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共和谈演义 (第三部)作者:马辂-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防部长彭德怀 
                   1958年10月13日上午1时 
  两份文告都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写法,写得气势磅礴,生动幽默,汪洋恣肆, 
文采斐然,是典型的毛泽东风格。这里全文引出,也便于读者诸君鉴赏。 
  10月25日,毛泽东又以彭德怀的名义起草了《再告台湾同胞书》,公开发表, 
宣布了今后对金门“单日打炮、双日不打”与对机场、码头、海滩和船只“四不打” 
的方针。 
  于是,台湾也宣布单打双不打。 
  从此以后,双方在金门单日相互打炮,已经是一种象征性的交火。炮击时虽然 
用的是实弹,但都是有意识地打在对方空旷无人地带、滩头或者无工事的山头,尽 
量不打死人。这种炮击,成了保持大陆与台湾联系纽带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戏剧性的炮击金门,从1958年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那天,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文告,宣布: 
  “为了方便台、澎、金、马的军民同胞来往大陆省亲会友、参观访问和在台湾 
海峡航行、生产等活动,我己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从今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 
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不过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没能看到这一天。 
  再说鉴于蒋介石对国共和谈疑虑重重,抱住“反攻大陆”的信念不放,1960年 
5月22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周恩来都认为:对蒋我们可以等待, 
解放台湾的任务不一定要我们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要蒋现在过来也 
有困难,问题是要有这个想法,逐步地创造些条件,一旦时机成熟就好办了。 
  为把中共的诚意传递到台湾,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周思来进一步通过各 
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工作,把抓住机会做国民党元老的工作作为争取台湾人 
士的一条重要渠道。 
  建国前夕,周恩来曾说:“于右任先生被挟持去了台湾,真是遗憾啊!” 
  建国后,屈武的老伴于芝秀一直随待她母亲——于右任的夫人高仲林住在西安。 
于老先生通过他在香港的一位老朋友吴季玉先生,和她们互通音讯。 
  1961年3月中旬,章士钊由香港回到北京,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胡 
子(人们对于右任的尊称)最近给香港吴季玉先生来信说:‘今年是我老伴的80寿辰, 
可惜我不在大陆,今年她的生日一定会很冷落,不会有人理睬她的。想到这点我十 
分伤心!’” 
  章士钊在信中最后说:“胡子的这种心情,请总理予以注意。” 
  周恩来接信后,立即将信转给屈武,要他以女婿的名义为于夫人做80大寿。周 
恩来自己也准备了一些礼物。屈武看信后,立即计算日期,于夫人的寿辰已经过了 
一个星期,但陕西的风俗,可以补寿。经请示,周恩来表示:陕西既然有此风俗, 
那就给于夫人补寿。还让人转达他的话:“决不能为这件小事使于先生心中不安。” 
  于是,屈武带着儿子、儿媳和于右任的外甥周伯敏同赴西安。遵照周恩来的指 
示,陕西省委统战部热情地操办此事。于右任在西安的亲戚故旧,包括他的老朋友 
陕西省副省长孙蔚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韩望尘、全国政协委员茹欲立、知名人士 
杨子廉,以及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齐夷等,男男女女共20余人参加生日宴会。宴会 
上轻松欢快,谈笑风生。于夫人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深深感动。她兴致颇高,喜形于 
色,一再对大家表示谢意。 
  事后,屈武决定写封信,把这件事辗转告诉于右任,让他分享其快乐,同时使 
他知道周恩来代表政府对他和他留在大陆的家属的亲切关怀,但这就必须在信里写 
上周恩来的名字。那么这封信到台湾,如果被无孔不入的特务们发现,对于先生将 
产生什么后果呢?屈武反复思考,无以为计,于是就到邵力子先生家里向邵老请教。 
邵力子和于右任有几十年的深厚友情,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等屈武说明来意,邵力子略一沉吟,高兴地说:“有了,你在给于先生的信里, 
把周总理三个字改成‘濂溪先生’四个字就行了。”” 
  看屈武有些不解,邵力子接着说:“抗战时期在重庆的时候,我和于先生住在 
一起,我们经常谈论历史名人,特别是多次谈到北宋名儒、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 
周的别号本来叫茂叔,他在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筑室讲学,人称濂溪先生。当年 
我同于先生谈到周恩来的时候,总是称他为周先生,你在信里写濂溪先生,于先生 
一看就晓得指的是周总理,而别人看到是不会联系到周总理身上的。” 
  屈武按照邵力子所说的方法把信写好,连同祝寿时的照片等物请香港的吴季玉 
转交于右任。后来吴季玉给屈武来信说,于先生收到屈武的信和照片等,高兴到了 
极点,真是喜出望外,不禁热泪横流。特别是周恩来对他的关怀,更使他非常感动。 
他要吴季玉告诉屈武向周恩来表达他诚挚的谢忧。他对周恩来的称呼也用濂溪先生,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足见邵力子的设计和判断是很高明的。 
  就在屈武接到这封信第二天的一次晚会上,屈武见到了周恩来,并把吴季玉来 
信的内容报告了他。周恩来听了,很高兴地说:“只要于先生高兴,我们也就心安 
了。” 
  于右任晚年,在政治上颇不得志,曾几次想辞职。又因沦落天涯,困居孤岛, 
山河割裂,统一难期,欲返大陆故乡的风愿难偿而内心抑郁,苦闷不堪。因此,他 
写了不少怀念家乡、怀念大陆的诗词,透露出他对统一祖国的渴盼。 
  一次,于右任的长子在台北友人家中,发现有他父亲题句的“岁寒三友图”中 
堂一帧,乃将其携归,交父亲欣赏。这帧“岁寒三友图”是30年前,何香凝因对现 
实不满,寄情诗画,与经亨颐、陈树人合作而成,于右任为之题句。此刻,他欣赏 
之余,缅怀往事,思念旧友,感慨万端,便提笔在“岁寒三友图”中,补上了当年 
题句时漏写的一个字,又题七绝两首。其一曰: 
  二十余年补一字, 
  完成题画岁寒诗。 
  相逢回念寒三友, 
  泉下经陈知不知? 
