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闰合谋,诛灭邓氏家族。如果她当时能够激流勇退,绝不会如此祸及九族。
邓绥是东汉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前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孙女,她的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阴丽华的侄女。
邓后从小就有超人之处,而且非常聪明可爱。
邓绥五岁时已知书达理。年迈的祖母对邓绥很是钟爱,一次亲自为她剪发,因年高眼花,剪刀误伤到她的前额,血顿时就淌下来。邓绥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忍痛不言,直到剪发完毕。旁人见她额上流血,惊问她为何忍耐不说。邓绥答说:“不是不知痛,实在因为太夫人喜欢我才给我剪发,如果喊痛,反而伤了老人初衷,所以只好忍受!”五岁的幼女,就能体贴别人至此,从小看大,当了皇后自然体恤民心。
邓绥六岁时便能写篆书,12岁时可以背诵和讲解《诗经》及《论语》。她经常提一些很难的问题请教兄长们,兄长却答不出来,闹出一片尴尬的笑声。邓绥专心典籍,不问当时女子应熟悉的居家之事,就像现在的“女博士”。母亲阴氏委婉地劝她说:“你不学女红,专心文学,难道想做女博士么?”聪明的邓绥体会了母亲的意思,于是白天学习女红,夜里读典籍。
邓绥13岁时,其父因病去世。她日夜啼哭,思念父亲,3年不吃盐菜,以致姿容憔悴得别人都认不出。邓绥曾几次梦见自己用手扪天,还仰起头,舐饮着青天上的石钟乳。醒后与家人说,家人便问占梦者主何预兆,占梦者说上古时尧帝也曾梦见过登天,夏帝成汤也曾梦中仰头吮天,这是帝王的吉梦。
当时汉和帝刘肇渐渐长大,到了大婚的年龄。后宫里面已选入数人,其中前执金吾阴识的曾孙女入宫最早。阴识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兄长,外戚阴家是东汉的名门望族。阴女年少聪慧,知书识字,善解人意,面貌也极为秀美动人,因此一选入掖庭,即被和帝宠幸,受封为贵人,永元八年再立为皇后。邓绥与阴后同时入选,门阀不亚于阴家,姿色却比阴后更美,但邓绥因守丧而暂时没有入宫。
3年后守孝期满,邓绥除去了丧服,日常生活渐渐走上正轨。这时她16岁,出落得越发艳丽明媚,楚楚动人。她性格娴静,身材修长,肌肤若雪,秀骨姗姗,绝嫣于众,见过她的人皆疑为仙女。宫中将她选入,六千后宫粉黛,一时间被邓绥比得失去了颜色。
然而邓绥并不恃宠而骄,她深明事理,善解人意,又自制极严,事事谨慎,一切行动均遵循礼法,对阴皇后尤其恭敬。待宫女、内侍等十分体贴。因此宫里的人对邓绥都有好感、好评,当然也有人因嫉妒而暗中将她视为仇敌,那就是皇后阴氏。
邓绥偶然患小疾,和帝很是关怀,常令邓氏家属前来探望、照顾,并且破例允许他们自由往来,不限时日。邓绥却屡次劝谏和帝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和帝赞叹说:“别人以得见亲属为荣,今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真是难得啊!再说,你的亲戚我何必要提防呢!”由此和帝对她越加宠幸,甚至超过了正宫的阴后。
和帝对邓贵人的爱重,更加引起阴皇后的妒忌与不满,于是,邓绥只能更加小心谨慎。邓绥见和帝对自己日见宠爱,对阴皇后却日益冷淡,心中很不安宁。每当和帝想在嘉德宫留宿,她总推说身体不适,劝和帝去长秋宫。和帝很为她的委曲求全而感慨,说:“修身养性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她平时穿的衣服,若偶尔与阴后同一种颜色,看见阴后穿了,她便立刻换掉;有时与阴后同时进见和帝,她不与阴后并行,只是在侧面坐下,显出低人一等的样子;每次和帝有所问,她必定等阴后先说完才开口,不与阴后同时说话;有时阴后发号施令,不管对否,她绝不推脱或怠慢,都服服贴贴地听从。和帝看在眼里,认为邓绥劳心曲体,便叹息说:“如此谨慎用心,修德之劳,实在是太难为她了。”
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夏,和帝身患痢疾,久卧不起,到五月中,病势更加沉重。大家都以为皇帝没有希望了,住在嘉德宫里的邓贵人,日日祈祷上苍保佑和帝早日康复。但阴皇后见和帝垂危,却首先想到如何报复,她密语左右:“我若得志,一定将邓氏满门抄斩!”邓绥听到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恐惧至极。她差点以自杀来摆脱这场灾难。不久和帝渐渐好了,阴后的密言也传入和帝耳中,于是和帝愈加憎恶阴后。
