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励志]"逃离"大学 作者:吴苾雯-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机考试,成绩当时就可以知道。   
  中午时,儿子来电话了,声音低沉地说:“妈,我没过。”   
  我故作轻松地说:“没过是正常的,过了就创造奇迹了,没关系,再来。”   
  经过一段紧张的学习,儿子又参加了考试。那天考完后,他来电话说:“妈,你说我过了吗?”   
  我说:“儿子,没过不要紧,再考。”   
  “妈,我过了。”儿子在电话那边欢呼起来。   
  2000年7月,当与他同龄的孩子进入高考时,儿子通过了MCDBA的全部考试。不久,他又通过了MCSD的考试。几家中央级报纸都以《亚洲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为题报道了此事。   
  但是我知道,对于儿子来说,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他面前还有长长的路要走。这时,儿子已经离开了那家报社,在一家香港公司任数据库主管,并已独立设计完成了包括模糊查询等先进技术在内的影视资料数据库,而且也有了比较高的薪水。可是我觉得,在那家公司儿子缺少能与他竞争的对手,一个缺少竞争对手的环境容易使人自满使人懒怠。我劝儿子离开那家公司,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晓末说,妈妈劝我离开那家公司时我有点不情愿,干得好好的,干嘛要走?可妈妈说,你应该到鹰群里去,你应该去高手林立的地方,鹰有时飞得比鸡低,可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你到鹰群里可能飞的吃力,可能飞得低,但会比最会飞的鸡都飞得高。为了刺激我,她常常半开玩笑地指着我说:“哈哈,这不就是一只脑满肥肠的老母鸡吗?”   
  我从那家公司出来了,成了待业青年。妈妈对我说:“你自己找工作吧。”前两次工作都是我妈和我爸帮找的,这次让我自己找,我心里还真没底,虽说我拿到了微软数据库认证专家和微软解决方案认证专家证书。   
  我用英文写了一封求职信在网上发出去了。很快,美国一家公司邀请我去美国面试。斟酌再三,我决定还是留在国内。后来我来到了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外企。在这家外企工作的大都是博士生、硕士生,是强手林立的地方。不久,公司将一个投资几百万美元的“系统整合”开发项目交给了我,我带着一个小组投入了研制开发,用了近半年时间,这个项目现已开发成功。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16岁。那时候,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个适合我学习的环境,这就是互联网。我很幸运地是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得到了一种适合我的教育方法。其实我这个人并不聪明,但挺机灵,我知道我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我总是先选择了再学,我这个人的长处就是什么事都只走捷径。   
  晓末的爸爸一直想让儿子出国留学,好歹拿一个文凭。在加拿大定居的叔叔,给晓末联系好了学校,说去了,一年就能拿个大专文凭,三年就可拿个研究生文凭。可晓末不去,他说,为了一张文凭浪费几年时间,不值,现在国内有这么多机会,我干嘛要去加拿大呀。   
  那天,我跟晓末的妈妈约好了,上午去她那儿见面。那是《三月风》杂志社的一间办公室,她正在等我。   
  太阳暖暖地照在屋里,我们又谈起了她的儿子。   
  她说,这些日子,我常在反省自己。因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儿子走到这一步,恰恰是教育失败的结果,我并非不想让儿子得高分,并非不想让他上大学,却无意中在儿子心里种下了一颗对现时教育叛逆的种子,而发芽的恰恰是这颗种子。   
  不少人认为我儿子只是个特例,以为他是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作为母亲,我非常了解我的儿子,从才智上说,他绝不出色,只能算是平平;从自制力来说,他低于一般孩子。他之所以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只是因为他找到了适合他的教育环境和方法,让他在求知欲最旺盛的阶段能自主地、随心所欲地学习。   
  作中国的父母真是很难,难就难在我们对惟一的孩子期望太高,难就难在他们若不是一条龙,我们会痛苦得要死。于是,甭管他是猴子、是兔子还是马,都往龙穴里挤,逼着他们上大学。也许那孙猴儿,原本就不是龙种,非要它去呼风唤雨,倒把那点儿七十二变的本事弄没了。   
  结果,既未成龙,也当不上山大王了。   
  这一代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生命的全部赌注押在高考、留学等狭窄的路上了。不但孩子们没有任何快乐可言,父母也因此备受煎熬。难道中国几亿青少年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难道只有这个模式才能成才?我常想,当我们为保护藏羚羊、保护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而呼吁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需要保护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自身的多样性?当我们过度地致力于塑造孩子时,我们是否想到过,最该塑造,或者说最该小心呵护的恰恰是他们自然天成的个性的多样性、爱好的多样性、理想的多样性、能力的多样性,甚至习惯的多样性?   