  这首深切怀念大陆旧友的诗,《人民日报》曾予转载。当时人大副委员长何香 
凝尚健在,她见了于右任的诗,感概颇多,以“遥寄台湾”为题赋诗三首,答于右 
任先生,内有“追怀往事念同游”、“数十年来如一日”之句。 
  当于右任身体日衰,自感于世无几时,思乡之心更切。他为自己的后事安排时, 
念念不忘地说:“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 
(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在台北磕然长逝。临终前,他写下了三章哀歌: 
  (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三)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声声凄切,字字沉痛,深切地表达了老人对祖国大陆和故乡亲人的眷恋之情, 
反映了他盼望两岸统一的浓烈心愿。 
  屈武说:“这固然与于先生一贯的为人和思想有关,也是周总理长期工作的结 
果。” 
  正是: 
    隔山隔水不隔音, 
    打断骨头连着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部)     第三十四回 
程思远奉召五上北京 李德邻谋归两赴瑞士     
   话说1961年下半年,美国邀请陈诚访美,企图在是否从金门、马祖撤退的问题 
上离间陈诚和蒋氏父子的关系,扩大他们之间的矛盾,实现搞“两个中国”的目的。 
毛泽东、周恩来经过分析,决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来击破美国“拉陈抑蒋”的 
阴谋。章士钊曾经说:“现在真正支持蒋介石的是北京。” 
  周恩来明确表示:“我们希望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 
他认为陈诚“还有些民族气节,看来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陈诚赴美前,周恩 
来请人提醒台湾当局要加强内部团结,即蒋、陈的切结,把军队抓在手里,美国就 
不敢轻举妄动了。周恩来申明:只要他们一天能守住台湾,不使它从中国分裂出去, 
那么,我们就不改变目前对他们的关系。希望他们不要过这条界。 
  8月,陈诚访美。美国国务院将1955年以来中美大使级谈判的记录拿给他看,想 
以此进行拉拢。陈诚看后对人说:“中共拒绝美国一切建议,而坚持美舰队及武装 
力量退出台湾的做法,不受奸诈,不图近利,是泱泱大国风度。” 
  鉴于陈诚思想的发展,周恩来进一步抓紧了争取台湾的工作。1963年初,周恩 
来请张治中、傅作义致信陈诚,阐明台湾的处境与前途,说明今日反台者并非中共 
实为美国,而支持台湾者并非美国实为中共。中共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 
土完整之不可侵犯性。谈到对台湾的政策时,信中除重述过去对台湾回归祖国后的 
建议外,并作了更具体的说明。概括起来就是毛泽东提出并由周恩来归纳的“一纲 
四目”。用张治中等给陈诚信中的话来说,“一纲”就是“只要台湾归还祖国,其 
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一、台湾归回祖国后,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二、 
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 
候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 
对方团结之事。”不久,周思来又请有关人士转告陈诚:“台湾归还祖国以后,可 
以行使更大的自治权利,除外交以外,军队、人事均可由台湾朋友自己来管。”周 
恩来表示,过去送去的一些信件虽然大都是以个人名义写的,但政府是支持的,我 
们个人在政府中担负的工作可以变更,但对台湾政策是不改变的。 
  周恩来代表中共表达的和谈诚意和提出的具体建议对台湾当局深有影响。他们 
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决不会接受“两个中国”。 
  1963年7月。周恩来获悉陈诚提出辞职的消息后,于9月约见张治中、傅作义商 
议此事。周恩来分析陈诚辞职不外三个原因:美国压力、内部矛盾或真的有病。他 
说:“不管台湾形势如何,我们的政策只要老小合作。” 
  年底,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期间绕道广东,会见去台湾的有关人士,希望他转 
告陈诚及台湾当局,美国正采取更多的行动,要把台湾变成一个独立政治单位,而 
国共两党可以在反对“两个中国”问题上形成统一战线。我们不会因自己强大而不 
理台湾,也不会固有困难而拿原则作交易。如果单从我们方面看,台湾归回祖国固 
然好,即使暂缺那也无损于祖国的强大地位。我们是从民族大义出发,是从祖国统 
一大业出发。今天祖国的四周边界问题已解决,惟独东南一隅尚未完满,这个统一 
大业应该共同来完成。 
  1965年3 
    月,陈诚病逝。他留下的遗言中,既没有提“反共”,也没有提“反 
攻”。他向蒋介石进言:对中共不能反潮流;不能为外国动用台湾的兵力;不能信 
任美国;不能受日本愚弄等。陈诚的这种态度说明他还是有爱国心的,也说明周恩 
来争取他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一片苦心没有白费。台湾的国民党右派想在陈诚 
的遗言中,加上“反共反攻”一类的内容,陈诚夫人不同意。她找到蒋介石,蒋介 
石同意不修改。这说明,蒋介石当时的态度也是耐人寻味的。 
  陈诚去世后,周恩来继续坚持不懈地对台进行争取工作。他不止一次讲到:对 
台工作急是无用的,今后可能会拖下去,我们这辈子如看不到祖国统一,下一代或 
再下一代总会看到的,“我们只要播好种,把路开对了就行”。 
  再说1965年7月18日上午11时,上海虹桥机场,一架波音737客机徐徐降落了。 
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全国政协副主席叶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