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涿纭J俏ㄎ拮鳎髟蛲蚯吓瓍搿6啦晃胖捔捄酰俊�
大块,就是泛指乾坤、宇宙、天地,这些都可称之为〃大块〃。〃大块噫气〃怎么讲呢?宇宙天地都是在阴阳二气之中运行,在乾坤的阴阳二气中鼓荡。〃大块噫气〃,就是大道的呼吸,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就叫〃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除非它不吭声、不发作,只要它一吭声,一开始呼吸运动,整个宇宙万窍就都会发出巨大的声音,都会开始强烈地共振。
不知道各位对风的感觉如何?有没有人去青藏高原听到过猛烈的风?我在当知青的时候是听到过的。夏天高原上的疾风暴雨,那确实让人感到一种恐惧!我在康定新都桥的时候,就遇到过几次大风,特别是春天的大风,有点可怕。内地人一般都是秋天去旅游,因为那些时候的风不可怕,雨季也过了,不垮方了。可每年春天来了,冬春之交时的风吹起来很可怕,就像把房子都要吹翻,山都要吹倒。以前李贺有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那时高原上起大风,真的有天地都要崩塌的那种感觉。人在那种环境中显得极其渺小、极其可怜、极其无助,真有世界末日的感觉。其实,那种景象是很养气的,但还是要有点胆量才行。
我们看庄子在这里谈的,确实很了不起。他对自然形态的观察,真是很到位的。〃夫大块噫气〃,李白的那首《春夜宴桃李园序》就用了这个典故:〃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天地万物都可以称为大块,而一般情况下,大块是指大地,《易经》里的坤卦。噫气呢,就是大地还是在呼吸,并不是说大地是不动的,它没有呼吸。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大地真是要呼吸的,它有它的脉搏。我们看中医里就很讲究地气的变化,地气有升有降,实际上也就是大地在呼吸之中。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翏翏乎,就是风声悠长的样子。成都的风小,我在高原上经常看到那种大风,刮得很可怕的。在云南大理,有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若晚上住下关的宾馆,晚上那个大风刮得很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楼都要被风吹走似的!翏翏乎,就是长风在不停地吹,空气在不停地运动。我们人也是每天都在呼吸。我们知道自己呼吸的样子吗?
第一部分 5。庄子对大自然的观察
我们把这一段翻成通俗的白话就是:天地所发出的气息,它的名字叫风,它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起来,万物的孔窍就要怒吼起来。你难道没有听到过悠长的风声吗?
下面就是对地籁的具体描写。〃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刀刀乎?〃
你看那高下盘曲的山势,百围大树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酒瓶,有的像杯子,有的像舂臼,有的像池沼,有的像泥坑。而风吹众窍之声呢,有的像激流,有的像飞箭,有的像伐木,有的像吸气,有的像喊叫,有的像哭号,有的像哀叹。风和这些孔窍都是一唱一和的。小风吹就小和,大风吹就大和。疾风停息了,万物又复归于无声。尽管万物无声,你没看到树还在摇动,草还在摇晃吗?
这一段写得很潇洒,铺排得有声有色的。我们读盛唐时期的诗歌,比如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等人的诗,也有助于我们来感觉大自然的气息和气象,特别是他们写山居、写自然风光的那一类作品。庄子对大自然的那种深入的感觉,我们要用心灵去领会。
有人问,你去感受这个干什么呢?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你就能把世间的七情六欲、酒色财气都放在一边。直接让你去感受大自然的景象,这个更本原一些,没有人世间种种复杂关系的烦躁。所以这里,庄子没有具体谈人籁,而是直接描写了地籁的情景。
我们平常看这些不容易看懂,但通过这种文学语言的铺排张扬,就比较清楚,非常生动了。这里庄子举〃山林之畏隹〃,所谓〃畏隹〃,就是指山势崔巍。我们现在看到的荒山秃岭多,在先秦时代,在庄子所处的淮河流域一带,包括我们四川的这些地方,森林是相当茂密的。
那时候我们四川的气候,有点像现在东南亚热带雨林的这种感觉。在战国初年,楚国那些地方,南方还有大象,长江以北都还有大象、犀牛这些现代意义上的热带动物。我们看庄子的文笔,他在谈〃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我们平常可能很难得去观察这些窍穴,如今只有在大型根雕艺术作品中看得到。但是庄子就观察得很细,〃似鼻,似口,似耳〃,这三个是像人的身体器官的。似枅,像梁上的横木;似圈,像关野兽的栅栏;似臼,像是舂米的器具,这三个像我们使用的器物。〃似洼者,似污者〃,这就是像地面上的坑池。〃激者,者,叱者,吸者,叫者,者,宎者,咬者〃,我们仔细看这整个的感觉,庄子把自然界不同的音响给大家很生动地做了一番描述。
佛教里面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庄子这里是先把这些自然的相给大家交代一下,然后再回过来,把我们引向更深、更妙的地方。
第一部分 6。我们都是大道演奏的乐器
颜成子游的悟性确实很高,他见老师把地籁的情形讲了,就接着问道:〃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你看,他这个问话就问到关键地方了。他这里问什么是天籁,实际上就相当于问什么是道。
他说,地籁就是众窍发出的声音,就是您老人家刚才谈的这些从万物的孔窍中发出的声音;人籁呢,就是人从竹笛这类的乐器里发出的声音。比竹,就像竹子一类有孔的东西,这里泛指人可以用来演奏的乐器,吹笛呀、吹笙呀,敲鼓、敲钟磬呀,这些东西发出的声响就是人籁了。那么,〃敢问天籁〃,什么是天籁啊?
