧要。如今市场复杂得多,方向看对了,进单出单时机不对也赚不了钱。麦克认为过去判断占9成,执行只占1成,如今判断只占2成半,执行占7成半。
麦克虽然20年来保持不败,但风险控制意识仍很强。他认为如果发觉市场对你不利,一定要赶紧砍单出场,不管损失有多大。为了保全性命,哪管受伤多重!麦克给同行的忠告是:千万不要让赔单失控。要确保即使自己连续错二三十次也要保留一部分本钱。他进单一次承担风险一般为帐户的5~10%,如果输了,下一次便只承担4%风险,再输的话便减到2%。麦克做单不顺时可以从3,000张单递减到10张单,等顺手时再恢复做单量。
麦克认为,成功的交易员可以有不同的性格,断有一点却是共有的: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性格的做单策略。他哥哥天性沉稳,从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所以多年来专做套期交易,成绩也不错。他自己一方面喜欢冒险,他将这方面的勇气用来进单,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保守的家庭教育又非常谨慎,他将此用在风险控制上。有些人违背自己的个性,采取与己不符的交易策略。比如有的人擅长系统交易,但做单时却任意否决自己的交易系统提供的建议。还有些人倾向于做长线,但由于耐心不够或者觉得不进场不舒服,结果老是走短线。有的人本来很适合做现场交易员却偏要去当一个平庸的投资经理。有的人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出一些可行的低风险套市交易策略,最后却决定做高风险的战略性交易。总之,扬长避短在麦克看来是制胜的要诀。
迈克尔·马科斯
迈克尔·马科斯搞研究出身。但他对实际操作更感兴趣,一开始是偷偷摸摸地干,后来干脆辞去高薪研究员职位,专职从事外汇、期货交易。他在一家期货公司做交易员,有几年他赚的钱比公司所有其他交易员赚的还要多。10年内,他的公司帐户增长了2,500倍!马科斯的成功有多方面因素:首先是个人努力,有一段时期他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转。第二是遇明师指点,从黑暗走向光明。对于大部分交易高手来讲,早期失败似乎是司空见惯。马科斯也不例外,他头几次交易没有一次赚钱。更有甚者,他不只一次全军覆没。这说明一个道理,早遭败绩表明你一定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并不一定证明你将来一定失败。
问:你当初是怎样对做期货感兴趣的?
答:我本来是要搞学问的。1969年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毕业,成绩优秀,是班上的尖子。克拉克大学为我提供心理学博士奖学金,本来就要安安稳稳地当教授的。当时我结识了一个叫约翰的人,他宣称可以帮我投资,每两个星期保证翻一番。我被说动了心。我从未投资过,所以一点疑心都未起,连问都不问他怎么能赚那么快,马上雇他为投资顾问,周薪30美元。我拿出自己1,000美元的积蓄来做期货。
第一次我和约翰到期货公司,看到各种报价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公司的扩音器上有人建议买大豆期货。我问约翰该不该买,结果发现他也一窍不通。不过我们还是进了一张买单。说也奇怪,我们刚进场,大豆价格就开始下跌,就好像市场专等着我进场然后反走一样。不过我那时候似乎直觉就不错,我们马上砍单出场,只赔了100美元。下一笔做的是玉米,结果与第一笔差不多。第三笔做的是小麦,结果还是赔。我们花了3天把钱输光。当时我们是以几天输光来衡量我们是否成功的。一千块赔光,我解雇了约翰。他说我犯了一生最大的错误,他要到百慕大去洗碟子挣本钱,然后做期货,等成了百万富翁后就退休。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听到他的消急。我后来又攒了500美元,做了几次银子,但还是输光了事。我的头8次交易全部赔钱。
问:你有没有想到过或许你不适合做期货交易呢?
答:没想过。我读书一向成绩很好,所以我觉得只是个经验问题。我父亲在我15岁时就去世了。他留下了3,000美元的保险金。我不顾母亲的反对,把钱兑现了。这一回我学乖了,先读了一本关于小麦和大豆的书,然后按照一家投资顾问的建议买了张小麦合约,赚了两百块钱。我激动得不得了,等价格回跌时又买了一张,又赚了一笔。接下来纯属是走大运:我在1970年夏天买了3张12月玉米合约,正赶上那年的大虫灾。我接着又买了些小麦、大豆合约,一个夏天过去后,我一共赚到3万美元。第二年春天,市场上有一种广为接受的理论:蝗虫热过了严冬,又要再一次危害庄稼了。
我向母亲借了两万块,连同自己的3万全都投进小麦和玉米期货。我进场后市场不上也不下。有一天《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芝加哥交易所蝗虫比玉米地里还多》的文章。
玉米期货开始下跌,很快就到跌停扳。我一下子愣住了,想出场但只是傻看着,希望市场会逆转回来。我看着,看着,等到跌停板时我已经出不了场了。当晚我想了一夜,没有选择只能砍单出常第二天一早我平掉所有单子,一结帐自己的3万赔光不说,母亲的钱也赔了12,000。我气极了,决定去找一份工作。
我到一家证券公司当分析员,看到隔墙别人在做单心里总是痒痒的。那家公司禁止分析员做单,但我不管那么多,从母亲、兄弟和女朋友那里借了些钱,又悄悄干了起来。为了保密,我和我的经纪人约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