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说越气,嗓音也越来越高,满腔的愤懑不平之气,一如决堤的洪水滚滚而来,一 
发而不可收。 
  蒋介石默坐静听,面色一平如镜。他个性倔强,气势凌人。 
  想想几十年来,只有他训别人的分儿,真还没有人敢当面训斥过他。今天,李 
宗仁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声色俱厉地对他进行质问、训斥,他何尝不是雷霆震怒, 
恨不得拍破桌案对这个广西佬发泄一通,甚至连那句骂人的口头禅“娘希匹”都涌 
到了舌尖。 
  但理智告诉他,此时若与李唇枪舌剑地干起来,必激起“李猛子”更大的怒气, 
以此声张出去,把事端挑大引起公众评判,无疑只会对李有利。而且现在还不是与 
李决裂的时候,还需要李在广州替他支撑一下门面,如果不是出于这种考虑,也就 
不需要让李担任中央非常委员会副主席了。这么一想,他便硬着头皮让对方向他开 
火,以一种惊火的忍耐力承受着冷嘲热讽的打击。 
  “德邻弟啊,你所说的这些足使我深刻反思,有些事情的确是我处置不当,还 
请老弟原谅……”蒋介石态度谦恭,言词恳切,一反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惟我独尊 
的作风。 
  面对低头认错的蒋介石,李宗仁反倒被弄得不知所措了,他那猛烈的炮火顿时 
失去了轰击的目标,于是长叹一声,反过来安慰道:“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都不 
必再去计较啦……” 
  蒋介石见状,知道“李猛子”凌厉的攻势已过,不禁暗自为自己的冷静和忍耐 
感到满意。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亲切地说:“德邻弟啊,为兄十分感激你今天诚 
恳直言。还有什么不痛快的话,你尽管对我说吧。党国危机,你我兄弟应真诚相待, 
方能力挽狂澜啊!”李宗仁虽然出了气,但心头忽然感到一阵沉重的自卑和沮丧。 
他明白,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没有斗胜过蒋介石。他脑海里一片迷茫,内心十分痛 
苦,处于既不能与老蒋合作,又不能真正取蒋而代之,更不能力挽危局的难堪境地。 
  二人面面相觑一阵,李宗仁站起来,蒋介石也跟着站了起来。从表面看,二人 
经过这次谈话,似乎又握手言和了。 
  不过李宗仁同蒋握手告辞,迈步走出客厅时,看也没看紧跟在后面的蒋介石, 
就一头钻进轿车,疾驰而去。 
  蒋介石扭头对俞济时说:“请白健生到这里来!”白崇禧兵败衡(阳)宝(庆)的 
消息传到广州,立即引起国民党官员的巨大惊恐。李宗仁更是嗟叹不已,忙向退至 
广西的白崇禧发报,以示安抚。而蒋介石也向白崇禧去电,令其速来广州晤面。 
  白崇禧是昨天晚上飞抵广州的,一下飞机便被蒋介石派人接到了梅花村32号。 
此刻,蒋介石引白崇禧步入客厅,一边请一边说:“健生,还记得不?23年前,我也 
是这样等你的,不过那是在黄埔军校,是陈辞修陪你来的。” 
  白崇禧应道:“记得,记得,那时总裁担任北伐总司令,全体将士整装待发, 
驰骋沙场……” 
  蒋介石深知对方是个感情易于冲动的人,两句话便引起白崇禧浓重的怀旧情绪。 
这么多年,白与蒋有分有合,有恩有怨,其中那些复杂的原因无论是蒋还是白谁也 
说不大清。现在他们都已面临穷途末路,便不约而同地回顾起过去那叱咤风云的岁 
月。而且这种回顾,轻而易举地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一转眼20多个春秋过去了。我记得那时健生弟才30出头,一表人才,才华出 
众,人称军中小诸葛哟!”蒋介石仍拨动着对方那根易于激动的感情之弦。 
  “总裁过誉了,过誉了……”白崇禧伤感地摇摇头。 
  蒋介石转换话题,关切地问:“健生,你的部队都撤回广西了吧?”白崇禧点 
点头说:“官兵士气尚好,皆已撤至广西休整。” 
  蒋介石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声音有些哽咽:“健生啊!今天我们兄弟能见面 
谈话,我心里既激动亦难过……历史证明,要戡平匪患,复兴党国,没有蒋中正和 
