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者是佛派到人間救助眾生的良師,後者是到人間來進修的中學生。我們洠в兄腔鄄豢赏月}人的長短,誹謗佛菩薩、羅漢該當何罪,請看看《地藏經》就知道了。
《現代因果實錄二》… 24 …誦持大悲咒往生諸佛國
誦持大悲咒往生諸佛國
問:佛教弟子都會背誦大悲神咒,誦大悲咒有什麼作用,怎樣修法?
答:「千手千眼大悲懺法」裡講,觀世音菩薩就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成妙功德,具大慈悲,現千手千眼,護持法界眾生,令我們發廣大道心,教給我們受持圓滿大悲神咒,能令我們永離惡道,得生佛前,無論我們犯有當墮無間獄的重罪或者惡疾纏身,悉使消除。常誦大悲咒,能智慧現前,得三昧辯才。現生求願皆令果遂,決定無疑。能使我們速獲三乘,早登佛地。大悲神咒的威神之力,讚歎不盡。
觀世音菩薩對佛說: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有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佛);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
以上是觀世音菩薩的大願,所以我們如果選擇誦持大悲神咒作為今生的每天必修課,今生一定諸事隨心滿願,將來一定往生極樂世界或諸佛國土。
誦持的方法,如在家裡可在佛像前上香禮拜後誦持21遍、49遍或108遍,可自定。上班途中,其他一切空餘時間均可背誦,不用記遍數。
大悲咒背熟了後一分多鐘就可誦一遍,若在會分心的場合,可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來代替。
無論選修任何一個法門,一定做到持戒清淨:持五戒(包括不殺生吃肉),修十善,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修行一定會有不可思議成就。
《現代因果實錄二》… 25 …佛教弟子的婚禮
佛教弟子的婚禮
問:信天主耶穌教的青年人可以在教堂舉行婚禮,顯得隆重莊嚴而又氣派。佛教是不是反對男女的婚姻?從未聽說過佛寺為自己弟子主持婚禮的事。
答:《現代因果實錄》中妙法老和尚對這個問睿谢卮稹7鸾陶J為男婚女嫁是天經地義的事,佛門俗家弟子也不例外。只是希望弟子們婚後能建立一個佛化家庭,成為在家修行的楷模。
為夫之道,須憐妻如妹,不離不棄,荷擔家業,不畏困苦,以身作則,教子成才。
為妻之道,須敬夫愛子,侍奉公婆,勤儉持家,量入為出,榮辱與共,永無怨言。
美國萬佛拢切先死虾蜕性1994年在長堤拢聻榈茏庸姟⒐鹬鞒至嘶槎Y,現將上人在婚禮上發表的講話(開示)的全文刊載如下,以侍大眾:
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極。」陰陽和合,天地蔚也,萬物育也;陰陽不和合,天地也不蔚,萬物也不育了,所以從這幾句經文來看,君子之道,肇端於夫婦,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所以人一舉手,一投足,都應該法天效地。
所謂陰陽:男是屬乾,乾就是屬陽;女屬陰,陰就是坤。所以乾坤就是卦爻裡頭的一個開始,乾卦就是乾三連;坤卦就是坤六斷,那麼這是童男童女。童男是乾卦,童女是坤卦,這是乾坤。
那麼結婚之後,乾卦變成了一個「離中虛」,坤卦變成「坎中滿」,就互相配合,這就變成坎離了,離是離中虛,坎是坎中滿,所謂君子之道,肇端於夫婦,男女居室人之大倫,這種道理是要法天效地的,那麼法天效地是要和和氣氣的,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心不可一時無喜神。你看看,這個光風齋月的時候,草木欣欣,草木都很快樂的; 如果怒雨疾風,禽鳥慼慼,禽鳥就像要哭似的。
由這以上,我們要法天效地,天地天天都要有和氣,人心時時刻刻都要有喜神,所以結婚之後要百年偕老,要舉案齊眉,不可以像現代這些夫婦,這麼結婚了,然後不合,把家庭弄得亂七八糟的,這都是不會做夫婦,才弄得家不像家,國不像國,人不像個人,這個社會上就一點秩序也洠в辛恕
所以你們兩個人結婚之後,要互相真正地相愛,不可以學這些一般的那麼結婚,總要互相尊重,互相愛敬,那麼你愛敬對方,就不要對對方有不圓滿的地方,所以要互相尊重,舉案齊眉,所以古人說相敬如賓。
你們兩人是不是能這個樣子?(齊答):能!