阴后对邓绥妒恨日深,每次看到她就像看到了眼中钉。她的外祖母邓朱常出入宫掖,阴后悄悄与邓朱计议,让巫师咒死邓绥以泄恨。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有人告发阴后与外祖母邓朱暗行巫蛊,私下咒诅宫廷。和帝令逮捕邓朱以及她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阴后的弟弟阴轶、阴辅、阴敞,严刑拷问之下,他们承认了巫蛊咒诅事实。和帝早已与阴后不和,见此再不愿顾及旧情,立刻便废去皇后阴氏,之后册立了邓绥为皇后。册封之时,邓后还再三谦让。
和帝因病三年后去世,邓后立少子刘隆为殇帝。邓绥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当时她年仅25岁。邓太后毕竟年轻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邓骘为车骑将军,可随招入宫议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殇帝夭折,邓绥定立清河王刘安为汉安帝,是年不足13岁,邓太后继续临朝。
邓后施政从节俭做起。当时地方的贡物,非常珍丽奢侈,邓绥禁绝地方的贡物,每年只供纸墨而已。邓后接连下诏大赦天下,又削减宫内日常的费用,她自己朝晚只一肉一饭。郡国进贡的东西全部减半,卖掉上林苑所养的鹰犬。后宫多余的侍女,以及宗戚因获罪而沦落为官婢的一律出宫婚嫁。对内精简冗员,减去宫内老弱无用之吏500余众。这一年连月下雨,许多郡国患了水灾,邓后就减免租税,各处祭祀全部罢免。
执政期间,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仅延平二年(即她执政的第二年),全国就有18郡遭地震、41郡遭大水、28郡遭风雹侵袭。她日夜操劳,躬自处置,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终使岁还穰丰,因此汉政权得以渡过难关。元兴二年夏,京师大旱,不见一点雨。邓后亲自去洛阳了解旱情,审察冤狱。有个死囚因被诬杀人屈打成招,见到邓后,他畏惧官吏不敢喊冤,邓后即将离去,那个囚犯举头想说又不敢说。这个细节被邓后发现,邓后便详细问他所犯之罪,于是为他昭了雪,并立刻将洛阳令下狱抵罪,严惩执法不实之徒。结果,她的车驾还未回到皇宫,天上就下起了大雨,百姓们说这是邓太后的贤仁感动了上苍。
光阴恍惚易过,转眼安帝已22岁,才册立贵妃阎氏为皇后。元初七年,立皇子刘保为太子。刘保为后宫李氏所生,安帝本想立李氏为后,因阎氏与邓后戚谊相关,只好让她做了皇后。阎后素性妒忌,将李氏用毒酒鸩死,只留下了刘保。因邓后的关系,谁也不敢追问。
有书记载:安帝早该继位了,邓太后仍然大权在握,一点没有放权还政的意思。司空周章多次上书,要求邓后将政权交还安帝,邓后却置之不理。于是周章便联络亲信,想通过谋变的方式让邓后把权力交出来,但事情败露了,周章畏罪自杀。自此,反而打草惊蛇,邓后提高了警惕,臣下的奏疏中,凡有提到要她归政者,便严加惩处。郎中杜根,看不出火候,依然上书请邓后归政。邓后大怒,令人将杜根装在大布袋子里,用杖活活打死,然后弃尸城外,还不许他的家人收尸,尸体在荒郊野外,被狗吃了;平原郡吏成翊世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也奏请太后归政,被坐罪系狱;越骑校尉邓康,屡劝太后隐退深宫,邓太后不从,将邓康罢免官职。应该说,这么多人好心劝她,她应该退位了。
但直到邓绥死后,安帝才得以亲政。
安帝小时候很聪明,因此邓太后很喜欢他,就立他为帝。等安帝长大后,反而没有了幼年时的机警,做事也不会看邓后的脸色,独往独来,就与邓太后渐渐有了隔阂。安帝的乳母王圣见邓后久不归政,怀疑邓后有废掉安帝的想法,很是为安帝担心。如今邓后去世,乳母王圣向安帝说邓后的坏话,说:“邓后在的时候,暗中与邓悝等人勾结,欲谋害陛下,立平原王刘德为君。臣等欲告陛下,奈其贵宠,禁不敢言。愿陛下圣明详察,远斥奸臣,以为后世法。”这本是子虚乌有的事。结果,安帝听了大怒,传旨收捕邓悝等人,以大逆不道之罪,撤官为民,并迫令自杀,家属流放到远方。接着邓后的兄长车骑将军邓骘也被罢官,资财田宅全部充公。邓骘的从弟河南尹邓豹、舞阳侯邓遵、邓畅三人被迫自杀。邓氏子弟被迫自杀的有七人。你看,一个乳母的一句话,害死多少人命!
其实,邓绥是汉朝极为出色的女性,是女性当中优秀的政治家。她崇尚道德,倡导文明,提倡节俭,反对腐败,体恤民情,为民减负,在当时有口皆碑。同时,她胸怀豁达,治国有方,绝对不是乳母王圣说的那种阴险小人。
