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入土的人了,谁也不愿意把疙瘩背到棺材里头去。所以向对方暗中道道歉,求
得对方的谅解。还有,对下一辈的人留点纪念品,将来睹物思人,也免得人死灯
灭。啊!她是把我做为最亲近的人看待了。我不禁又感激又凄凉,我也用尊敬老
人的礼节对待她。买一只鸡,买斤羊肝,预备好一窝丝的面,备点小料,请她吃
鸡丝汤面,涮羊肝蘸小料(鸡、羊长寿面),祝她吉祥长寿。我们在心照不宣中
默默地进行着告别的晚餐。辞路,当然是要住下的。晚上她谈起要和一个老街坊
搭伴到西郊去住,以后进城的机会不多了,谢谢我对她多年的友谊。第二天早晨
凄然告别了,问她的住址,她也模糊不清,只说以后捎信来。我老伴送她二尺大
绒,说乡下凉,留着做双毛窝吧。她谢谢收下了。我因病只能隔着窗子,望着她
蹒跚地走了。她的晚景是可想而知的。“去白日之旦旦,入长夜之幽幽”,眼看
她一步一步地迈向坟墓。我像失掉了一个可靠的亲人一样,心里坠着一块铅,每
一想起总是沉闷闷的。
前言(2 )
她极不愿意谈起往事,常常说:“我是由天上掉下来的,没掉在地上,掉到
茅房坑子(厕所)里了。谈起过去的事,惹人伤心。”必须屋里没人,安安静静,
心情又好,人又合得来,才肯断断续续地谈上一点,次数多了,凝聚在我的记忆
里,渐渐地联缀成四条线:
一、宫女的生活;
二、慈禧的起居;
三、光绪的佚事;
四、其他琐屑。
40多年了,往事如烟,言犹在耳,逼取便逝。孔老夫子说:“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这位彭先生可能是“正确对待史实,如实反映情况,
不添油,不加醋”,于是才得到孔老夫子的表扬吧。我愿向这位老彭先生学习!
娓娓道来宫女生活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
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
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
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称她为何妈妈,用年
轻人应该尊敬老晚清宫女人的态度去尊敬她。因此,在她的眼里认为我还算一个
讲礼貌的人,渐渐地对我能谈些宫里的事。
她为人非常文静,从来不大声谈话。总是慢声细语的,一字一句地把话送到
你耳朵里,这也表明了她在宫廷受过苦难的折磨。秋天的晚上,时常是我们谈话
的时间,见面寒暄以后,让过茶,渐渐谈到她的过去。“我们旗下人,生下来就
有口粮,由宗人府(应为都统衙门)发给,这是皇上给的恩典。女孩子长到十三
四岁,宗人府(应为内务府)就要按册子送交宫里当差了,这是当奴才应当孝敬
的差事。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这样,有的人家门楼高一点儿,或者跟宗人府(内
务府)的人有点人情,也就免了。有的人家希望女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来,每
月能挣几两银子,家里又能按时按节得到赏钱;二来,女孩子学点规矩,在宫里
调理出来的,图个好名声,借此往高枝上攀,找个好婆家。真要找个几等侍卫之
类的,再有人一提拔,不几年也许就发迹了。”她喝着茶,慢慢地沉思着。她淡
淡地谈,我淡淡地听,谁也不多说一句话。旗下人讲究的是风度悠闲,不管多么
火急的事,也要保持着悠悠自在的姿态,像在说旁人的事情一样。实在说,她对
旗人的上下机关并不都熟悉。
进储秀宫“我是13岁那年夏天,五月节以前,由府右街南边宗人府(内务
府)
选进的。交进宫前先学几天规矩,早晨由家里人送来,中午由家里人接回去。