要永遠在一起相敬如賓,不要貌合神離的,可以嗎?(齊答):可以!
那你們兩個人有戒指,互相交換戒指吧!(司儀:他們是交換念珠!)交換念珠呀!那好念佛!你們多生幾個,好出家做和尚!(眾人大笑)
(上人微笑說)你們兩個人交換念珠,念字底下有個心字,要換心,互相交換真心!OK?好自為之!
《現代因果實錄二》… 26 …佛制不可改變
佛制不可改變
問:不止一個佛友對我說,年代不同了,修行的方法也應當改變,現在物伲l達,洠в斜匾蘅嘈校蝗找徊汀⑦^午不食那樣對身體不利,吃好一點,喝好一點不執著就是了,保護好這個肉身,才能多念佛。我覺得這種說法有他的道理,您以為如何?
答:佛法,是大學者、大智者釋迦佛說的法,豈是我們凡夫所篡改得了的?在家修行的人更無資格說這種話,你盡可按適合自己的方法去修。一天吃八頓飯也洠斯苣悖绻浅黾胰苏f這種話,則有問睿恕a屽确鸨臼且粐畠み_多太子。他本有嬌妻愛子和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卻選擇了出家修行的路,最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得道成佛,之後廣收弟子宣講佛法,教弟子托缽化緣,「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每天分頭沿不同方向,不選擇貧富化一缽食,次日接著從下家依次乞食。這樣令弟子捨去貪心,使貧富眾生廣種福田。
如果化來的飯食自己吃不完,就「乞食餘分,施餓眾生」,分給吃不飽肚子的眾生吃,「衣缽之餘,分寸不蓄」,除了身上必須穿的衣服外,一分錢、一寸布都不儲存,其目的就是令弟子捨棄人人皆有的貪心(四種清淨明誨)。這是佛教弟子捨去貪心的方法,佛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並洠в幸驗樽约菏翘由矸莺统煞鹬崾艿礁鲊鴩跫案毁F人的供養而改變修行方法。涅槃前囑咐弟子今後要「以戒為師」。我們今天的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四眾弟子不仍然是佛的弟子嗎?為什麼要改變佛制?難道我們比佛陀還要高明不成?佛法傳到中國後,高僧祖師根據中國和印度地理環境、國情不同的特點,政府撥給寺院土地讓出家人自耕自食解決溫飽,但仍有托缽化緣的僧人。況且就是今天也有眾多寺院在嚴守著戒律,宣化上人在美國的各處道場資金雄厚,供養者眾,卻也嚴守佛制,吃的菜多是去超市的垃圾站收超市清理出來的菜,經揀理後食用的。
「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這是萬佛城的規矩。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這是萬佛城的宗旨。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這是萬佛城的家風。
中國揚州的高旻寺、江西青原山淨居寺等眾多寺院也都是在如法修行。體光大和尚穿百衲衣,高旻寺的和尚穿百衲衣,這是無我相境界,吃的飯菜極簡單,食能裹腹即可。
學佛、出家是為「了生脫死」,要想吃好喝好穿好,跟著時代走,做你的凡夫去好了。
宣化上人在《開示錄》中說:「一等修行輕飄飄,二等修行夾個包,三等修行挑個挑。」萬佛城的弟子實行一日一餐,夜不倒單。上人說,一日一餐的目的,一是要節省糧食給餓肚子的人吃,二是吃少一點,精力不要那麼充沛,可以幫助去掉淫慾心。據吃一餐的人說,剛開始是練習過午不食,習慣後逐漸改成一日一餐,初時晚上會有餓感,中午一餐時會吃得多一點,過一段時間習慣成了自然,飯量並不大,只是一餐要注意營養搭配,瓜果、蔬菜、米麵食、豆製品等都有,多年來我們並洠в邪l現因營養不足而生病的。「夜不倒單」刻苦精進,這是禪定的一種境界,並不是不准弟子休息。進入禪定境界,反而是更好的休息。不參禪者,是體會不到的。
宣公上人說:萬佛城是個造佛工廠,在這裡修行是要成佛的。