一代文豪及罪魁:班昭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是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而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所写的《女诫》一书。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是东汉扶风安陵也就是现在的咸阳市人,生于公元前49年,死于公元120年。班昭身世显赫,祖父是广平太守班稚,他的父亲班彪是当时有名的史学和儒学大师;大哥班固,是《汉书》的主要作者,我国继司马迁之后又一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哥班超,是一个投笔从戎的志士,两次出使西域,是打通“丝绸之路”的赫赫功臣。在父兄的影响和鼓励下,班昭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儒家经典和史书,长大后,又掌握了丰富的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是班氏家族中博学多才的才女。
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在宫中被尊称为老师。
班昭14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但好景不长,不久丈夫就病故了,她便早早开始守寡,以后也不曾再嫁,在感情上就一直孤单着。班昭的个人生活是相当不幸的。
班昭的文采首先表现在帮哥哥班固修《前汉书》上。这部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全书分纪、传、表、志几类。这本书的写作开始于班昭的父亲班彪。她的父亲早就对时人所续的《史记》之类的书不满意,立意收集资料,写一部上起汉高祖刘邦创业,下至王莽篡权的伟大著作。班彪死后,大儿子班固为了完成父亲的未完之志,继续编著,他奋斗了30年,就在他快要完成前汉书时,却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这样编著这部巨著的担子就落到了班昭的身上。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编者。好在班昭之前就参与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
班昭在东观藏书阁、汉代皇家图书馆穷年累月,孜孜不倦地著述,除将父兄所著部分分类整理、修订外,又补写“八表”和“天文志”。这样,中国又一部伟大的史书——《汉书》,在班家三四十年的努力下,终于由班昭整理完成了。
汉和帝看了该书后极为欣赏,还把她召入皇宫,让皇后和妃子们奉她为师,请她传授儒家经典。由于早早开始守寡,结果,班昭去宫廷给皇后和嫔妃们讲课的时候,就出现一个麻烦:穿得艳一点,又怕人家说自己春心荡漾;穿着古板一点,又怕街坊笑话,于是在保守和前卫之间摇摆不定。
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得到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班昭的二哥班超,就是现在的两个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创造者。他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细亚达30年之久。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班超派他的儿子回到洛阳,替他表达了叶落归根的思想法,然而奏章送上去3年,朝廷仍不加理会。
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70、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依恋、怜悯之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上书。
班昭代兄上书,说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汉和帝览奏,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