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比尔盖茨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盖茨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着微软下一步的发展。在他的心目中,微软可能随时都会遭遇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他也在时时为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寻找对策。不管是微软刚开始创业时,还是如今微软的地位已经很难动摇的情况下,盖茨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参与下一步的竞争。 
 
  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在面临产业更新时犹豫不决,丧失先机。但微软从不犹疑,他们的做法就是迎头赶上。正是对自身的实力充满信心,因此微软推出的产品一直在不断进行着自我淘汰,促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这种自我激励,自我加压的行为也成为了成果企业的通性。 
 
  当然在商业竞争中,如果有了充分的论证和决策,可以认定了一种产品的市场前景时,那也不妨来一点孤注一掷的魄力,但前提是必须对市场有充足的把握。 
 
  随着微软技术研发的不断进步,盖茨在一些新产品的推广上也开始出现了豪赌的心理。像他一再推广的TabletPC,就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感觉。在最新一期《商业周刊》接受采访的盖茨承认,11月7日登场的平板计算机TabletPC是他的少年梦想。 
 
  这种由电子笔代替键盘、在触式传感显示屏上直接输入、显示屏能够水平旋转180度,以及最重要的、能运行窗口操作系统的机器,将真正只有杂志那样的大小厚薄;同时登场的特种WindowsXP操作系统更是微软科技精英的脑力智慧与技术硬件巅峰的结晶:窗口系统的1万多种应用工具一样不缺,并能在TabletPC的压缩空间运行无碍。 
 
  盖茨将这种孩童时代的梦想赋予了神圣的意义,认为它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取代个人计算机,发起计算机世界的「二次革命」。如同以往,盖茨的气魄让人肃然起敬。盖茨用了一个气势恢弘的排比描绘市场前景:「我认为下一代笔记本必定是平板计算机,而下一代笔记本必定在所有便携计算机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而便携计算机又必定在所有的电脑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份额。」

    决策不是赌博(2)(2005/7/3000:12)

  不做公司能力范围之外的生意(1)(2005/7/30 00:12)

  不做公司能力范围之外的生意(2)(2005/7/30 00:12)

  防范投资风险(1)(2005/7/30 00:12)

  防范投资风险(2)(2005/7/30 00:12)

  办公司不可孤注一掷(1)(2005/7/30 00:12)

  办公司不可孤注一掷(2)(2005/7/30 00:12)

  给员工挑战性工作(1)(2005/7/29 11:39)

  给员工挑战性工作(2)(2005/7/29 11:39)

  学会授权,以权统人(1)(2005/7/29 11:40)

  学会授权,以权统人(2)(2005/7/29 11:40) 

办公司不可孤注一掷(2) 
 
  2005年07月30日00:12出于对技术的追求,盖茨已经将微软帝国所有的优势软件产品都赋予给了这款没有键盘,完全靠笔输入的终极计算机产品。按照盖茨的说法,这个本本将可以完成个人计算机的所有应该具备的功能,包括阅读,做笔记,作批注,发送电子邮件,都将在同一个文件界面上直接完成。而且其便携性也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机器,完成所有需要进行的工作。盖茨对这种计算机投入了少有的激情,在许多的场合他都在积极推广这个理念和产品。他为此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4亿美元的开发经费,计划7000万美元的推广费用。当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笔输入技术的成熟也增加了他推广此产品的信心。 
 
  虽然有了种种的保证,但是看起来,平板计算机仍然太像盖茨一个人的战争。盖茨如此孤注一掷的豪赌是否能够得偿夙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要有预测风险的眼光(1)2005年07月31日00:12在微软,信息是得到最大流通的一种资源。为了夺取网络浏览器市场,微软充分发挥其竞争情报研究部门──战争室(WarRoom)的特长,每月定期监测网络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以此作为微软公司制定网络浏览器市场策略的最高指导方针。 
 
  正确的信息导致了明智的决策,同时也带来了辉煌的战果。战争室帮助微软公司最终成功地夺取了网络浏览器市场领导者的地位。网景公司,作为微软公司最近的一个竞争对手,其照片曾一度挂满微软公司的战争室,这时也被摘下,和落满灰尘的,微软公司以前的竞争对手,诸如Novell公司、Sun公司、Java公司等的照片放在了一起。 
 
  盖茨曾在战争室中以挑衅般的口吻向全球商界宣称:「你们应该感到幸运,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你们的产业。」微软公司的市场策略出台以前,都要在战争室经过「战争游戏」的严格考核,通过非常接近于实际商战的检验,才推向市场。这些策略在这里得以去粗取精,变得更加实际有效,规避了不科学决策带来的风险。 
 
  盖茨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必须要在原来的核心利润来源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尽可能快地找到替代的产品,而且,它所带来的利润增长要能与过去的相当。这就是考验微软真正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了。这也是微软重视通过情报工作来掌握市场走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像微软公司这样,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竞争情报。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就在于从政府到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高度重视。每年日本政府都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并且向日本企业免费提供。目前在日本每天约200万个各类信息和数据产生。 
 
  对竞争情报的有效利用,使得一些美国企业在与日本进行的市场争夺战中,重新占得先机。施乐公司从195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复印机开始,在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一直保持着在世界复印机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但是从1977年到1982年,其市场份额却从81%下降到36%。施乐公司最大的挑战者是来自日本的佳能公司。佳能居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以施乐的成本价来销售复印机!」施乐就此开展了大规模的竞争情报研究,最终成为从日本人手里重新夺回市场份额的美国公司之一。 
 