師父妙法老和尚說:上人收弟子,要求一定要會背《楞嚴經》、《法華經》,而且出家、皈依的弟子都知道宣公上人戒律精嚴、遵守佛制,他教導弟子「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抱定我們的三大宗旨。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茫膫鳌!贡蟹鹩枺罩幸皇常卖牟浑x身。上人說出家人如果不搭衣和在家眾洠颤N兩樣,搭衣是代表佛的,可以接受徒眾頂禮,彎彎領的所謂「和尚服」,那是明朝時期老百姓穿的衣服,一直沿續到今天,不能代表佛,可以不向不搭衣的出家人頂禮,合十問訊即可。
所以,你要想成菩薩成佛,就必須以戒為師,不能貪圖享受,無論社會多麼發達,佛制也不可改變。
《現代因果實錄二》… 27 …禪與淨
禪與淨
問:佛門裡講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再來,他老人家留下的「四料簡」中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老人家本人是禪門中人,卻說禪不如淨土,您怎麼理解這句話?
答:四句話是: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銅床並鐵柱,萬劫與千生,洠人依怙。
我的理解是:
世尊在世時,只有佛教,教內無宗無派。世尊涅磐之後,隨著佛法的廣泛傳播,及修行切入方法的不同,逐漸有了大小乘,或者叫作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之分,及禪教律密淨五宗不同的修法。雖分五宗,目的卻是一個,即:去除妄想執著,證得佛位。
「心淨則佛土淨。」禪教律密淨皆以淨心為目的,以守戒為根本,洠в懈叩唾F賤之分。淨土兩個字指的是淨心,而非專指淨土宗。淨土宗以念佛為攝心止妄的方法,也是其他宗共同的止妄防非的方法。而參禪打坐,是禪宗弟子在念佛的基礎上用以幫助自己「明心見性」開發智慧的又一種方法。達摩祖師說:「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所以,禪與淨,以及其他各宗,本是同根同姓的一家兄弟,何分高低貴賤?。
至於永明壽禪師的「四料簡」,就當時和現在的現象看,說的完全正確。我是這樣理解的: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忽現前,敝爾隨他去。」
現代許多人所參的禪,隨著時間的推移,遠不是「拈花微笑」以至達摩祖師面壁那個時期的禪了。參禪而無定力的人越來越多,只學打坐而不知修心,向外求的人佔了多數。僅滿足於得到一點「清淨」、「輕安」的境界。或者有了一點輕飄飄的感覺,就自以為有了功夫,「得道開悟」了。不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而這種「功夫」只是參禪初期階段的境界,是「陰境」,是不究竟的。若隨著陰境跑了,就迷失了正路,這不是禪,如不及時糾正,就「敝爾隨他去」了。這都是不內求修心,心向外求造成的,所以「十人九蹉路」。
所以,只知打坐而不淨心的人,參禪無益,也無禪可談。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不喜歡打坐參禪,卻能內求修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樣的修行人,就已經見到了自性彌陀,將來必然往生極樂,所以叫「萬修萬人去」。如果只是口中念佛,而無切實的修行,即使念破喉嚨也是枉然,終不會見彌陀。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虎本自威,若再長出兩個角來,豈不威猛有力,必然成就。為師作佛,理所當然!這才是永明壽禪師讚歎的修行方法,不然何以用帶角虎來比喻「禪加淨」呢?
至於洠в猩聘娜耍炔粎⒍U,也不念佛。昏了一生,白來人間一趟,自然一失人身,「萬劫與千生,洠人依怙」了。
《現代因果實錄二》… 28 …法無高下,門門第一
法無高下,門門第一
問:參禪的意思太高深了,佛友說只有修淨土念佛才最快捷便當,而且可以帶業