  她说有一次,她去作家史铁生家里约稿,从未做过父亲的史铁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对父母来说,培养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高才生重要的多。”她说,这句话一直让我警醒,尽管我时时克服自己的母亲情结——想让惟一的儿子出类拔萃的愿望太强烈了。然而也就是这句话,最终使我没有逼儿子去挤“上大学”这座独木桥,用儿子的话来说,是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针。因为我终于明白,生命中没有什么比自由地成长更幸福,或者说,没有什么比剥夺这种自由成长的权利更大的悲剧。   
  由于大学教育资源短缺,由于大学教育的非大众化,既使自1998年以来国家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可是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仍不足60%,也就是说,在10名应届高中生中,能上大学的不到6个人。而这之前的中考,已经无情地淘汰了一批失败者。如果两项相加,中考和高考失败者的总数一定超过了大学录取人数。   
  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应该怎样界定成功与失败?什么才是成功的标准?一个失败者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不可能自信地走向世界!   
  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失败”者们该怎样拓展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如何追求人生的成功?   
  如果将上大学比喻成人生的前楼梯,那么晓末和张云帆他们走的就是人生的后楼梯。其实,前楼梯和后楼梯各有各的风景,前楼梯拥挤热闹,前推后拥地走得匆忙,后楼梯冷清,走的人少,却多了一份行走的从容。不管是走前楼梯还是走后楼梯,重要的也许是,能在行走过程中获得一份快乐感和成就感。        
第四章 我的博士帽   
黑道”,“黄道”——我选哪条路?    
         
作者:吴苾雯  
  黑道”,“黄道”——我选哪条路?   
  在民间,有人将科学称为“黑道”,将商界称为“黄道”。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蔚,面前摆着两条路:一边是著名跨国公司雇员,5000元以上的月薪,60万元的住房,西装革履,出入星级写字楼,逐步成为商界高级白领;一边是中国科学  
院的顶尖专业、顶尖导师,毕业后可戴上博士帽,但三人共一间宿舍,只有400元的月生活费,生活清贫。   
  李蔚的困惑,要从毕业前的那个秋天说起。   
  毕业前的那个秋天,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是焦灼、彷徨的,也是躁动不安的。校园开始失去往日的平静,各种招聘会开始走马灯似地登场,校园里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招聘广告。   
  在南京大学的校园里,一张海报吸引了众多目光。海报是中美合资宝洁公司贴出的,宝洁打算在南大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职员。   
  这张海报也同样吸引了南大物理系应届毕业生李蔚的目光。如今,中国的老百姓有几个人不知道宝洁呢?只要打开电视,就会看到铺天盖地、制作精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宝洁的广告。只要走进超市,宝洁的产品就会撞入眼帘。   
  其实,在贴出海报前,宝洁公司就开始在南大校园广为散发宣传手册。那是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上面醒目地写着成为宝洁一员的条件——优秀的合作精神,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出色的分析能力,创造性,卓越的领导才能,正直的人格,强烈的进取心。这本制作精美的小册子还介绍了宝洁的概况、历史,宝洁的企业文化,更向莘莘学子们展示了进入宝洁后将得到的培训与发展、情感的尊重和优厚的物质酬报。   