实际上是宗人府(内务府)送的情份,让孩子和家里人惜惜别,免得孩子们临时
哭闹。过几天,乘家里人都不在,用轿车把我们——大约30多个人,送到神武
门
外,由老太监接领过去。把我和另外三个人送进储秀宫。进宫向老太后的寝殿碰
完头,就算是储秀宫的人了。“她说话时,眼睛经常不瞧着对方脸,仿佛自言自
语似的,很难察觉出她的内心感情来。
拜见“姑姑”
“宫廷里有个传统的规矩,是太监全是汉人,是有头有脸的宫女,必须是旗
人(应是上三旗包衣,无汉人宫女)。凡是伺候太后、皇后、妃子、格格的宫女,
汉人是挨不上边的。储秀宫的宫女更要求要正根正派,规矩也特别严。给老太后
寝宫碰完头以后,就要拜见‘姑姑’了。我们当宫女的有句话:”老太后好伺候,
姑姑不好伺候‘。“她长嘘了一口气,无疑想起过去,情感有些激动了。”宫里
有个制度,宫女当上四五年,年岁大了,到十七八岁,就要打发走,好出去嫁人,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恩典。新宫女入宫后,管上一代的宫女统称’姑姑‘,另外,
还有个专管我的’姑姑‘,派我跟她学规矩。这位姑姑的权非常大,可以打,可
以罚,可以认为你没出息,调理不出来,打发你当杂役去。不过她们都是当差快
满的人了,急着要找替身,自己好回家,也尽心地教,也会替你说几句好话,把
你捧到台上头去,好把自己替换下来。姑姑的火气非常大,动不动就拿我们出气,
常常是不说明原因,就先打先罚。打还好忍受,痛一阵过去了,就怕罚,墙角边
一跪,不一定跪到什么时候。我们小姐妹常清宫妈妈与宫女常哀求:“好姑姑,
请你打我吧。’”她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了。也感染着我,为她的童年而伤心。
“姑姑所有的事,都由我们伺候,洗脸、梳头、洗脚、洗身子,一天要用十
几桶热水。日常的针线活更不用提了,‘姑姑’都是好漂亮讲模样的人,处处抢
阳斗胜,对衣服鞋袜都十分讲究,天天地拆、改、做。我们天刚一发亮就起来,
深夜里才睡,真是苦极了。”她像有好多的话没有说完。旗下人有苦是不愿向别
人诉说的,自认为家里的事,何必跟外人念叨呢!
许打不许骂“不过,老祖宗也留下了恩典。宫里许打不许骂。‘都是随龙过
来的,骂谁也不合适’。这是老祖宗的话。再说,宫里头忌讳多,骂人就可能带
出不受听的话来,掌事儿的听见也决不答应(宫里管当差叫上事儿〔应作事儿上
的〕,管带班的叫掌事儿的)。”她絮絮地谈着,声调又恢复原来平平淡淡的了。
“就因为不许骂,所以只能用打来出气了。我们头上的暴栗子(疙瘩),是
经常不断的。先打后说话,这已经形成了规矩。说我们是打出来的,一点也不过
分。”
不许打脸“宫女一般是不许打脸的。大概因为脸是女人的本钱,女人一生荣
华富贵多半在脸上。掌嘴是太监常见的事,可在宫女就不许,除非做出下贱的事
来。老太后让隆裕主子打珍小主嘴巴,那是给珍小主最大的羞辱,连下等奴才都
不如(宫里称皇后叫主子,称妃子叫小主)。宫女对宫女谁也不许打脸,掌事儿
的知道了,对总管太监一说,就免不了挨训斥。每个宫里都有一个执家法的老太
监,也允许宫女去诉苦。不过谁也不去惹事。”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宫里
严格遵守这条规则。
睡卧姿势秋天的黄昏,太阳虽然落下去了,可距掌灯前还有很长的时间,旗
人管这段时间叫“有后蹬儿”。我们就在这“有后蹬儿”的闲空里,把炕桌摆在
屋门口,沏上一壶茶,弄几条矮凳儿,我和街坊们一围,聊起闲天来。“宫里最
大的困难有三件”,很难得她爽爽快快地说几句话。我们静静地听着,等她说下
去。“第一是睡觉。宫里有个特别严的规矩,宫女睡觉不许仰面朝天,必须侧着
身子、拳着腿。”她由矮板凳上站起,走到木板床前给我们作了表演。侧卧着身
子,两腿蜷伏着,一只手侧放在身上,另一只手平伸着。我不禁低声地问:“为
什么要这样睡呢?”一般在她闲谈中,我们是很少插言的,不知哪一句话不顺她