子綦就回答道:〃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什么是〃天籁〃?就是〃吹万不同〃。大家知道《佛教三字经》吗?《佛教三字经》的作者,就是聚云吹万禅师。他是咱们四川人,也有人称他为吹万老人、吹万禅师的。他是明末最棒的禅师之一,写了《佛教三字经》。他为什么取这个〃吹万〃呢?那就是读了庄子的《齐物论》嘛!民国时杨仁山居士还补充了《佛教三字经》。因为吹万禅师毕竟是明朝的人,到了民国应该有新内容了,就再加一点进去。
所以,这里的〃吹万不同〃,意味很深啊!我们也是被〃吹万〃所吹啊!就像我经常讲的,我们都是大道运行的一个道具。不管你是当皇帝,还是当亿万富翁,不管你发财也罢,倒霉也罢,红火也罢,冷落也罢,你都是大道的道具。是大道在那里〃吹万〃啊,我们只是它奏乐的乐器而已!但是大道不仅仅演奏我们,全人类、全宇宙都被它演奏。
什么是〃吹万不同〃?万法各归其位,本来就不同。但鼓动万法的是同一个动力,鼓动万法的是一。但一经鼓动呢,万法就还是万法,万法还是自己在那里自生自灭,〃使其自己〃嘛!大道它只是一个初始的力量。但是万法怎样表现它自己是万法呢?按佛教的说法,〃法住法位〃、〃法法不同〃,万法各有自己的自性,因为有自己的自性而有自己的自相,自然就有各自的表现。
我们常说要自然而然。我自己要干什么事情,这个是我自己的事情。有生,用佛教的话说,是因缘相聚,万法也就生出来了。无生,发生的因缘去了,那也就无生了。有生、无生,都是由它的自性和因缘所决定。什么是自性?这个自性,也就是自己,拿黑格尔的语言来说,就是它的质的规定性。甜是糖的规定性,咸是盐的规定性。人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人的规定性是喜怒哀乐、贪嗔痴慢、善善恶恶,这一切的一切。
〃吹万不同〃,正是因为万物各具情态,而且是自具情态,所以各不相同。大家要看到,这篇文章的名字叫《齐物论》,为什么叫〃齐物〃?天下的事物都不齐,差别太大,天、地、人首先就是差别,〃万窍怒呺〃的这样、那样的种种景象都是不齐。所以,〃吹万不同〃,就是不齐。那什么是齐物?怎样才能齐物呢?
第一部分 7。是谁主宰了这一切
这里庄子以〃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一个问题作为这一讲的结束,依然没有给我们一个齐物的现成答案。因为〃咸其自取〃,就是万法各自取舍,也是不齐的嘛。但是从根本上把这一切调动出来的、发动起的,用西方哲学的话来说,第一推动力又是什么呢?
我们看这一段,庄子通过〃吹万不同〃的道理,去推寻〃万象之中独露身〃的那个东西,去寻找自然的真宰。但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找得到吗?这里我们就要留意了,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要好好地参一参了。
这两天看到某个佛教网上的帖子,有个网友在批评台湾的某大师时,把要害是抓住了,说该大师是将逻辑推理当成了佛法。他把这个关键点确实是找准了,但是他同样还是走逻辑推理这条路去辩驳,如此下去,难免还是死路一条,走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也不是通过严格的参悟得来的体会。
像庄子这种提法,〃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就是把我们引入一个参的境地。他不给我们结论,但是给出这样的氛围。我们读书要把书读熟,读熟以后就能感觉到这么一个氛围,你就会品出什么东西是吹万!你要找出真宰,找出佛性、真如、大道,就要去体会〃万象之中独露身〃的这么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就要在这里去体会统帅万象的这么一个力量。
这里以吹万之众籁声响,妙喻万化之行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发人深省,然后进一步引发后面的议论。庄子这里先是谈物,后面就由物及人,由人及心,由心及智,由智及道,步步推进。后面这句我们看到可能还亲切一些,更舒服一些。〃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个万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眼、耳、鼻、舌、五脏六腑,各有作用,各不一样,眼睛有眼睛的功能,耳朵有耳朵的功能,鼻子有鼻子的功能,心、肝、脾、肺、肾、手脚四肢都有各自的功能,是谁把它们统一在一起的呢?放在殡仪馆里的都是死人,放在解剖室里的都是一堆肉、一堆细胞,但是由这些零件组合成的活体,眼有眼的功能,耳有耳的功能,是谁在其中起主宰作用,谁主宰这一切?
《齐物论》开头的这一部分,最终以提出这一个问题而结束。这是根本的问题啊!前面已经先把天籁的悬念放在这里,让大家去感觉。通过天地的音乐,通过种种声响,又让我们去感觉了〃吹万不同〃、〃咸其自取〃的这种差别。至于导致这种种差别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庄子不作回答,让我们去参。
第二部分 1。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取舍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疲黄R鄱恢渌椋刹话埃∪宋街凰溃梢妫∑湫位湫挠胫唬刹晃酱蟀Ш酰咳酥玻倘羰敲⒑酰科湮叶烂ⅲ艘嘤胁幻⒄吆酰�
庄子讲完南郭子綦的故事,接着便展开议论,大谈世间万相的林林总总,也是谈得很妙的。我们接着往下看:〃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这寥寥数句,就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