白健生的真诚合作是不行的啊!1927年,我俩精诚一道才完成北伐,统一全国。之后 
不幸为好人挑拨离间,以至同室操戈,但后来卢沟桥事起,我俩再度衷心合作,终 
于把倭寇打败,收复国土,建立不朽之功!”白崇禧发现蒋介石流泪了,不禁心头 
一颤,说:“介公,事已过去,为弟不愿再回首了。” 
  蒋介石抽了抽鼻子,继续说:“我近日作深刻反思,只有我们二人的精诚团结, 
才能建国和救国——这就是从北伐以来一再被历史所证明的结论。如今共党虽然势 
大,国家极为险恶,但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一心一德,荣辱与共,就一定可以 
完成戡乱救国的任务!”白崇禧沉闷的心靡被撬开了。他感到23年前,蒋在广州请 
他出任北伐军副参谋总长和抗战前请他进京担任大本营参谋总长时,那急切而诚挚 
的眼神同现在极为相似。他相信,在国难当头、党国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任何人 
都不可能代替蒋介石和他白崇禧合作力挽狂澜的历史作用。 
  蒋介石见对方的情绪被打动,继续说道:“健生弟,你比我更清楚,德邻是个 
好人,但绝不是个好的国家元首。看来广州也难保住,所以中央决定将政府迁往重 
庆,本党大多数同志都要求我复职,拟请你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将胡宗南、宋 
希濂的部队统由你来指挥。健生,你意如何?” 
白崇禧终于明白了蒋召他来谈的全部目的。他深知他曾经两次直接出面把蒋逼 
下台,蒋对他的忌恨恐怕不亚于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现在蒋既有意让 
他组阁,统领全军,那肯定是以把李老大整垮为代价的。他犹豫了。 
  蒋介石见他脸色阴晴不定,沉默不语,逐长叹一声说:“健生啊,人都说你是 
诸葛孔明,可现在我觉得你远没有诸葛武侯明智呀!北伐时,我用你为参谋总长, 
无论党内军内,皆是一片反对之声,我曾以包公的那句名言回敬他们:‘赏格不破, 
大才难得。’我时常想,如果刘备不三顾茅庐任用孔明,那历史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白崇禧仍然沉默不语,但心情显然很不平静。回想自己全力拥李当副总统、代 
总统,却末捞到一点好处,甚至连过去视为鄙履的国防部长一衔也可望而不可及, 
他虽深知是蒋从中作梗,但李宗仁徒拥虚名,畏首畏尾,也颇令他这位睥睨一切的 
“小诸葛”不以为然。现在大局垂危,与蒋斗下去必然同归于尽,倘蒋真能让自己 
来组阁,自己又何乐而不为呢?白崇禧正在想着,只听蒋介石慷慨激昂地说:“国家 
已到了这般地步,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后一次合作的机会了!现在我们只剩下滇、 
桂、川、黔四省的地盘了,难道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让共产党吞掉不成?那样,我蒋 
中正固然是党国历史上的罪人,你白健生也是罪人,因为在这挽救党国的最后一次 
机会中,你退缩了,不愿与我合作!”话音刚落,白崇禧憋不住了,大声说:“介 
公……介公!不要再说了。我白健生一生敬佩的只有两位兄长,一位是德公,一位 
就是介公您啊!只要党国需要,让我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声音颤抖得厉害, 
眼眶滚出了热泪。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蒋介石秘密召见白崇禧,李宗仁事先并不知道,但白崇禧觉得此事不能瞒着李 
宗仁,于是从陈公馆一出来,便到了李宗仁的私邸,把与蒋谈话的主要内容向这位 
桂系的龙头老大讲了一遍。 
  李宗仁先是大吃一惊,继而不动声色地问:“健生,依你看,者蒋的话可信吗?” 
白崇禧说:“老蒋态度很诚恳,而且不论从哪方面看,他也只能这样做了,对我们 
没有什么恶意。大哥,怨弟直言,再这样互相斗下去,我们都得同归于尽……” 
  李宗仁心头猛地一震,差点晕过去。蒋介石不仅拆散了粤桂联盟,而且正在拆 
散李、白之间几十年共患难的兄弟情缘。他不禁骂道:“丢那妈,同归于尽吧,大 
家都死,谁也别想活!” 
