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宗仁听周恩来这么一说,知道误会已经消除,便释然了。
7月20日上午,周恩来同李宗仁夫妇等一起乘车到了上海虹桥机场。周恩来对李
宗仁说:“我先飞20分钟,我在北京欢迎你们!”
11时,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飞抵北京。他走出机能,看到机场上彩旗猎猎,人
群攒动,面对如此热烈的欢迎场面,百感交集,两行热乎乎的老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他擦着泪水,走下舷梯。周恩来总理和北京市长彭真首先走上前去握手欢迎。
接着还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陈叔通,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陈毅、罗瑞卿,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冰、高崇民、李四光、沈雁冰、许德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
英、傅作义、蔡廷锴,以及副总参谋长王新亭等陆海空三军将领。
欢迎的人群中,还有李宗仁所熟识的国民党进步人士和当年参加北平和谈的代
表团成员:王昆仑、朱蕴山、卢汉、刘仲容、邵力子、刘斐、屈武……及他的旧部
杜章明、宋希濂、范汉杰、廖耀湘等,还有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共112人。
在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40多年的桂系老友黄绍闳。他走到黄绍闳身前时,
意外地喊出了声:“季宽兄……”激动之下,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最早新桂系李、
白、黄为首,共同统一了广西,以后黄曾投向蒋,而与李、白有合有分,但私人友
情始终保持良好;最后,黄作为南京的和谈代表,力劝李宗仁在和平条款上签字,
而李却错估形势,错失良机。在他与黄绍闳紧紧拥抱的瞬间,已经无声地表达了自
己的惭愧和悔恨。
引人注目的还有李宗仁和爱新觉罗·;博仪的见面。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和旧中
国的最后一任代总统,在新中国的开国总理面前,富于戏剧性地握手了。周恩来看
着溥仪对李宗仁说:“博仪先生新生了。你看他50多岁了,不像吧?”溥仪望着李
宗仁说:“李先生,欢迎你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里来。”
李宗仁又和溥仪紧紧地握了一次手。
在机场大厅的欢迎仪式上,在一座毛泽东半身塑像前,李宗仁郑重地宣读了《
归国声明》:
……16年来,我以海外戴罪之身,感于我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英明
领导之下,高举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坚决奋斗,使国家蒸蒸日上,并且
在最近已经连续成功地爆炸了两颗原子弹。这都是我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的结果。凡是在海外的中国人,除少数顽固派外,都深深为此感到荣幸。我本人尤
为兴奋,毅然从海外回到国内,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
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今后自誓有生之日,即是报效祖国之年,耿
耿此心,天日可表……
当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李宗仁夫妇。此后,刘少奇、未德、邓小
平等党政领导人和张治中、邵力子、黄绍闳等诸多熟人旧部,纷纷会见或宴请,目
不暇接,使李宗仁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
7月26日上午,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在刘仲容的陪同下,正在北京东郊参观国棉
二厂时,突然接到通知说,毛泽东主席正在中南海等待接见李宗仁。李宗仁到京后,
一直盼望着与毛泽东见面,一接此消息,十分激动,立即前往。
车从新华门人中南海,毛泽东正在一个游泳池的休息室里等候着。李宗仁一行
下车后,沿着游泳池往前走。毛泽东从休息室迎上来,握住李宗仁的手说:“你们
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
毛泽东同程思远握手时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程思远一时不知所措。
大家刚刚坐定,毛泽东就以浓重的湖南口音对李宗仁说:“嘿!嘿!德邻先生,
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见李宗仁愣了,接着说,“台湾当局口口声声叫
我们做‘匪’,还叫祖国大陆做‘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
程恩远连忙替李宗仁答道:“我们搭上这一条船,已登彼岸。”
“是的,登了彼岸。”在座的彭真跟着说。
毛泽东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宗仁对毛泽东说:“这一次回到祖国怀抱,受到政府和人民热情欢迎,首先
应向主席表示由衷的感谢。几天来我们在北京地区参观访问,亲眼看到祖国社会主
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感触颇深。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感到十分高兴。”
毛泽东说:“祖国比过去强大了一些,但还不很强大,我们至少要再建设二三
十年,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接着李宗仁谈到海外的许多人都渴望回到祖国来。
毛泽东说:“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
礼相待。”
随后,毛泽东邀彭真、程思远、刘仲容等下水游泳。毛泽东时而仰泳,时而侧
泳,从容不迫,随心所欲。程思远游到他身边时,他说:“你游得不错嘛!”
程思远说:“跟不上主席啊!”
移时,毛泽东上岸晒太阳,让程思远坐到他身边,问其在海外的情况。程思远
说:”海外也有很多人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笑着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
程思远茫然不知所对。
毛泽东徐徐说道:“靠总结经验。”
下午1时许,李宗仁一行来到了毛泽东的丰泽园住所,彼此又谈了一会儿。李宗
仁深以台湾问题久悬不决为虑。对此,毛泽东说:“李德邻先生,不要急,台湾总
有一天会回到祖国来的,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后来,毛泽东又问程恩远:“你的名字为什么叫程思远?”
程思远答道:“因为对自己的前程总应当想得远大一点,所以才回来跟毛主席、
共产党。”
毛泽东点头,笑着,又问:“你有别字吗?”
“没有。”
“那好,”毛泽东马上说,“我来给你取个别字。中国古代的大散文家韩愈,
字退之。现在我给你取个别字,叫近之。远近的近,之乎者也的之。之者,共产党
也。近之,从今而后靠近中国共产党。你看如何?”