  而计算器领域的企业在争夺市场过程中对市场风险的预测显得尤为更为重要。因为计算器软硬件升级速度之快足以让一个没有风险预测能力的公司瞬间轰然倒地。微软的合作者之一苹果公司就在这方面做过许多努力。其总裁斯平德勒上任后,要求任何项目在得到批准之前,必须经过概念和调查两阶段的严格检验。甚至连董事会议也需经过详细的检查。 
 
  斯平德勒要求职员把苹果公司的会议与庄臣、可口可乐、摩托罗拉等六个「世界级」公司的会议比较。现在,每次会议开始都有一个「战略框架」讨论,有图表和曲线图显示自上次聚会以来的变化情况。斯平德勒他还拿出自己年度奖金的一半来确保在产品管理和交货方面的预测准确无误。斯平德勒对其职员们说:「如果事与愿违,?我的口袋就空空如也。」这种对风险预测的苛求使得他最终得以带领苹果走出生死关头。 
 
  虽然盖茨和微软一直没有遭遇象苹果那样生死攸关的时刻,但是他们同样注重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当然,预测风险的眼光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企业的智囊团。智囊团的成员不属于任何部门,但是他们以其非凡的知识与经验而得到广泛的承认。 
 
  微软表示,微软之所以要组建相关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和专门的智囊团,其主要目的是想要这些学术专家们向微软提供关于自己产品安全性以及全球发展战略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在目前举行的会议上,与会者将听取微软在加强Windows产品以及相关的IE、Office办公软件等产品的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情况,微软希望能听到学术专家们对这些工作进展的反馈意见,从而达到避免犯「方向性错误」的目的。 
 
  另外微软表示,微软加强与业界学术精英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对推广微软的「高信任度计算器处理」观念也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与法学专家们的交流,从近期目标来说,微软希望他们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法律咨询,如告诉微软如何应对欧盟以及其它团体公司对微软的一系列起诉行为。 
 
  要有预测风险的眼光(2)

    2005年07月31日00:12

    当然,微软的研究院也可以为企业降低一定的风险。研究院的员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做一些比较理论的基础研究,发表很多具有学术前瞻性的文章,如微软亚洲研究院5年之间发表了超过600篇理论,但是更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产品,目前在微软的产品里面,有超过30项的技术是从研究院产生的。

    目前研究院有差不多50多个项目,有30多个项目已经转化成为产品,这个概率差不多有50%,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而这些已经拿到研究成果的课题风险系数则相对较小。

    通过多重的防范风险机制,微软在经营过程中远离了失败,远离了风险,一身轻松地向着新的高度迈进。 


炽天使书城





【第十章】

要善于捕捉商机(1) 
 
  2005年07月31日00:12

    信息产业界都知道,比尔?盖茨从来都不是专业技术的领先者,但是最终是他成为了世界首富,而并非其它的技术专家。微软长期以来一直被持反对意见的人叫做贪得无厌的剽窃者,但这也正是盖茨伟大所在。

    盖茨从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商机,这一点使他与以往的商业巨子有了很大的差别:从前的巨子们的威力通常集中在某一行业里,但是盖茨却借助软件的影响,把触须伸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微软自己出的百科全书《英卡塔》中,对盖茨这一辞条的解释是:「盖茨的大部分成就,在于他有能力将科技的远景转化为市场策略,把对科技的敏锐和创造性融合在一起。」在足以令人窒息的吹捧和诽谤背后,盖茨仍然是一个凡人。只不过是智慧超人,有着超凡的经营远见和超强的好胜心,以及迫不及待抓住一切可能机会的科技精英。 
 
  盖茨得以成为信息产业的代言人,并不是由于他的创新能力,也不是由于他的知识占有,而是由于他超乎常人的市场直觉、经营手法以及杰出的推销能力。这也是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良好的素质,盖茨虽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但是他无意中具备了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最起码素质。 
 
  善于捕捉商机,并利用凶悍与霸道的经营手法将对手赶尽杀绝,使别人几乎无处容身,这是盖茨惯用的伎俩。他以高人一筹的市场远见与不凡的经营策略,成功地占领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业界人士只能无奈地表达他们的痛苦:「最好的市场就是没有比尔?盖茨的市场。可惜,在信息产业界,他的阴影无处不在。」 
 
  微软当今享有的权势乃是多年的经营策略积累的结果。将微软的成功归之于搭上了蓝色巨人IBM的战车毫不为过。虽然这其中不仅仅是幸运。盖茨独具眼光,看得出与IBM的交易影响深远。他知道如果有操作系统就可以建立起通用的平台,而这将改变个人计算机的历史走向。他的这个决定最终迫使许多在技术上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统黯然淡出历史舞台。 
 
  「我们疯狂地编写程序、销售软件,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做其它的事。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客户都是狂热的计算器爱好者,不会被功能的弱小、手册的简单和先进的用户界面所影响。这就是计算器软件当时的状况。」 
 
  「一些公司把它们的软件装在一个塑料袋中销售,带有一张复印的使用说明和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拨打这个电话寻求『技术支持』)。对微软公司来说,当有用户打电话要求定购一些软件时,谁接到电话谁就是『送货部』。他们要跑到办公室的后面拷贝一张磁盘,把它放在邮件中,随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编写代码。」盖茨这样描述自己最初创业的经历。 
 
  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软件作坊,盖茨也不放弃对商机的追逐。当1975年公司在阿尔伯克基发起时,他就与第一伙伴艾伦斤斤计较起股份的分配问题,盖茨凭借源代码写作上的优势,占据了股份的6成。但等到一年后他们真正签署协议时,盖茨磋商把自己的股份增加一点,而话语温柔、比较随和的艾伦自然损失一点。于是协商的结果就是盖茨拥有微软的64%。 
 
  这是盖茨在牢牢把握商机,谈判方面坚持不懈、令人无法抵御的威力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