的心,她就会冷冷地不再说下去了。她说:“宫廷里的人都信神,传说各殿都有
殿神,一到夜里全出来到各殿察看,保护着太后、皇上和各主子们。宫女睡觉不
能没人样子。大八字一躺,多难看呀!冲撞了殿神可得罪不小。另外,小姐妹们
还有个私人忌讳,睡觉不许托腮,说这是哭相,永远也走不了时运。”蚊子在角
落里暗暗地飞来飞去,她和善地用芭蕉叶先给大家,然后再给她自己。这是旗下
人的礼貌。她继续地说:“白天的差事还好伺候,一到夜晚,提心吊胆,我不知
因为睡觉挨过多少次打,直到现在还是侧着身子睡,就是那时候打出来的。”她
的话又渐渐低沉下去了。
不能吃饱,怕出虚恭她斜坐在门旁,眼睛茫然地看着远方,说一句想一句,
像在沉思似的。“第二样和第三样的困难,是吃饭和出虚恭。伺候老太后可真不
容易,从头到脚,一根头发丝也不许乱,要干净、整洁、利落。身上不许带邪味
更不许有脏味儿。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如果在上头当差,身
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
的也得受连累。惟一的办法是严格控制饮食,每顿饭只许吃八成饱,姑姑用眼角
一瞟,马上就得把饭碗放下。轮到夜间上夜,虽然夜里有顿点心(宫里叫加餐),
可谁也不敢吃,由晚上直饿到天亮。我们到什么月有什么月的份例。例如:一到
夏天,由夏至到处暑,每人每天赏一个西瓜,可是宫女忌生冷,谁也不敢多吃,
站在下房的石头台阶上,高高地扔下,把西瓜摔得粉碎,让小姐妹们哈哈一笑。
我们在储秀宫里伺候老太后叫当上差,可别人受不到的罪,我们都得受,谁
能想到在皇宫里当差,五六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试想我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
呀!
怕出虚恭,丢了差事,惹了麻烦,在小姐妹群里抬不起头来。回想起来,这
是什么滋味!就连主子、小主、格格(宫廷管公主叫格格),到上头(见太后)
去前,也要净一净身子,免得失敬。“
四季的饮食“我们在宫里吃饭是有严格季节性的。”这是新的话题,使她很
有兴致地对我说起来。“就拿大年初一说吧。头天晚上是三十,我们叫辞岁。这
一天在宫里是例外的一天,可以晚睡,一到11点交子时前,我们要给老太后磕
头
辞岁,嘴里念道着‘老太后吉祥、老太后万事如意’等。初一,一定给我们吃春
盘,普通叫春饼,一桌放一个大盒子,所以也叫盒子菜,有圆的也有方的,里头
放12个,或16个或18个珐琅盒子,盒子里放着切好了的细丝酱菜、薰菜,如
青酱
肉、五香小肚、薰肚、薰鸡丝等等。宫里有的是东西,吃鸡吃鸭已经算粗吃了。
这时我们每天吃饭时都有锅子,用它代替大砂锅,因为值班差事不自由,不
能同时到齐吃,有个锅子,还可以都吃着热菜。吃完春盘,爱吃汤的去到锅子里
舀,爱喝粥的,有两三样粥。“她一口气说了许多话,我只能做帮工的差事,替
她添煤,往水壶内续水,节省点时间,让她多缝点衣服。
“一到五月初一,就有各种馅、各种形式——方的、尖的、抓髻式——的粽
子。八月节有各种月饼,重阳节有花糕。从十月十五起每顿饭添锅子,有什锦锅、
涮羊肉,东北的习惯爱将酸菜、血肠、白肉、白片鸡、切肚混在一起,我们吃这
种锅子的时候多。也有时吃山鸡锅子,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整月吃锅子。正月
十六日撤锅子换砂锅。到了清明节,就有豌豆黄、芸豆糕、艾窝窝等;到立夏,
就有绿豆粥、小豆粥;到夏至,就要吃水晶肉、水晶鸡、水晶肚之类的。暑天,
也给凉碗子吃,像甜瓜果藕、莲子洋粉攥丝、杏仁豆腐等,经常吃的是荷叶粥,
都是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