  白崇禧问:“德公,对老蒋的意见,你有什么打算?”李宗仁说:“你虽兵败 
衡宝,但你手中毕竟还有人还有枪,就这样拱手给人?我们跟老蒋斗了几十年,他 
的为人你还没领教吗?他哪一次讲过信用?”白崇禧苦思一阵,说:“事实证明, 
老蒋经营台湾是极有眼光的。如果广西不保,我们也只有去台湾了……” 
  李宗仁一听这话,知道这位患难与共的白老二要跟自己分手了,再也忍不住地 
拍案骂道:“丢那妈,王八蛋才去台湾!” 
再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及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在长沙宣布起 
义。毛泽东特意将程潜请到北平,拟请他出席政协会议并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毛泽东对程潜说:“蒋委员长认为天不可有二日,我不信邪,偏要出两个太阳 
给他看看。” 
  新华社将这一消息公布后,在国民党军政官员中引起强烈震动,对蒋介石更是 
个不小的打击。 
  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美国国务卿艾 
奇逊在白皮书编好后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写了一封信,也同白皮书一起发表。白皮书 
对蒋介石集团的昏庸、腐败、专制、无能一一历数,以说明国民党的失败是咎由自 
取,与美国无关。同时,书中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许多攻击和诽谤。 
  美国的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使蒋介石和毛泽东都狠恼火。 
  毛泽东认为:“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革命和美国的自皮书,这件事不是偶 
然的,它表示了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中国人来说,我们的革 
命是基本上胜利了,但是很久以来还没有获得一次机会来详尽地展开讨论这个革命 
和内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这种讨论是必需的,现在并已找到了机会,这就是讨论 
美国的白皮书。”从8月12日至9月16日,毛泽东连续写了6篇评论,对美国扶蒋反共 
的政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广州国民党内也认为白皮书“无异是宣布我政府死亡的证明书”,“致使中国 
在国际的威信蒙受损失,在国内则使政府及军队士气都受到严重打击”,强烈要求 
发表声明,批判白皮书。蒋介石说:“不必了。耶稣被审判的时候,他是冤枉的, 
但是他一句话也不说。” 
  就在这时,汤恩伯从厦门驰电广州,说共军已调整部署,由“金、厦并取”变 
为“先厦后金”,厦门炭炭可危。并声言自李代总统公开发表反对他担任省府主席 
的声明后,使其丧失威信,无法指挥部属,故不能再驻厦门作战,“决自今日远行” 
云云。 
  蒋介石找来李宗仁,说道:“德邻,此时厦门遭共军三面包围,若走马换将, 
厦、金两岛即失,台湾亦将告急。我意让汤死守厦门,不得辞行,俾得抵抗到底。” 
  李宗仁质问道:“你为什么重用汤恩伯?他是怎样一个人,你还不知道吗?论 
品论才,任一师长已嫌过分,何能指挥方面大军?汤的为人,性情暴庚,矫揉造作, 
上行下效,所部军纪荡然。抗战时期,河南有‘水、旱、蝗、汤’四大害之称。像 
汤恩伯这种人,你也倚为心腹,能不坏事?” 
“这个……这个……”蒋介石以商量的口气说,“对汤的委任当然可以重新考 
虑,但不宜临阵换马。我暂去厦门安抚一下,你看如何?” 
李宗仁不耐烦地说:“你最好快去快回,广州不能没有主席坐镇哪。我近日胃 
病复发,等你回来,我想去桂林疗养一下。” 
  蒋介石这时已打算放弃广州,退往四川。他前往厦门之后,又于8月24日飞赴重 
庆。首晤张群,共商大计;再晤宋希濂,布置川湘鄂边区防务;然后召见胡宗南, 
研究稳定川局办法。 
  蒋最不放心的是云南,几度召见卢汉,卢总是躲躲闪闪,支支吾吾。在以往, 
本来是可以快刀斩乱麻的,而今,却不敢打草惊蛇了。至于川康一带,长期是刘文 
辉、邓锡侯的势力范围,高山、密林、深川,可望而不可及。蒋又飞往成都,希望 
刘、邓不可三心二意,但总有“人心隔肚皮”之感。 
  蒋在重庆,没忘了做这样一件事: 
他对毛人风说:“今天之失败,是由于过去杀人太少;把一些反对我们的人保 
留下来,这对我们太不利了。”毛请示如何处理杨虎城。蒋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