程思远立刻表示感谢,说:“这是主席给我最大的光荣。”
随后,毛泽东盛宴款待李宗仁一行。
此后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铺天盖地而来。
郭德洁1965年3月21日因乳腺癌去世。死后不久即被某些人诬陷为“美国中央情
报局的高级战略特务”,其接头人是王光美,借此为打倒刘少奇夫妇和陷害周恩来
制造舆论。
1965年8月,黄绍闳因受迫害,自杀身亡。刘斐、陈此生、刘仲容、黄琪翔等李
宗仁熟识的人均受到冲击。
周恩来忧心如焚,急忙于8月30日夜里拟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里面
包括宋庆龄、何香凝、郭沫若、章士钊、张治中、邵力子、傅作义、程潜等,自然
也包括了李宗仁。
国庆节,毛泽东邀请李宗仁上天安门,故意站在城楼中间热情地握着他的手,
大声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李宗仁得到特殊保护,自然感到莫大的安慰。但他对这场运动是无法理解的,
尤其是看到连刘少奇、邓小平、彭真、贺龙、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都纷纷
被打倒,更感到困惑不解。他对程思远说:“林彪和江青勾结在一起,什么事情都
可以干得出来,这断非国家之福!”
这年12月,当年桂系的二号人物白崇禧死在台北松山路寓所的地板上。尸体周
身发绿,睡衣和床单都被撕得稀烂,表明他死前十分痛苦。而且,死因不明。
又过了两年,李宗仁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69年1月30日午夜,他因患直肠癌
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在弥留之际,他口授了一封给毛泽东、周恩来的信,再次表示感谢之意。信中
说:“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在我快要离
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
前途为念。他们目前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怀抱。”
却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中
国大陆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已经少得可怜,更狠难听到关于国共两党和谈或是和平统
一祖国的口号了。这一状况直到70年代初期才出现新的转机,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日关系的改善,这
些重大事件使台湾当局的处境急转直下,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形势对中国共产党
十分有利,因此,毛泽东、周恩来又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73年5月中旬的一天,一架中国民航的专机从北京飞来,破天荒地降落在香港
启德机场。那时候,在香港有台湾的班机通航,而中国民航尚未开航。这架中国民
航专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架在香港降落的中国大陆飞机。这架中国
政府派来的专机上搭乘的不是中共要员,而是前国共和谈中作为南京政府代表的章
士创一家人。这件事本身,就成了一个向台湾发出的强大的和谈信号,顿时轰动丁
香港。章士创虽称是来探亲——探望他在港的第三夫人殷德贞,但在他到达香港的
头几天,港、澳的中英文报纸在以极大的篇幅报道他抵港消息的时候,无不进行种
种猜测,大都认为章士钊此行带有同台湾和谈使命。
章士钊已经91岁高龄,他是在专门的医生护士及亲属陪同下,乘着轮椅被人抬
下飞机舷梯的。中国古话说“九十不出门”,他以老病之躯赴港,当然绝非仅为探
视小夫人而来,而是另有打算,报界的猜度并没有错,他确实肩负着促进国共和谈
的使命。
章士钊字行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他一生
跨越了满清、民国与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经历极为丰富,在思想、政治上走过曲
折复杂的道路。他在武昌求学时,与黄兴同住一室,成为莫逆之交。他加入过蔡元
培、章太炎的爱国学社,与邹容是同窗好友。他还策划过刺杀路经上海的广西巡抚
王之春的行动,并为此坐过大牢。他曾经编译日本人宫崎寅藏所著介绍孙中山革命
事迹的书《三十三年之梦》。在编译中,因一时笔误,将孙先生的真名“孙文”与
假名“中山樵”的两个字连缀成文,写做“孙中山”。后来该书出版,这个名字也
随着传开,久而久之,竟成了孙先生的正式名字。
章士钊经杨度介绍,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常在一起共议天下大事,颇为投机。
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以为章士创必是该会的积极成员,不料他竞不愿人会。结义
兄弟章太炎苦劝,他也不为所动。章太炎知道章士钊对同盟会员吴弱男女士甚为倾
慕,乃生出一计,请吴弱男出面动员章士钊入会。不料久久没有结果,吴弱男却通
过此番接触成了章士钊的情侣,后来二人在英国结了婚。孙中山后来谈及此事时,
开玩笑说:“同盟会与章行严的关系,真乃‘赔了夫人又折兵’。”
章士钊赞成过资产阶级代议制,又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他接近过袁世凯,又
参加了反袁、讨袁斗争。他投靠段祺瑞,推行复古倒退政策,但又设法营救过共产
党领袖李大钊,还曾出庭为陈独秀辩护,数千言辩护词震惊法庭,并轰动一时,被
上海的大学选为法学系教材。他当过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总长、教育总长,也当过
新中国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抗战期间,他坚持民族气节,面对威
逼利诱,严词拒绝加入汪伪政府。他先是避难香港,而后来到重庆,在重庆结识殷
德贞,是为他的第三位夫人。
章士钊作为学者,一生从事著述,有专著20余部、论文数百篇、诗词数千首传
世,特别是对逻辑学和柳宗元文章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晚年的力作《柳
文指要》由于得到毛泽东的关照,得以在1971年出版。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恩
来曾将此书赠给尼克松一套,作为纪念。
以章士钊如此丰富而独特的资历,作为促进国共两党和谈的代表,是最合适不
过了。
他在1949中的北平和谈中,已经当过南京政府的代表。谈判破裂后,他和其他
代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