  这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召唤。   
  宝洁公司的有关人员专程从广州、台湾、菲律宾飞到南京,向南大学子宣传宝洁。   
  那天傍晚,夜幕还未降临,南大礼堂就被学生挤得水泄不通,来的大都是大四学生。李蔚也挤在黑压压的人群里。   
  宝洁公司有关人员的介绍和演讲打动了许多人的心。散会的时候,李蔚领到了一叠印好的试卷。   
  这份试卷有60多道选择题,8道问答题。它让李蔚感到新鲜、别具一格。题目全是英文的,没有时事政治,没有基础知识,也不是智力测验。它似乎对人的知识储备并不感兴趣,而是设计出一些场景,让你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它是一些描述性的题,通过这些题,将答题者的情况和能力描述出来。比如它问,如果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困难,你是如何带领你的小组解决困难,度过难关的。大都是这样的题。   
  李蔚花两个晚上答完了题。关于那道如何带领小组解决困难的题,他写的是一次物理竞赛,说当时条件如何不具备,整个学校只有他一个人参加,遇到实验方面的问题,他如何想办法,找到实验器材等等。这道题其实是考察每个人作为组织者的才能,领导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有1000多人参加了考试,试卷全部空运到广州,计算机判卷。   
  很快,宝洁公布了第一轮考试合格者的名单,共有100多人。李蔚榜上有名,公司通知他参加面试。   
  面试那天,李蔚特地穿了一身西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面试,去去的路上心里有点忐忑。面试时间45分钟,前40分钟,是宝洁提问,后5分钟是李蔚问问题。   
  对方问:“你过去干过什么?”   
  李蔚说:“卖过书。”   
  于是,他谈起了那次卖书的经历。   
  有一阵子,李蔚和几个好朋友从书店贩书到学校卖。进的大都是文艺、财会类的书。他们拿到一些文科院校卖,卖出很少。他们便换到东南大学去卖,结果更糟。他们开始分析原因,发现自己的市场定位错了,东南大学是工科为主的学校,文科类的书自然少有人要。他们马上去书店,将文科类的书换成了计算机、工程类的书。再拿到东南大学校园,很快就销完了。   
  李蔚对考官讲的就是这些。   
  几天后,面试结果出来了,名单上只有几十个幸存者。李蔚仍榜上有名。   
  公司说还要进行一次笔试。笔试那天,李蔚发高烧,可是笔试不能不去,他还是去参加了。这次笔试的内容有点像公务员考试,大部分都是基础知识测试,当场判卷,20分钟后就知道结果。   
  20分钟后,结果出来了,李蔚又闯过了一关。接着是第二轮面试。三个考官,有两个是外国人,他们分别坐在三个房间里,面试者按照约定的时间,进入不同的房间接受面试。每人谈一小时。谈完后,李蔚说他有大脑严重缺氧的感觉。   
  第二天,李蔚得到通知,他被宝洁公司录取了。录取的一共有8个人。过五关斩六将,从1000多人里脱颖而出的这8个人,绝对是一批佼佼者。   
  在参加宝洁公司招聘考试的同时,李蔚还为自己设计了另一条路,就是报考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因为那时候,能不能去宝洁公司还是未知数,他不能不为自己多设计一条路。去不了“黄道”就去“黑道”,如果两条道都走不通,再另作打算。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谁知宝洁公司的录用通知赶在研究生考试之前就来了。还参不参加考试?李蔚思考再三,决定还是参加。作出这种决定的因素很复杂,也许是想去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也许是想去体验一下那种考试的氛围,也许是为了了解父母的一个心愿,也许自己还没有完全想好,是不是去宝洁。   
  总之,李蔚参加了元月份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行的研究生考试。考完试,李蔚当晚就登上了飞往广州的飞机,宝洁公司邀请他们去广州参观,实地考察公司。这是李蔚第一次坐飞机。公司安排他们住进了五星级的白天鹅宾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